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整合最理想的办法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学教并重;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启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让我的课堂受益匪浅。可是在我参加了一次省级音乐教师培训活动,听了与会教师十几节音乐信息整合课与评委及专家的讲评和报告后,反思自己的信息整合课存在许多不足。正像吴彬教授所批评的:课堂中缺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与合作。
整合不是学生只当一个“观看者”,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完全被课件所取代;更不是课件带着教师走,老师带着学生走。近一年多来我对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走进音乐课堂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探究。我以为信息整合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如:我执教的《热爱地球妈妈》一课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思想。课的开始就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感知音乐,欣赏乐曲《沉思》时,音乐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地球妈妈的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着天空被污染,地球被破坏,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地球妈妈在叹息、在哭泣的动画。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此环节采取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操作步骤:①出示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略);②学生边听音乐边在网上自主完成答题;③相互交流答题结果(大屏幕)。在处理歌曲的环节,学生通过音像资料边听《沉思》和《热爱地球妈妈》的音乐边选用不同颜色来表现乐曲情绪,是哀怨凄苦的还是优美抒情的?选用蓝色还是红色?孩子们戴上耳机进行聆听、选择,分辨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情绪变化以后,孩子们带着两种不同的情绪变化演唱歌曲。营造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发展思维。同时,组织学生协作学习,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的工具。
课堂的价值是发展学生,整合的主旨是要让信息技术来为音乐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音乐服务,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增效和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更好地整合,将是我们今后要学习和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学教并重;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启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让我的课堂受益匪浅。可是在我参加了一次省级音乐教师培训活动,听了与会教师十几节音乐信息整合课与评委及专家的讲评和报告后,反思自己的信息整合课存在许多不足。正像吴彬教授所批评的:课堂中缺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与合作。
整合不是学生只当一个“观看者”,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完全被课件所取代;更不是课件带着教师走,老师带着学生走。近一年多来我对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走进音乐课堂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探究。我以为信息整合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如:我执教的《热爱地球妈妈》一课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思想。课的开始就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感知音乐,欣赏乐曲《沉思》时,音乐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地球妈妈的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着天空被污染,地球被破坏,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地球妈妈在叹息、在哭泣的动画。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此环节采取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操作步骤:①出示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略);②学生边听音乐边在网上自主完成答题;③相互交流答题结果(大屏幕)。在处理歌曲的环节,学生通过音像资料边听《沉思》和《热爱地球妈妈》的音乐边选用不同颜色来表现乐曲情绪,是哀怨凄苦的还是优美抒情的?选用蓝色还是红色?孩子们戴上耳机进行聆听、选择,分辨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情绪变化以后,孩子们带着两种不同的情绪变化演唱歌曲。营造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发展思维。同时,组织学生协作学习,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的工具。
课堂的价值是发展学生,整合的主旨是要让信息技术来为音乐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音乐服务,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增效和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更好地整合,将是我们今后要学习和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