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走进生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新课标作文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谈论了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写作教学;新课标;关注生活;品味成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作文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也促使语文教师直面学生厌写、怕写作文的现状,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兴趣。可现实是作文课难上,作文课收效不大,让一些语文教师选择了缩减写作课的时间。作文应该是个体人生独特的酸甜苦辣、苦笑悲喜、爱恨情仇的显现,为了激发学生新课标下作文写作的乐趣,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让学生体会生活
  因为一直在乡镇中学任教,学生很多也来自农村,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感受到平日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在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希望引导学生培养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习惯。每带一届学生,开学伊始我都要让他们写一篇题为《9月·香樟树》的作文,因为学校里有两棵特别大的标志性的香樟树。我希望学生能从平常的日子里发现自己生活的印迹,去认真观察和审视生活。这篇作文,学生既可侧重议论抒情,谈自己在初入高中大门之后对生活的体会、希望、激情等等;也可以注重描写、叙述,展现自己的写作功底。
  开学第二个月10月份,我又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題目是《生活的提醒》,目的是让他们继续关注生活,体会生活的点滴。以下是摘录学生此篇作文中的一部分:
  结了一层霜,天气的确冷了。
  我今天被罚站了,在这漆黑的夜晚,楼上的灯还亮着,嘲笑着我迟到,嘴角上沾着几滴泡面的汁水,我觉得快冻住了,于是我舔舐了一口,冰冷的汁水滑入嘴中,打了个哆嗦,像含了一块冰块。我愤恨着,盯着老师的脸。
  他张着嘴,似乎要喷出火,烘烤我的心灵。我准备招架,和他来一场力量悬殊的交锋,我摆好了动作,准备迎接如初中老师般锋利的舌战……
  通过这样的作文写作,学生至少多了一些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多地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也可以慢慢积累对写作的兴趣。
  二、在体会生活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成功
  对于写作,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感受写作的不易和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品尝成功的滋味。
  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创作,然后仔细评阅他们的作品。在评阅过程中,我会把学生的不足写在文章后面的作文评析中,然后把学生好的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在下一节作文课时,展示给学生看。被展示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欣赏,被同学借鉴,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作激情。
  这学期带的是高一,刚让学生写的一篇文章《亲情的味道》,我把学生作文里语言优美、立意恰当的句子或文段在作文评析课上用PPT予以展示:
  冒着白汽的汤滚烫滚烫的,乳白色的洋芋十分黏软,筷子轻轻一戳就能戳穿,嫩绿的毛豆点缀其间,大块的排骨散发着诱人的肉香,稠密的汤汁轻柔地往喉间滑去。母亲坐在一大团雾后微笑着看着我。(语言优美:方洒)
  我还定期给学生的作文编写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和家长会上为他们叫好,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三、写学生自己想写的
  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中,王荣生教授写道:“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往往都会有要求什么思想健康、中心突出等。”“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他却说得出来,甚至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切合新课程标准,我认为:贴近学生自己对生活独特感受的作文才是真正的作文,而独特的感受与心灵的丰富和表达的细腻是分不开的。
  2017年5月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左右,我突然想到让学生写一次特殊的作文“作为女生,班上你最欣赏的男生是谁,为什么你特别欣赏他,把你欣赏他的理由写出来,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但你写的内容又基本上能让人猜出是谁。”作文很快交上来了,学生的文章写得非常妙,文笔之流畅,思路之清晰,情感之真挚都达到了他们所有作文的高峰。虽然布置作文时我没说“注意思想健康”,但他们的作文,还是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依然是很清新的。有少数几个学生没被写到,于是我自己为这几个学生写了几篇作为补充。然后全部打印出来,印成了一个小册子,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实际上,除了练笔,这次作文训练使我更了解了我的学生,而且使学生信心倍增,无意中成了高考前鼓舞学生的一剂良药。
  一直认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跟指导学生的成长联系在一起,而成长的一大主题应该是发现的主题: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
  作者简介:蒋娟囡,女,1977年生,浙江上虞人,上虞丰惠中学语文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记不清在哪一部书里见过一句关于英国诗人Keats的话,大意是说谛视一个佳句像谛视一个爱人似的。这句话很有意思,不过一个佳句往往比一个爱人更可以使人留恋。一个爱人的好处总难免有一日使你感到“山穷水尽”,一个佳句的意蕴却永远新鲜,永远带有几分不可捉摸的神秘性。谁不懂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是谁能说,“我看透这两句诗的佳妙了,它在这一点,在那一点,此外便别无所有”?  中国诗中的佳句有好些对于我
火光也是语言。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是二十多年前。我到大队党支部书记家里去,请求他在我的招工推荐表上签字盖章。当时我是留在队上最后一名没有回城的知识青年,守着一幢空空的木楼,还有冬夜冷冷的遍地月光和村子里的零星狗吠。我被这巨大的安静壓迫得几乎要发疯,便咬咬牙,一步一滑地踏着雪中小道去了书记的家。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平时总是黑着一张脸的书记,在家里要和善得多。他让我凑到火塘边来暖身,给我递上一碗姜
【摘要】陶行知儿童观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对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共创班级静、动态图书馆,对于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的阅读,对于“小先生”登上阅读展示台引领和示范极具启示。将陶行知儿童观运用于以班为本的班本化整本书阅读实践中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力、学习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陶行知儿童观;整本书阅读;班本化  【
明人陈继儒说,以下皆一人独享之樂: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  而对今人老赵而言,舒坦巴适的事莫过于:躺在床上玩手机。  若论对欢娱的孜孜以求,没有哪个时代可以赶得上晚明。读兰陵笑笑生、李渔、文震亨、张岱等人文章,欲望描写的曲折细腻,差堪比拟道心的惟精惟微。他们才是真正的“城会玩”
大家都越来越正经,只有我越来越不正经。一开始,我妈把这归结為我迟来的叛逆期,很多年过去,我妈似乎认命了。我离自己成为女流氓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丫子说,这叫文艺范女流氓。   自打五年前的那次莫名其妙的分手后,我就开始了在不正经的道路上狂奔。   分手三个月后,我告别怨天怨地的怨妇模式,跟丫子宣布,我要做一个女流氓,她凉凉地说,准确地说你顶天了是一个别扭鬼加吃货。   我默。   要知道在那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我,我为什么说怕你。我试图以笔代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即便如此,所写的也仅仅是一鳞半爪。因为就在写信时,对你的畏惧及后果也阻塞着我的笔头,而且材料之浩繁已远远超出了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假如你是我的朋友、上司、叔伯、祖父甚至岳父,我会感到很幸运。惟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特别是因为我的弟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都比我小很多,这样,我就不得不独自承受你的头一番重击,而我
随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通俗文学的流行,炼金术引起了现代人广泛的兴趣。然而,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劳伦斯·普林西比在其新著《炼金术的秘密》中指出,现代世界对炼金术的熟悉更多是表面的,而不是真正的了解。  通俗作家、神秘学家、热衷者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陈词滥调、误解、历史错误和毫无根据的意见,且往往与“神秘学”联系在一起,使得“炼金术”一词在今天的想象中充满了神秘色彩。作为一部导论性著作,《炼金术的秘密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清代中期以后,将之称为“魏碑体”或“魏体”。其艺术特征是浑厚质朴,斩钉截铁,其锋棱外露的线条和稚拙歪斜、不加修饰的结构,代表着一种纯粹的山野气息,构成了书法史上未有过的充满阳刚之气的审美类型,在书坛上影响极大。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经北魏至唐代的一百五十余年间,造像十万余尊,保留了大量北魏时期的石刻,其中尤以《龙门二十品
《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早期著名碑刻,在河南登封嵩山中岳庙,立于北魏太安三年(公元456年)。此碑属隶楷,结体既有向后世楷书发展的趋势,又较多地保留着隶书的遗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多次提到《灵庙碑》,盛赞其品格“高简”、“古朴”,尤赞其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康有为还将《灵庙碑》与《 龙颜碑》以及其终生临习研究的《石门铭》三者同列为神品,可见其对此碑推崇备至。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惡搞《火影忍者》四格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