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记录我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教学素材之一,不仅概括了我国社会、文学等领域的发展,还使得学生了解基本国情与社会本质,在我国教育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我国历史进程为主,详细描述了我国封建社会如何走向破灭,指出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我国近代以来抵御侵略、记录民族走向独立、实现解放的历史,不仅使得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历史上的推进作用,还对于学生研究我国近代历史做出了极大贡献。因而,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描述的历史进程为主要探究内容,深入分析其内容后的社会背景与人文关怀,希望对我国近代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压迫的血泪史,但马克思主义给予了中华民族走上正确社会主义的道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国史、国情,从而接触到那段中国争取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作为我国优秀教材之一,本文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分析当时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必要性。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社会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赞扬的爱国主义是从无产阶级角度出发,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而达成切身利益一致性的爱国主义。19世纪末,工业革命席卷全球,全世界工人阶级纷纷觉醒,引领了时代潮流。然而,我国当时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以爱国理念为核心,以拯救中国为己任,身体力行地进行改革。
  然而,历史证明,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特权阶级受益良多,封建社会对人民群众的荼毒使得改革不够彻底,当时的中国急需一场完整、深入的革命。中国近代以来,在洋务运动、新思想等的轮番冲击下,腐朽的封建社会早已摇摇欲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指出,当时的文坛多将乡下描述为蒙昧、吃人的地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一针见血地将近代的愚昧通过绍兴风俗、吴越文化展现出来。
  (二)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爱国主义是指从无产阶级角度出发,立足当时的社会背景,承担起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社会与人民群众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回望历史,再次证明了历史抉择的正确性。因此,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教材,学生可以明白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爱国主义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一致的爱国主义。基于此种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才在历史中脱颖而出,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然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
  (三)社会反响
  近代以来,中国文坛一直对当时病态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报以深深的同情。例如,沈从文凭借自己的努力,离开了他心中那个纯朴、温柔的水城,在孤身一人涌入城市的同时,病态的社会使得他饱含爱的笔墨,描绘了一个淳朴、天真的水城。鲁迅则生活在聚散流离之中,通过打破地域的局限性,他感受到自己一个“狂人”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因而,鲁迅以鲁镇、绍兴为本,描写了家乡和故土的人,其中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感情。艾青则以描写“母亲”歌诵了中国土地的伟大和包容。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艺术是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当时,我国作家深受故土风习与西洋思想的影响,通过刚韧、质朴、务实或温柔的笔触,大声呐喊,希望唤醒麻木、愚昧的广大民众。当时,文坛着力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假、丑、恶”,同时歌颂乡土文化与人性之美。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人民解放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解读的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探究中国革命的规律
  经验性认识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知,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宣告终结,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
  由于历史經验的积累属于思想范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抓得更实,才能引领广大群众推进历史变革,从而更好地履行历史使命。为此,毛泽东全面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回答中国革命革什么、如何革等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同样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二)改造主观世界,超脱历史局限
  我国很多先贤曾提出了崇高的政治理想与深邃的哲学理论,但是这些理念通常在封建社会难以实现,难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实践,而且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许多理论存在一定误区。例如,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天问》开篇以诗歌形式对宇宙的演变与本体进行了探究,当时朴素唯物主义正处于形成之中,结合道家学说,他对“天命神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批判。同时,屈原却提出“美政”的政治理想,主要指的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屈原生活于战国末期,当时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变革时代,百姓饱受贵族的压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艰辛历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打破空虚理论命题,将新思想运用到创新中。作为学生,有必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跟随党的脚步,聆听党的声音,将思想创新能力转化为实践的强大动力。
  三、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记载了众多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间接和直接应用,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丰功伟绩,使得中国共产党走向必然的胜利,最终实现中国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陕西省西安培华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作曲家谭盾作品《地图》中的《间奏曲》做了具体分析。笔者通过三个方面对《间奏曲》所使用的动机贯穿手法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梳理,意在阐述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利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去创作音乐的,这种技法对音乐结构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谭盾创作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一部具有音乐人类学品格、达到了音乐人类学高度的杰作。这部作品呈现出艺术复魅的面貌,是全球性的反现代性的文化寻根思潮的产物。
期刊
现如今,电视传媒行业风生水起,很多电视节目呈现泛娱乐化的趋势,公益广告作为电视荧屏上的正能量之一,要发挥好自己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从字面上来说,公益广告是致力于社会公益的广告,所以人文关怀元素也是公益广告中必不可少的。公益广告要宣传一家亲、人与人互相关爱的思想基调,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作用。  一、公益广告中人文关怀的特点  (一)在题材上,以小见大  公益广告的发展一定意义
期刊
以旅游文化发展为导向对景区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进行综合研究,有效顺应了当前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就实际发展而言,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深刻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综合性文化,将其应用于建筑文化创新和发展中,最终体现在建筑设计层面,能够切实促使地区性建设系统的综合形成,提升各个系统存在的和谐性,这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等方面朝科学方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定地区的旅
期刊
现如今,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型装饰材料出现,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前提。色彩设计是居室空间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增强人们视觉感受和提升空间品质的有效手法。它的设计主旨是“以人为本”,只有尊重个人对空间感官的差异,寻找对于不同的人的理想配色方案,才能使居室色彩带给个人美的享受和内心的满足。本文通过分析色彩的魅力和色彩在居室空间中的应用,总结了色彩的一些应用规则。同时,强调色彩设计不仅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景观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其意义与内涵。景观设计通过材料的多样性,体现景观的视觉效果,其中硬质材料作用明显。四川水磨古镇地处民族交汇区,羌族特色尤其鲜明,而将羌族特色硬质材料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硬质材料在水磨羌族景观设计中选择的原因。  一、水磨羌族文化对其景观硬质材料选择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
期刊
《咬文嚼字》杂志社于2018年12月3日公布了这一年的十大流行语,“店小二”当选为年度流行语之一。本文通过对流行语成因的分析,阐述“店小二”在历史发展中形象及内涵的演变,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店小二”的旧词新意,旨在说明流行语“店小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揭示语言与社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密切关系。  自2008年以来,《咬文嚼字》杂志社征集当年的流行词汇已成为其特色与传统,每年都吸引众多网民參与,
期刊
法国雕塑家Jean-Philippe Richard于1947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自1978年以来,他定居在普罗旺斯生活和工作。Richard的作品让人感到宁静、和谐、美好。Richard认为:“雕塑应该用极少的元素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例如,虽然看不到眼睛,但也可以看到脸上少女的表情。”  一、用美感经验分析理查德作品  理查德所雕的少女大多眉眼平和、仪态优美、衣裙翩翩,自信又美丽。当欣赏她的作品时
期刊
图像时代,高校油画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部分突出问题,如教学体系和社会审美不符、教学理念和内容相对落后、教学改革和创新过于形式化。因此,笔者探究了图像时代下高校油画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即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角度明确自我定位,加强材料和技术上的针对性写实教学,鼓励学生拓展文化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一、图像时代下高校油画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体系和社会审美不符  现阶段,高校油画专业教学体制
期刊
从艺术语言中分析雕塑的概念,即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体的各种艺术形象;从某些经典词汇中分析雕塑艺术,它的含义虽有模糊性却更直观,如“朽木不可雕也”“雕梁画栋”“雕栏玉砌”,这里的“雕”字都是动词,都是对硬材料的加工;但是只从术语中给雕塑下个界定不是易事,因为简单的定义很难适应实物的复杂情况,纸糊一扎被称为软雕塑,废铜烂铁一堆叫金属雕塑,凡是加工了的硬材料都被视作雕塑。  一、雕塑的
期刊
舞蹈是一门利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环境局限,学生在现代化教学氛围中能够获得丰富、多元的资源,接受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从而提高舞蹈训练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舞蹈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以期对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有所助益。  舞蹈是一门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