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
引 言: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根据施工定额(或劳动、材料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等,从而计算得出完成某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其相关费用的经济性指导文件。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必要性
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有助于控制各类原材料价格, 有助于顺利开展招投标工作,有助于科学签订工程合同,有助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可以有力控制和保障投资额度。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概预算影响到建筑工程费用支出、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等各方面,做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十分必要。
2 概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中虽然在不断增加建设投资,但概预算控制管理中仍然存在决算超概预算、 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一些项目工程甚至出现投资失控的现象,出现资金匮乏的问题。
2.1 项目管理混乱
在建筑工程要求的标准内,项目管理可以把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完成工程目标。 一些工程项目在实施时,不能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程序,部分项目没有通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就擅自扩大规模,随意编制和审批概预算,有的项目在初步设计时不对概预算进行审查,甚至在开工后才批概预算,概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无法发挥作用。
2.2 可行性研究不到位
一些建设单位不了解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专业是否是编制单位的强项,就盲目进行委托,最后由业务不够熟练的人员来完成概预算,项目得不到足够的技术支持,其可行性的建议结论就不完全科学,大大影响了工程后续的工作。
2.3 工程招标不细致
一些建设单位对控制建设费用缺乏责任感, 认为建设费用是国家及集体的资源,不重视建筑工程量清单,不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建筑工程量清单存在很多问题,如工程数量被重列或漏列,不符合图纸,投标人利用这些漏洞做出不平衡报价。在评标过程中,也没有严格审查那些不平衡报价,工程招标工作极其不细致。
2.4 概预算动态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从概预算编制到施工, 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一般会持续数年的时间。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价格是由市场水平确定的,在概预算的定额表中,编制价格反映的是当年的价格水平,如果编制人员不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及时发现差价,适时地调整价格,会使得编制出的材料价格水平同施工中的材料价格有较大差异, 导致编制的概预算同工程的实际费用相差较大,会不利于用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
2.5 高估冒算
①建设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建设费用由国家及集体支出, 许多负责建设的单位缺乏对控制建设费用的责任感,甚至乘机从中牟利或挥霍浪费;②现在建筑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且招投标的机制还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会采取不合法手段来取得施工权,施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投标,或者联手抬高投标价,导致工程概预算时的高估冒算现象。
3 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分析
科学有效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办法,可以控制好工程投资并提高其收益。想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概预算,工程前期就必须科学计算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中,做好投资估算,实施阶段中,做好设计概预算,在工程投资中起到预测、分析、计划安排、还有控制工程概预算的作用。
3.1 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度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作为编制的依据。这些基础数据包括: 国家建筑工程建设的的相关文件; 概预算前期的工程造价文件; 国家颁发的工程概预算定额;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要求,银行当期的贷款利息;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市场价格等。
3.2 健全设计的经济责任制
工程设计是控制概预算的关键环节,限额设计是其重要途径,在设计方案变化和重大变更时,可减少经济损伤。首先,设计单位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估算, 通过初步设计控制概算,在可控制的概预算范围内做好施工图的设计。建筑单位应推行限额设计,并指定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由工程经济师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控制。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工程经济人员应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在设计阶段的做好各种方案的经济比价,经济分析和经济论证等工作。 设计变更影响到工程造价时,要先考虑其影响是否过大,以达到用经济来指导设计的目的。
3.3 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工程造价静态管理是对预算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按照国家统一的定额标准,进行合理管理。目前,市场对工程造价的调节力度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材料及其设备的价格也在大幅度调整,大大提高了人工和机械费,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将其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工程概预算中。
3.4 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规范建筑投资市场,规范其在投资建设领域中的行政行为,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依法行政,照章办事,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行为,积极推行政府组织采购制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单位应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概预算为依据,确定招标价,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管控,实际施工中,对招投标文件和设计文件实行造价工程师签证制度,设立专门的概预算管理机构,指定专职人员管理概预算工作,建立起高效、科学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
3.5 应用建筑工程概预算软件
工程概预算软件可以把建筑施工图与工程概预算一体化,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时,其查询量和计算量都很大,重复性工作多,适宜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概预算的编制速度,减少编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大大減轻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编制工程预算最基本的工作是定额的套用,手工查套定额时,要针对分项工程项目翻看定额,找到对应的定额号,抄写其名称、基价、各种材料的消耗量等,同时还得翻阅各章节说明,审核过程中还要重复同样的工作。而概预算软件的数据库会存储所有的定额信息,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也方便定额换算及定额的综合测定。实际工程中的定额差异很大,加上不断出现新工艺、新材料,所以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会有定额缺项的现象,此时需由概预算编制单位进行修改及补充。人工计算比较麻烦,首先,定额的换算方法及如何换算要翻查定额说明;此外,定额的基价由相关人材机耗量及其单价决定,因此,材料改变后,要重新计算定额的基价。 使用概预算软件后,可自动完成定额的换算操作,方便调整材料价差。概预算软件的数据库中保存有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同时,计算机还可把已编制的概预算文件保存归档,便于查看与修改,还可更好地对工程材料进行分析,节约其消耗量,降低工程成本。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合理地管理并控制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才可更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好基本建设的规模,防止投资超出概算,预算超出概算这两种现象。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概预算控制和管理人员应全过程对工程概预算进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秋蔚.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J].企业导报,2011(11):57~58.
[2]董玉娟.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黑 龙江 科 技 信息 ,2012(12):27~28.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
引 言: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根据施工定额(或劳动、材料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等,从而计算得出完成某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其相关费用的经济性指导文件。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必要性
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有助于控制各类原材料价格, 有助于顺利开展招投标工作,有助于科学签订工程合同,有助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可以有力控制和保障投资额度。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概预算影响到建筑工程费用支出、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等各方面,做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十分必要。
2 概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中虽然在不断增加建设投资,但概预算控制管理中仍然存在决算超概预算、 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一些项目工程甚至出现投资失控的现象,出现资金匮乏的问题。
2.1 项目管理混乱
在建筑工程要求的标准内,项目管理可以把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完成工程目标。 一些工程项目在实施时,不能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程序,部分项目没有通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就擅自扩大规模,随意编制和审批概预算,有的项目在初步设计时不对概预算进行审查,甚至在开工后才批概预算,概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无法发挥作用。
2.2 可行性研究不到位
一些建设单位不了解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专业是否是编制单位的强项,就盲目进行委托,最后由业务不够熟练的人员来完成概预算,项目得不到足够的技术支持,其可行性的建议结论就不完全科学,大大影响了工程后续的工作。
2.3 工程招标不细致
一些建设单位对控制建设费用缺乏责任感, 认为建设费用是国家及集体的资源,不重视建筑工程量清单,不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建筑工程量清单存在很多问题,如工程数量被重列或漏列,不符合图纸,投标人利用这些漏洞做出不平衡报价。在评标过程中,也没有严格审查那些不平衡报价,工程招标工作极其不细致。
2.4 概预算动态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从概预算编制到施工, 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一般会持续数年的时间。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价格是由市场水平确定的,在概预算的定额表中,编制价格反映的是当年的价格水平,如果编制人员不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及时发现差价,适时地调整价格,会使得编制出的材料价格水平同施工中的材料价格有较大差异, 导致编制的概预算同工程的实际费用相差较大,会不利于用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
2.5 高估冒算
①建设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建设费用由国家及集体支出, 许多负责建设的单位缺乏对控制建设费用的责任感,甚至乘机从中牟利或挥霍浪费;②现在建筑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且招投标的机制还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会采取不合法手段来取得施工权,施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投标,或者联手抬高投标价,导致工程概预算时的高估冒算现象。
3 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分析
科学有效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办法,可以控制好工程投资并提高其收益。想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概预算,工程前期就必须科学计算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中,做好投资估算,实施阶段中,做好设计概预算,在工程投资中起到预测、分析、计划安排、还有控制工程概预算的作用。
3.1 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度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作为编制的依据。这些基础数据包括: 国家建筑工程建设的的相关文件; 概预算前期的工程造价文件; 国家颁发的工程概预算定额;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要求,银行当期的贷款利息;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市场价格等。
3.2 健全设计的经济责任制
工程设计是控制概预算的关键环节,限额设计是其重要途径,在设计方案变化和重大变更时,可减少经济损伤。首先,设计单位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估算, 通过初步设计控制概算,在可控制的概预算范围内做好施工图的设计。建筑单位应推行限额设计,并指定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由工程经济师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控制。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工程经济人员应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在设计阶段的做好各种方案的经济比价,经济分析和经济论证等工作。 设计变更影响到工程造价时,要先考虑其影响是否过大,以达到用经济来指导设计的目的。
3.3 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工程造价静态管理是对预算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按照国家统一的定额标准,进行合理管理。目前,市场对工程造价的调节力度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材料及其设备的价格也在大幅度调整,大大提高了人工和机械费,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将其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工程概预算中。
3.4 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规范建筑投资市场,规范其在投资建设领域中的行政行为,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依法行政,照章办事,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行为,积极推行政府组织采购制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单位应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概预算为依据,确定招标价,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管控,实际施工中,对招投标文件和设计文件实行造价工程师签证制度,设立专门的概预算管理机构,指定专职人员管理概预算工作,建立起高效、科学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
3.5 应用建筑工程概预算软件
工程概预算软件可以把建筑施工图与工程概预算一体化,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时,其查询量和计算量都很大,重复性工作多,适宜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概预算的编制速度,减少编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大大減轻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编制工程预算最基本的工作是定额的套用,手工查套定额时,要针对分项工程项目翻看定额,找到对应的定额号,抄写其名称、基价、各种材料的消耗量等,同时还得翻阅各章节说明,审核过程中还要重复同样的工作。而概预算软件的数据库会存储所有的定额信息,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也方便定额换算及定额的综合测定。实际工程中的定额差异很大,加上不断出现新工艺、新材料,所以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会有定额缺项的现象,此时需由概预算编制单位进行修改及补充。人工计算比较麻烦,首先,定额的换算方法及如何换算要翻查定额说明;此外,定额的基价由相关人材机耗量及其单价决定,因此,材料改变后,要重新计算定额的基价。 使用概预算软件后,可自动完成定额的换算操作,方便调整材料价差。概预算软件的数据库中保存有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同时,计算机还可把已编制的概预算文件保存归档,便于查看与修改,还可更好地对工程材料进行分析,节约其消耗量,降低工程成本。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合理地管理并控制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才可更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好基本建设的规模,防止投资超出概算,预算超出概算这两种现象。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概预算控制和管理人员应全过程对工程概预算进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秋蔚.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J].企业导报,2011(11):57~58.
[2]董玉娟.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黑 龙江 科 技 信息 ,2012(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