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今年的高考作文,你怎么看?——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总是那样吸引公众的眼球。因为一篇作文背后,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科目的命题要求,更渗透着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的关注,乃至对教育改革的诉求。
人们关注高考作文,其实满足的也是一种追忆和怀旧的心理。就像《那些年》《致青春》等电影大卖,集体怀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消费现象。怀旧不是因为曾经更美好,而是因为曾经更青春。对于那些年我们所经历过的高考,人们唯一能回忆起来的大概也就是高考作文了。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回想当年的高考作文,于是成为一种高考作文情结。
有一种说法,“高考作文就是政治常识、哲学原理、道德共识、名人逸事大杂烩”。甭管这种说法本身是否公允,但现实大抵如此,今年亦不例外。今年的作文题,除天津卷是“×而知之”外,其余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其中,全国卷的“同学关系”,让人想到接连发生的校园命案;浙江卷的“三句话看青春”,让人想到时髦的致青春;山东卷“为作家作品挑错”,明显涉及莫言获诺奖;江西卷的“学生有三怕”,则紧扣学生生活。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高考作文则大多需要考生思考所谓哲理。上海卷考“更重要的事”,四川卷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北京卷考“爱迪生看手机”,新课标卷考“经验与勇气”,辽宁卷考“沙子与珍珠”,江苏卷考“探险者与蝴蝶”,重庆卷考“大豆与豆腐”,湖北卷考“方与圆”,福建卷考“流星与树根”,安徽卷考“为什么会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湖南卷考“我愿意”……这些作文题与当下的现实并没有直接关系,着重考核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说白了,平日不习惯“故作沉思状”,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没有想过几个哲理问题,是很难写好这类作文的。
作文出题迷失于诗意,不直面反映现实,高考作文年年都会招致这样的批评,今年大概也不会例外。但是笔者认为,在一个从未开设思辨课程的国度,通过高考作文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做些思辨训练,其实也挺好。“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据说这些是参加法国高考的考生所要面对的作文题。相比之下,他们的作文题似乎更加“脱离现实”,更加“流于空谈”。
然而,如果在毫无现实羁绊的青春岁月,都不去仰望星空、思考哲理,这一生又将何时才有这样的闲暇与机缘呢?别怕高考的考生们不会直面现实,不会关注社会,当他们走入社会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必须“关心粮食和蔬菜”。
而现在,且让考生们学着思考点不着边际的问题,带着思考迈过高考这道青春门槛,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即便是“故作沉思状”。
人们关注高考作文,其实满足的也是一种追忆和怀旧的心理。就像《那些年》《致青春》等电影大卖,集体怀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消费现象。怀旧不是因为曾经更美好,而是因为曾经更青春。对于那些年我们所经历过的高考,人们唯一能回忆起来的大概也就是高考作文了。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回想当年的高考作文,于是成为一种高考作文情结。
有一种说法,“高考作文就是政治常识、哲学原理、道德共识、名人逸事大杂烩”。甭管这种说法本身是否公允,但现实大抵如此,今年亦不例外。今年的作文题,除天津卷是“×而知之”外,其余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其中,全国卷的“同学关系”,让人想到接连发生的校园命案;浙江卷的“三句话看青春”,让人想到时髦的致青春;山东卷“为作家作品挑错”,明显涉及莫言获诺奖;江西卷的“学生有三怕”,则紧扣学生生活。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高考作文则大多需要考生思考所谓哲理。上海卷考“更重要的事”,四川卷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北京卷考“爱迪生看手机”,新课标卷考“经验与勇气”,辽宁卷考“沙子与珍珠”,江苏卷考“探险者与蝴蝶”,重庆卷考“大豆与豆腐”,湖北卷考“方与圆”,福建卷考“流星与树根”,安徽卷考“为什么会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湖南卷考“我愿意”……这些作文题与当下的现实并没有直接关系,着重考核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说白了,平日不习惯“故作沉思状”,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没有想过几个哲理问题,是很难写好这类作文的。
作文出题迷失于诗意,不直面反映现实,高考作文年年都会招致这样的批评,今年大概也不会例外。但是笔者认为,在一个从未开设思辨课程的国度,通过高考作文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做些思辨训练,其实也挺好。“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据说这些是参加法国高考的考生所要面对的作文题。相比之下,他们的作文题似乎更加“脱离现实”,更加“流于空谈”。
然而,如果在毫无现实羁绊的青春岁月,都不去仰望星空、思考哲理,这一生又将何时才有这样的闲暇与机缘呢?别怕高考的考生们不会直面现实,不会关注社会,当他们走入社会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必须“关心粮食和蔬菜”。
而现在,且让考生们学着思考点不着边际的问题,带着思考迈过高考这道青春门槛,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即便是“故作沉思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