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与改进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shiho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上发生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本文从会议新闻报道面临的新媒体环境,人民网 2014 年“十八大四中全会”专题报道探析入手,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会议新闻报道的渠道、内容、互动等几个方面的延伸和拓展,讨论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会议新闻;“四中”全会;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13-02
  会议新闻已成为新闻媒介体现新闻革新成果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场所,直接感染和促进着新闻媒介报道业务水平的提升。不论在哪个时期新闻媒体通过对会议的报道,及时传达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会议新闻报道
  新媒体飞速发展,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传递、娱乐与信息需要。大数据、科技博客,微信、IPTV等已渗入到各领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新闻报道内容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中得到开发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资源,新闻报道的内容充分发挥了社会协调功能,有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也有各部门的创新举措和成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也是有效引导舆论的主阵地,会议内容中也为群众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论坛,让群众对决策内容说个清楚,从“十八大四中全会”报道可以看出,大数据与“四中全会”是密切相关的,给“十八大四中全会”报道加入了新的传播方式,改善着媒体的报道形式,使报道更具有新闻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新媒体技能丰盛了会议新闻报道的信息源
  新媒体的生态环境下,用户传播的信息有效地补充了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媒体与用户的交流性变得立体、及时、交互,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受众可以经过外部接口和即时通讯、网站等各种路径获取更多信息。这种互动既是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又是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使会议新闻呈现的信息更丰盛,新媒介的超媒体性,打垮了传统媒体从未有过的传播能力和信息交流。
  (三)会议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拓展
  新媒体促使了新闻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建立新的传播格局和传播媒介环境。传统媒体凸显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凸显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如今,会议新闻报道除了大众媒体的传播途径,还能通过微信、微博、移动手机等新媒体渠道向公众进行传播,用户可以下载客户端或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这些新兴网络的传播方式与技术,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视角。
  二、“十八大四中全会”人民网专题报道的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召开,此次大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这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召开的全会。10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不仅引起各国媒体的高度注视,各大网站也对系列相关专题进行报道。
  (一)新闻专题报道视角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四中全会是在一定时期内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这导致多数网络媒体在选择专题时内容的相似和表达思想的相似,其获取信息的来源也相同。而在这个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写出最显眼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网站策划出的专题内容也大有不同,所以受众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
  在人民网站对于“十八大四中全会”的报道中,他们的报道视角是略有侧重点。人民网是主流媒体的正宗报道,在他们专题策略中,把有关十八大四中全会的新闻报道专题分为:微博、手机、互动、焦点、现场、访谈、资料、多语种、高清和深度十个版块,把消息根据其不同的特征进行相关及重要程度的整合区分,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并得到满足。
  人民网的访谈类信息比重很大,显示高度关注各层受众对十八大四中全会的理解与解释。作为主流媒体,更加明确清晰地安排数据与相关资料,但内容原创不足。其中,焦点版关注大会最重要的部分,高清版集中了视频和图片新闻,现场版重视大会进程的记录,访谈版融合了高层领导、专家以及地区代表的深层解读,深度版则主要解读报告中各个关键词,使受众更具有贴近性,资料版则包含历届党代表大会的资料文献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历史,微博版,手机版和互动版经过不同的渠道使用户参与,多语种版则采用各国各民族的不同语言对十八大四中全会进程全方位呈现信息的形式,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大范围的互动性。
  (二)专题报道形式的设计
  我们可以从色彩、版式、栏头三个方面看到主标题主要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配图为高级领导人合照、运用元素人民大会堂、背景色则是白色跟红色。人民网版面设计主要是人民会堂为背景图,会议名称标出在左边部分。人民网作为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关于专题性新闻版面设计,同样展现出会议的现场感和庄重性。会议主要思想在版面的设计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跟十七大专题报道的红色页面相比,大多数网络媒体都用白色为主要背景颜色,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庄严和严肃,而人民网以红色和白色为主题色,这样红色代表党旗、国旗。除此各个专题经过色彩的相互搭配在分栏之间显示出网面的协调风格。人民网在版面布局时选择“日”式结构为“十八大四中全会”新闻专题的总体,这显然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做法。   (三)网络特性的应用于专题报道
  网络媒体在形式和突出专题内容方面会远远超越了文字媒介,网络运用更多的是集图片、视频等要素来全面、贴近和深入地展现出主题的立体化、现场感,显示出信息报道感染力更强大。用图片来凸出主题内容是一种更全面、更具体的一种方式,它让受众一看专题报道的瞬间能了解到并心存初步的认识,图片使受众感受到了现场感。
  (四)专题报道中的传播内容
  在有关十八大四中全会的要闻报道中,人民网将最关键的和最重要的消息放在重要位置,文字和图片相结合,图片能使用户具有现场感,感受会议的氛围,时效性强是在各个网站的竞争中也算是较重要的因素。
  对一重大事件的背景因素使用户更促进解读事件的辅助因素,在报道中也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素。同样,对十八大四中全会的专题设计中,人民网通过安排出称为“资料版”的版块来专门介绍了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建设和成就、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记录和中共历届会议资料等。其体现了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的报道策划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能够让更多受众更进一步地了解当前在我国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了更好地组织并写出既具有代表性,又体现了普遍性的文字报道,网站必须要找一些典型人物与材料,由这些典型人物来表达和反应公众的看法,是网络新闻中体现出专题的一种方法。在人民网上,对十八大四中全会报道的访谈和深度版上进行解读,而在手机版、互动版和微博版上广大群众都参与在其中反映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十八大四中全会呈现的信息与资源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量,呈现信息的关键词反映事件来看,这是一个过程事件,而新媒体广大受众在收到信息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定的障碍,所以人民网为受众提供对会议过程、报告、决议作出相应的解读,且达到很高的效率。在人民网的专题设计中,把不同的重要思想融入到不同的版块中展示,并没有作出单独的阐述。
  三、会议新闻报道策略的改进
  会议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迎接了新的发展机遇,会议新闻需要在新生态环境下提高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新媒体的报道、数据新闻改变,是突破当前会议新闻文风的主要途径。
  (一)全媒体报道要注重整合资源
  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全媒体,它是以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提高而产生的。新媒体诞生以来单一的传播渠道不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全新的报道模式,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够提高会议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提升与受众的互动效率。在这种传播模式中,除了向受众传播文字符号、非语言符号之外、还提供视频、图片等文化信息产品,运用多种媒介以双向方式传播信息。随着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会议新闻报道要面对多媒体的互动传播带来的挑战,应加强全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重新定位传播流程和信息产品的消费。
  (二)加强发掘会议新闻价值
  用数据新闻反映现实的时代,新闻的内涵已不仅仅是会议消息等新闻,而是各种各样的数据等。这就要求媒体要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形式,以多元化的传播工具来承担信息传播的生产过程、数据解读、分析职能,探索一条为广大受众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体验的新途径。与原有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报道格局相比,数据新闻让严格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充满活力,报道通俗易懂、让受众的阅读体验更方便快捷,在反映现实方面更为全面、更易被解读。同时准确的数据,更加清晰,全面,也会更加扩大受众的声音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凝聚力。
  (三)突破官方话语体系,树立会议新闻报道良好文风
  从新闻话语体系上来看,会议新闻报道要超出官方话语体系的缚束,用精通,朴素的语言报道传播,还要坚持与网络话语的双向性,更加强化流行元素,使会议报道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生动,内容简洁平实、通俗明白,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只有会议新闻报道格局更新、受众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不是虚而大的套话,才会让网络用户对会议新闻呈现的信息产生贴近感。网络平台的新闻产品对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原有的采编流程和采编习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着传统媒体呈现信息的创新和改进,对会议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 李怡.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J].剑南文学,2012(7). 
  • 张玉,顾莲芸.浅探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以凤凰、搜狐、网易、新浪四大网站2011“地球一小时”专题为例[J].新闻知识,2011(11).
  • 廖玒.一大跨越两项独家三大突破——人民网十八大报道彰显核心竞争力[J].新闻战线,2012(12).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学习及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新媒体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无论何时,作为媒体人或传媒学者,必须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导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
期刊
摘要:原研哉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国际级的设计大师,其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日本这一时期在平面设计方面的成果。原研哉于1982年致力于平面设计,随后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备受瞩目的设计大师,在平面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原研哉作为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主张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平面设计传播到全国各地。他说;“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
期刊
摘要:自2013年9月始播的第一季《爸爸去哪儿》在热播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引起极大反响。其节目本身所运用到的传播理念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都是业内人士所需多加注意之处。本文运用传播理论中的受传者研究理论,以第一季《爸爸去哪儿》这一传播实践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关系论,满足需要论、社会参与论等传播学理论论证传受关系,传播方略,传播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对于一档节目的成功助力研究,并提出对今后的综艺节目,影视
期刊
编者按:主持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掌握地精通和娴熟,则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光要带给观众视觉美感和精神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要给观众送去精神食粮,从而启发观众的思考。任何一个人对事业的孜孜追求都源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如今身为凤凰卫视主持人的卢琛,永远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时刻热爱着她钟爱的主持事业,大胆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她干练、执着,自信、坚强,敢于突
期刊
摘 要:自媒体时代,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且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极易激发网民的宣泄情绪,生发恶性舆情。“手术室自拍”事件正入医患关系的舆情敏感区,并上演了一出网络舆情反转剧。本文认为,网络意见领袖声援正面舆论、主流媒体担当权威信源、深度评论调解网民心理,这是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显现出的三个舆情导控的重要环节。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导控;网络意见领袖;网民心理;信源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支付宝推出全新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将互联网金融理财变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高收益、低门槛、高透明度三个方面阐述余额宝的特点。从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监管困境等方面指出余额宝的问题与风险,提出其监管与法律规制策略:完善信息披露、保险、备灾系统等相关制度,提高用户投资风险意识,预防金融风险;构建与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行业自律。 
期刊
摘 要: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微博平台上各类“微作品”的诞生引发了著作权保护的新思考。由于我国关于“微版权”的法律保护相对滞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形式难以应对微博平台的特殊性,由此微博平台的社区自律公约便应运而生。本文以新浪2012年发布的“微博社区公约”为视角,基于“公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以“公约”形式保护“微版权”、惩治“微抄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探求“公约”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微
期刊
主持人语:随着传媒媒介形态的进一步发展,传播学的范畴将不断被扩展和延伸,认知传播学的提出和学科建立就是借鉴了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使认知科学与传播学在学理上达到融合,从而促进信息的多元传播和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探索认知传播学理论发展,本期特邀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周鸿铎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坛”。周教授曾在2014年第08期《今传媒》“传媒大讲坛”中
期刊
摘要:在新闻伦理学中,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媒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职责,以及为维护与增进社会利益所进行的努力。媒体的社会责任对于衡量媒体组织与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提升社会媒体组织与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社会媒体组织与媒体从业人员的最大化社会价值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社会媒体中存在的“权利越位”现象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形象的树立与推广也日趋迫切,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其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反观近五年来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效度,均差强人意,甚至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本文针对近五年来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效度低的现象,进行传播渠道的考察、文本内容的分析、收集受众的反馈,总结出五个造成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并根据这五个原因,进一步提出改善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效果的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