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主之词传世甚少,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所录不过四首而已,《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最为脍炙人口,历代论词者多有论述。但其中不乏认识模糊、理解错误之处,本文就词牌和三字两结句的问题作些梳理,略陈拙见,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浣溪沙》 两个问题 艺术魅力
中主之词传世甚少,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所录不过四首而已,《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最为脍炙人口,历代论词者多有论述。但其中不乏认识模糊、理解错误之处,本文就词牌和三字两结句的问题作些梳理,略陈拙见,就正于方家。
一、关于词牌“浣溪沙”
据南京师范大学研制的《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计算机检索系统统计,在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唐宋词调中,以“浣溪沙”一调的使用频率最高,颇受名家喜爱,并风行天下,对这一词调的体性特征作些分析,很有必要。
《浣溪沙》之所以能成为唐宋词调之冠,自有其独特的体性特征和艺术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首先,曲调曲体具有轻灵婉转之美。《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在唐代为舞曲,敦煌残卷中有舞谱。此调有七言六句42字的齐言体和“七七七三”两叠48字的杂言体两种体式。这种特殊的体式属于双调体中的“双叠”形式,它表明曲调的下片乃是依照上片的乐曲重新演奏一遍。这种双叠体式很容易增强回环往复的音乐艺术效果,在创作和演唱上也比较简便易学。大概正是由于《浣溪沙》既具有轻灵的体式特征又富于婉转的音乐美感,所以能够在词体发展的初期从众多词调中脱颖而出,受到文人歌者的格外青睐。
其次,形体结构富有整饬变化之美。从形体上来考察,通常所见的《浣溪沙》由七言六句组成,分上下两片,每片各三句,每句七个字,“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王力《诗词格律》)。清代编修《词谱》,于《浣溪沙》一调取韩偓双调42字一体为正体,次体“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这与七律的押韵规则也基本吻合。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后来《浣溪沙》词与本调有异,上下片各四句,在原来三句基础上,多三字两结句,即“七七七三”两叠48字。这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叫做“添声”;从歌词的角度来讲,叫做“添字”或“摊破”;从歌词角度来说,所添的是每片的末三个字,即“不堪看”、“倚阑干”;从音韵角度来说,所增的却是每片第三句的后三字,即“共憔悴”、“何限恨”。顺便说一下,“浣溪沙”的“摊破”方法并不唯一。也有将每片第三句改为四言、五言各一句,成为“七七四五”两叠46字,仍用平声韵。宋人所称《摊破浣溪沙》多指此种破法。
二、关于三字两结句
李璟所作《浣溪沙》乃在本调基础上多增三字两结句,因此,词写得好与坏,重点全在末尾这三个字上。诚如吴小如先生所言:“这好比一首七言绝句,前三句都是七言,只有第四句却要用三个字把前三句给托住、镇住,换句话说,这三个字要有七个字的分量才行。且下片的头两句最好仍旧是一幅对联,最末一句仍得用三个字收住全篇。”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曾把《摊破浣溪沙》词调的效果比作“三句半”,道理可能就在这里吧!
先说“不堪看”。当西风刮起、秋季来临之时,美丽的荷花香气销尽翠叶枯萎。这本是很普通的自然规律,但这却引起西风的同情和眷恋。西风原为无情物,而作者却妙用移情笔法,赋予西风一颗“愁”心。既然连毫无感情的西风都忧愁起来,更不用说情感极为丰富的抒情主人公(我个人认为,此词的抒情主人公为一女性)了。此时的她看到荷花香销叶萎,自然联想到自己:青春已逝,红颜憔悴,美貌不再。荷花香销叶残尚有西风为之悲叹,人老则时不再来,别人更不加珍惜了。因此用“不堪看”作绝望之语,读来令人心酸。
再看“倚阑干”。白天因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故哀叹“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晚间因听“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也正是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历来词评家对用对偶的过片“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争论颇多。有人认为“细雨梦回鸡塞远”是写征夫雨中梦回而恍惚于其自身原处于鸡塞之远,次句“小楼吹彻玉笙寒”才是指思妇之情的。也有人认为此两句虽同写思妇之情,而前一句是思妇代征夫设想之辞,至次句方为思妇自叙之情。试想“细雨梦回鸡塞远”句,写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抒情主人公做了一个好梦,梦到了远在边塞的爱人,并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梦中醒来,发觉与心爱之人千里相隔,心中若有所失;而耳际传来淅沥雨声,又增添了她的丝丝寒意。好梦既醒,已无法入眠。正在她辗转反侧之时,远处小楼上传来了凄清的笙音,生发无穷的愁恨……既然直到玉笙“吹彻”都无法入睡,不如“倚阑干”,眺望远在鸡塞的他吧!
“倚阑干”的她,真的能眺望到心中的他吗?当然不能。梦中咫尺,醒后天涯,相去甚远,何以能见?更何况是在下着淅沥细雨的秋夜,泪水又模糊了双眼!但“倚阑干”三字,却将抒情主人公因天涯人远、幽恨难平、曲不成声、泪如泉涌而手足无措的形态,以及肝肠寸断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确如清人黄苏在《蓼园诗选》中所言:“结末‘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
关键词:《浣溪沙》 两个问题 艺术魅力
中主之词传世甚少,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所录不过四首而已,《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最为脍炙人口,历代论词者多有论述。但其中不乏认识模糊、理解错误之处,本文就词牌和三字两结句的问题作些梳理,略陈拙见,就正于方家。
一、关于词牌“浣溪沙”
据南京师范大学研制的《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计算机检索系统统计,在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唐宋词调中,以“浣溪沙”一调的使用频率最高,颇受名家喜爱,并风行天下,对这一词调的体性特征作些分析,很有必要。
《浣溪沙》之所以能成为唐宋词调之冠,自有其独特的体性特征和艺术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首先,曲调曲体具有轻灵婉转之美。《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在唐代为舞曲,敦煌残卷中有舞谱。此调有七言六句42字的齐言体和“七七七三”两叠48字的杂言体两种体式。这种特殊的体式属于双调体中的“双叠”形式,它表明曲调的下片乃是依照上片的乐曲重新演奏一遍。这种双叠体式很容易增强回环往复的音乐艺术效果,在创作和演唱上也比较简便易学。大概正是由于《浣溪沙》既具有轻灵的体式特征又富于婉转的音乐美感,所以能够在词体发展的初期从众多词调中脱颖而出,受到文人歌者的格外青睐。
其次,形体结构富有整饬变化之美。从形体上来考察,通常所见的《浣溪沙》由七言六句组成,分上下两片,每片各三句,每句七个字,“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王力《诗词格律》)。清代编修《词谱》,于《浣溪沙》一调取韩偓双调42字一体为正体,次体“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这与七律的押韵规则也基本吻合。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后来《浣溪沙》词与本调有异,上下片各四句,在原来三句基础上,多三字两结句,即“七七七三”两叠48字。这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叫做“添声”;从歌词的角度来讲,叫做“添字”或“摊破”;从歌词角度来说,所添的是每片的末三个字,即“不堪看”、“倚阑干”;从音韵角度来说,所增的却是每片第三句的后三字,即“共憔悴”、“何限恨”。顺便说一下,“浣溪沙”的“摊破”方法并不唯一。也有将每片第三句改为四言、五言各一句,成为“七七四五”两叠46字,仍用平声韵。宋人所称《摊破浣溪沙》多指此种破法。
二、关于三字两结句
李璟所作《浣溪沙》乃在本调基础上多增三字两结句,因此,词写得好与坏,重点全在末尾这三个字上。诚如吴小如先生所言:“这好比一首七言绝句,前三句都是七言,只有第四句却要用三个字把前三句给托住、镇住,换句话说,这三个字要有七个字的分量才行。且下片的头两句最好仍旧是一幅对联,最末一句仍得用三个字收住全篇。”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曾把《摊破浣溪沙》词调的效果比作“三句半”,道理可能就在这里吧!
先说“不堪看”。当西风刮起、秋季来临之时,美丽的荷花香气销尽翠叶枯萎。这本是很普通的自然规律,但这却引起西风的同情和眷恋。西风原为无情物,而作者却妙用移情笔法,赋予西风一颗“愁”心。既然连毫无感情的西风都忧愁起来,更不用说情感极为丰富的抒情主人公(我个人认为,此词的抒情主人公为一女性)了。此时的她看到荷花香销叶萎,自然联想到自己:青春已逝,红颜憔悴,美貌不再。荷花香销叶残尚有西风为之悲叹,人老则时不再来,别人更不加珍惜了。因此用“不堪看”作绝望之语,读来令人心酸。
再看“倚阑干”。白天因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故哀叹“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晚间因听“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也正是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历来词评家对用对偶的过片“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争论颇多。有人认为“细雨梦回鸡塞远”是写征夫雨中梦回而恍惚于其自身原处于鸡塞之远,次句“小楼吹彻玉笙寒”才是指思妇之情的。也有人认为此两句虽同写思妇之情,而前一句是思妇代征夫设想之辞,至次句方为思妇自叙之情。试想“细雨梦回鸡塞远”句,写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抒情主人公做了一个好梦,梦到了远在边塞的爱人,并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梦中醒来,发觉与心爱之人千里相隔,心中若有所失;而耳际传来淅沥雨声,又增添了她的丝丝寒意。好梦既醒,已无法入眠。正在她辗转反侧之时,远处小楼上传来了凄清的笙音,生发无穷的愁恨……既然直到玉笙“吹彻”都无法入睡,不如“倚阑干”,眺望远在鸡塞的他吧!
“倚阑干”的她,真的能眺望到心中的他吗?当然不能。梦中咫尺,醒后天涯,相去甚远,何以能见?更何况是在下着淅沥细雨的秋夜,泪水又模糊了双眼!但“倚阑干”三字,却将抒情主人公因天涯人远、幽恨难平、曲不成声、泪如泉涌而手足无措的形态,以及肝肠寸断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确如清人黄苏在《蓼园诗选》中所言:“结末‘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