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都铎王朝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之行的日程安排因为工作关系改了又改,终于在完成了一个大项目的第二天,抬脚登上了维真航空的班机。对于伦敦的心心念念是源自少女时代读《简·爱》《傲慢与偏见》《福尔摩斯》等等名著和多年之前读过的一篇小说《砖巷》之后留下的宿命。并没有做传统的攻略,也还没彻底读完莎士比亚和狄更斯,背不清英国各朝各代的君主,发不出标准的伦敦音,我就将自己独自置身在这个如大百科全书一般深厚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心脏。


  妈妈这辈人说到英国,用了个好旧好旧的词“老牌帝国主义”,女友大谈伦敦印象是“买奢侈品便宜”,海归同事说“伦敦是dream city”, 女文青神往地大谈拥有250年历史的大英和泰特美术馆里那幅著名的当代作品《溅得更大的水花》藏匿在哪个馆。而我对它的印象则是“节制和庄重”。
  英国历史之复杂,我翻看多遍只记个大概,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从罗马人统治到后来各个王朝的更替,英国的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史。而在这四个地区中,众多周知英格兰的人口众多,面积最大,经济也最发达。


  伦敦历史的年轮写入在蜿蜒平缓的泰晤士河里,它是英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伦敦的生命线。打开泰晤士河的地图,我们便能尽览历史,横跨河上的32座桥,写尽了各朝各地,桥两边的建筑,更是将伦敦的上下千年凝固于此。英国历史中,最吸引我的无疑是都铎王朝和近代的维多利亚时代。
  著名的亨利七世统治的都铎王朝,经历118年,带领英国摆脱中世纪的阴影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经济文化艺术快速发展,从此荣登世界舞台。今天耸立在伦敦市中最浪漫,最雄伟的建筑大多建于1485年到1603年的都铎王朝。当我站在威斯敏斯特桥,回望大名鼎鼎的西敏寺,圣约翰教堂,还有1834年被一场大火烧尽,在维多利亚的时候又重建的伦敦最新的宫殿,威斯特敏斯特宫和其标志性建筑大本钟时,这座哥特式河滨宫殿扑面而来的震撼压得我无法移动,那一大片不同君主新建、再建、重建的建筑群令我词穷。语言跟不上思想,脑海各种穿越,都铎王朝是怎样的时代能建造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建筑来,它们每一个尖顶里都诉说着怎样的历史过往。不由想起小说《永恒的王妃》里的种种,拥有过人美貌的西班牙公主,突如其来的爱情,宫廷生活的浮华,浮华背后的小心翼翼,重重危机,政治牺牲品。尊贵假发和长袍后的王室斗争与阴谋。英国初冬的日照特别地短,不到4点太阳已经消失,夜幕即将降临下的威斯特敏斯特宫在河光里又是另一番景致。在艺术领域里,我偏爱建筑。它在时间和空间里对话,显得更立体,更有故事。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建筑是伦敦塔(London Tower) 和位于泰晤士河下游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伦敦塔这座大不列颠最完美的中世纪城堡隐藏在绚丽的塔楼身后。它不止是一座城堡,还包含了宫殿、监狱、刑场、礼拜堂。它的历史如建筑本身一样的复杂,自1066年威廉一世起,伦敦塔见证了各朝各代的兴衰和荣辱。血腥塔,绿塔,钟塔,柜塔,丘塔……都充满了出征和杀戮的场景,历史在“血”与“沙”的交织里漫漫进程。
  而今日的伦敦塔最大的看点,是为了纪念一战100周年,伦敦的当代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反战的作品,5000个冰制的士兵在伦敦塔的阶梯上慢慢融化和这8万多支鲜红的陶瓷罂粟花,铺满了塔外的整条沟渠,满眼红色的感官体验直刺内心,红色代表美好,也暗示鲜血,当代艺术的精神是思想胜于表现,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绝妙的作品,它在这千年历史的中世纪城堡里,展现了人类进步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意愿。另一项展示人类进步的建筑就是塔桥,1886年建造,是伦敦市区里最新的一座桥,它分上下两层,令人惊叹的除了其雄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之外,两座塔都又以钢筋骨架包围在石头里面,来构建其中的水力机械工程——只要90秒的时间吊桥就可以被举起,这场景我们在太多的电影里都已目睹,可在19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近代史上,另一个辉煌的年代便是19世纪,那个时期里面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于1837年登基。“维多利亚”这个名号在成为全球知名内衣秀品牌之前,她曾是创新、成长、发明的代名词,特别是对伦敦而言,伦敦的朋友望着海德公园里女王丈夫艾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的雕塑像,无比自豪地告诉我,他们为英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个时代,大英帝国当之无愧是世界的中心,当然也是英国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艾伯特亲王的最高的成就是1851年在海德公园里举办了世界万国工业大博览会。那座闻名世界的由钢铁和玻璃构成的建筑物“水晶宫”就是那次博览会的主会场。很遗憾的是之后水晶宫被大火烧毁,但我终于在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里,看到它的模型。模型建造得十分有趣,由于水晶宫的建筑是一栋多层的面积巨大的对称型建筑,所以模型只制作了其中一半,然后通过一面镜子的反射找到特定的角度,便能见到水晶宫的全貌了。这座博物馆以女王和亲王的名字所命名,是全球最大的装饰艺术和设计博物馆。由此可见女王和亲王对文化,艺术,科学的重视。


  在伦敦期间,同友人一起前往观看了英国大导演迈克·李的最新力作《Mr. Turner》。这位让英国人自豪的国民画家透纳先生的最后25年正经历着维多利亚时代,里面众多的桥段深深引起了我对女王时代艺术创作的兴趣。第二天便跑去了泰特美术馆,看同时代的画家作品。透纳先生疯狂地崇拜着克劳德·洛兰,从模仿到渴望超越。当他把他的画作捐赠给国家时曾明确提出要求,其中有一幅画必须永远和克劳德·洛兰的画并排展出。
  19世纪英国绘画朝多个方向发展,无疑特纳是超前的,之后亦成为印象派的前身。泰特美术馆很好地保存了那一时期各种画风的作品。有伟大的视觉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ck)描绘弥尔顿长诗《失乐园》的系列代表作,大名鼎鼎的约翰·康斯泰布尔(John Constable)的《弗拉特福德磨坊》和《 》,还有拉斐尔画派的名家亚瑟·休斯(Arthur Hughes)的《四月之爱》,约翰·米雷斯(John Millais)的《奥菲丽亚》和威廉·弗里斯(William Frith)的《赛马日》等等,堪称风格众多。

其他文献
提起海派,仅就二维空间的绘画领域来说,首先让人想起来的是这些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虚谷云云。但在油画领域,亦有人动辄搬出“海派”之名头。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应邀参加了一些油画展开幕式或者研讨会,主办方、策展人不乏高挂“海派”名头者,然而有意思的是,各类所谓“海派”,仔细端瞧竟然未必有太多渊源。更有甚者,竟然有生在中原、求学于北京者,初到上海就自称来“赶海”,蹚一蹚海派的惊涛,颇有弄
期刊
4G来了。当在线视频分辨率越来越高,电影下载速度越来越快,你还会不会去电影院看大片?也许,家里四五十英寸的等离子电视,仍然比不上影院震撼。但试想一下,假如是100英寸的平板电视、50G的蓝光碟呢?或者,自己打造一间私人视听室又如何?整面墙都是银幕,也不难办到。  相形之下,我们的影院,太普通了。晶光灿烂的墙饰、一条红地毯,一个卖爆米花的柜台——九成电影院的标配,不外乎这些。有心一点的设计师,会在细
期刊
当你在当代艺术圈的日子久了,会发现圈中人不时提起不同的艺术派别专有名词,特别是用来形容某艺术家作品风格的时候。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流派有大家都熟悉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波普艺术(Pop art)、极简主义(Minimalism)等;而中国当代艺术在80年代初登上国际舞台后,北京的“无名画会”、“星星画会”,上海的“草草社”等美术团体的活动亦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2014年11月29日,第十八期“诗歌来到美术馆”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这期的诗人是宋琳。主持人胡续东是固定班底,看着台下比平时多出一倍的观众,他了然于胸地笑言:每个月主持一次朗读交流会,这次不一般,人特别多,除了宋老先生个人在上海滩的影响力,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晚的嘉宾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
期刊
2014年11月15日,李真的最新个展“荒徒”在北京开幕,首次展出了李真以泥土为主要媒材创作的雕塑作品“凡夫系列”。  这个主题名让我很感兴趣。字面意思上看,“荒”者,寓意荆棘与荒凉,“徒”者,表行走,二者结合,似在讲述某种无止尽的坎坷漂泊。  这与我的既有印象不太吻合。除去2012年他发表的“造化之不生不灭:千岁与草民”系列聚焦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外,印象中李真的作品,大部分都披着墨黑外表,举重若轻
期刊
2014年深秋的上海,新开发的黄浦江南滨江段,原来的上海南市发电厂被改建成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开幕,平时几乎看不到人的博物馆门口,突然聚集了大量的时尚男女。十年前,笔者走过这里,这条还被叫做“半淞园路”的马路上,只有一两个本地老太太在晒衣被、孵太阳,整条马路的时间仿佛是凝固的。而今,城市飞速升级,这里历史翻篇,由物质能源发生地,一跃成为艺术能源发生地。此中深意,想起来就一阵恍惚,
期刊
笔者曾于2012年初时撰文认为:当时的艺术品市场相当于股市6000点。如今,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品市场将在经济下行的氛围中缓速前行,更多地表现为高位调整、结构调整,之前高歌猛进式的做法看来是应该歇一歇了。  看看沈桂林  沈桂林成了岁末年初的一枚手榴弹,其“先进事迹”此前对于艺术圈来讲是非常“励志”的。2013年秋,我为上海北外滩一家茶文化传习机构老板写的人物采访发表后,即接
期刊
艺圃是一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苏州市西北的金门附近,属于苏州名园之一。艺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艺圃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艺圃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为袁祖庚醉颖堂。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购得,名药圃。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
期刊
随着当代艺术进入到人们的收藏视野当中,如何收藏就成了大问题。我每次在讲当代艺术的时候,学员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收藏什么作品可以增值。  这个提问,主要是被我们目前不完整的收藏机制给误导了。因为目前的信息提供给收藏者最多的是拍卖行的价格表,然后艺术就变成像股票一样的投资领域。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拍卖行而言,缺少一种制衡性,其一是拍卖行对拍品是不保证艺术质量和真伪的。其二是对艺术品的标准系统还没有在机
期刊
展览时间:2014.01.17 - 2014.02.17  主办机构:香格纳画廊H空间(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展览简介:展览以系列的形式展出一些放置于香格纳画廊仓库中的大型装置作品。作为“来自画廊仓库的东西”系列展的第一次展览(这个系列的其他展览将在今后陆续展出),画廊选取了三件大型作品,用空间与体积制造出陌生感,展示了一个画廊安静而并不鲜为人知的本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