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421
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声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动脑,善于合作,勇于创新。
设计理念
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入手,把重点放在识字和阅读上,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但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培养学生关于动脑,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转、斜"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丹、显、丝"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文。
3、初步了解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大自然中的声音,感受风声。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初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文中是谁在画风?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读文前明确读书要求,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2)游戏: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3)巧记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4)课件出示词语,抢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6)读儿歌,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由扶到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反复强化认读,使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书写生字,加强指导
1、出示会写字,认读,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观察"丹、显、杆"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课件演示"丹、显、杆"3个生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认真书写。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在指导写字上,注意学生的细心观察,写字姿势,交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一定的书写技巧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中明确写字的重要性。]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文中的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
2、出示三幅风景画,问: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画的?并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因此,这一环节设计了带问读文,让学生在读读中整体感知。]
五、总结全文,激励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画风》一文的生字、词语,读了课文,和聪明的宋涛、陈丹、赵小艺交上了好朋友,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学习他们是怎样画风的,相信你们通过学习,在多观察、多思考,也会成为聪明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
六、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善于积累的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喜欢阅读的你:有感情地读课文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灵活机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七、板书设计
斜斜的雨丝
15 画风 飘动的红旗
弯弯的小树
转动的风车
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声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动脑,善于合作,勇于创新。
设计理念
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入手,把重点放在识字和阅读上,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但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培养学生关于动脑,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转、斜"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丹、显、丝"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文。
3、初步了解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大自然中的声音,感受风声。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初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文中是谁在画风?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读文前明确读书要求,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2)游戏: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3)巧记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4)课件出示词语,抢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6)读儿歌,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由扶到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反复强化认读,使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书写生字,加强指导
1、出示会写字,认读,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观察"丹、显、杆"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课件演示"丹、显、杆"3个生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认真书写。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在指导写字上,注意学生的细心观察,写字姿势,交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一定的书写技巧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中明确写字的重要性。]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文中的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
2、出示三幅风景画,问: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画的?并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因此,这一环节设计了带问读文,让学生在读读中整体感知。]
五、总结全文,激励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画风》一文的生字、词语,读了课文,和聪明的宋涛、陈丹、赵小艺交上了好朋友,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学习他们是怎样画风的,相信你们通过学习,在多观察、多思考,也会成为聪明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
六、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善于积累的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喜欢阅读的你:有感情地读课文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灵活机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七、板书设计
斜斜的雨丝
15 画风 飘动的红旗
弯弯的小树
转动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