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 努力实现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满意度的就业目标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的院长、书记以及就业工作的每个同志都应该分析就业工作的每个变化,针对变化拿出对策,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
  
  “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有特色、多科性的大学来说,就业工作决定着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陈准民
  
  在近几年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凭借良好的外语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工作实现了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满意度的目标,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连续三年在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出国深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金融系统、外贸行业等,与我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领域为国内大城市的涉外行业。我校就业工作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一、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组织领导
  1.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党政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院系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各学院也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院系工作日程。明确导师、专业教师、学院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同时,把就业率、就业质量及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的评价纳入学院一把手工作的考核机制。
  2.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
  实现就业工作的全员化,我校重在建立两个机制:纵向联动机制和横向联动机制。纵向联动机制就是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导师、教师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横向联动的机制就是在学校的层面建立起就业与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联动运行机制,建立招生、就业、教务、户籍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真正实现“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招生和培养”。
  3.每年召开校级就业工作会议
  为了提高就业工作的系统化建设,我校在2007年和2008年都召开了全校规模的就业工作会议,王玲书记和陈准民校长参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主管学生工作、本科生教学工作、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及各学院院长、总支书记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参会,大大推动了我校就业工作向前发展。
  4.加大对“双困生”的帮扶力度
  我校一直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和家庭困难毕业生。2008年4月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学院摸排了每个未就业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对于就业能力较差的同学建议其调整就业期望值,并组织中小型企业招聘会,为这部分毕业生提供机会;对于考研落榜的毕业生鼓励其做好心理调试,尽快投入到就业的行列中;对于家庭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发放求职补贴(300元/人)和回生源地就业的交通补贴为他们提供求职保障。此外召开未就业毕业生座谈会,稳定毕业生情绪,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重点推荐,在就业信息的发布方面给予一定的关照。
  (二)就业指导
  1.多种形式进行就业指导
  为每届毕业生编制《就业指导手册》和《就业材料汇编》,内容丰富,涵盖了就业政策、毕业生常见问题及上一届毕业生具体去向,使毕业生在择业之初就能做到有备而来;同时伴随就业工作的进展,为毕业生发布就业提示语;开展就业系列讲座,邀请部分专家及校友到校开展就业专题讲座、与毕业生座谈,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求职能力。
  2.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我校2008年开设的一门新课,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本课程的开设,填补了我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空白。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师除了就业指导中心和校内相关任课教师外,还有6名外聘的“学生职业指导师”,包括就业指导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及企业的HR,他们运用各自领域的知识共同保证了教学的完成。本年度,在就业工作中还首次设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职业指导师”称号。
  3.注重分类指导,增强工作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在加强针对性上下功夫,院系对毕业生进行深入摸底,进行详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做到“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如为考研的同学组织“考研经验交流会”,对于考公务员的毕业生进行形势政策和写作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4.多种形式指导,构筑立体指导体系
  为了将更多学生纳入到就业指导体系中,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开辟生涯辅导专题;在三年级学生中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选修课;在毕业生中更多地采用小规模互动交流、校友传授经验、专家集体辅导等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构筑了覆盖全体学生的立体指导体系。
  (三)教育引导
  1.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有关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对毕业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活动,弘扬主旋律。在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基础上,我校出台了本校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2004—2007年的就业工作实施细则都规定对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2008年制定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暂行办法》,明确了对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奖励措施。
  通过教育和引导,2007年和2008年我校共有54名毕业生到西部就业,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北京市“村官”的工作也在我们的大力宣传和倡导下取得了成效,截至2008年,我校共有29名毕业生到北京基层担任村官,并在当地表现突出,开辟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
  2.依托毕业典礼开展文明离校教育
  我校每年为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之后,校长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这成为毕业生最盛大的节日,也成为我校最为生动的爱校教育课。在毕业离校教育中,学校及学院都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和送别毕业生的活动,教育毕业生从小事做起,增强荣辱意识,发扬学长的模范带头作用,文明毕业,文明离校,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
  近三年,我校每年都有本、硕毕业生2500人左右,由于离校教育开展及时、措施得当,在离校时没有出现一起事故。整个离校工作文明、有序,广大毕业生带着对母校的不舍的情愫和美好的祝愿奔赴祖国的各行各业。
  (四)就业服务
  1.对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走访“老客户”,积极发掘“新客户”。2006年和2007年连续召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用人单位就业工作交流会”。几十家用人单位参加了交流会,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想法。2008年就业指导中心创新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模式,利用寒假时间主动走访了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家用人单位。一方面增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友好关系,让用人单位充分感受到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宣传了学校的发展和成就,使用人单位对我校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拓宽思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千方百计吸引用人单位到校选材,每年3月份和11月份共召开两次校级就业双选会,邀请用人单位到我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每年我校为千余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需求人数超过我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据统计,每年约有70%的毕业生通过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信息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对就业有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努力帮助他们就业。使用短信平台系统,为毕业生发送就业提示等信息,据统计,到目前我们为毕业生发送招聘信息和就业提示等共计4万多条次。
  
  二、我校就业工作特色
  
  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推动我校就业工作向前发展。高质量的就业工作得到了毕业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同。在全球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司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我校居全国第7位;在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中我校居第6位。工作实绩来自于我们的不懈努力,其中“国际化”就业渠道、“全员化”制度保障、“人性化”就业服务是我们近几年探索的重点。
  (一)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国际化”就业
  我国经济已快速步入全球化轨道,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因此,熟悉国情,同时了解世界经济、管理领域前沿理论,精通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紧缺和急需人才。我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方面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已形成市场品牌,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在与涉外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已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工作经验。
  1.毕业生主要去向
  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出国留学、到世界500强企业及涉外部门就业的比例呈平稳态势,总体维持在30%左右。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受到众多单位的肯定和欢迎,部分500强企业,如麦肯锡、宝洁、汇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每年都会吸收我校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其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在我校发出的接收函达几百份,数量在北京市的高校中居首位。
  到有涉外业务的国家政府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也占一定比例。2006-2008年共有20名毕业生进入商务部工作,有24名毕业生到外交部工作,70名毕业生进入各地海关;从事国际业务的本土公司也从我校吸收人才,充实到员工队伍中,如中国银行及其分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2.主要做法和经验
  (1)关注跨国企业的招聘动向,及时调整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如网络申请现在已经成为跨国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我们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快速反应,通过邀请人才招聘网站、跨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供职跨国企业校友来校与毕业生进行交流,我校毕业生的网申通过率明显提高。
  (2)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定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通过召开用人单位交流会、参加人才招聘机构和跨国企业自身组织的交流活动和主动到用人单位走访等形式,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并反馈到招生和教务部门,调整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如根据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2006年学校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机构进行合并,成立了统一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方便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
  (3)为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跨国企业在人员和场地等方面较缺乏的特点,在宣讲会、笔试、面试等环节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教务部门紧密联系,在保证学校正常课程的前提下,可协助用人单位举办较大规模的考试等活动。如我校连续三年协助商务部举办入部公务员考试,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4)开创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新途径。
  首先,鉴于企业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活动,我们积极联系跨国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很多同学通过实习落实了工作单位。目前我们正逐步筹建有代表性的跨国企业实习基地。
  其次,将企业的宣传和学校的活动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实现双赢。近几年学校与跨国企业合作的活动主要有“欧莱雅商业策划大赛”、“普华永道会计优秀奖学金计划”、“毕马威论文大赛”、“达能TRUST国际大学生商业模拟竞赛”等。
  再次,依托我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与跨国企业进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如与商务部合作对1000家重点企业的2000名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商务部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项目”培训;不少跨国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也到我校参加MBA和EMBA培训。
  (二)构建制度保障,确保“全员化”就业格局
  我校积极贯彻毕业生就业“四化”建设,力求将“四化”建设落到实处。2008年在学校的重视下,接连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全校师生员工在就业工作中的分工和责任,并提高就业奖励的范围和力度,使就业全员化建设有制度可依。
  主要做法和经验:
  1.学校党委通过文件明确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
  2008年6月,学校党委通过了《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其一,把握形势,提高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其二,加强领导,落实“一把手工程”的工作机制;其三,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就业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其四,狠抓关键,确保各类毕业生就业“双高”;其五,多管齐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这是近年来我校党委第一次对就业工作进行全盘规划和布署。该《意见》强调了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构建一个“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全员化的就业体系,才能保证就业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文件规定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必须时刻瞄准市场,因就业情况而动,真正体现“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招生和培养”。此外还将干部考核与就业工作挂钩,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中。
  2.加大奖励力度和范围,构建“全员化”激励机制
  2008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通过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暂行办法》,该《办法》充分体现了就业的全员化理念。新的奖励办法主要体现了4个创新点:
  (1)评价标准多元化。新的奖励办法共设立六个奖项,即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一把手”突出贡献奖;诚信教育奖;到西部、基层就业引导奖;就业贡献奖。奖励的标准包括就业率、开展就业活动的情况、就业诚信状况、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情况等,改变了过去只凭就业率进行奖励的单一模式。
  (2)奖励范围扩大。新的奖励办法规定奖励的对象主要有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部),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部)毕业班辅导员,对就业工作支持力度较大的学院(部)党政一把手以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教职工,将就业全员化落实到奖励层面。
  (3)奖励力度加大,且向学院一线工作人员倾斜。如“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奖的奖金额度为6000元,用于鼓励在对就业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发掘就业市场,工作有特色,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的毕业班辅导员。6000元的奖励额度已创学校工作奖励的先河。
  (4)加大对个人的奖励。在总体奖励额度49000元中,用于个人奖励的有41000元,占总奖励金额的84%,这充分体现了对个体工作的肯定。
  (三)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为“村官”提供人性化服务
  我校虽然是一所以外语外贸为特色的高校,但响应国家号召,支持西部和基层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通过学校的鼓励和引导,我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特别是针对2006年北京推出的“村官”项目,我校现已形成了一套从前期宣传到中期组织再到后期派遣的服务体系,造就一支“选得准、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的“村官”队伍。
  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毕业生到当地工作后,我校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密切关注和支持,使毕业生在当地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我校2006届密云“村官”中已有1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村官”,2人被评为区县级优秀“村官”。为了表达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密云“村官”联合向就业指导中心赠送了一面内容为“身在密云 母校情深 心怀感恩 师德铭心”的锦旗。
  (1)情感支持。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指派专门人员与“村官”联系,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聊天等形式及时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每届村官建立qq群,并提供机会增强我校“村官”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建立情感支持网络;每年春节前校党委陈建香副书记都带队到村里看望“村官”们,带去贴心的新年礼物,与当地领导交流了解“村官”们的表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2)工作支持。“村官”选聘工作结束后,学校都要对即将担任“村官”的毕业生进行区县基本情况、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岗前培训;同时利用学校在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村官”们开展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考虑到农村信息相对不发达,我校为每个“村官”订阅了《中国日报》和《经济观察报》等报刊。
  (3)未来规划。基层的工作经验对“村官”们来说是宝贵的经验,但3年期满后的去向也是必须要规划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他们分析社会形势,分析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做好三年后的选择。据了解,我校密云的11个“村官”目前都已基本确立了目标,有3人表示想继续留在基层工作;3人准备继续考研;两人准备应聘公务员;两人准备继续找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发展;1人已在准备出国留学。
其他文献
“投身西部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肩负更大的责任,迎接更多的挑战!”“我愿意通过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行动让人民群众相信:清华人是吃苦耐劳的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我要在海浪中磨砺自己,我们要在未来战场上赢得胜利!”当一句句出征的誓言响起,又一批毕业生即将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08年7月4日下午,清华大学在主楼为即将奔赴祖国西部、基层、国家重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跨文化视角等来解读《女勇士》, 探究美籍华裔女性在中西文化碰撞、两种文化的边缘寻求重构自我身份、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及该文本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美籍华裔女性;双重边缘;对话;自我实现    引言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美国华裔女作家,是华裔作家中第一位在美国文坛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出生、成长、
期刊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高校、毕业生个人以及企业等四方面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政府、高校、大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四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9 万人,比2008年增长60万人,而前几年未就业
期刊
【摘要】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金融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而作为新增就业群体最庞大力量的大学生所受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那么该如何减轻和化解这种负面影响呢?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影响    1.金融危机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
期刊
【摘要】竞技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主要人才培养方向,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奥运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以人为本、享受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新时代要求我们思考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薄弱环节,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关键词】体育类职业学校;素质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其实竞技体育与科学研究有共通之处,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科学精神都起源于古代希腊
期刊
【摘要】“西部计划”是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西部去,促进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西部计划”尚未成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在校大學生和已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两方面的调查,以掌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价值观主流以及心理变化和需求,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与思想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西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江省大学生;
期刊
【摘要】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据悉,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普通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安全保护能力、组织能力,生产能力、应变能力、创业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改革;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业对熟练技术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调查资料反映,
期刊
【摘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东风,对高校的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在校园网内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音像资料的利用率。着重介绍了我校音像资料管理查询系统的建设及功能。  【关键词】高等学校;评估;音像资料;数字化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由教育部组织评估专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加强国家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督促各级教学主管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两家咨询公司的现状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指出陕西咨询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陕西咨询公司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咨询;咨询服务业;咨询公司    咨询业是以科技为依托,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智能、技术、信息和经验向用户提供各种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可行性报告、规划、方案等创造性智力服务,为用户的决策行为提供服务的产业。咨询业在社会发
期刊
【摘要】实证主义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论,这既源于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的复归,也源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理论工作者应很好地坚持这一方法,但也应在此基础上强化规范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研究方法;实证主义    研究方法论规定着研究的出发点、路径及结论,因而在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中,理论工作者主要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现状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