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心良苦 水到渠成
帝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业生产自钻自攻螺丝,现为上海标准件进出口公司、五矿进出口等公司的定点生产企业,中国钢结构理事单位。公司定型产品有8大系列300多种规格,年产逾亿件。公司的产品因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在特种螺丝这一行当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1995年俞恒华刚创业时,他的儿子、现任公司总经理的俞震因种种原因出国学习不成,俞恒华就让俞震到自己公司来干干活,锻炼锻炼,就好象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样。当时,企业刚成立,俞恒华并没有想得那么多,是否以后应该让儿子来接班,但做父亲的很明白要让儿子有出息,得让他从年轻时就吃点苦,从最基层的事做起。这时,公司正好要派人去广东学习一些机械设备方面的知识,于是俞震也跟着去了。谁知几个月过后,当俞震回来时,他父亲几乎都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因为学习的地方条件实在太艰苦,俞震竟瘦了一层皮, 回到家里大口大口地吃肉,而以前是要逼着才勉强吃一块肉的。看着此情此景,俞恒华既心疼又欣慰,因为儿子闯过了艰苦这一关,儿子实践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认识劳动、认识艰苦。
以后俞恒华又逐渐地让俞震跑跑销售,做做供销,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儿子在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看到了父亲创业和经营中的点点滴滴,熟悉了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看着儿子的懂事、进步,也看到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俞恒华想到了交班主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爆炸、电脑普及、观念更新,俞恒华常有一种跟不上发展需求的感觉,而儿子的知识,理念常常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终于在去年,俞恒华,巴企业的大权交给了儿子俞震。
现在,俞恒华多数时候还是去公司,一来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二来,好多用户还是要来找他,毕竟十多年了,而且好多事还需要他出面协调。儿子才接班,不少事情仍需要他出出主意把把关。
俞恒华说,对于交班也是这几年才想得多了些,因为自己毕竟会老去,尽管有经验,但精力和新知识到底及不上儿子。虽说家产不大,但总是一份家产,况且里面还浸透着自己的血汗和希望。晚交不如早交,趁现在还不老,可以继续扶儿子一程。至于交给谁,俞恒华则没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当然是交给儿子。他认为,血浓于水,人世间最重要的感情之一就是亲情。尽管在长期与儿子的合作中也有分歧,也有争论,但最终都在亲情这一感情基础面前和解了,统一了。俞恒华坦言,有些时候的争论,如果不是自己家里人,肯定分道扬镳了。俞恒华说,在目前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基本没有考虑过请职业经理人。
耳濡目染 再创天地
俞震今年才三十多岁,说起接班的事情,他很直率地说,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接父亲的班,只是在自己还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到父亲的企业去看看、去劳动劳动。在这期间俞震不仅看到了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烦琐和高要求,更看到了经营管理和与外界打交道的烦恼和不易。说实在,一开始俞震对接父亲的班,确实没什么兴趣。
然而,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久而久之,不知不觉,让俞震对企业产生了兴趣,他说经营管理也蛮有劲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公司是浸透自己父亲心血的一个企业,是自己家里的一份家产,这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是无须,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清楚的。父亲渐渐老了,自己对企业越来越熟悉了,自己不接谁接?把这么一份家产让给别人总不现实吧。
去年,俞震终于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公司的经营大权,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俞震说,看起来是在某一天当上了总经理,而实际的交接过程则是漫长的,是在潜移默化中交接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观念上的冲突。比如,在付款的时间方法上、在公司的形象包装上、在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上等等。有时也会与父亲争吵,甚至不欢而散,但终究是一家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心里没有小九九,所以总能畅所欲言,不会遮遮盖盖。白天再怎么争吵,晚上总还得在一个屋檐下、一口锅里吃饭。和父亲多年来争论的频率和力度如同抛物线一样,经历了一个低高低的过程。由于双方的全面阐述、尽量理解、相互谦让、共同学习、各自让步,不仅使双方的认识趋于一致,使抛物线在高端停留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使亲情更浓了,终于,父亲放心地将经营管理的权利交给了自己。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帝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传承问题得到了理想的解决,如果不是在一家人之间是难以做到的,这不能不说是家族企业的一个优势。
接班易 发展不易
回顾10年来的历程,俞震若有所思地说,他原来并没有接父亲班的想法,可在父亲的公司中时间长了,慢慢培养出了兴趣。在这10年中他不断地外出学习,也向实践学习。通过学习,俞震认识到企业有大有小,管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是一致的,不能因为企业小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能因为是家族企业就可以拒绝先进的方法,更不能因为是家族企业就可以放松管理、或独断专行,而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跟上市场的步伐,办出自己的特色。
现在,俞震对于过去那么多年来父亲的许多做法是越来越有体会了,尤其是对于创业初期俞恒华亲自书写、至今仍挂在墙上、而自己当时却不以为然的“诚”、“信”两个字更是感触良深。俞震说,对别人讲诚信,有时候或短时期内是会吃些亏,但从长远来说不会吃亏,而且自己的心里总是很踏实,不怕半夜有人来兴师问罪。依着这一点在据说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4岁的情况下,父亲把企业办了整整10年而没有倒下。公司一开始就是在中山北一路66号的一幢商务楼里,经过10年的大浪淘沙,现在仍然坚持在这里的就我们公司一家了。10年的经历,凸现了诚信二字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诚信二字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法宝。
目前,俞恒华因为交了班,可以把较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了。同时,俞恒华感到很高兴的是,搞艺术出身的他又可以重操旧业,经常画画写写了,而且还可以帮着有些企业的活动搞搞策划了,真是惬意又愉快,潇洒又清闲。
俞震则表示,班是接了,可经常还是要请教老爷子,毕竟10年来是父亲在经营管理的第一线,他有着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经验。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因为越学习越感觉到市场竞争的残酷,企业成长的如履薄冰。尽管公司在这一行中已有了一席之地,但别人时时在吞噬你,你不发展就是后退,不进则退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实在是太多太多
正如俗话所说,“打江山易,保江山难”。俞震似乎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已经感悟到要从办好企业的内在需求上来接班了,这也许正是接好班和企业致胜的精髓。
帝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业生产自钻自攻螺丝,现为上海标准件进出口公司、五矿进出口等公司的定点生产企业,中国钢结构理事单位。公司定型产品有8大系列300多种规格,年产逾亿件。公司的产品因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在特种螺丝这一行当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1995年俞恒华刚创业时,他的儿子、现任公司总经理的俞震因种种原因出国学习不成,俞恒华就让俞震到自己公司来干干活,锻炼锻炼,就好象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样。当时,企业刚成立,俞恒华并没有想得那么多,是否以后应该让儿子来接班,但做父亲的很明白要让儿子有出息,得让他从年轻时就吃点苦,从最基层的事做起。这时,公司正好要派人去广东学习一些机械设备方面的知识,于是俞震也跟着去了。谁知几个月过后,当俞震回来时,他父亲几乎都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因为学习的地方条件实在太艰苦,俞震竟瘦了一层皮, 回到家里大口大口地吃肉,而以前是要逼着才勉强吃一块肉的。看着此情此景,俞恒华既心疼又欣慰,因为儿子闯过了艰苦这一关,儿子实践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认识劳动、认识艰苦。
以后俞恒华又逐渐地让俞震跑跑销售,做做供销,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儿子在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看到了父亲创业和经营中的点点滴滴,熟悉了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看着儿子的懂事、进步,也看到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俞恒华想到了交班主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爆炸、电脑普及、观念更新,俞恒华常有一种跟不上发展需求的感觉,而儿子的知识,理念常常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终于在去年,俞恒华,巴企业的大权交给了儿子俞震。
现在,俞恒华多数时候还是去公司,一来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二来,好多用户还是要来找他,毕竟十多年了,而且好多事还需要他出面协调。儿子才接班,不少事情仍需要他出出主意把把关。
俞恒华说,对于交班也是这几年才想得多了些,因为自己毕竟会老去,尽管有经验,但精力和新知识到底及不上儿子。虽说家产不大,但总是一份家产,况且里面还浸透着自己的血汗和希望。晚交不如早交,趁现在还不老,可以继续扶儿子一程。至于交给谁,俞恒华则没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当然是交给儿子。他认为,血浓于水,人世间最重要的感情之一就是亲情。尽管在长期与儿子的合作中也有分歧,也有争论,但最终都在亲情这一感情基础面前和解了,统一了。俞恒华坦言,有些时候的争论,如果不是自己家里人,肯定分道扬镳了。俞恒华说,在目前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基本没有考虑过请职业经理人。
耳濡目染 再创天地
俞震今年才三十多岁,说起接班的事情,他很直率地说,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接父亲的班,只是在自己还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到父亲的企业去看看、去劳动劳动。在这期间俞震不仅看到了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烦琐和高要求,更看到了经营管理和与外界打交道的烦恼和不易。说实在,一开始俞震对接父亲的班,确实没什么兴趣。
然而,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久而久之,不知不觉,让俞震对企业产生了兴趣,他说经营管理也蛮有劲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公司是浸透自己父亲心血的一个企业,是自己家里的一份家产,这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是无须,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清楚的。父亲渐渐老了,自己对企业越来越熟悉了,自己不接谁接?把这么一份家产让给别人总不现实吧。
去年,俞震终于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公司的经营大权,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俞震说,看起来是在某一天当上了总经理,而实际的交接过程则是漫长的,是在潜移默化中交接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观念上的冲突。比如,在付款的时间方法上、在公司的形象包装上、在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上等等。有时也会与父亲争吵,甚至不欢而散,但终究是一家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心里没有小九九,所以总能畅所欲言,不会遮遮盖盖。白天再怎么争吵,晚上总还得在一个屋檐下、一口锅里吃饭。和父亲多年来争论的频率和力度如同抛物线一样,经历了一个低高低的过程。由于双方的全面阐述、尽量理解、相互谦让、共同学习、各自让步,不仅使双方的认识趋于一致,使抛物线在高端停留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使亲情更浓了,终于,父亲放心地将经营管理的权利交给了自己。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帝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传承问题得到了理想的解决,如果不是在一家人之间是难以做到的,这不能不说是家族企业的一个优势。
接班易 发展不易
回顾10年来的历程,俞震若有所思地说,他原来并没有接父亲班的想法,可在父亲的公司中时间长了,慢慢培养出了兴趣。在这10年中他不断地外出学习,也向实践学习。通过学习,俞震认识到企业有大有小,管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是一致的,不能因为企业小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能因为是家族企业就可以拒绝先进的方法,更不能因为是家族企业就可以放松管理、或独断专行,而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跟上市场的步伐,办出自己的特色。
现在,俞震对于过去那么多年来父亲的许多做法是越来越有体会了,尤其是对于创业初期俞恒华亲自书写、至今仍挂在墙上、而自己当时却不以为然的“诚”、“信”两个字更是感触良深。俞震说,对别人讲诚信,有时候或短时期内是会吃些亏,但从长远来说不会吃亏,而且自己的心里总是很踏实,不怕半夜有人来兴师问罪。依着这一点在据说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4岁的情况下,父亲把企业办了整整10年而没有倒下。公司一开始就是在中山北一路66号的一幢商务楼里,经过10年的大浪淘沙,现在仍然坚持在这里的就我们公司一家了。10年的经历,凸现了诚信二字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诚信二字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法宝。
目前,俞恒华因为交了班,可以把较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了。同时,俞恒华感到很高兴的是,搞艺术出身的他又可以重操旧业,经常画画写写了,而且还可以帮着有些企业的活动搞搞策划了,真是惬意又愉快,潇洒又清闲。
俞震则表示,班是接了,可经常还是要请教老爷子,毕竟10年来是父亲在经营管理的第一线,他有着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经验。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因为越学习越感觉到市场竞争的残酷,企业成长的如履薄冰。尽管公司在这一行中已有了一席之地,但别人时时在吞噬你,你不发展就是后退,不进则退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实在是太多太多
正如俗话所说,“打江山易,保江山难”。俞震似乎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已经感悟到要从办好企业的内在需求上来接班了,这也许正是接好班和企业致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