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侍》的主人公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远藤周作是日本著名的战后派作家,同时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基督教和日本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一神信仰的基督教能否在泛神信仰的日本扎根的问题。本文将要探讨的小说《武士》的主题也是围绕基督教信仰,属于基督教文学的范畴。用作者的话而言,这部小说是汇集了他当时所有关于基督教思考的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小说的主人公长谷仓六右卫门的形象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远藤周作;日本文学;基督教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03
  一、作品介绍
  《侍》日本著名作家远藤周作创作的于198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是远藤周作以1613年庆长遣欧使节的史事为基础创作的有关基督教信仰的小说。它讲述了江户初期,一个名叫长谷仓六右卫门的低级武士,接到伊达藩主的命令,作为使节和另外三名低级武士松木忠作、田中太郎左卫门、西九助,在作为翻译的宣教士贝拉斯科的陪同下,先后抵达墨西哥、西班牙的马德里、罗马,最后重返日本的故事。他们历尽艰辛只是为了完成肩负的任务,也就是把藩主的信函交给墨西哥的总督,促成日本和墨西哥的贸易往来。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旅行却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该小说共有十章构成,描写对象在主人公“侍”和宣教士贝拉斯科之间来回切换。小说在前两章中全部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分别描写了踏上异国之旅前主人公“侍”和宣教士贝拉斯科的生活状态,同时交代了开启这场旅途的原因以及旅途的前期准备工作。从第三章开始,关于宣教士贝拉斯科的描写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即通过贝拉斯科的手记展开叙述。当然,在“侍”和贝拉斯科同时出现的情况下,还是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通篇小说基本是在这样的构造和叙述下完成的。
  主人公长谷仓六右卫门在小说中基本以“侍”的称呼出現,关于这点作者远藤周作曾经在对谈中给出了以下四条理由:第一、贝拉斯科个性鲜明,与之相对的是“侍”没有个性;第二、“侍”代表的不是支仓常长个人的问题,代表着全体日本人的问题;第三、贝拉斯科代表西洋,是强者的形象,为了凸显“侍”不是强者的特点,就赋予了他“侍”这一抽象名词;第四、如果采用“长谷仓”的话,就会被理解成“长谷仓”个人的问题,读者阅读时可能就不会和我加以联系。换言之,作者远藤周作从一开始给“侍”设定的形象就是没有个性的无名小卒。
  二、“侍”的基本性格特点
  出身于日本东北伊达藩的长谷仓六右卫门是一名低级武士,生活在名为谷户的偏僻山村,过着和寻常百姓一样的生活。11年前他们原本生活在土地更加肥沃的黑川地区,他从父亲口中得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殿下大人就把他们的领地从黑川变成现在贫瘠的谷户以及三个村庄。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长谷仓本家,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沉默寡言,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关于家族的事情都要与分家的叔父商量。叔叔的心愿就是重新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黑川,并且经常向“侍”提及此事。某天“侍”突然接到来自上级的命令,自己和另外三人松木忠作、田中太郎左卫门、西九助将作为使节代表藩主前往墨西哥,将殿下大人的书信交给墨西哥的总领大人,促成与墨西哥的直接贸易关系。“侍”得知此事后,由于从未离开过生活的谷户,深感不安和恐惧,由于自身的性格,加上不能违反上级的命令,还有叔父的劝说,只要完成该任务,上级就会重新考虑黑川土地一事,“侍”就怀抱着一丝希望,踏上了远赴墨西哥的旅途。关于身为低级武士的自己为什么会被挑选作为使节的一员完成这么重大的任务,他无从得知,他认为“自己的优点只有顺从父亲、叔父这一点,无论什么事情都不会反抗,像百姓们一样能够忍耐,这是自己唯一的长处。也许石田大人就是看中了自己坚韧不拔。”事实上,之所以选择包括长谷仓在内的这四名低级武士作为使节,是因为背后充满了复杂的政治关系。首先,当时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代,已经开始实施禁教政策,将军的父亲内府大人想要在东北地方建立港口,便于海外贸易,正好西班牙的一艘商船遇到风暴被迫停在东北地方的月之浦,就计划让宣教士贝拉斯科作为翻译,在西班牙人船员的帮助下建造可以远渡大洋的船只,同时掌握这种大型造船技术和航海路线。之后就可以越过马尼拉直接和墨西哥进行贸易。但是在是否使用宣教士作为翻译的问题上,评定所内部的重臣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反对的人认为,使用宣教士将会成为祸根,幕府已经实施禁教,将来会以此为借口削弱伊达藩的势力。争论的结果就是决定不用重臣而选用低级武士。其次,包括长谷仓在内的这四名武士都存在换回原来领地的问题,旅途本身就十分艰辛,极有可能丧命,即便顺利到达墨西哥想要完成任务也困难重重,这种情况下,就以办事不力之名将他们处置,评定所就不会因为他们经常申请换回土地而烦恼。“侍”对于旅途背后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利益全然不知,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接受命运而已。但是,临行前,他从船上眺望着家乡的风景,隐隐觉着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在旅途中,“侍”一行经历了数次的海上风暴,在风暴中有人身受重伤 甚至失去了生命。旅途的艰辛让“侍”经常想起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的亲人,然而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只能默默忍受突如其来的一切。不过,随着旅途的进行,“侍”还是逐渐地产生了变化。
  三、“侍”与天主教信仰
  “侍”在踏上旅途之前也曾听到过关于天主教的传闻,但是对于那时的他而言,天主教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看到被逮捕的宣教士或者信徒,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兴趣,态度极为冷淡。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旅行,慢慢地拉近了他和天主教的距离,让他从最开始的漠不关心逐渐对该宗教产生了兴趣、疑问,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信仰的道路。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对“侍”产生了影响,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来自于 他同行的宣教士贝拉斯科的影响。贝拉斯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的宣教士,他拥有与“侍”截然不同的性格,刚烈并且极具野心。他一直致力于在日本传播天主教,但是由于日本信仰多神的精神风土的影响以及日本政治环境的突变,再加上自己所属的保罗会和彼得会之间的内斗,传教过程中遭受了重重打击,他也被捕入狱。由于此次旅途需要翻译他才被释放和“侍”等人同行共同远赴墨西哥。贝拉斯科在抵达墨西哥之前的旅途中,经常教船上的日本人西班牙语,讲课之后也会借机向日本人讲述圣经上耶稣的故事。在他看来,追求现世利益的日本人,为了躲避灾害和疾病,会跪拜神佛,为了财富或者取得战争的胜利,会向神社和寺院捐献财物。所以,他总是挑选一些耶稣治病救人的故事企图达到自己宣教的目的。他还告诉商人们,如果不信仰天主教,会妨碍他们与墨西哥的贸易,因为信仰不同无法获取对方的信任。商人们听信了贝拉斯科的谎言,积极地学习西班牙语,对天主教信仰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此相对的是“侍”,他对贝拉斯科口中的耶稣以及他所行的神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兴趣。   “侍”一行在海上经历了两次风暴,每次风暴过后贝拉斯科都对他的随从照顾有加。当他意识到其中一名随从与藏对贝拉斯科抱有好感时,他严肃地命令随从不要听贝拉斯科关于天主教的教导。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表达自己对天主教的态度。不过,当他看到贝拉斯科照顾自己的随从的样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歧视的问题,即随从只是自己的下属,对此他感到羞愧。当他无意中看到贝拉斯卡遗忘在与藏身旁的念珠上雕刻的耶稣形象时,他对天主教信仰第一次产生了疑问。
  武士一边看着张着双臂无力地垂着头的男子一边思考,他不明白包括贝拉斯科的所有南蛮人为什么会把这样的人称之为“主”。对于“侍”而言,称之为“主”的只有殿下大人,但是殿下大人不是像这样寒碜的人,也不会是这样没有威严的人。仅仅是膜拜这种枯瘦的人这一点就让“侍”觉着天主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邪教。
  当“侍”一行抵达墨西哥之后,历经坎坷之后见到了墨西哥总督,但是却被告知他没有接受日本藩主书信并作出 回复的权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墨西哥总督答承诺将他们的意愿传达至西班牙,但是需要半年时间。贝拉斯科在翻译的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谎称为一年,并提议自己亲自前往西班牙询问国王的意见。不明真相的使节们面临重大决定,是继续留在墨西哥等待回复还是和贝拉斯科一起前往西班牙。最后,“侍”和田中、西九助三人和贝拉斯科踏上了前往西班牙的旅途,而松木跟随商船回到了日本。在墨西哥停留期间,“侍”亲眼目睹 了和谷户截然不同的风光,可是给他带来巨大冲击的依然还是天主教信仰。
  从墨西哥登陆以来,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在教会跪拜的男女以及被蜡烛映照着的既丑陋又枯瘦的男子的裸像。出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仿佛只在信与不信这个丑陋的男子中運转。不过身为日本人,生活在狭小的谷户的他对名叫耶稣的男子并没有产生兴趣。对他而言,那只是一生都和自己无缘的他国的风俗。210
  他们历经艰辛,在从墨西哥起航的十个月后,到达了西班牙。他们面临的不是热情的接待,而是再次遭到了冷遇。这是因为彼得会的人已经给西班牙国王写信告诉了日本开始禁教并迫害宣教士的情况,而这次的使节也不是日本幕府派遣的正式使节,只是东北的一个藩主派遣的,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获取造船技术和航海路线。原本“侍”一行人连自己的藩主都没有亲眼见过,当贝拉斯科告诉他们可以见到异国的国王时,心中充满期待,可现实让他们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此时的贝拉斯科也面临棘手的情况,他要与彼得会的巴伦特神父关于是否继续在日本宣教一事展开辩论。为了赢得这场辩论的胜利,贝拉斯科提出让包括“侍”在内的使节们受洗。此时的“侍”再一次面临重要的抉择,他不像商人那般可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轻易地接受异国的神。当贝拉斯科说只是为了完成肩负的任务进行形式上的受洗,他果断地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不能信仰祖先以及父亲不知道的南蛮的宗教,他的体内流淌着长谷仓代代的血液,自己的身上沾满了从祖先继承来的习惯,他不能随意地改变。舍弃父亲、叔父信仰的东西,就相当于对血缘、谷户的背叛。在田中和西九助都决定受洗之后,“侍”虽然坚持认为信仰天主教就是自己祖先的背叛,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也经历了无数的挣扎。因为这场旅途让大家疲惫不堪,所有人都希望早日回到家乡,同时还肩负着任务。他反问自己和商人有何不同,究竟在介意什么,在经历了反复的心理斗争后,他才决定受洗。在受洗之后,他反复诉说自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出于形式而受洗,他依然不理解为什么南蛮人都要跪拜这个没有威严的男子,依然觉着这个丑陋的男子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同时他也发觉:既然只是出于形式的受洗,为何要反复说给自己听呢。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旅途的失败。虽然在受洗之后,又前往罗马谒见了教皇,还是没能促成日本与墨西哥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一事。心灰意冷的田中也选择了自杀。“侍”一行人最后踏上了返回日本的旅途。而贝拉斯科则奉命留在马尼拉。此时的日本已经实施了严格的禁教政策,原本主张与墨西哥建立贸易的评定所的重臣白石大人也已经失势,没有完成任务的“侍”也彻底失去了换回黑川土地的希望。他原本打算继续在谷户继续生活,却因为在旅途中受洗而受到责罚。在松木告诉了他这场旅途的前因后果之后,明白了他们只是政治斗争中被人利用的棋子,“侍”深感愤怒。此时的他想起了那个旅途中遇到的既丑陋又没有威严的男子。
  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形式上的天主教徒,即使现在依然这样认为。但是当知道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我偶尔会想起那个男子,明白了为什么在那个国家每个家里都摆放着他寒酸的雕像。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渴望—一生都和自己在一起,不会背叛自己,不会离开自己的东西—即使是病弱不堪的狗也可以。对人而言那个男子就成为了这样一只寒酸的狗。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此刻的“侍”对天主教信仰的耶稣已经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而他真正成为一名天主教徒是在生命的尽头。即使是向评定所澄清了他只是出于形式而受洗,“侍”还是被下令处死。在被处刑的前一刻,身后的与藏对他说:“接下来,那个人将会陪伴您”、“接下来,那个人将会服侍您”,“侍”用力地点了点头。这一举动也暗示了“侍”真正地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一直以来在他眼中丑陋不堪、没有威严的那个男子,却像与藏一样是自己的同路人。
  四、小结
  本文主要论述了远藤周作《侍》中主人公长谷仓六右卫门的人物形象,他沉默寡言,没有个性,但坚韧不拔,默默接受着自己的命运,不过却在漫长的旅途中产生了变化。然后分析了“侍”从开始漠不关心天主教到信仰天主教的历程。这体现了远藤周作常年来思考的问题,信仰多神的日本人能否信仰信仰一神的基督教,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远藤周作给出了积极的回答,体现了他对基督教能在日本扎根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遠 藤周作,三浦朱門 .対談 “王”にあいに行った男―書 下ろし長 編 『侍』をむぐって―[J].波,1980.
  [2]岩崎里奈.遠 藤周作『侍』論 ―心情変化にみる長 谷倉 の到達 点―[J].関西学遠 藤院大学人文論 究,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李奎报(1169-1261)是朝鲜高丽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有别集《东国李相国集》传世。目前对李奎报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歌研究。但李奎报本人也曾数度为官,其文集中文集留存有相当数量的公牍文,因此对其公牍文的内容与特色的梳理有助于充实对李奎报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李奎报;高丽;公牍  作者简介:胡旭东,甘肃兰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旅游业的迅速升温,经济型酒店因环境舒适、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连锁经济型酒店已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摘 要:通过第一次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笔者明白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拦路虎”——地名的理解。全诗地名有8处,其中“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不仅字音、字形、字义难,地理位置关系更难。更别提这么多的地名排列在一起究竟有什么好处。如何另辟蹊径,从学习地名入手,改进教学方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地名  作者简介:张国东(1980.1
摘 要:《嘒彼小星》一诗诗旨尚不明确,有多种解读。明确本诗诗旨先应明确行为主体。诗中“抱衾与裯”句对于行为主体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肃肃宵征”指匆忙夜行,与“夙夜在公”句互文,句意相互补充。抱为古抛字,行为主体可以确认在小吏及小吏之妻。由此可见《小星》之诗是小臣行役之诗,又因“抱衾与裯”句展示的独特女性视角,所以诗作者应当是小吏之妻,其对公务繁重的丈夫的关怀及对统治阶层的愤懑对地位低下的丈夫所受
摘 要:《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生与死的深刻思考,而小说节奏生动地解码了小说主旨。本文讨论了小说节奏在《印第安人营地》中的体现,小说节奏快慢交替,主要是“概要”、“场景”、“省略”、“停顿”的交替变换。在到达印第安人营地之前,小说节奏较为舒缓,缓慢地将读者带入到故事情境之中;而在到达印第安人营地后,在为产妇接生时,小说节奏较快,几乎跳过了接生过程,体现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