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破坏性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不只是高大全,领导有建设性,领导也有破坏性。有学者开始关注领导的破坏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破坏性领导”(destructive leadership)的概念。
  我不大喜欢“破坏性领导”的提法,认为用领导的破坏性更为准确,因为领导可能产生破坏性作用,但并非这些领导一定是“破坏性领导”。
  对领导的破坏性研究可追溯到早期对领导阴暗面的关注,如在研究非常流行的愿景式领导、魅力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的有效特征时,学者已发现这些领导模式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概念,如辱虐管理(abusive supervision)、暴君(petty tyrants)、管理者侵害(supervisor aggression)、管理者阻滞(supervisor undermining)、厌恶型领导(aversive leadership)、非支持型管理行为(unsupportive managerial behavior)、工作场所欺凌(workplace bullying)、反生产力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工作场所越轨行为(workplace deviance behaviors),等等。有意思的是,这些“负面”行为并不一定总是具有破坏性,有时可能还会有积极意义,其作用性质依赖于领导过程所处的环境和情境。例如,对于“辱骂”的理解在军队与在学校会完全不同,有些行为粗暴的领导反而会有较高的组织绩效(至少短期如此),在组织陷于危机时一些破坏性的领导行为会产生建设性的结果(如大规模裁员)。因此,关注领导的破坏性需要将其放到所处的情景、环境和文化中系统思考。
  我们还需要关注领导的破坏性行为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所致。因认知所限,有些领导会采取一些自认有效的措施;有些领导的个体行为特性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诱致破坏性效果。当然,也有领导明知而为之,这种刻意或不理智行为的后果破坏性很强,需进行自我提防和制度性防范。有学者强调,领导的破坏性倾向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这种倾向的感知。被感知到的有意的破坏性领导行为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领导破坏性行为的产生与消失发生在领导个体与下属、同事、上级、外部相关者的交往中,受组织氛围、工作绩效、自身地位、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一个复杂的作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起始于领导自身的特性和行为,在下属和相关人员中酝酿、发酵,再以其行为和行为结果波及相关利益者,然后通过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最后影响到组织的社会声誉和长期发展。当然,这种作用过程会受到领导自身特质、动机和外部情境的直接影响,还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和组织绩效的间接影响,甚至会受到社会流行的价值观、文化和环境及发展阶段的无形影响。作为始作俑者,领导应清醒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都会产生涟漪和影响,从而尽可能地进行自我控制以防范自己领导行为中的破坏性。
  对领导者早期生活经历的调查发现,曾有过无力无助感的童年时代或精神创伤者,更有可能成为破坏性领导。O’Connor等人发现,这些领导者常常会提到他们自己的消极生活故事,尽管童年时期的不幸有时候也产生积极的经验。那些早期曾经历家庭不和、较低的社会地位、父母有犯罪记录、精神失调或虐待儿童的领导,其破坏性行为倾向更突出。
  关注领导的破坏性不仅应重视其原因与影响,更要重视对这种行为的防范。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知识经济的发展,新型社会环境下领导的成长和特性也会因之而变化。并行性工作、透明度的提高、组织层级的降低等等,都会帮我们控制领导的破坏性。
其他文献
智力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容易引起激烈的讨论和争议,比如这几个问题:智商测试能反映智力水平吗?智力是习得的还是遗传的?聪明员工会比一般员工更成功吗?  聪明程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关联吗?换句话说,聪明人会比他不太聪明的同事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吗?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却常常缺乏过硬的证据。下面几条结论都有很好的证据支持:(1)智商分数与聪明程度极为匹配,我们日常语言中说的“极具智慧”的人和“一般聪明”的人相
期刊
系统之系统(SoS)适用于其系统元素本身也是系统的所感兴趣之系统;这些系统之系统典型地带来大规模跨学科问题,涉及多重的、混合的和分布式的系统。这些部件系统的互操作集合通常产生单个系统无法单独达成的结果。  图1阐明这些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飞机机载导航系统中基本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系统其自身的复杂性不亚于航空运输系统。SoS的另一个特点是部件系统可以是其他无关系统的一部分。例如,GPS可以
期刊
编者按:  陈明哲博士出身、成长于台湾台东,在那资源稀缺的后山,却培育出管理学界的“华人之光”。源自“边缘人”的“无”与“卑”,他始终以赤子之心作为待人与治学的原则;从喜欢观察“竞争”的一念初心开始,一步一脚印成为当今少见的“全方位”管理学者。  他在美三十年的学思之路不仅跨越西方主流的管理学术与实务,也追朔到年轻时所受中国经典教育的源(元)头,首创的“动态竞争(合)”与“文化双融”理论都植基于华
期刊
谨将这篇文章献给我的东西方导师,爱新觉罗·毓鋆和威廉·纽曼(William H. Newman)。衷心感谢几位曾对这篇文章提供宝贵意见的朋友,他们是Stephen Carroll, Jr., Y. P. Chan, Don Hambrick, Adelaide King, Leigh Anne Liu, John Michel, Danny Miller, Jan Rivkin, 徐淑英(Anne
期刊
你们做得对!  演讲时间到了。主人说,还有一些领导在路上。不等了。  很多人为迟到找借口,很多人为迟到而着急。其实大可不必。  道理很简单:今天,如果我是习大大,他不会迟到。如果他是习大大,我们会等他。  座无虚席,哦,不对,还有那么多人站着。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不是周末,各位均非等闲之人,还有院士和重量级的艺术家,有几位专程从外地赶来。我不讲感谢、感动之类的客套话,说一则轶事。  达利到巴黎拜访毕
期刊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更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更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式;不仅改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更推动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不仅创造了新的产业,更改变了财富创造的逻辑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企业运营模式是价值传递、实现和获取的方式,其中传递的是价值流(或业务流),实现的是客户价值,获取的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中,“贞观之治”一直为史家所称颂。但如果仔细推究,就可以发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之说颇有疑点。  在古代的王朝中,所谓“盛世”各有特点,但有一些基本标志是共同的,起码物质的相对富足和社会的基本安定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盛世”不会在王朝刚刚建立时就迅速出现,在农业社会里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诉诸历史经验,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前面都有几十年的铺垫。而“贞观之治
期刊
在全球市场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和俄罗斯更能代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商业状态了。这两个国家的消费者持续获得消费能力并开始大规模购买美国产品。但是不断加速的全球化也使得这些国家对跨国公司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期望藉此给他们带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关注四个主要的潜在危机(这些危机并不是由企业本身的错误造成的,但却可以毁掉企业的底线或声誉)来源,来摆脱在中国和俄
期刊
面临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在持续深化,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速度明显加快,互联网驱动产业发展的特征日渐明显,社会化制造方式不容忽视。  世界各国加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持续稳步推进,《制造业复兴计划》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加快实施,
期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治国思想对魏晋以后的国家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经济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建树。从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江东对”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来看,三国时期的战略思想在中国古代达到了高峰,三者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历史特色。诸葛亮的治国思想,同他的治蜀实践相呼应,是古代糅合儒、法、道、术各种学说来治理国家的样本。诸葛亮思想的特有魅力,来自于他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