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需要重视作家研究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简介作家是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教师往往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仅要了解作家,更要深入展开作家研究,即对作家人生经历、思想精神、相关作品等方面进行更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因为它的功用远不止于此。
  一、作家研究是提升语文教学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1.展示作家生平事迹,把握作品真精神
  以曹操的《短歌行》教学为例,我在探究活动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忧思?你认为曹操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在学生心中,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形象由此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于是,我给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曹操:
   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他用人唯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强调“唯才是举”,礼贤下士;他还精通音律,善作诗歌,对百姓的灾难深表同情;他一生征战,挫折无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他虽忧心忡忡,却没有颓废悲观,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长嘶。
  据此,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曹操,而且更能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发现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下,其实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为了理想,虽近暮年,却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执著精神,更深深触动了学生的灵魂。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作家,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看到作品以外更丰满更立体的作者,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意蕴的理解,把握作品的真精神。
  2.挖掘作家思想精神,丰富学生心灵
  无论是历史还是时代的原因,学生对作家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取向、审美取向甚至价值取向。我们有必要去研究相关作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及思想精神,消除误解或偏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心灵。
  例如,学生普遍害怕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更喜欢轻松雅致的小品文,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真正的鲁迅,而我们这个时代也不可缺少鲁迅。因此,在《祝福》教学中,我努力从他的作品中去挖掘他的思想精神,期望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祝福》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他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在寂寞的文化战场上,他孤军奋战,于重重迷雾中努力探寻前进的道路。且不说他孤身前行勇敢求索的精神令人叹服,单是这种勤勉积极的入世精神已让人心生敬意。
  了解了这样一个鲁迅,学生终于能理解为何他对人性的批判总是那样毫不留情,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不是胡适。从他身上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琐,发现了我们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种种精神,他那理性批判的精神,勇于自我解剖与反省的精神,积极勇敢的求索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一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生出感动,清醒自省。
  二、作家研究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良好途径
  文学作品意义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对作品理解的争议,作为教师,我们固然可以把不同的解读、阐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选择,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作为,不去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欣赏了《荷塘月色》优美的景物描写后,学生们纷纷提问: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为什么说“可惜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为什么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妻”和“儿”?作者为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要解决这些疑问,单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实在渺茫,不能不去研究作家彼时的生活际遇。
  我首先研读了课文,真是教参上所言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使然吗?我没有从文章中读出来,倒是发现文章的开头结尾均提到妻儿,说明家及家人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而结尾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表露了作者的心迹,“江南”是作者的家乡,“到底”一词也值得琢磨。带着这些猜测,我参阅了相关资料,我发现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业已惨淡,1927年1月,朱自清接妻子并一儿一女来北京,在途经上海时把另两个孩子丢下,由母亲带往老家扬州。江南又有什么让他挂念、放心不下的呢?自然是老家的一双儿女了。
  有了这些资料的佐证,我认为学生的疑问可以得到比较完满的解答了。尽管对这个问题至今无法定论,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必迷信教参,应该对文章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我们有责任去做这样的作家研究,在研究作家的过程中,相信教师的人文视野将变得开阔,教师将能站在文化的高处思考作家作品,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传统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的方式是独白式的,而现代课堂则不尽然。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因此要经营好一堂语文课,让一堂课有实效,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要经营好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不应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融入生活、走向社会,教师应加强
期刊
现代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充分细致、入情入理的朗读是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搞好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呢?  一、细致感知,体味意境   不要只是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朗读就不再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一来
期刊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年,总感觉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在课余我思考总结,我发现我们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已走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写前重教材轻实践  每次作文之前,老师总是依照教材要求布置作文,亦步亦趋,不越雷池。自以为紧扣课标,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其实甚异。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为例,在“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中,参考题目是:河边散步、写于深夜里、望星空。这些作
期刊
一、个性概念的界定  1.个性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即社会性(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等)、心理品质(认知、情绪、意志、兴趣、动机、能力、需要、气质、性格等)和生理发育(体质、精力等),其各方面及其具体内容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2.个性是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它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期刊
在说话作文的过程中,熟语以其精炼和富有表现力而深受我们青睐。使用熟语时,若能结合具体语境,对熟语适当地加以改造,则会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收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效果。这里介绍几种活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置换  即将熟语中的某个语素用新的语素替代,从而产生新词,表达新的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五种情况,即同音置换、同位置换、同类置换、反义置换和临时置换。  1.同音置换 就是根据表达需要
期刊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揭示作品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红楼梦》第三回中的环境描写很有特点。作者时而大笔如椽,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含蓄写意,时而浓妆重抹。深刻揭示了贾府豪门贵族的气派以及荣华富贵的根源,再现了贾府典型环境中贾母、贾赦、贾政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且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铺垫。  一、黛玉一进贾府,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其街市之繁华,人
期刊
目前好几个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毛岸英》,无论哪个台我都一集不落地看了,而且看得非常认真,非常细致,每次看后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在封建时代,孔夫子被封建帝王尊为“万世师表”,那毛泽东同志就毫无疑问是当今我们共产党人的“万世师表”!  毛泽东同志在痛“骄杨”之后,又将自己心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战火纷飞的苏联求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同志已经痛失五位亲人,做出了巨大牺
期刊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从城里来的,水灵灵的大眼睛,好看的双眼皮,白里透红的皮肤。一对乌黑的长辫子,发梢上扎着红头绳。碎花的确良的衬衫,墨绿色的裤子,黄色的塑料凉鞋。那时,别提多时尚,多好看了。我这个乡下小丫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后来,她成了我的信仰。在班上,我也成了小语文老师(数学方面我是差生)。难怪人们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当学生喜欢老师时,学生才会接受老师讲的道理。   怎样
期刊
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重要的培育作用,是因为语文学科具有文、事、理、情、志相统一的特点。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诗言志”“文载道”,诗文本身就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找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将德育工作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我主要通过
期刊
作文教学,可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沉重的课题,你没办法教给学生像“1+1=2”那样的客观结论,对于同一件事,会因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观察角度甚至特定情绪的不同而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你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表达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有个性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将某种定性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升而弗达。”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会引导,会启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