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黑龙以济冀州”与“筑坝拦洪”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一、洪水滔滔 人类罹难
  
  “水”是人的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生理学》介绍,“水”的成分要占到整个人体成分的70%-75%左右。人体的血液和骨骼和肌肉等都是由水或碳水化合物组成。所以,人类对水的依赖须臾不可或缺,从古代人类到现代人类都是“逐水而居”或“掘井而居”,以满足和适应人类生命对“水”的无限需求。关于“水”的习性,古人有过非常深刻的认识和描述,《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管子》曰:“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又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
  在远古时期,原始部族的生存栖息之地主要是在“黄土高原”高山大川的山泉或溪流附近。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和生存能力的提高,人类又逐渐迁徙、转移到林木茂盛、植物繁多的丘陵或平原地区河流两岸的台地之上。这样,一旦遇到风雨频繁的“豪雨”年份,生存居住在河流两岸的人类儿女就经常遭受到暴风骤雨和滔滔洪水的侵扰和袭击,使得人们猝不及防,在转瞬之间变为水中冤魂。因此,古人在对“水”的追求和依赖的同时,也对“水浩洋而不息”即到处漫溢横流、肆虐泛滥的“洪水”所造成的灾祸有着深刻痛切的认识和感受,视“洪水”、“猛兽”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灾难。
  古代“黄河”有“洪河”之称,据徐干《齐都赋》:“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昆仑。”又《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日夕阴云起,登城望洪河。”注曰:“洪河,黄河也。”远在“大禹治水”以前的“女娲”时期,流经山西、陕西交界“秦晋峡谷”的“黄河”河道尚未得到疏凿贯通,以致在“冀州之域”的“吕梁高原”形成了若干个“高原悬湖”,在暴风骤雨频繁发生的“豪雨”年份经常发生严重水灾。从“高原悬湖”满溢而出的滔滔洪水,越过吕梁山“分水岭”低洼处的沟谷山口,横流漫淹到“女娲部族”生存居住的“临汾盆地”和相邻的“太原盆地”,给人类儿女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发出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即“拦洪筑坝,腰斩洪水”的空前壮举。
  
  二、斩杀“黑龙”即“筑坝拦洪”
  
  破解“杀黑龙以济冀州”谜团的关键,是对“龙”和“黑龙”的认识和理解,“龙、凤、麟、龟”是中国古代人们崇拜的“四灵”之一。据《说文解字》:“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雨。”关于“龙”的形象,据罗愿《尔雅·翼·释龙》描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又据《吕氏春秋·召类》:“以龙致雨。注:龙,水物也。”由于它能够“兴云致雨,为鳞虫之长”。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龙”也是“天降雨水”的象征。
  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起始于“伏羲时期”,此后,“龙”成为远古时期“父系部族”的“图腾崇拜”徽记,又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帝王崇拜”的标帜。“夏商时期”,“阴阳五行”之说盛行,据《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因为人们认为“五帝”是“感天而生”的“真龙天子”,因此以“五行”配以“五帝之德”,使他们成为职司“天界”不同方位的“龙神”,即:“颛顼高阳氏”为“水德工”:“水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黑龙)。”“帝喾高辛氏”为“木德王”:“木在东方,东方者,阳气始动,万物始生(青龙)。”“少吴金天氏”为“金德王”:“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白龙)。”“帝尧陶唐氏”为“火德王”:“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赤龙)。”“帝舜有虞氏”为“土德王”:“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土也(黄龙)。”古人以“北”为上,以上排列也反映出“五帝”之间世系先后的顺序关系,又据《淮南子·览冥训》注:“黑龙:水精,杀之以止雨也。”可见“黑龙”不仅是指“黑颜色的龙”,而且还喻指乌云密布,黑云翻滚、暴风骤雨从天而降所造成的滔滔洪水。
  远古时期,人们还不能用科学眼光看待自然现象,所以“从天而降”的暴风骤雨、肆虐洪水以及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人们心中造成了刻骨铭心的黑暗、恐怖之感:天空电闪雷鸣、乌云翻滚,犹如“黑龙”雷霆震撼,发威施怒;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犹如“黑龙”肆虐逞凶、责罚人类,滔滔洪水在转瞬间排山倒海而来,世界在刹那间成为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猝不及防的人类儿女在转眼之间被洪水席卷吞噬,成为水中冤魂……所以,如何抵御和防治“黑龙肆虐”所造成的滔滔洪水,就成为摆在女娲面前的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使命。
  在鸿蒙初开、无人可问、无师可求的远古社会,女娲是如何应对以上洪水灾难呢?她的办法也是从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得来:暴风骤雨降临时,往往摧折山林、拔起树木;这些断折的树木和枯枝杂草被洪水夹带,顺着陡峭的山谷漂流而下;在山谷的转弯或狭窄处,往往被拦挡、阻塞而停滞不前。这种因为“自然力”造成的拦阻,无形中大大地减小、削弱了滔滔洪水的强大冲击力量。女娲从观察洪水现象中受到启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勇敢精神,发明了在山谷狭窄处横置断木、堆积树枝、杂草和碎石、泥土,构筑成“水中堤坝”,以拦腰截断泛滥肆虐的洪水,减小和防止洪水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可见“杀黑龙以济冀州”是对女娲发明“拦洪筑坝,防治洪水”的水利技术科学发明的“形象化”艺术表述无疑。
  
  三、斩杀“黑龙”有迹可寻
  
  据《淮南子》: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可见这一重要事件也是发生在“冀州之域”的黄土高原山西西。根据“地名学”的原理:中国古代不少地名,或是因为当地有过著名历史人物活动,或是由于当地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命名。那么,在女娲的主要活动区域内,是否有与之相关的地名和遗迹存在呢?
  据文献记载:在距离“娲皇陵”不出百里的临汾地区蒲县确实有“黑龙关”地名,据《中文大辞典》载:“黑龙关,在山西省蒲县之东,南北依山,中建土城,有东西二门,地势险隘。”据《蒲县志·关隘》记载:“黑龙关,即张村岔,县东六十里。建土城一座,开东、西二门……按:关跨两山间,中通一线,锁以土城,形势险固,为蒲邑左臂,减要地哉!自关而东三十里,达临汾岔口;自关而东南四十里,达临汾 刘村,皆重山叠嶂,茂林深壑……”可见“黑龙关”自古以来一直是一处险要关隘。
  循迹考察:临汾地区蒲县东南六十里不仅有“黑龙关”镇,而且县东有“龙头山”,县东北有“龙母洞”,当地民间还流传有不少有关“龙”的传说。其中“黑龙关”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2″;北纬36°16′5″,处于“秦晋峡谷”与“临汾地堑”之间的“吕梁山”最高处南北走向的“分水岭”一线,海拔高度约在1000—1100米左右,地形确如以上记载所言,是一道两座山头之间狭隘贯通的山口。据当地百姓介绍:在没有拓宽山口修建公路以前,这里的谷口宽度只有4-5米左右,仅仅能够允许一辆马车通过。谷口以外往东,虽然还是绵延的山岭,却是渐去渐低。海拔高度都在“黑龙关”的高度以下。
  人们可以想象:在洪荒邈远的中国古代,女娲在肆虐洪水从天而降,横流漫灌自己部族生存居住的霍山南麓“临汾盆地”和周边丘陵地区的危急情况下,循沿“洪水”的来路,溯流而上,探寻“洪水”之源;她在发现“黑龙关”的独特地形、地势之后,凭依这里的狭隘谷口地势,利用洪水冲刷而下的断木、树枝,沙石和泥土,构筑起临时的“拦洪堤坝”,以减小滔滔洪水对人类儿女所构成的生命威胁,保护部族子民的生命安全,是一件完全可能的事情。笔者还调查发现:在距离“黑龙关”数里之外的曹村有“娲皇庙”遗迹;蒲县城西十多华里的河西村还有“娲皇(行)宫”存在,这都是女娲曾经在这一带活动并建立功业的重要证据。
  据“地名学”研究,“因事为名”即以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当地的地名,是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原则之一。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人之国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郭璞注:皆因事而名物也。”又郦道元《水经注·澧水》:“澧水又东,九渡水注之……山水之号,盖亦因事生焉。”(转引自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34页)从以上情况判断、分析,山西蒲县“黑龙关”很可能就是因女娲曾经在当地山谷狭仄之处拦河起坝、截断洪水,腰斩“黑龙”,所产生和遗留下来的远古历史地名。
  又据实地考察发现,在“黑龙关”以南九公里左右的“碾沟村”村南,有“黄河沿”村名(东经111°13′北纬36°12′)。它与“黑龙关”同样位于吕梁山“分水岭”一线。这一地名说明:这里曾经是古代“黄河湖”东岸的“边缘”所在;它也证明:女娲曾经在“黑龙关”拦阻和“腰斩”洪水的结论,并非虚诳的推断。
  自“大禹治水”开辟“龙门”以后几千年来,当年向东“大溢横流”的洪水早已向西流入黄河,“黑龙关”一带已经成为吕梁山的“分水岭”所在;又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冲刷和水土流失,这一带的地形、地貌也已经大大改观,在这种情况和背景下,当地人对女娲在“黑龙关”建立的伟大功绩已经毫无所知。又由于清代《蒲县志》编者认为“湘竹、娲石,事多附会”,所以在《蒲县志》中也没有记入女娲在这里“斩杀黑龙”即“拦河筑坝,防治洪水”的重大历史事件,遂使“黑龙关”的地名来历成为历久未解的悬疑之谜。
其他文献
像历史这样曾经名噪一时的大系,如今就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据说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院系的学生学成后走上社会后找不到工作。两千年的斯文,如今真要落到去“扫地”了么?    北京大学的英文名字有一段时间叫PEKINGUNIVERSITY。但是这一次回去,有人却对我说北京大学现在叫PARKINGUNIVERSITY。情况也确实如此。从勺园宾馆到北大西便门只有大约100米距离,而我们的车却走了45分钟。那
期刊
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寂寞的,也唯有守得住这份寂寞,方能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内地大学越办越大,官场上流行“博士市长、硕士局长”,许多官员用公费读学位。一个教授带十数个博士研究生是寻常事。博士生发表论文要署导师的名字。年前一个大学校长卷入了抄袭丑闻,因为他的名字列在一篇他的博士研究生论文的前面,而这篇论文被揭发是抄袭的。事件反映了内地学林不正之风的一角。  看到这种风气,不能不想
期刊
我国自1995年5月开始实行一周五天工作制,自1999年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如果加上国家的法定假日,每个职工在劳动、工作之余,至少有一百十多天休闲的日子,还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寒暑假,以及公务员和部分企事业员工每年的“带薪休假”。这意味着,我们在一年里有1/3以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闲暇中度过。近几年来,旅游观光业的勃兴,娱乐业、体育休闲、玩乐公园和餐饮业等等兴盛不衰,反映
期刊
中国乡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正“急剧变浅”正在失去“它的东方性”,正在“失去它的深度”,乡村正在成为劣质城市文化的倾销地。    陈先发的长篇小说《拉魂腔》在1005年底由花城出版社作为“原创长篇一号”推出之前,作为少数几个先期阅读者之一,我相当强烈的第一感受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符号,《拉魂腔》必将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笔。  陈先发,1967年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他是一个有
期刊
混血的老鼠,尤其是人鼠混血的老鼠的后代,他们打洞的的能力往往比他们的亲辈更强。    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经指出,“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俗语描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简单事实。但是,简单的事实后面往往隐藏着不简单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老鼠的儿子与其父辈之间的血缘关系问题。要知道,在以前,这个问题或许不能成其为问题。以前老鼠和其他种族之间的关系比较隔膜,发生混血的几率很低。老鼠的父亲基本上只会是老鼠,区
期刊
“超级星期二”决战,已决定克里代表民主党角逐白宫。克里在纽约冲刺时,总爱把黑头发黄皮肤的外甥女柯艾莉搂在怀里;亚裔民主党人已经开始称她作“第一外甥女”。  即将7岁的柯艾莉是克里胞姐佩姬从中国大陆收养的小女孩,加入克里家族才3年,但已赢得家族成员的喜爱。克里周末在纽约的竞选活动中,总忍不住要抱抱这个小外甥女,和她谈上两句,使这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小丫头,也随着舅舅的光环,成为政治舞台上的焦点。  在民
期刊
thintanium体现了丹麦设计的简约之美,一体化钛金属全框镜架,将钛片打磨到薄如蝉翼,整个镜架无螺丝、铆钉和焊接铰链,仅重3.3克,造型轻盈优雅,佩戴起来更是轻若无物,但始终具备全钛金属框的稳定性。镜腿均提供不同长度选择, 且可随心调节。系列囊括12种形状、35种颜色,提供不同的组合设计,男女均适合佩戴。此外还支持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随心定制适合的尺寸和颜色。冈村Cynara办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消费观念的增强,天然健康的饮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给茶饮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更多的年轻人将健康饮料的目光轉向新茶饮,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茶叶市场的经济增长。新茶饮概念  新式茶饮是指采用优质茶叶为基底,辅以不同萃取方式的浓缩液,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适量添加新鲜牛奶、进口奶油、各类水果、坚果及不同小料调制而成的现制饮品。
期刊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多地还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7月,中国河南遭遇持续暴雨,致使300多人丧失生命。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也经受了巨大考验。自然灾害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确定的不確定性因素”,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总不乏人性光辉和人类智慧,但如果灾难不能被恰当记忆和解读,那人类的受难和抗争也许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本期专题将聚焦中国、日本、英国、美国的灾害记忆案例,窥见人类文
期刊
吐峪沟    吐峪沟曾经是古代车师王国、高昌王国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在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王国时期,这里还是十分繁盛的佛教重地。经过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如今这里只有沙丘古址欲说还休,对那逝去了的文明恋恋不舍。也许它们知道,也许不知道,就是这一片完全不复当年模样的故址,也正渐渐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被时间的尘埃无情地掩埋。    石头城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东北角的一个高土丘上的石头城遗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