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18日,重庆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全市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形势,对今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时代命题与历史转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方位,审时度势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新时代,乡村振兴作为重大的时代命题,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直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适应经济新常态,锚定新发展阶段,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确保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必须用大历史观看待和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实施乡村振兴,真正站在我们党百年光辉历史的视野把握乡村振兴的本质,恪守历史规律科学有效地推进好、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是乡土中国的历史超越性重塑。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国家,塑造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形态,并形成了以乡土文化为显著特征的中国文化。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站在城镇化发展的视角,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工补農、以城带乡,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历史性奇迹的再发展、再延续。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施乡村振兴,是我们党继全面脱贫攻坚后,接续推进“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折,实现对全面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二、全局谋划与一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全局谋划。
其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到 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其二,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实施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事关国家安全,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其三,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聚,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举全市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切实发挥重庆优势,更好服务全国大局。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如果把城乡融合这篇文章做好了,重庆就会成为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其一,从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看,重庆要在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中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重点推进城乡建设走深走实,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乡村振兴高水平样板。其二,从城乡融合发展看,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追求,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进乡村治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
三、务实作为与系统推进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此次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全市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压实领导责任,发挥好党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为基层松绑减负,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强化投入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改革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整体推进、协同发展,构建一套上级引导、基层创变的创新型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其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一区两群”。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主城都市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经济总量继续提升,“两群”特色农业、绿色制造、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特色发展、联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三,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责任编辑:胡 越
一、时代命题与历史转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方位,审时度势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新时代,乡村振兴作为重大的时代命题,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直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适应经济新常态,锚定新发展阶段,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确保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必须用大历史观看待和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实施乡村振兴,真正站在我们党百年光辉历史的视野把握乡村振兴的本质,恪守历史规律科学有效地推进好、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是乡土中国的历史超越性重塑。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国家,塑造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形态,并形成了以乡土文化为显著特征的中国文化。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站在城镇化发展的视角,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工补農、以城带乡,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历史性奇迹的再发展、再延续。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施乡村振兴,是我们党继全面脱贫攻坚后,接续推进“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折,实现对全面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二、全局谋划与一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全局谋划。
其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到 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其二,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实施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事关国家安全,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其三,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聚,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举全市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切实发挥重庆优势,更好服务全国大局。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如果把城乡融合这篇文章做好了,重庆就会成为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其一,从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看,重庆要在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中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重点推进城乡建设走深走实,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乡村振兴高水平样板。其二,从城乡融合发展看,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追求,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进乡村治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
三、务实作为与系统推进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此次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全市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压实领导责任,发挥好党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为基层松绑减负,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强化投入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改革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整体推进、协同发展,构建一套上级引导、基层创变的创新型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其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一区两群”。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主城都市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经济总量继续提升,“两群”特色农业、绿色制造、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特色发展、联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三,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