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简介作家是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教师往往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仅要了解作家,更要深入展开作家研究,即对作家人生经历、思想精神、相关作品等方面进行更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因为它的功用远不止于此。
一、作家研究是提升语文教学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1.展示作家生平事迹,把握作品真精神
以曹操的《短歌行》教学为例,我在探究活动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忧思?你认为曹操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在学生心中,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形象由此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于是,我给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曹操:
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他用人唯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强调“唯才是举”,礼贤下士;他还精通音律,善作诗歌,对百姓的灾难深表同情;他一生征战,挫折无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他虽忧心忡忡,却没有颓废悲观,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长嘶。
据此,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曹操,而且更能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发现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下,其实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为了理想,虽近暮年,却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执著精神,更深深触动了学生的灵魂。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作家,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看到作品以外更丰满更立体的作者,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意蕴的理解,把握作品的真精神。
2.挖掘作家思想精神,丰富学生心灵
无论是历史还是时代的原因,学生对作家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取向、审美取向甚至价值取向。我们有必要去研究相关作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及思想精神,消除误解或偏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心灵。
例如,学生普遍害怕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更喜欢轻松雅致的小品文,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真正的鲁迅,而我们这个时代也不可缺少鲁迅。因此,在《祝福》教学中,我努力从他的作品中去挖掘他的思想精神,期望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祝福》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他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在寂寞的文化战场上,他孤军奋战,于重重迷雾中努力探寻前进的道路。且不说他孤身前行勇敢求索的精神令人叹服,单是这种勤勉积极的入世精神已让人心生敬意。
了解了这样一个鲁迅,学生终于能理解为何他对人性的批判总是那样毫不留情,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不是胡适。从他身上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琐,发现了我们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种种精神,他那理性批判的精神,勇于自我解剖与反省的精神,积极勇敢的求索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一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生出感动,清醒自省。
二、作家研究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良好途径
文学作品意义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对作品理解的争议,作为教师,我们固然可以把不同的解读、阐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选择,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作为,不去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欣赏了《荷塘月色》优美的景物描写后,学生们纷纷提问: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为什么说“可惜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为什么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妻”和“儿”?作者为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要解决这些疑问,单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实在渺茫,不能不去研究作家彼时的生活际遇。
我首先研读了课文,真是教参上所言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使然吗?我没有从文章中读出来,倒是发现文章的开头结尾均提到妻儿,说明家及家人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而结尾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表露了作者的心迹,“江南”是作者的家乡,“到底”一词也值得琢磨。带着这些猜测,我参阅了相关资料,我发现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业已惨淡,1927年1月,朱自清接妻子并一儿一女来北京,在途经上海时把另两个孩子丢下,由母亲带往老家扬州。江南又有什么让他挂念、放心不下的呢?自然是老家的一双儿女了。
有了这些资料的佐证,我认为学生的疑问可以得到比较完满的解答了。尽管对这个问题至今无法定论,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必迷信教参,应该对文章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我们有责任去做这样的作家研究,在研究作家的过程中,相信教师的人文视野将变得开阔,教师将能站在文化的高处思考作家作品,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一、作家研究是提升语文教学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1.展示作家生平事迹,把握作品真精神
以曹操的《短歌行》教学为例,我在探究活动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忧思?你认为曹操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在学生心中,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形象由此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于是,我给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曹操:
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他用人唯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强调“唯才是举”,礼贤下士;他还精通音律,善作诗歌,对百姓的灾难深表同情;他一生征战,挫折无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他虽忧心忡忡,却没有颓废悲观,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长嘶。
据此,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曹操,而且更能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发现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下,其实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为了理想,虽近暮年,却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执著精神,更深深触动了学生的灵魂。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作家,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看到作品以外更丰满更立体的作者,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意蕴的理解,把握作品的真精神。
2.挖掘作家思想精神,丰富学生心灵
无论是历史还是时代的原因,学生对作家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取向、审美取向甚至价值取向。我们有必要去研究相关作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及思想精神,消除误解或偏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心灵。
例如,学生普遍害怕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更喜欢轻松雅致的小品文,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真正的鲁迅,而我们这个时代也不可缺少鲁迅。因此,在《祝福》教学中,我努力从他的作品中去挖掘他的思想精神,期望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祝福》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他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在寂寞的文化战场上,他孤军奋战,于重重迷雾中努力探寻前进的道路。且不说他孤身前行勇敢求索的精神令人叹服,单是这种勤勉积极的入世精神已让人心生敬意。
了解了这样一个鲁迅,学生终于能理解为何他对人性的批判总是那样毫不留情,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不是胡适。从他身上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琐,发现了我们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种种精神,他那理性批判的精神,勇于自我解剖与反省的精神,积极勇敢的求索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一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生出感动,清醒自省。
二、作家研究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良好途径
文学作品意义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对作品理解的争议,作为教师,我们固然可以把不同的解读、阐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选择,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作为,不去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欣赏了《荷塘月色》优美的景物描写后,学生们纷纷提问: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为什么说“可惜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为什么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妻”和“儿”?作者为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要解决这些疑问,单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实在渺茫,不能不去研究作家彼时的生活际遇。
我首先研读了课文,真是教参上所言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使然吗?我没有从文章中读出来,倒是发现文章的开头结尾均提到妻儿,说明家及家人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而结尾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表露了作者的心迹,“江南”是作者的家乡,“到底”一词也值得琢磨。带着这些猜测,我参阅了相关资料,我发现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业已惨淡,1927年1月,朱自清接妻子并一儿一女来北京,在途经上海时把另两个孩子丢下,由母亲带往老家扬州。江南又有什么让他挂念、放心不下的呢?自然是老家的一双儿女了。
有了这些资料的佐证,我认为学生的疑问可以得到比较完满的解答了。尽管对这个问题至今无法定论,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必迷信教参,应该对文章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我们有责任去做这样的作家研究,在研究作家的过程中,相信教师的人文视野将变得开阔,教师将能站在文化的高处思考作家作品,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