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习化课程需要学习化课程资源的支持。从基本形态上来看,学习化课程资源包括外源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外源性资源即将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均作为课程资源。内生性资源主要表现为“学生即资源”:学生自身的人格特征、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特质都属于内生性资源。挖掘和利用内生性资源将使其它各项教学资源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也是学习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实现的不竭动力所在。
一、基于知识基础启发创造力
创新需要有力的知识支持,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指课本上环环相扣的专业知识,更是指来自于科学、艺术,甚至于生活的各类知识,它们都能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坚强的后盾。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比一比(轻重)”时,当学生介绍完用天平、秤、掂一掂等几种常见的比轻重方法后,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说:“老师,我站在三楼,把胡萝卜和土豆同时一放,先着地的就重,后着地的就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相对于几种常见又普通的方法来说这位学生的科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了一次突破。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学生说:“我烧两大盆开水,上面分别通两根相同的管子,在管子顶端放上两片铁片,把胡萝卜和土豆分别放在铁片上,蒸汽会顶起铁片和上面的东西,跳得高的就是轻的,跳得低的就是重的。”“老师,还有,我把胡萝卜和土豆同时放到一盆水里,先沉下去的就重,后沉下去的就轻”……这些看似简单又天真的方法教师未必能想到,学生之所以超越老师突破惯例,就在于综合地灵活地利用了自己的知识,并能大胆地将各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创新。
二、尊重生活经验开掘创造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的认知结构,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接收、加工和储存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正是这因个人独特经验而凸显出来的“自我”孕育了创新的胚胎。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分一分”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下列东西请分一分:西红柿、青菜、樱桃、苹果、黄瓜、豆荚、菜椒、葡萄、红萝卜、草莓。一般的学生会这样分:按颜色,红的分成一类,绿的分成一类。或水果归水果,蔬菜归蔬菜。可是就有小朋友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我上“未来农林大世界”看过,这些东西有的长在树上或挂在藤上,有的长在地上,我想按这个来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注意到平时生活当中这些东西的吃法不同,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必须煮熟了才行,我就按这个分!”“老师……”这意料之外的答案,未曾预测的创新,均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经验。
三、顺应兴趣爱好生成创造力
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游戏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例如:教学“10以内的分与合”时,面对一大堆“组成”时学生很无奈。这时,教师发给了每个学生一叠1-9的数字卡片,请学生一起来打牌。当老师宣布打“10”时,女生先出任意一张牌如3,男生便要出相应的一张牌和3合起来是10。“我出4!”“我出6!”;“我出5!”“我出5!”……正玩着呢,有小朋友兴奋地叫了起来:“10的组成其实只要记5组:1、9;2、8;3、7;4、6;5、5,因为记住一组就能想到两个组成呢!”“打牌”,打出了一串巧记方法,也算是玩有所值了。
如何开发、利用学习化课程资源是一个需要持续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和保护每个学生都有的积极上进和展示自我的天性,从而它将转化为一种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度,启动学生思维,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总之,充分发掘并把握好这些“内生性资源”是实现创新和体现课堂生命力的必备要素。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少年宫)
一、基于知识基础启发创造力
创新需要有力的知识支持,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指课本上环环相扣的专业知识,更是指来自于科学、艺术,甚至于生活的各类知识,它们都能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坚强的后盾。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比一比(轻重)”时,当学生介绍完用天平、秤、掂一掂等几种常见的比轻重方法后,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说:“老师,我站在三楼,把胡萝卜和土豆同时一放,先着地的就重,后着地的就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相对于几种常见又普通的方法来说这位学生的科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了一次突破。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学生说:“我烧两大盆开水,上面分别通两根相同的管子,在管子顶端放上两片铁片,把胡萝卜和土豆分别放在铁片上,蒸汽会顶起铁片和上面的东西,跳得高的就是轻的,跳得低的就是重的。”“老师,还有,我把胡萝卜和土豆同时放到一盆水里,先沉下去的就重,后沉下去的就轻”……这些看似简单又天真的方法教师未必能想到,学生之所以超越老师突破惯例,就在于综合地灵活地利用了自己的知识,并能大胆地将各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创新。
二、尊重生活经验开掘创造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的认知结构,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接收、加工和储存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正是这因个人独特经验而凸显出来的“自我”孕育了创新的胚胎。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分一分”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下列东西请分一分:西红柿、青菜、樱桃、苹果、黄瓜、豆荚、菜椒、葡萄、红萝卜、草莓。一般的学生会这样分:按颜色,红的分成一类,绿的分成一类。或水果归水果,蔬菜归蔬菜。可是就有小朋友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我上“未来农林大世界”看过,这些东西有的长在树上或挂在藤上,有的长在地上,我想按这个来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注意到平时生活当中这些东西的吃法不同,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必须煮熟了才行,我就按这个分!”“老师……”这意料之外的答案,未曾预测的创新,均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经验。
三、顺应兴趣爱好生成创造力
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游戏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例如:教学“10以内的分与合”时,面对一大堆“组成”时学生很无奈。这时,教师发给了每个学生一叠1-9的数字卡片,请学生一起来打牌。当老师宣布打“10”时,女生先出任意一张牌如3,男生便要出相应的一张牌和3合起来是10。“我出4!”“我出6!”;“我出5!”“我出5!”……正玩着呢,有小朋友兴奋地叫了起来:“10的组成其实只要记5组:1、9;2、8;3、7;4、6;5、5,因为记住一组就能想到两个组成呢!”“打牌”,打出了一串巧记方法,也算是玩有所值了。
如何开发、利用学习化课程资源是一个需要持续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和保护每个学生都有的积极上进和展示自我的天性,从而它将转化为一种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度,启动学生思维,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总之,充分发掘并把握好这些“内生性资源”是实现创新和体现课堂生命力的必备要素。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