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丽中国”语境下,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在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总体处于落后状态,尚处于认识领域,具体体现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识观念偏差、教育体系不完整等方面。因此,应从机构建设、理论教育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校学科体系及相关课程建设,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外实践力度,全面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反映出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取得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等遭到破坏,以往的“绿水青山”正在逐渐减少,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尚处于认识领域,长期处于被忽视地位,没有明确要求。具体表现在:高校生态文明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认识观念偏差,生态文明教育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只是一些高校的系或某些专业设有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体而言,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公共必修课。另外,高校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队伍,生态文明教育尚未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生态环境等保护有机结合。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相辅相成,大学生缺少生态文明教育将极大阻碍“美丽中国”建设;同时,“美丽中国”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适应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出现与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和滞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生态文明建设者,其生态文明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高度,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未接触过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大部分高校尚未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普及率并不高。在部分高校课程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停留在表面,并不深入,在教育广度和深度方面不够。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较差。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常态下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具有广泛性和跨学科性。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对生态文明内涵等缺乏深入了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和进修机构尚未建立,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体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而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机构建设层面,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推动成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大学生社团或协会,组建专业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和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实施纲要。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和落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纲要。在组织架构上,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应从高校工作自身实际出发,设立校园管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大学生生态文明社团等四个科室,分别负责校园生态环保及人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策划及相关社团的运行管理及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在生态文明办公室工作人员安排上,要打破常规,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包括一定学生代表。学校教务处、团委、后勤管理处及学生代表等各选一名领导分别负责生态文明办公室的分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运转流畅、成效显著的工作格局,扎实推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第二,理论教育层面,重视高校学科体系和相关课程设置与建设,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积极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校自身实际,从生态文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积极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加快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可根据现有高校课程设置原则,从选修课和必修课入手,围绕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设置相关课程,突出生态环保现状、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经验等重点,围绕其开设公共选修课。在必修课方面,大力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此外,还要适当合理安排不同专业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升身体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教育实践层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外实践力度,不断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生态文明建设除了理论层面外,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班级、社团等形式,积极发挥新媒体等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社团尤其是生态文明类社团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社团可以以生态文明等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社团成员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形式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同時,发挥班级作用。高校班级拥有共同的专业背景,学生之间联系密切,便于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特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此外,要注重成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网络形式,发挥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利用微博、高校bbs、微信、人人网等网络平台积极展现生态文明成果,提升校园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参考文献:
[1]曹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观念与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2]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胡晓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张楠.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范式创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郑世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09(7).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反映出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取得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等遭到破坏,以往的“绿水青山”正在逐渐减少,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尚处于认识领域,长期处于被忽视地位,没有明确要求。具体表现在:高校生态文明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认识观念偏差,生态文明教育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只是一些高校的系或某些专业设有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体而言,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公共必修课。另外,高校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队伍,生态文明教育尚未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生态环境等保护有机结合。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相辅相成,大学生缺少生态文明教育将极大阻碍“美丽中国”建设;同时,“美丽中国”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适应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出现与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和滞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生态文明建设者,其生态文明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高度,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未接触过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大部分高校尚未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普及率并不高。在部分高校课程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停留在表面,并不深入,在教育广度和深度方面不够。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较差。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常态下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具有广泛性和跨学科性。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对生态文明内涵等缺乏深入了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和进修机构尚未建立,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体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而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机构建设层面,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推动成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大学生社团或协会,组建专业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和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实施纲要。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和落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纲要。在组织架构上,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应从高校工作自身实际出发,设立校园管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大学生生态文明社团等四个科室,分别负责校园生态环保及人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策划及相关社团的运行管理及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在生态文明办公室工作人员安排上,要打破常规,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包括一定学生代表。学校教务处、团委、后勤管理处及学生代表等各选一名领导分别负责生态文明办公室的分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运转流畅、成效显著的工作格局,扎实推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第二,理论教育层面,重视高校学科体系和相关课程设置与建设,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积极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校自身实际,从生态文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积极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加快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可根据现有高校课程设置原则,从选修课和必修课入手,围绕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建设设置相关课程,突出生态环保现状、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经验等重点,围绕其开设公共选修课。在必修课方面,大力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此外,还要适当合理安排不同专业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升身体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教育实践层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外实践力度,不断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生态文明建设除了理论层面外,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班级、社团等形式,积极发挥新媒体等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社团尤其是生态文明类社团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社团可以以生态文明等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社团成员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形式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同時,发挥班级作用。高校班级拥有共同的专业背景,学生之间联系密切,便于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特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此外,要注重成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网络形式,发挥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利用微博、高校bbs、微信、人人网等网络平台积极展现生态文明成果,提升校园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参考文献:
[1]曹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观念与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2]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胡晓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张楠.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范式创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郑世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