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到龚全珍日记,我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奉献的美好。龚全珍老人淡泊俭朴一辈子、倾注教育。大学青年教师更要确立教育信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教育责任,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教师信仰是对人生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要通过学习龚全珍老人等楷模的先进事迹,坚定人生的奉献精神,还要刻苦阅读人文经典,努力培养理性思维等途径去实现人生崇高的信仰。
【关键词】龚全珍;高校青年教师;信仰的养成
1 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体系正处于矛盾和迷茫中,而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奉和遵循,对个人的行为举止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把信仰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时,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及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是非评价与人格特征。
全社会都在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龚全珍身后的坚定信仰将会给她的晚辈们以深深的启迪。龚老是将军夫人,却始终甘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一辈子坚守信仰,一辈子热心教育,在她的身后的,是信仰的力量。如今已九十高龄,她仍然关注社会、帮助他人,无私奉献一辈子,崇高的人生信仰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幻化成为她的行动指南,她的习惯和本能。她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
2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现状:对照龚全珍精神的反思
课题组通过访谈法对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十余次访谈并且做了笔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教育信仰是教师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内在需要。然而,教师的权威身份比较低,仅在课堂上和面对学生家长时才有所表现。因此支持教师一辈子做教师的,显然不是外在的物质性力量,而是内在的精神性力量。
受到市场经济商潮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相关法律日趋完善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加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物价连连上涨、分配机制不公、房价只涨难跌、贪污腐败现象蔓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就业形势严峻等负面问题越来越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在拷问人们的内心---到底要有怎样的信仰、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也在不断触碰社会的道德底线——道德是什么?道德在哪?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必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使少数高校青年教师深感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认为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哪一样都离不开经济的保证、认为信仰遥不可及、认为信仰解决不了当前的实际问题。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当今高校的青年教师信仰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信仰动摇,敬业精神弱化。有些青年人把选择大学教师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把其当成一块跳板,一有机会便会考虑另谋高就或是作为谋生手段,甚至有的人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上进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第二、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弱化。一部分青年教师很难做到为人师表,自身存在做学问不严谨、心态急躁、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上课在应付,甚至缺课;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夹杂消极的思想和言论,这些请不到学生的楷模,反而成了反面教材,严重阻碍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第三、大局观、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弱化。少数青年教师对单位分配的任务或是消极推诿,一旦牵涉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选择的时候,强调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有的还将“等价交换”、“给多少工资做多少事”等等挂在嘴边,少有奉献;同事之间缺乏协作、缺少相互尊重,甚至心存嫉妒,互相人生攻击,最终导致集体利益受损,教育质量下滑。
相比之下,龚全珍老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体现了一名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践行了当代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她崇高的信仰,让年轻的你我相形见绌。
3 高校青年教师信仰养成的措施和途径:学习龚全珍精神树立教育信仰
信仰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非一蹴而就的。信仰形成的措施和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青年教师应该端正态度,加强理论学习,要汲取榜样的力量,鞭策自己,提高自我修养。高校可以选择老、中、青教师中师德高尚、信仰坚定的教师, 组建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以点带面来带动、提升学校良好的道德信仰氛围,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青年教师信仰养成上的重要作用。高校还应分析研究教师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摸索出适应自身学校实际的加强青年教师科学信仰的新途径、新方法,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形式,比如,开展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的研讨会、学习先进事迹的主题演讲等等,让他们参与到学习当中,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觉的在思想上做自我修整,从而使青年教师们的信仰道德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
其次,各高校需关注并重视教师需求,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较全面知识结构。高校应努力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人才成长的环境,重视并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促使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为青年教师办实事,解难事,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福利待遇,使他们能安心扎根于教育事业无后顾之忧。要把青年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才能增强师德信仰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最后,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双管齐下。道德建设不应该单靠提倡,还须依法依规办事,通过法律、法规和校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现今的《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从宏观上用法制规范教师行为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学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做保障,细化并公开奖惩、津贴、评优、晋职、聘用等条件,与师德信仰挂钩。要把师德信仰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考核当中,一定要将多方面的考评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结果也要同奖励、职务聘任、晋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爱丽、白丽娟.试论高校青年教师信仰教育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1).
[2] 周航.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注]
本文系2013年萍乡学院思政课题“高校青年教师信仰问题研究”(编号:2013-1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龚全珍;高校青年教师;信仰的养成
1 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体系正处于矛盾和迷茫中,而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奉和遵循,对个人的行为举止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把信仰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时,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及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是非评价与人格特征。
全社会都在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龚全珍身后的坚定信仰将会给她的晚辈们以深深的启迪。龚老是将军夫人,却始终甘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一辈子坚守信仰,一辈子热心教育,在她的身后的,是信仰的力量。如今已九十高龄,她仍然关注社会、帮助他人,无私奉献一辈子,崇高的人生信仰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幻化成为她的行动指南,她的习惯和本能。她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
2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现状:对照龚全珍精神的反思
课题组通过访谈法对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十余次访谈并且做了笔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教育信仰是教师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内在需要。然而,教师的权威身份比较低,仅在课堂上和面对学生家长时才有所表现。因此支持教师一辈子做教师的,显然不是外在的物质性力量,而是内在的精神性力量。
受到市场经济商潮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相关法律日趋完善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加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物价连连上涨、分配机制不公、房价只涨难跌、贪污腐败现象蔓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就业形势严峻等负面问题越来越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在拷问人们的内心---到底要有怎样的信仰、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也在不断触碰社会的道德底线——道德是什么?道德在哪?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必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使少数高校青年教师深感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认为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哪一样都离不开经济的保证、认为信仰遥不可及、认为信仰解决不了当前的实际问题。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当今高校的青年教师信仰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信仰动摇,敬业精神弱化。有些青年人把选择大学教师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把其当成一块跳板,一有机会便会考虑另谋高就或是作为谋生手段,甚至有的人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上进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第二、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弱化。一部分青年教师很难做到为人师表,自身存在做学问不严谨、心态急躁、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上课在应付,甚至缺课;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夹杂消极的思想和言论,这些请不到学生的楷模,反而成了反面教材,严重阻碍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第三、大局观、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弱化。少数青年教师对单位分配的任务或是消极推诿,一旦牵涉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选择的时候,强调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有的还将“等价交换”、“给多少工资做多少事”等等挂在嘴边,少有奉献;同事之间缺乏协作、缺少相互尊重,甚至心存嫉妒,互相人生攻击,最终导致集体利益受损,教育质量下滑。
相比之下,龚全珍老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体现了一名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践行了当代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她崇高的信仰,让年轻的你我相形见绌。
3 高校青年教师信仰养成的措施和途径:学习龚全珍精神树立教育信仰
信仰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非一蹴而就的。信仰形成的措施和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青年教师应该端正态度,加强理论学习,要汲取榜样的力量,鞭策自己,提高自我修养。高校可以选择老、中、青教师中师德高尚、信仰坚定的教师, 组建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以点带面来带动、提升学校良好的道德信仰氛围,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青年教师信仰养成上的重要作用。高校还应分析研究教师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摸索出适应自身学校实际的加强青年教师科学信仰的新途径、新方法,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形式,比如,开展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的研讨会、学习先进事迹的主题演讲等等,让他们参与到学习当中,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觉的在思想上做自我修整,从而使青年教师们的信仰道德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
其次,各高校需关注并重视教师需求,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较全面知识结构。高校应努力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人才成长的环境,重视并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促使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为青年教师办实事,解难事,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福利待遇,使他们能安心扎根于教育事业无后顾之忧。要把青年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才能增强师德信仰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最后,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双管齐下。道德建设不应该单靠提倡,还须依法依规办事,通过法律、法规和校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现今的《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从宏观上用法制规范教师行为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学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做保障,细化并公开奖惩、津贴、评优、晋职、聘用等条件,与师德信仰挂钩。要把师德信仰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考核当中,一定要将多方面的考评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结果也要同奖励、职务聘任、晋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爱丽、白丽娟.试论高校青年教师信仰教育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1).
[2] 周航.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注]
本文系2013年萍乡学院思政课题“高校青年教师信仰问题研究”(编号:2013-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