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日常生活的微观写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塔尤》是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该书于1975年在巴黎出版,中译本上世纪9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年已第4次印刷。可见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透过标题《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我们可了解到这部著作所关注的不是跨越千百年的历史,他所研究的仅仅是蒙塔尤这个村庄三十年间的历史。勒华拉杜里对蒙塔尤的研究是根据主教雅克·富民埃——后来任教皇伯努瓦十二世任帕米埃主教时的审判记录而进行的,也正因此这份记录被较好地保存下来。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蒙塔尤的生态,介绍当地的环境、居民状况、牧民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第二部分为蒙塔尤考古,从当地人的举止、性行为、婚姻情况、生老病死、男男女女、青年儿童,一直谈到家庭、社会风俗、宗教习惯和来世观念等。有了解细节怪癖的雅克·富尼埃对蒙塔尤的居民进行了大量的传唤和审讯,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村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和各种矛盾,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连勒华拉杜里自己都感叹到:“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1]确实,对蒙塔尤这个法国小村庄来说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后人”,能看到如此宝贵的材料。
  曾有不少学者了解这份记录并利用它做了某些方面的研究,如德国的多林格尔,研究法国的教派与罗马教皇的冲突以及宗教异端;法国学者夏尔·莫里尼埃、杜埃和维达尔等[2]。然而,这些作品中没有像《蒙塔尤》取得那么大的成功。这应归功于勒华拉杜里学识和才能,尤其对这份材料的运用。
  一 对有限时空环境下历史的考察
  史学的研究单位通常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由地理、气候、生物等因素组成的“长时段”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等在一段时间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组成了“情势的历史”。因此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跨越百年甚至千年的结构历史的研究上。然而这时微观史学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在微观史学家的眼中,他们关注的是研究主体具体涉及到的时间,因此,“他们的著作经常打破惯常的单一的历史分期方法,揭示出每个叙述中心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时间序列”[3]。作为布罗代尔得意门生的勒华拉杜里顺应微观史潮流,写作了《蒙塔尤》,虽然之前他跟随老师的步子写了反映 “长时段”历史的《朗格多克的农民》一书。而且从空间上讲,这本书反映了年鉴学派兴起了区域史的研究,对一些规模较小的区域,例如某个城市或村庄进行的微观研究,再现这个区域过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普普通通的民众的日常生活,不类传统史学以国家和民族为单位。蒙塔尤位于法国南部,拉杜里集中研究这个人口仅有二百余人的小村庄。这是受微观史的影响。因此勒华拉杜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都与过去年鉴学派提倡的有所差别。
  在本书的背景知识介绍上,拉杜里借鉴了人类学研究方法:对调查地生态环境的进行考证,这是揭示社会结构、文化、人类生活状态的前提。所以拉杜里在第一部分着力描写了村庄的生态,“考察了村子、土地和社会的全貌”,即研究了蒙塔尤的地理环境、动植物、以及物质生活和生活环境。如,他研究了当地的农业和牧业,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各种各样的牧工,长途转场放牧的地域及流向、牧业的季节等。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继承了年鉴学派的研究传统,用一种跨学科的历史学方法,不仅从农业、牧业的物质生产方面,也从社会和政治方面进行了研究。他研究了领主与领地法官权、宗教裁判所的权力、主教的权力及虽然遥远却有压倒的威慑力的王权,以及村社的作用。他还研究了生产方式:雇工情况、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等等。还涉及了牧民的社会生活、家庭观念在农民观念中的意义、牧羊人的心态这些层面,是以一种整体论的视角进行了考察。
  描写了村庄的自然环境之后,作者都将目光聚焦于家庭。一般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史是以往历史论著中不太注意的题材,但这本书透过“家庭”这个基本单位揭示出农民世界中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勒华拉杜里也提到,在一般居民心目中,“‘家’在情感、经济和门第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第42页),正是“家”的观念“把乡村的社会、家庭和文化生活统一起来”。家庭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了异端“在上阿列日和蒙塔尤形成和重建的过程中”(第43页),异端传播是以家为单位。因此,家庭构成了宗教信仰的基本单位。同样,天主教的发展也依靠家庭。在蒙塔尤的历史中,山民们历经了宗教迫害、瘟疫和战争等磨难,但主要的家庭都挺了过来(第643页)。不用说家的重要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拉杜里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设法反映这一点。他指出,家庭“控制着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还可能包括主仆之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控制着这一批人与农田牧场的关系。”(第3页)从这一点看,家庭无疑是一个浓缩了的社会。
  二 新的研究方向——心态史
  本书第二部分,名为“考古”,其实并不是考古学学科意义上对历史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古,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考察当地农民的生活心态,即涉及心态史。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不过至少可以顾名思义为“研究人们心态的历史”。心态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年鉴派史学的创始人费弗尔[4],这看起来像是在写文学作品,其实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它与心理学的发展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至少我们认同人的心态跟其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拉杜里的这本书第二部分有一半的篇幅涉足到了民众的心态。如:“对儿童的情感”、“心态工具—时间和空间”、“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态度”、 “圣母与圣人”、“宗教实践”、“羞耻心和犯罪”、“民俗与鬼魂”、“死后与彼岸世界”、“家与彼岸世界”等章节。在这里,拉杜里探讨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对死亡的态度,人对死后彼岸世界的寄托和道德心理、犯罪心理等等,探讨了这些心态长时段主宰着集体的原因,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具体地说,如牧羊人莫里的生活,内心的感受、精神世界。又例如在对性的探讨中,拉杜里得出的结论是,“在蒙塔尤。14 世纪初对性的宽容是有节制的,并只涉及少数人,但它毕竟是不可否认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表现为民间理论中的性自由主义,并和一种实践的自由主义有关,其具体表现就是常见的非正式夫妻。”(第 242页)而在对信仰的研究中,他认为,“蒙塔尤社区的‘信仰方式’是多种层次的重叠,是由许多不同年代的异质观念构成的,有点像北部的阿基坦盆地和巴黎盆地那种因地质迭复而形成的大型沉积‘盆地’”。(第4页)拉杜里竭尽全力通过这些被审判的异教徒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他看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考察,对文化心态的考察,才是历史研究最深层也是最底层的探索。   其实,书中描写的许多心态不仅在法国乡村,而且在世界各地很多乡村都存在。不仅在14世纪,以后的许多世纪,直至今天,仍然是人类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居民的心态。它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期盼和畏惧以及精神寄托和信仰。拉杜里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五百多年以前的那个小山村的精神世界,这是我们在其他史学作品中很难看到的。由于加入对精神世界的研究,历史研究比以往研究的东西更为广泛,也更为接近历史真相。而拉杜里对蒙塔尤居民的心态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心态史的方法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生动的例证。
  当然拉杜里不是直接进入心态或者精神世界的主题,而是先对这个法国小村庄的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为“心态”的出现打好铺垫。如描写他们哭泣、欢乐、礼貌和致意、抓虱子和卫生举止、狠袭动作和祝圣动作,从易感性到爱情、同性恋等等生动的语言和行为举止。还有一部分如“书籍与夜晚聊天”、“女人、男人和青年”、“小酒店、弥撒、小集团”,“宗教实践”、“贫穷、施舍、劳动”等内容。通过拉杜里的描写,我们也较为容易理解这些人的文化心态。
  三 对日常生活史的尝试
  作为微观史学一部出色代表作,《蒙塔尤》在研究对象的时空选择上应该说更接近历史本身的发展。空间小,虽然涉及村庄不远的高山草场,但比起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好操作的范围;时间短,虽然三十年也会发生很多事情,但比起百年千年的历史已是小巫,至少不用考证“长时段”历史的那种区域变迁等。另外,《蒙塔尤》关注的是历史上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这极大地突破了史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不再是精英人物的传记,而把各色人等都纳入了历史观察的视野。拉杜里笔下的人物性格饱满、生动鲜活,充满活力,令人爱不释手。同时他通过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特别是宗教审判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姿态以及内涵的符号意义,推导出普通民众的心态和集体精神,用小题材写出一部成功的著作,受到了史学界的好评,也使史学研究变得生动起来。
  拉杜里对乡村文化日常生活这样极为细致的探讨,符合普通人的实践思维,即使有很多生活状况不相同,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对于普通大众日常文化生活的探讨,国际上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讨论。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和提倡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的研究[5]。国内世界史研究领域也关注此潮流。如侯建新教授近年撰文指出:“提倡经济史与社会史的互动;提倡与社会史的整合并主张‘整体历史’研究;强调研究长时段、普通人的生活等几方面,亦已达成广泛共识”[6]。强调社会史研究应关注到普通人的生活。
  不管是微观史,还是心态史、日常生活史,拉杜里都在努力展示叙述历史的基本方法,即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把这个地方的历史向我们告知,尽量不去做任何的评价。这是历史学者们努力的方向。然而,在《蒙塔尤》中也很容易找到漏洞,例如受裁判所审问的村民在审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威胁,证词可能不是很精确。尽管如此,勒华拉杜里为我们展示了历史想象的精心杰作,揭示甚至连村民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事实上知晓得东西,使我们对中世纪法国乡村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著,许明龙、马胜利译:《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2]章衍:《人类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以<蒙塔尤>为个案的分析》,《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3]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4]吕一民:《法国心态史学述评》,《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樊江宏:《法国年鉴学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5]胡悦晗、谢永栋:《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述评》,《史林》2010年第5期。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6]侯建新:《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研究。时至今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即汪曾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作品中深刻的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汪曾祺的小说作品,对其小说进行仔细研读,结合大量汪曾祺作品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揭示汪曾祺与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佛教思想;禅宗意蕴  一、
期刊
【摘要】:中国人物画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独创的一种绘画艺术,它包括有工笔、写意、白描等具体形式。中国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精确细致的工笔手法来表现的一种绘画。我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战国、汉唐、五代和两宋,汉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代达到成熟时期。工笔人物画始终将写意性贯穿其中[1],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继承、发展和创新,经历数千年的历练与文化积淀,融入了中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们对室内设计的看法和观念,使得当前的室内设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风格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当前在室内设计领域在消费文化时代的背景下的发
期刊
【摘要】:漓江画派是中国众多画派中的一支,她扎根于八桂大地,依靠山清水秀的地域特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根基,创造出了旗帜鲜明、风格独特的艺术样式。漓江画派在阳太阳、黄独峰、黄格胜等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成为广西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为广西文化建设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漓江画派;产生;发展  “‘漓江画派’崛起于八桂大地已逾 8 个年头,其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后,摄影术通过上海、宁波等通商口岸传入浙江境内。十九世纪中后期,照相馆业在浙江境内扎根。经考证,浙江照相馆业兴起于清光绪年间,早起代表性照相馆多聚聚与杭甬等地,文章还概述了当时照相业的服务概况。  【关键词】:晚清;浙江;照相馆业  19世纪40年代起,诞生不久的摄影术就沿海通商口岸陆续传入中国。早期中外摄影师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及其部分周边地区
期刊
【摘要】:伤痕文学是在新历史时期内,由青年文学作家团体掀起的第一个全新文学思潮,它的出现唤醒了中华民族对过去错误思想道路的艰难思索和深切思考,同时也促进了新时期文学的繁荣。本文旨在从无意识、心灵扭曲、悲剧结局三个方面来分析《透明的红萝卜》中的“伤痕”所在。  【关键词】:伤痕文学;无意识;心灵的扭曲;悲剧结局  一、社会群体的冷漠与无意识  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及小说的背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小学童话剧《温暖》为线索,从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现实意义、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呼吁人们理性看待儿童音乐教育,还儿童烂漫童年。  【关键词】:儿童音乐;歌舞剧;教育  “儿童”一词,代表新生力量,让人满怀希望,心生温暖,他们清澈的目光中透着对“美”的渴望、对新奇的向往,这是儿童的特质,也是生命本初的纯真追求。而在商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潮
期刊
【摘要】:费欣的素描以线条著称,他是以强调形体轮廓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绘画,通过对轮廓的强调建立画面的基本框架和审美趣味,创造了典型的唯美的“线条”。 ,这种对客体的观察方式也延续到他的油画作品中,费欣的绘画作品色彩明快、 明暗对比响亮, 表现力强。 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 自成一家, 刻画深刻入神。 费欣的作品倾向于从生活中直接取材, 追求自然与真实、 纯正与鲜明, 钟情于肖像画与风俗画
期刊
【摘要】:山东民歌种类多样,具有朴实、淳厚、粗犷等特点。生活小调是山东民歌最为突出的。小调代表作《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影响最广,也是最能体现山东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之一。人们所说的声乐艺术,是通过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艺术。歌唱语言的清晰,应是歌者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歌唱的咬字、吐字将直接影响歌曲的情感、风格、主旨的表达。本文通过浅谈山东民歌在实际演唱当中的咬字
期刊
【摘要】:唐代,一个佛教造像的鼎盛时期。通过论述佛教审美取向石窟中大唐盛世众佛画成就、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佛、迦叶与阿难、菩萨造像的艺术特色,天王、力士、飞天、乐伎)、唐代经变故事画来展现唐代造像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时代特点,再现大唐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唐代佛教造像;石窟;人物形象  引 言  唐代时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我国的佛教造艺术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极致。魏晋以来,随着佛教的弘扬,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