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分析超重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膳食结构,为糖尿病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住院T2DM患者103例为调查对象(男58例,女45例,年龄≥25岁),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3组:18.5
Wolfram综合征是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早发糖尿病、尿崩症、视神经萎缩、神经性耳聋等多器官疾病,其致病基因为WFS1基因及CISD2基因。先证者男性,12岁,从4岁起先后出现糖尿病、神经性膀胱、视神经萎缩、尿崩症,同时存在双侧肾积水及输尿管异常。其妹8岁,亦罹患糖尿病4年,尚未出现其他系统疾病。弟弟4岁,糖耐量结果显示为糖耐量受损,无其他系统异常。基因检查结果显示先证者、其同胞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进步,单基因糖尿病的致病机制逐渐清晰,分子检测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接受基因检测的机会,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但是对于二代测序产生的基因变异数据,如何进行解读是影响临床对于遗传数据使用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变异数据解读标准,以便对数据的使用更加规范、准确,保证同样的基因变异,具有相同的评估结果,避免出现同一个变异出现不
单基因糖尿病是由单一基因缺陷引起的一类分子病因明确的糖尿病,绝大多数属于特殊类型糖尿病。临床上遇到的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线粒体糖尿病、伴糖尿病的综合征等,常有误诊情况发生,其症状及用药也区别于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遗传检测为目前单基因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在检测方法上需要合理选择,增加基因缺陷在糖尿病分型及诊治中所占的分量,有利于个体化的精准诊治。
单基因糖尿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其致病基因大多涉及胰岛β细胞发育、功能或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传导,以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和新生儿糖尿病最常见。研究发现,多个单基因糖尿病致病基因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基因重叠,其常见变异显著增加T2DM发病风险。此外,以单基因糖尿病致病基因为靶点的降糖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对单基因糖尿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T2DM发病机制、预后判断以及药物研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PF)的临床表现、诱因、治疗及疾病转归。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例PF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6例PF患者中,1例于妊娠早期发病,3例于妊娠晚期发病,2例于分娩后2周内发病。4例胎儿存活,2例胎死宫内。3例患者起病前有流感样症状或消化道症状。3例患者孕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在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目的探讨胰岛素基因突变致新生儿糖尿病(NDM)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12月诊断的一例永久性NDM(PND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运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ATP敏感钾通道编码基因(KCNJ11、ABCC8)和胰岛素基因测序。总结既往报道的胰岛素基因突变致NDM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先证者检测到胰岛素基因(NM_000207.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r2a1对棕榈酸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体系在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中转染Nr2a1的过表达质粒,研究Nr2a1在棕榈酸诱导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ctor组、棕榈酸+Vector组和棕榈酸+Nr2a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棕榈酸对Nr2a1及刺激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刺激因子1型α(
磷化铝(aluminum phosphide,ALP)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谷物熏蒸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ALP的频繁使用导致中毒的患者数量增加。ALP中毒的死亡率极高且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对急性毒性过程探讨的不断深入引入了新的治疗手段。某些新的可能有效的抗氧化剂有望应用于治疗ALP中毒。此外,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
目的掌握烟台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为评价放射防护设施与放射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至12月,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定方法对烟台市医疗机构1 803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4个周期(每个周期3个月)的个人剂量监测。按照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根据不同职业分类对放射工作人员集体有效剂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