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当学生在发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充分地肯定,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成功,并树立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等特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为什么。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位学生问:为什么要零除外,如果包括零可以吗?。又如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表面积求法后,有位学生问: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能不能也用侧面积加上底面的面积来求它们的表面积。像这样的问题提得好,教师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三、以激趣引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们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CAI课件,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学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课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小狗、小猫和小兔分别开着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轮子的汽车进行比赛,比赛开始前我让孩子们猜一猜谁能获胜,再演示比赛的结果。我提出问题:小兔为什么会获胜呢?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了,孩子们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持续不断。我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知识,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乐趣。
  四、以直观形象的手段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数字知识是抽象的,而儿童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教学,既要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只有将一些数字中的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才能便于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媒体课件,只要一点击鼠标,就可以大量演示,且通过颜色的对比,字体的变形,图象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不仅准确展现了变换的过程,更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作出了提示。
  例如我在教《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随着等份数的增加,动态呈现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拼割”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老师的多次操作活动中,学生体验到数学规律发现与发展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而是动态和生动活泼的探索发现过程。
  五、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设计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林小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3,(2):29.
  [2]截瑞江.小学数学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8):223.
  [3]刘焕玲.游戏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師版,2012,(10):61.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多层次的开放式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融入社会生活,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式教学过程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开放;探讨  小学数学生活性极强,开放课堂,贴近生活,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认识知识的生成,体验学习的过程,理解知识在学习中的价值,产生我要学的意识与动
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  为进一步方便旅客退票和改签,铁路部门实行新的火车票退票和改
本文论述了在一定条件下,TIG焊的焊接电极金属的传热情况,对TIG焊焊极金属的一般热传导情况进行了数学描述,给出了一定边值条件下的热传导方程。但在实际应用时,具体情况是很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根据《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通过在不同梯度的磷营养液中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217 d的培养发现,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侧根数、根部全磷含量、茎叶全磷含量随磷浓
日前,教育部、总参谋部联合颁发了《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及退役后入学办法(试行)》。《办法》规定,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或研究生招生考试、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