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平原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e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江淮平原小麦生长期常见的渍害问题,对早先自主研制的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加以精简与改造,即删去小麦栽培优化模型部分,增加渍害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片衰老等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模块,并结合土壤水分的计算,实现了渍害逆境下冬小麦生长与产量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围绕研制目标,就建立渍害警级预警指标、生成支持小麦生长模型(WMOD)运行的未来天气文件、调试与确定地区性参数,以及WMOD与区域性气候模式(RGCM)的结合等,论述了小麦渍害预报的实现途径。利用南京、南通地区近10年(1991
其他文献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地上地下不同器官干重对比叶面积的影响,并建立了华双3号抽薹期SLA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硼
2001—2003年,利用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0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0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FACE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麦49(Tritictun aestivurn cv.Yumai 49)为试材,研究了开花期外施0、0.1、1.0、10.0μg/L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
通过PCR技术从大豆品种吉林43基因组DNA中分离到大豆β-伴球蛋白α-亚基基因启动子片段(BCSP489),对此片段采用TAIL PCR技术进一步延伸,获得了启动子片段B(;SP666。序列分析表明
利用2个抗玉米丝黑穗病自交系(齐319和Mol7)与2个感病系(E28和黄早四),组配4个抗感杂交组合。2004年,对4个组合的亲本、F1、F2、BCR(F1与抗病亲本回交l代)和BCS(F1与感病亲本回交1代)6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金刚30(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用水稻白叶枯病广致病菌系P6进行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
本研究用8-10万伦琴^60Co γ射线辐射双低油菜(B.napus)湘油15干种子,并对辐射后代进行高油酸连续选择,结果M2、M3、M4油酸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至M3油酸含量迅速提高,多数植株油酸含
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萌动大豆成熟子叶节获得了高频率的转基因大豆。从萌发12~16h的大豆种子切取半片种子作为目标组织,对其子叶节组织进行伤处理后,接种于含有pGB载体的LBA4404
以39份抗旱性不同的普通小麦、5份A基因组材料、4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6份粗山羊草(A.tauschii)和2份四倍体小麦为材料,分析TaMyb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
以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纯合系为材料,分析了转基因小麦TRXh活性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各组分及其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转基因小麦籽粒和胚乳中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