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非常系统的学科,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特别是现在新课标的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学边复习并将现在所学的与前面学过的形成一个整体,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显得更加重要。针对这一问题,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这儿我浅谈一种方法——点、线、面教学。
  
  一、点
  
  “点”就是对所学内容里所包含的知识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弄清现在所学内容与前面学过的哪些知识点有关联。只有了解了所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才能对所学内容先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学好这节知识。特别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往往对以前的知识点的关键没有掌握,如不让他们弄清哪些知识点的关键可能无法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老师的提醒和复习将对他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并对老师的教学成功与否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所学内容知识点进行整理并提出来是老师在教新知识时应首先做的第一步。比如说,在《一次函数》章中的知识点就有“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平移的相关知识等。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平移,复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应弄清解方程的步骤方法,不等式一样,平面直角坐标系应弄清各象限坐标的特点。
  
  二、线
  
  “线”就是对一章一节的知识进行梳理,把已学的知识点串成一条一条的线,让学生弄清这些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让学生对一章的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了解这一章知识推证关系。特别是有关几何的章节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说全等三角形一章中所有的知识点可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这一条线中一层一层的关系很明显没有第一个就不能学习第二个。比如没学定义就不能学习性质,没学条件就不能学习平分线的性质。虽然这一点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清楚,但关键在于在弄清这一点的前提下对所学知识要非常明白就不十分容易。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对所学知识理成线,并让学生引起重视对他们很好地对这一章进行掌握有很大帮助,使学生明白自己学的啥。
  
  三、面
  
  “面”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面,让学生在学习时遇见一处知识就能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如学生在遇见二次函数时能马上想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顶点坐标等。然后综合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面是学生最终形成能力的关键,学生如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面,他就不能解决综合性问题,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实际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地运用一点知识而是对一个点相关的知识都要运用。没有形成知识面根本无法解决。
  实际上新课标下的教材在编写上就很好地运用了点、线、面这一教学方法。如:新教材中每一章的结尾都有本章结构知识图和回顾与思考,结构图就是为了把本章的知识点串成线从而形成面,回顾与思考采用问题的形式回顾本章所学内容,老师在研读分析、深入理解教材后帮助学生解决“回顾与思考”中的问题,就能让学生很好地对本章知识形成一个面,从而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点、线、面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梳理一个章节或几个相关章节的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更多的空间,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完一些相关知识点后自动地在脑海里对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并牢固掌握这些知识,举一反三,达到最终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学习、接受数学知识,培养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637700四川省营山县孔雀小学)
其他文献
2007年初中毕业会考已进入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语文学科如何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面总复习,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使得语文复习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在有限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语文学科在全县居于领先地位,在此我简单地谈谈语文迎考的学习方法,供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体验学习”。    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体验    “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体验——认识——再体验——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倾向的。兴趣的培养应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与成功、进步联系起来,同美学观联系起来。  下面从两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不成熟的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一、美学观的形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与所输入材料的美感联系在一起。审美观的形成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则是学习的最好报偿,这种报偿反过来又激励、推动着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应善
期刊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具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参与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密切配合,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音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获得理解,因此,搞好学具操作活动,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通
期刊
对“几何画板”的认识与使用已经三年了,在自己的教学、课件制作和课题组活动过程中,认识到了它的动态图形、丰富变换、强大计算和交互功能,为它的魅力所折服。    一、几何画板的特点    1、动态性。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几何画板》的这种特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几何规律,深得几何的精髓。可以把《几何画板》看成
期刊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学应把“激思”定为大纲,以“激思”为大纲,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个“激”字,在“激思”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必须抓住八个字,从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可收到较理想的“激思”效果:    一、以趣激思    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情感的源泉、力量和行动的源泉、成功的源泉。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一种情感行为,中学生其学习动
期刊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忽略这条准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置一些自认为有一定价值,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殊不知在无形中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对学生的问题能力培养,结果一年年下来,造就的都是“循规蹈矩”的,缺乏创新意识的“人才”,违背教育初衷。所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更加体会到在
期刊
曾经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这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的一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生理性思维日渐成熟,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女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女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女生数学能
期刊
语文具有无穷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价值,一是使用价值,二是美的价值。我们每人每天都使用语文,每人每天都无不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  现代教育家吕淑湘老师给语文的定位是:从性质来说,语文是工具学科,是人们日用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从教学任务来看,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样定位是很客观的,过去我们的教学质量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语文的性质和它的教学任务,只是照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