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孩子?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養孩子的独立性”一直是教育中的热点话题。每当我们在回顾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温故而知新。

  一个中国孩子问爸爸:咱家有钱吗?爸爸说:有啊,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一个美国孩子问爸爸:咱家有钱吗?爸爸说:我有钱啊,这是我努力工作换来的!
  这是一幅漫画所展示的内容。
  钱归谁?金钱观的背后折射出中外教育的不同。我们的父辈都是倾其所有地将一切给我们,而我自己也是如此,总想着拼命努力,把能留的都给孩子。这是中国的传统思维和文化特性——一切为了孩子,一切都给孩子。网上有家长对一位教育学者抱怨:在孩子还没上大学时就把给孩子买房的钱准备好了,但是孩子却没有上进心。学者调侃道:你连房子这样的“大件”都给孩子准备好了,孩子还需要上进心做什么呢?
  反观国外,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比如,父母在孩子18岁后就要孩子自食其力,上大学的费用也是靠自己打工去挣,等等。良好的教育可以唤醒生命,不同的教育模式塑造出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培养独立,从娃娃抓起!


  我们先看看国外名人的家庭教育方法。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父亲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里根11岁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1年后还我。”从此,里根每逢周末、假日便去打工,半年后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里根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她5岁时,父亲就教导她: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他注重培养女儿“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她7岁时,父亲只允许她看3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父亲有意引导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机智沉着、充满穿透力的雄辩艺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奥巴马为两个女儿制定家中纪律,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干家务等,锻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不仅名人们如此,普通家庭也一样。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孩子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意志品质的衡量往往通过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来评判,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如何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翻阅大量国外家庭的事例介绍,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共同点——独立,这让人深思。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其中有一条“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事实上,他们对孩子的自立训练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六七个月大的宝宝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学着自己吃饭。玩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或跟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缠着父母。很多孩子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三四岁时有了害怕心理,家长就买小夜灯彻夜亮着……这些家教理念非常适合我们揣摩和学习。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父母要做个敏感的观察者,根据孩子所处敏感期的不同,按照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在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在儿童期(1.5—3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解决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儿童掌握了大量技能,学会了坚持或放弃,一方面父母必须规范儿童的行为,同时也不能任由孩子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只有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国大部分家庭提倡孩子独立自主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在他们看来,大包大揽下孩子无法成人,反倒成了你意愿和财富的傀儡。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却选择不做——这也是一种“无为”和“有为”的辩证法。
  到中学阶段后,一般美国家庭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兼职工作,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即使有钱人家的小孩也要自己打工挣学费。有个美国律师家庭的孩子参加短期留学项目,孩子就是自己去筹款的。方法之一是打工,如果钱还不够,便去筹款找赞助人。家长的工作是教育小孩如何找赞助人,比如如何写信、跟人家陈述。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开始写赞助申请信。信发出后,有个老太太回信了,提了3页纸的问题,问她学什么、怎么学、出国学习有什么好处等。孩子就跟考大学申请入学一样,一丝不苟地一一回复。不久,老太太寄来了1200美元。
  这一切都很费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家长直接给钱,但这叫“授人以鱼”,看似捷径,可少走的路日后要用生活的弯路来还。而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开动脑筋筹划、如何独立开展一个项目、如何去感恩珍惜,这些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是教会他们抓“鱼”的“渔”。
美国义工在卢旺达开展慈善援助工作。
美国义工在卢旺达开展慈善援助工作。

轻易的给予是爱吗?是害!


  曾读过一个故事,很感慨。一群义工前往卢旺达开展慈善援助工作,中国义工下了卡车后,看到一个瘦骨嶙峋的黑人男孩,心生怜悯,转身就去给小男孩拿补给物品。美国义工拦住他,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就尝试着从车上搬下来一桶饼干。美国义工拿起一床被子和一桶饼干递给他:“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其他孩子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十分失望。美国义工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目睹了这一幕,中国义工大受震撼。事后,美国义工告诉他:“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易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了!”
  这个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中外教育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其实,家庭教育也像美国义工给卢旺达的贫穷孩子发救济一样,有些东西即便是免费给他们的,也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得到,而不是轻易给予。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人给,自己当然欣然受之。物质方面无限制无条件给予带来的影响明眼可见,可能会造就牢骚满腹、怏怏不快的“白眼狼”“啃老族”。而精神方面的“填鸭”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可能会影响一代人的创造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保护它,为它遮风挡雨。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把大树给砍了。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今后那些嚣张的狂风就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就会把我打倒!”远处一棵树安慰它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照耀到你、甘霖会滋润到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茁壮,你盛开的花瓣将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人们就会看到你,并且称赞你的美丽!”这是国外经常用来教育子女的著名故事: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有阵痛,但是却能成长得更快。
  不但人类社会如此,动物世界也给我们很多启迪。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里,野生大熊猫非常爱它的孩子,可当孩子学会了爬树,妈妈头也不回转身就走了,连告别都没有,这个场景让人泪目。著名网红教授郑强也曾屡次在演讲中建议年轻学子要多看《动物世界》,不但建议年轻的大学生看,也建议为人父母者看。他说:“因为看了《动物世界》,才知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多么重要。”动物都会从小训练幼崽独立生活的能力,等到它们稍稍长大,就将它们赶出巢穴,让它们独立生活。在动物世界中,这种出于本能的教育随处可见。虽然看似残忍,但却是让子女更好更快成长的方式。
  有个脱口秀节目上有句玩笑话:所有人都在看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的翅膀硬不硬。这就是中国父母无法割舍的情感牵绊。前阵子的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描绘了异乡打拼青年的生活画卷。子女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跳出舒适圈,经历独立、自主、奋斗、坚持,有阵痛有悲喜,也有收获和成长。中国父母的安土重迁的观念、平安是福的观念,在放手让孩子飞和无尽挂念牵绊的纠缠中,痛并快乐着。
  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如果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如同叫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上战场一样,这不是爱,而是害。从前,国人的家教注重家庭、亲情,而如今的社会,更要求独立和创造性,国外有很多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当然了,孩子在独立的过程中,可能会与父母产生冲突,但独立并不意味着决裂。
  研究显示,大量青少年的独立过程是在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下进行的,父母会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意识、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自己作出重大决定。然而,父母的培育帮助终有尽头,孩子们要学会成长,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自食其力,并在独立中力所能及地反哺,既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希望我们都能实现真正自主,既享受自由也为自己负责,独善其身同时兼济天下——这是作为子女对父母的承诺和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消费观念的增强,天然健康的饮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给茶饮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更多的年轻人将健康饮料的目光轉向新茶饮,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茶叶市场的经济增长。新茶饮概念  新式茶饮是指采用优质茶叶为基底,辅以不同萃取方式的浓缩液,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适量添加新鲜牛奶、进口奶油、各类水果、坚果及不同小料调制而成的现制饮品。
期刊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多地还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7月,中国河南遭遇持续暴雨,致使300多人丧失生命。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也经受了巨大考验。自然灾害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确定的不確定性因素”,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总不乏人性光辉和人类智慧,但如果灾难不能被恰当记忆和解读,那人类的受难和抗争也许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本期专题将聚焦中国、日本、英国、美国的灾害记忆案例,窥见人类文
期刊
吐峪沟    吐峪沟曾经是古代车师王国、高昌王国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在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王国时期,这里还是十分繁盛的佛教重地。经过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如今这里只有沙丘古址欲说还休,对那逝去了的文明恋恋不舍。也许它们知道,也许不知道,就是这一片完全不复当年模样的故址,也正渐渐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被时间的尘埃无情地掩埋。    石头城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东北角的一个高土丘上的石头城遗址
期刊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一、洪水滔滔 人类罹难    “水”是人的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生理学》介绍,“水”的成分要占到整个人体成分的70%-75%
期刊
蝉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栖高饮露,因此在我国古代常常用蝉来比喻人的高洁品德。《史记》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唐朝的虞世南在《咏蝉》诗中,也借蝉来说明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另外,周期蝉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十分特别,其幼虫生活在土中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会爬上枝头结蛹、破壳
期刊
2005年8月末的北京,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个中国科技界高端会议上,我国科技界的泰斗、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到会作了主题报告,众多院士和千余名新崛起的科技精英们会聚一堂,共商国家科技发展大计,围绕着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一位特约嘉宾的演讲仅一个小时,其间却赢得了30多次掌声,就连会议
期刊
一家加拿大企业为水库成功铺上了一层有机分子膜,这将每年减少数百万吨计的蒸发量。这家名为Flexible Solutions的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这种技术实现商品化。该公司提供的有机分子在水面形成一层不可见、能够生物降解的“毯子”,防止水分子进入空气。在多个国家进行的野外试验表明,这种技术平均能够降低挥发率30%。这样将使节水成本降低一半以上。麻省理工大学大气科学家和单层膜应用专家Moshe Ala
期刊
无数人默读或者写下“我爱你年轻时候的脸,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之时,他们无法想象16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她分别半个世纪之久的中国情人李云泰在梦中相见的场景,望眼欲穿的相思和如鲠在喉的情话被时间线拉长得变了调。这部经典作品不仅给杜拉斯带来了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同名电影的热映更将其推上了事业的高峰。从流落他乡到经历战争,从穷困潦倒到被奉为文艺女神,对于杜拉斯来说,唯独不变的是对写作
期刊
彭博社近日报道称,美国收入前1%的“超级富人”的财富,已经超过了收入在中间60%的家庭拥有的所有财产,这是美国历史上有统计以来首次。  尽管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投入了数万亿美元,但贫富差距仍越拉越大。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中产阶级的总资产加在一起占到美国人全部财富的26.6%,已不及前1%的富裕人群——他们的财富占比达27%,这是前1%富人财富历史上首次超越中产阶级。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左右的1
期刊
1749年春天,17岁的黑人本杰明·班纳克(BenjaminBanneker)感觉世界即将毁灭:当时,他正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农场干活,忽然看到“成千上万只蝗虫”突然从地里钻出来,“爬上乔木林和灌木丛”,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一样行动整齐划一。他担心这些虫子会“吃掉、毁掉大地上的全部果实,导致饥荒降临人间”,因此他迅速行动,手拿木棍尽自己所能击打那些害虫。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