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化学知识到高中阶段后也更加抽象和复杂,涉及诸多化学元素、化学共识,使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高中化学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使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丧失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低、质量差。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相关教学情景,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也满足现实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直观情景、创设生活情景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弊端,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实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推进教学进程。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并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提问方式向學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达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氧化还原反应》时,我先为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吃苹果时,把没有吃完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苹果的颜色会变暗,这是为什么?随即笔者便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并对学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物会发生腐烂是因为食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造成了食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依据元素化合物是否发生变化。待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了解后,我便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问题如下:其一,钠在水中会发生剧烈的反应,那么这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其二,铁在硫酸铜中发生反应,生成产物铜,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其三,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产物氯化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当问题提出后,学生们思维立即得到了释放,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并完成独立探究问题的任务。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加入课堂探究活动中,进而达到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创设直观情景,增强学生感官认知
  高中化学知识的专业性和理论性比较强,涉及许多的化学元素、化学公式和化学实验,学生在面临这些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时通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脑海里建立起形象具体的认知。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直观情景,将化学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制作成课件,适当地插入一些图片和视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时,我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稀释浓硫酸过程的实验视频,展示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其是一种无色的很难挥发且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在稀释过程中,应在浓硫酸中逐渐加入水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溶于水时产生大量的热而烫伤人体。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直观教学情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轻松掌握了化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知。
  创设生活情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与运用于生活。化学就是一门发现生活中化学现象而产生的学问,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将教材内容和相关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的过程中创设相关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将化学知识带入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以《海水的综合利用》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几点生活中的实例,如潮汐发电、海盐的提取、海洋中的燃料等,增强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知识。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将情景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从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情景、生活情景等方面将情景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认识,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进而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提升,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住我院诊断为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除外有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排除由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和药物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有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用药禁忌症的患者,选择118名纳入本次研究。所选患者中男66人,女5
通过有效地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要在小學语文阅读课堂中积极探索和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
期刊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方法:对本医院收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2月,均实行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分析检
为了深入研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结合数学素养内涵,提出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以往经验、引导学生进入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注重师生交流,把握意外契机等方面来培养数学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为培养数学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更加深入探讨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也是后期开发数学课程以及學生素质培养
期刊
最近几年最热门的教育方式属生活化教学,但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因为受到经济的约束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上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过于简单,本文着重研究分析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现状与应用程度,对相应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个人见解供其分析。  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数学,数学把生活规律进行抽象化,所以要使数学教学具有生动性,应重新回归到生活中,通過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智能手机对网络和多媒体的支持已经不亚于传统计算机,其中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的移动网络平台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很多企业或组织都已经开始建设,如:欧亚商都、欧亚卖场、清华大学、京东商城等,这些主要是应用于商业上,即营销。根据网上文献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教学或是辅助教学还是很少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多。这说明很多学校还没有对这一平台有足够的认识,或许与一些应用方面的不
期刊
从儿童到成人的医疗保健系统的转变对许多患有癫痫的年轻人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挑战.最近,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部和长期医疗部门成立了一个过渡工作组(Transition working grou
目的:分析在骨外科创伤治疗过程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以我校附属医院骨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8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