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敏锐感受,其间渗透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有着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和人生意义。本文试通过哈代的短篇小说《德意志军团里忧郁的轻骑兵》分析其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
关键词:哈代 悲观主义 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家、诗人、小说家,被誉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哈代一生完成15部长篇小说,其中的《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是 “哈代创作遗产中最珍贵的部分,标志着哈代现实主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哈代的小说中,处处可见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支配着小说人物,他们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论怎么样挣扎,也无论具有多么纯洁、高尚的愿望,最后他们都会被无情的力量摧毁。因此,哈代的小说既体现了他对于现实生活中社会矛盾的敏锐感受,也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除了长篇小说外,哈代还写了47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录在《维塞克斯故事集》、《一群贵妇》、《生活的嘲弄》以及《一个变了样的人》等四部短篇小说集中。而最能代表哈代创作精神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被称为“维塞克斯小说”,因为这类作品都以他的故乡威克斯为背景,“抒发了19世纪末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些短篇“有明显的维塞克斯地方情调和特点,多描写乡间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和生活中阴阳差错”。总的看来,哈代的作品无论是长篇或是短篇,其思想内容一脉相承,往往表现出人物和环境的冲突及命运的偶然性,充满了悲剧色彩。
《德意志军团里忧郁的轻骑兵》(下简称《德》)创作于1889年。小说的故事背景是英国与拿破仑军队交战之期,英王乔治三世和他的王室成员来到维塞克斯的海滨浴场享受愉悦。英国军队雇佣的德国军团因此随着国王来到这个环境古朴的深山幽谷,而两个约克轻骑兵因极度的思乡之情,企图逃亡,后在宾可谟遭枪决。小说正是基于此编织了发生在轻骑兵蒂纳和女主人公菲利斯之间的如诉如泣的爱情悲剧。
《德》虽然不像哈代其他小说那么耀眼夺目,但同样可以看到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微妙的人物内心世界,震撼人心的悲剧情节,以及“使人们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同情主人公的境遇”。这一短篇小说似乎是其他长篇小说某一情节的细微描述,让人看后回味无穷,顿生无限感慨。本人将以《德》篇作为楔子,浅析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其风格,以期理解这位伟大作家作品的深刻意蕴和独特魅力。
在《德》中,哈代对于人类心灵的探索独具风格,他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凝练简单,虽没有长篇大论,却也展现了立体式的人物内心世界。故事开端,他就用简洁明快的笔法勾勒出女主人菲利斯的性格和内心活动。
“每当她在短短的散步中遇见了什么陌生人,只要对方向她瞧上一眼,她就羞得无地自容,连肩膀也臊得绯红,步履也不自在了”。
寥寥数语,菲利斯害羞单纯的样子就浮现在读者眼前。我们再把视角转向哈代笔下的男主人公蒂纳。当菲利斯爬上围墙闲坐时,看到一个忧郁的士兵:
“一个孤独的身影沿着小径踽踽而来,……他目光下垂,缓缓独行,颇有些孤傲不群、郁郁寡欢的神态;……他的眼睛那么忧伤那么茫然……他沉思冥想的天性由于背井离乡,显得更加黯然神伤了。”
至此,蒂纳的神态和性情就被清清楚楚地展示给了读者。
通过对两个主人公的性格揭示,哈代朴实、细致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旨在说明“人本身即有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人的命运”。菲利斯是个天性敏感、内向的农村姑娘,纯洁又善良。然而,她还有独立、坚强的一面,因为她克服了心理的恐惧和封建礼教的束缚,鼓起勇气决定和纯洁无邪、待人彬彬有礼的轻骑兵蒂纳一起逃往自由之乡。可是哈代并没有让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远走高飞,他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解释为决定其命运的重要因素。所以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菲利斯放弃了和蒂纳私奔,而决定嫁给终于从巴斯回来的未婚夫古尔德。“她知道自己并非从心底里爱他”,然而,谦卑、逆来顺受的个性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她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心渴望。她的不幸命运也随之降临,古尔德背信弃义,撕毁了婚约,对蒂纳来说,忧郁的性格和怀念故乡之情促使他逐渐有了离开军团,逃回家乡的计划。他的悲惨遭遇——枪决,还受其另一个重要性格特征影响,那就是他的勇敢和责任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的高尚人格。因为当菲利斯决定不跟蒂纳逃走并恳求他留下时,他明确表示“这是办不到的”。他还说“我不能对朋友失信……母亲在倚门而望,我非逃走不可”。“到小说结局时,蒂纳和其战友竭力为另外两个逃往士兵开脱,因此被判极刑。他的遭遇是整个故事中最令人悲痛和震撼的。虽然哈代的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的观点过于狭隘和偏激,但可把这个作为他解释命运和神秘力量的例证之一。”
哈代的宿命论还表现在许多出人意料的偶然事件的刻意安排上。在《德》中,哈代设计了一个个“巧合”事件,这些都对菲利斯的命运起了急转直下的作用。菲利斯本打算与爱人私奔,于是“躲在一个隐蔽的围墙拐角里”。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听到古尔德的说话声,并误以为未婚夫此番回来的目的就是与她共结连理。所以她放弃了先前的打算。而后,作者继续安排巧合:古尔德回来并非为了娶菲利斯,而是让她答应取消婚约,因为他早已抱得另一美人归!这样的情节安排,不但女主人公没预料到,读者也没有想到。作者在蒂纳的身上也不放过命运对他的捉弄:他根据计划与同伴出发后,谁知竟迷失了方向,误把泽西岛当作了法国海岸。在那里,他们被认为是逃兵,结果被捕。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多的巧合吗?在哈代的小说里,似乎这一切的发生都是顺理成章的,但未免让人有牵强之感。很多评论家批评哈代作品中的偶然过多,从而造成情节的不真实感,这是不无道理的。但换个角度看,巧合的安排无非是用来强调作家对于人生悲惨境遇的解释,突出其世界观——造化弄人。可以说,机遇和巧合是故事情节不可预见性及其反讽性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从这点上说,哈代的这一写作手法无疑是成功的。
在《德》中,比喻和象征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其寓意深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小说中,“围墙”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它“隔着院外的青草篱篱,由石块垒成,菲利斯从小就喜欢爬上去闲坐,以度过寂寞的时光。”这里的围墙象征着束缚和禁锢女主角渴望自由、享受美好生活的力量。它使得蒂纳不能擅自走进庭院,而菲利斯也不能离开庭院。从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命运的残酷——生生把相爱的人拆开来。这也反映出哈代对神秘力量的矛盾态度——既敬畏又痛恨,正是命运阻碍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但同时人又软弱无力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围墙”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发展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阐释作者的生活哲学。
另外,作家通过色彩或光线词汇的运用,“力图展现更深的现实”。在小说中,为了展现菲利斯孤独寂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者用黄昏来表示她的社交状况。昏黄零落之感使读者体会到了女主人寂寥空虚的心理状态;当骑兵驻扎在乡村一带的草原和牧场上时,哈代写道:“当地居民的生活抹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金色不仅代表了士兵们来自皇家军队,也同时暗含其华丽外表让村民羡慕不已。然而,骑兵的眼睛那么湛蓝,却浸透着忧郁的情绪。两种色彩的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士兵们心里的忧伤和浓烈的思乡之愁。当蒂纳初次见到菲利斯时,被她的纯洁所打动。小说在这里,还是以颜色修饰效果:雪白的肩膀和脖子,以及洁白的裹着全身的衣服。白色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善良。而这正是菲利斯的真实写照。在小说的其他地方还可以找到更多意蕴深刻的色彩词和光线词。读者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哈代创作的别具匠心。
对外部环境进行细致的描绘,用以烘托人物内心活动,使之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这是作家常常在作品中力图展现的。在《德》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比如哈代在小说开篇就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
“这一带草原,丘陵起伏,地势高爽,草木葱茏;自从那些多事之秋以来,这里景物依旧没有变化。草地从来不曾翻耕过,原来是上层的泥块现在仍在原地不动。这里曾经驻扎过一支轻骑兵,而今不但马厩的土墙历历在目,连堆积马粪和垃圾的场所也还依稀可辨。每当我夜晚走过这片荒原时,阵风低荡,草更呼啸;身临其境,要想不听到军号的嘀嗒声和缰绳的唏嗦声,要想不见到鬼影幢幢的帐篷和辎重,那是不可能的。”
“丘陵起伏”、“草木葱茏”、“景物依旧”、“草地不曾翻耕”,完全是一派萧瑟的景象,作者在此设下了文章的基调。“阵风低荡,草梗呼啸”,“鬼影幢幢的帐篷和辎重”。这些描写始终围绕着“忧郁”来展开,“男主人公是忧伤的,女主人公是寂寞的,他们俩将遭遇一个在劫难逃的爱情悲剧”。哈代的用意不仅仅停留在客观环境的描绘上,还在其中设置悬念,像是为一出戏布局,以制造某种气氛。“多事之秋”、“轻骑兵”、“土墙历历在目”、“场所依稀可辨”等等,使读者不禁展开联想:“在这土墙和场所中,究竟是怎样的多事之秋呢?围绕轻骑兵有什么故事发生吗?”作者的景物描写,可谓字字珠玑!
在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菲利斯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而是用环境来衬托其内心感受,把外部自然环境与人物心境紧密联系起来,写她一边懊丧自己没有远走高飞,一边缅怀与蒂纳的一次次甜蜜幽会。整个人没精打采,心情低落,好几天都足不出户。哈代通过外部环境的描写来暗示她的灰暗心情:
“一天拂晓,雾气弥漫,晨曦透过迷雾,泛出青色……庭院边上,她往日经常登上墙头与马修斯相会的地点,是能够吸引她的仅有的一寸英国土地。她不顾满天阴霾,走到那个熟悉的角落。一片片草叶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露珠……墙角边的青草踩倒了。”
“雾气弥漫,晨曦透过迷雾,泛出青色”,“满天阴霾”,“一片片草叶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露珠”和“墙角边的青草踩倒了”,满是衰败的景象,令人感伤。这恰是菲利斯的懊悔心情的关照,使读者对女主人的遭遇更多了几分同情和无奈。
通过以上写作手法的分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有如此的悲观主义呢?从哈代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看,英国资本主义正在深入农村。“他看到他所心爱的健康自然的宗法制的古风旧习遭到资产阶级关系的破坏,他看到当代社会的阶级和等级的区别违反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但是他对于这社会规律性没有做出正确解释,而是把人们遭受的痛苦归结为神秘力量的作用,把“命运的偶然看成是人类灾祸的原因”。因此,在哈代的作品中,我们才看到形形色色的的人物不管他们是否愿意,终归难逃悲剧的巨网笼罩;我们也由此深切体会到命运所带来的悲剧气氛,进而审视周围的现实是否也是如此。正如哈代自己所说:
“诚实的小说家应该真实坦率地描写生活的全部苦难,小说家应该写社会的最深刻的悲剧性冲突,并诚实、勇敢地把它们表现出来。”
虽然哈代把苦难根源归结于天意,但他并非消极地逃避和厌世,而是以一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对社会改良进行着申诉。所以,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哈代的悲观主义,透过悲情去把握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与社会的罪恶进行抗争。而这或许就是哈代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吴迪:《哈代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 王佐良,周钰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3] 朱虹:《英国短篇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4] 董素华:《英语名诗赏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5] 阿尼金、米哈里斯卡娅:《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作者简介:
赵艳华,女,1978—,河北邯郸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郭亚培,女,1982—,河北沧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关键词:哈代 悲观主义 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家、诗人、小说家,被誉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哈代一生完成15部长篇小说,其中的《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是 “哈代创作遗产中最珍贵的部分,标志着哈代现实主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哈代的小说中,处处可见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支配着小说人物,他们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论怎么样挣扎,也无论具有多么纯洁、高尚的愿望,最后他们都会被无情的力量摧毁。因此,哈代的小说既体现了他对于现实生活中社会矛盾的敏锐感受,也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除了长篇小说外,哈代还写了47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录在《维塞克斯故事集》、《一群贵妇》、《生活的嘲弄》以及《一个变了样的人》等四部短篇小说集中。而最能代表哈代创作精神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被称为“维塞克斯小说”,因为这类作品都以他的故乡威克斯为背景,“抒发了19世纪末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些短篇“有明显的维塞克斯地方情调和特点,多描写乡间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和生活中阴阳差错”。总的看来,哈代的作品无论是长篇或是短篇,其思想内容一脉相承,往往表现出人物和环境的冲突及命运的偶然性,充满了悲剧色彩。
《德意志军团里忧郁的轻骑兵》(下简称《德》)创作于1889年。小说的故事背景是英国与拿破仑军队交战之期,英王乔治三世和他的王室成员来到维塞克斯的海滨浴场享受愉悦。英国军队雇佣的德国军团因此随着国王来到这个环境古朴的深山幽谷,而两个约克轻骑兵因极度的思乡之情,企图逃亡,后在宾可谟遭枪决。小说正是基于此编织了发生在轻骑兵蒂纳和女主人公菲利斯之间的如诉如泣的爱情悲剧。
《德》虽然不像哈代其他小说那么耀眼夺目,但同样可以看到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微妙的人物内心世界,震撼人心的悲剧情节,以及“使人们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同情主人公的境遇”。这一短篇小说似乎是其他长篇小说某一情节的细微描述,让人看后回味无穷,顿生无限感慨。本人将以《德》篇作为楔子,浅析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其风格,以期理解这位伟大作家作品的深刻意蕴和独特魅力。
在《德》中,哈代对于人类心灵的探索独具风格,他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凝练简单,虽没有长篇大论,却也展现了立体式的人物内心世界。故事开端,他就用简洁明快的笔法勾勒出女主人菲利斯的性格和内心活动。
“每当她在短短的散步中遇见了什么陌生人,只要对方向她瞧上一眼,她就羞得无地自容,连肩膀也臊得绯红,步履也不自在了”。
寥寥数语,菲利斯害羞单纯的样子就浮现在读者眼前。我们再把视角转向哈代笔下的男主人公蒂纳。当菲利斯爬上围墙闲坐时,看到一个忧郁的士兵:
“一个孤独的身影沿着小径踽踽而来,……他目光下垂,缓缓独行,颇有些孤傲不群、郁郁寡欢的神态;……他的眼睛那么忧伤那么茫然……他沉思冥想的天性由于背井离乡,显得更加黯然神伤了。”
至此,蒂纳的神态和性情就被清清楚楚地展示给了读者。
通过对两个主人公的性格揭示,哈代朴实、细致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旨在说明“人本身即有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人的命运”。菲利斯是个天性敏感、内向的农村姑娘,纯洁又善良。然而,她还有独立、坚强的一面,因为她克服了心理的恐惧和封建礼教的束缚,鼓起勇气决定和纯洁无邪、待人彬彬有礼的轻骑兵蒂纳一起逃往自由之乡。可是哈代并没有让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远走高飞,他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解释为决定其命运的重要因素。所以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菲利斯放弃了和蒂纳私奔,而决定嫁给终于从巴斯回来的未婚夫古尔德。“她知道自己并非从心底里爱他”,然而,谦卑、逆来顺受的个性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她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心渴望。她的不幸命运也随之降临,古尔德背信弃义,撕毁了婚约,对蒂纳来说,忧郁的性格和怀念故乡之情促使他逐渐有了离开军团,逃回家乡的计划。他的悲惨遭遇——枪决,还受其另一个重要性格特征影响,那就是他的勇敢和责任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的高尚人格。因为当菲利斯决定不跟蒂纳逃走并恳求他留下时,他明确表示“这是办不到的”。他还说“我不能对朋友失信……母亲在倚门而望,我非逃走不可”。“到小说结局时,蒂纳和其战友竭力为另外两个逃往士兵开脱,因此被判极刑。他的遭遇是整个故事中最令人悲痛和震撼的。虽然哈代的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的观点过于狭隘和偏激,但可把这个作为他解释命运和神秘力量的例证之一。”
哈代的宿命论还表现在许多出人意料的偶然事件的刻意安排上。在《德》中,哈代设计了一个个“巧合”事件,这些都对菲利斯的命运起了急转直下的作用。菲利斯本打算与爱人私奔,于是“躲在一个隐蔽的围墙拐角里”。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听到古尔德的说话声,并误以为未婚夫此番回来的目的就是与她共结连理。所以她放弃了先前的打算。而后,作者继续安排巧合:古尔德回来并非为了娶菲利斯,而是让她答应取消婚约,因为他早已抱得另一美人归!这样的情节安排,不但女主人公没预料到,读者也没有想到。作者在蒂纳的身上也不放过命运对他的捉弄:他根据计划与同伴出发后,谁知竟迷失了方向,误把泽西岛当作了法国海岸。在那里,他们被认为是逃兵,结果被捕。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多的巧合吗?在哈代的小说里,似乎这一切的发生都是顺理成章的,但未免让人有牵强之感。很多评论家批评哈代作品中的偶然过多,从而造成情节的不真实感,这是不无道理的。但换个角度看,巧合的安排无非是用来强调作家对于人生悲惨境遇的解释,突出其世界观——造化弄人。可以说,机遇和巧合是故事情节不可预见性及其反讽性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从这点上说,哈代的这一写作手法无疑是成功的。
在《德》中,比喻和象征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其寓意深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小说中,“围墙”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它“隔着院外的青草篱篱,由石块垒成,菲利斯从小就喜欢爬上去闲坐,以度过寂寞的时光。”这里的围墙象征着束缚和禁锢女主角渴望自由、享受美好生活的力量。它使得蒂纳不能擅自走进庭院,而菲利斯也不能离开庭院。从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命运的残酷——生生把相爱的人拆开来。这也反映出哈代对神秘力量的矛盾态度——既敬畏又痛恨,正是命运阻碍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但同时人又软弱无力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围墙”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发展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阐释作者的生活哲学。
另外,作家通过色彩或光线词汇的运用,“力图展现更深的现实”。在小说中,为了展现菲利斯孤独寂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者用黄昏来表示她的社交状况。昏黄零落之感使读者体会到了女主人寂寥空虚的心理状态;当骑兵驻扎在乡村一带的草原和牧场上时,哈代写道:“当地居民的生活抹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金色不仅代表了士兵们来自皇家军队,也同时暗含其华丽外表让村民羡慕不已。然而,骑兵的眼睛那么湛蓝,却浸透着忧郁的情绪。两种色彩的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士兵们心里的忧伤和浓烈的思乡之愁。当蒂纳初次见到菲利斯时,被她的纯洁所打动。小说在这里,还是以颜色修饰效果:雪白的肩膀和脖子,以及洁白的裹着全身的衣服。白色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善良。而这正是菲利斯的真实写照。在小说的其他地方还可以找到更多意蕴深刻的色彩词和光线词。读者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哈代创作的别具匠心。
对外部环境进行细致的描绘,用以烘托人物内心活动,使之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这是作家常常在作品中力图展现的。在《德》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比如哈代在小说开篇就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
“这一带草原,丘陵起伏,地势高爽,草木葱茏;自从那些多事之秋以来,这里景物依旧没有变化。草地从来不曾翻耕过,原来是上层的泥块现在仍在原地不动。这里曾经驻扎过一支轻骑兵,而今不但马厩的土墙历历在目,连堆积马粪和垃圾的场所也还依稀可辨。每当我夜晚走过这片荒原时,阵风低荡,草更呼啸;身临其境,要想不听到军号的嘀嗒声和缰绳的唏嗦声,要想不见到鬼影幢幢的帐篷和辎重,那是不可能的。”
“丘陵起伏”、“草木葱茏”、“景物依旧”、“草地不曾翻耕”,完全是一派萧瑟的景象,作者在此设下了文章的基调。“阵风低荡,草梗呼啸”,“鬼影幢幢的帐篷和辎重”。这些描写始终围绕着“忧郁”来展开,“男主人公是忧伤的,女主人公是寂寞的,他们俩将遭遇一个在劫难逃的爱情悲剧”。哈代的用意不仅仅停留在客观环境的描绘上,还在其中设置悬念,像是为一出戏布局,以制造某种气氛。“多事之秋”、“轻骑兵”、“土墙历历在目”、“场所依稀可辨”等等,使读者不禁展开联想:“在这土墙和场所中,究竟是怎样的多事之秋呢?围绕轻骑兵有什么故事发生吗?”作者的景物描写,可谓字字珠玑!
在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菲利斯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而是用环境来衬托其内心感受,把外部自然环境与人物心境紧密联系起来,写她一边懊丧自己没有远走高飞,一边缅怀与蒂纳的一次次甜蜜幽会。整个人没精打采,心情低落,好几天都足不出户。哈代通过外部环境的描写来暗示她的灰暗心情:
“一天拂晓,雾气弥漫,晨曦透过迷雾,泛出青色……庭院边上,她往日经常登上墙头与马修斯相会的地点,是能够吸引她的仅有的一寸英国土地。她不顾满天阴霾,走到那个熟悉的角落。一片片草叶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露珠……墙角边的青草踩倒了。”
“雾气弥漫,晨曦透过迷雾,泛出青色”,“满天阴霾”,“一片片草叶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露珠”和“墙角边的青草踩倒了”,满是衰败的景象,令人感伤。这恰是菲利斯的懊悔心情的关照,使读者对女主人的遭遇更多了几分同情和无奈。
通过以上写作手法的分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有如此的悲观主义呢?从哈代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看,英国资本主义正在深入农村。“他看到他所心爱的健康自然的宗法制的古风旧习遭到资产阶级关系的破坏,他看到当代社会的阶级和等级的区别违反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但是他对于这社会规律性没有做出正确解释,而是把人们遭受的痛苦归结为神秘力量的作用,把“命运的偶然看成是人类灾祸的原因”。因此,在哈代的作品中,我们才看到形形色色的的人物不管他们是否愿意,终归难逃悲剧的巨网笼罩;我们也由此深切体会到命运所带来的悲剧气氛,进而审视周围的现实是否也是如此。正如哈代自己所说:
“诚实的小说家应该真实坦率地描写生活的全部苦难,小说家应该写社会的最深刻的悲剧性冲突,并诚实、勇敢地把它们表现出来。”
虽然哈代把苦难根源归结于天意,但他并非消极地逃避和厌世,而是以一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对社会改良进行着申诉。所以,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哈代的悲观主义,透过悲情去把握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与社会的罪恶进行抗争。而这或许就是哈代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吴迪:《哈代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 王佐良,周钰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3] 朱虹:《英国短篇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4] 董素华:《英语名诗赏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5] 阿尼金、米哈里斯卡娅:《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作者简介:
赵艳华,女,1978—,河北邯郸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郭亚培,女,1982—,河北沧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