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中国孩子问爸爸:咱家有钱吗?爸爸说:有啊,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一个美国孩子问爸爸:咱家有钱吗?爸爸说:我有钱啊,这是我努力工作换来的!
这是一幅漫画所展示的内容。
钱归谁?金钱观的背后折射出中外教育的不同。我们的父辈都是倾其所有地将一切给我们,而我自己也是如此,总想着拼命努力,把能留的都给孩子。这是中国的传统思维和文化特性——一切为了孩子,一切都给孩子。网上有家长对一位教育学者抱怨:在孩子还没上大学时就把给孩子买房的钱准备好了,但是孩子却没有上进心。学者调侃道:你连房子这样的“大件”都给孩子准备好了,孩子还需要上进心做什么呢?
反观国外,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比如,父母在孩子18岁后就要孩子自食其力,上大学的费用也是靠自己打工去挣,等等。良好的教育可以唤醒生命,不同的教育模式塑造出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培养独立,从娃娃抓起!
我们先看看国外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父亲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里根11岁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1年后还我。”从此,里根每逢周末、假日便去打工,半年后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里根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她5岁时,父亲就教导她: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他注重培养女儿“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她7岁时,父亲只允许她看3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父亲有意引导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机智沉着、充满穿透力的雄辩艺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奥巴马为两个女儿制定家中纪律,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干家务等,锻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不仅名人们如此,普通家庭也一样。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孩子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翻阅大量国外家庭的事例介绍,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共同点——独立,这让人深思。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其中有一条“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事实上,他们对孩子的自立训练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六七个月大的宝宝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学着自己吃饭。玩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或跟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缠着父母。很多孩子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三四岁时有了害怕心理,家长就买小夜灯彻夜亮着……这些家教理念非常适合我们揣摩和学习。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父母要做个敏感的观察者,根据孩子所处敏感期的不同,按照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在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在儿童期(1.5—3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解决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儿童掌握了大量技能,学会了坚持或放弃,一方面父母必须规范儿童的行为,同时也不能任由孩子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只有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国大部分家庭提倡孩子独立自主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在他们看来,大包大揽下孩子无法成人,反倒成了你意愿和财富的傀儡。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却选择不做——这也是一种“无为”和“有为”的辩证法。
到中学阶段后,一般美国家庭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兼职工作,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即使有钱人家的小孩也要自己打工挣学费。有个美国律师家庭的孩子参加短期留学项目,孩子就是自己去筹款的。方法之一是打工,如果钱还不够,便去筹款找赞助人。家长的工作是教育小孩如何找赞助人,比如如何写信、跟人家陈述。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开始写赞助申请信。信发出后,有个老太太回信了,提了3页纸的问题,问她学什么、怎么学、出国学习有什么好处等。孩子就跟考大学申请入学一样,一丝不苟地一一回复。不久,老太太寄来了1200美元。
这一切都很费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家长直接给钱,但这叫“授人以鱼”,看似捷径,可少走的路日后要用生活的弯路来还。而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开动脑筋筹划、如何独立开展一个项目、如何去感恩珍惜,这些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是教会他们抓“鱼”的“渔”。
轻易的给予是爱吗?是害!
曾读过一个故事,很感慨。一群义工前往卢旺达开展慈善援助工作,中国义工下了卡车后,看到一个瘦骨嶙峋的黑人男孩,心生怜悯,转身就去给小男孩拿补给物品。美国义工拦住他,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就尝试着从车上搬下来一桶饼干。美国义工拿起一床被子和一桶饼干递给他:“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其他孩子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十分失望。美国义工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目睹了这一幕,中国义工大受震撼。事后,美国义工告诉他:“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易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了!”
这个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中外教育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其实,家庭教育也像美国义工给卢旺达的贫穷孩子发救济一样,有些东西即便是免费给他们的,也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得到,而不是轻易给予。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人给,自己当然欣然受之。物质方面无限制无条件给予带来的影响明眼可见,可能会造就牢骚满腹、怏怏不快的“白眼狼”“啃老族”。而精神方面的“填鸭”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可能会影响一代人的创造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保护它,为它遮风挡雨。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把大树给砍了。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今后那些嚣张的狂风就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就会把我打倒!”远处一棵树安慰它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照耀到你、甘霖会滋润到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茁壮,你盛开的花瓣将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人们就会看到你,并且称赞你的美丽!”这是国外经常用来教育子女的著名故事: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有阵痛,但是却能成长得更快。
不但人类社会如此,动物世界也给我们很多启迪。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里,野生大熊猫非常爱它的孩子,可当孩子学会了爬树,妈妈头也不回转身就走了,连告别都没有,这个场景让人泪目。著名网红教授郑强也曾屡次在演讲中建议年轻学子要多看《动物世界》,不但建议年轻的大学生看,也建议为人父母者看。他说:“因为看了《动物世界》,才知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多么重要。”动物都会从小训练幼崽独立生活的能力,等到它们稍稍长大,就将它们赶出巢穴,让它们独立生活。在动物世界中,这种出于本能的教育随处可见。虽然看似残忍,但却是让子女更好更快成长的方式。
有个脱口秀节目上有句玩笑话:所有人都在看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的翅膀硬不硬。这就是中国父母无法割舍的情感牵绊。前阵子的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描绘了异乡打拼青年的生活画卷。子女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跳出舒适圈,经历独立、自主、奋斗、坚持,有阵痛有悲喜,也有收获和成长。中国父母的安土重迁的观念、平安是福的观念,在放手让孩子飞和无尽挂念牵绊的纠缠中,痛并快乐着。
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如果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如同叫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上战场一样,这不是爱,而是害。从前,国人的家教注重家庭、亲情,而如今的社会,更要求独立和创造性,国外有很多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当然了,孩子在独立的过程中,可能会与父母产生冲突,但独立并不意味着决裂。
研究显示,大量青少年的独立过程是在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下进行的,父母会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意识、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自己作出重大决定。然而,父母的培育帮助终有尽头,孩子们要学会成长,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自食其力,并在独立中力所能及地反哺,既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希望我们都能实现真正自主,既享受自由也为自己负责,独善其身同时兼济天下——这是作为子女对父母的承诺和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