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之师

来源 :清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被湖北省作协推荐进鲁迅文学院学习,借此机缘,有幸认识了王干先生。我们那一届是第二十届高研班,沿袭往届制度,院里为学员请来京中十多位文坛前辈担任学员导师,五位学员共一个导师,师从于谁乃学员抓阄而定。“冥冥中自有天意”,我“抓”住了王干老师。说实话,那会儿我对王干老师还一无所知,连名字也是第一次知道。抓阄完后,院里给每位导师安排了一间空室,学员们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时鲁院空房紧张,王干老师与另一位导师共的是一个会客厅,我们五个学员随王老师坐这一端,另五个学员随他们的导师坐另一端。初次相见,彼此都陌生,我们都有些腼腆,反倒是王干老师主动与我们攀谈,对我们发起“灵魂三问”——你是谁?来自哪里?写什么的?我是湖北武汉的,也有北京、天津的,王老师好像对这些地域兴趣不大,倒是跟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学员很聊得来,言谈中王老师似乎对安徽地界上的人和物都十分了解,别有一番情愫。细听王老师的口音也不是正宗普通话,更不是北京话,心里便猜测他莫不是安徽人,在此遇着了老乡。印象中,王老师很健谈,那天没怎么聊文学和写作,都是聊些日常生活,因那位安徽学员是在报社工作,好像还聊了很长一段关于报纸的历史和报社体制改革的话题。不一会儿,别的房里传来学员与导师的道别声,似有传染似的,一下子各室的导师学员都聚集在大厅里挥手再见,弄得我们屋里两位导师也坐不住,都起身道别。匆忙中,王老师给我们留了联系方式,边笑边嘱咐我们常联系。王老师的笑声也很有特点,短促而爽朗,听起来中气十足的样子。
  见过导师后,我们学员之间当然也有一番悄悄探问,你的导师是谁谁谁。有一位学员似乎很了解这种导师制,说,过不了几天,这些导师就会请学员吃饭的,一回生二回就熟啦。还说据往届学员说,王干老师最为慷慨,请学员吃饭的次数最多,你们有福了。各自调侃嬉笑一番,便各自回房。
  关上门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打出“王干”俩字后一番搜索,简直把王干二字在网上搜了个底朝天。不搜不知道,一搜竟“我靠”。王干老师是《小说选刊》的副主编,是江苏扬州人,有过一场轰动文坛的与王蒙对谈,其《王干随笔选》获过鲁迅文学奖,江湖人称干老。中午食堂吃饭,我们学员也都是各自交流导师情况,有了解导师的也有不了解导师的。有个年长学员风趣地说,小词,我告诉你,王干老师有三大爱好。哦?我作洗耳恭听状。结果他说,爱吃、爱喝、爱女人。我又好气又好笑。他还在解释说,只要是男人,就逃不开这三大爱好,除非不是男人。桌上一时为这金句起哄爆笑。
  我们那一届高研班时长较短,只有两个月时间,期间我们五个学员与王老师只聚过一次。相比在鲁院初次见面的严肃和拘谨,私下里的王老师很是随和风趣,没有一点架子。当时座中除了“嫡亲”的五个学员外,还另有五个学员,反正都是鲁院同学,男男女女,围桌而坐,很快便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气氛颇为热闹。起先大家清醒时,还知道干老是导师,不敢造次,几杯酒下肚后,有人觉得干老一点都不老,便与干老攀起了兄弟,我们也就都趁着酒兴叫大哥。“大哥”无可奈何,只能哈哈大笑,推倒了辈分,“大哥”很快就跟我们打成一片,我们说一句,王老师就爽朗地哈哈一笑。那天干老与我们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那一顿饭吃得席间所有人都是从头乐到尾,一会儿歌一会儿舞,人人都真性情释放,传说中干老的两斤酒量没有得见,只记得最后干老离席,主动拎起酒瓶,给我们倒酒,指挥我们这杯跟谁喝,那杯又跟谁喝,只饮得酒尽兴尽,大家结伴而归,一路欢声笑语,仿佛都回到了青春满满的大学时代。
  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周三,记忆中那天风和日丽,初夏时节的北京,阳光像是镶满了钻石,照哪都是亮晶晶的。王凤英,笔名又央,北京人,与我同为干老学生,她联系好了干老后,我们一起去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小说选刊》编辑部拜访导师。打听到了干老的办公室,推门进去,没人。又央给王老师又打了电话,说是临时有事,让我们稍坐一会儿。我们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静静等待。京城果然寸土寸金,干老的办公室很是促狭,桌子、沙发、柜子皆靠墙而置,尺寸也不怎么宽敞。抬眼发现小柜上悬吊着两幅书法,一幅“唐诗宋词”,另一幅字很多,当时是细读了的,但现在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幅书法虽然都出自干老之手,但却各有各的韵味,唐诗宋词字字利落,豪放洒脱,另一幅则婉转舒畅,秀逸绵延。正欣赏之际,干老来了,我俩赶紧退回至沙发前落座。干老未开言先露笑脸,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看我们眼光还落在柜上,转身将其取下,看了看,说,嗯,墨干透了。并说,知道你们下午来,这是我上午写的。那幅“唐诗宋词”卷好后,给了我,另一幅给了又央。又央附在我耳边说,我喜欢你那幅,大气。我也附在她耳边说,我喜欢你那幅,字多。然后互相羡慕,但却死不交换,各自美滋滋的,大有这一趟没白来的窃喜。
  得了墨宝,我们起身告辞,干老看看时间,差不多是饭点了,便提议一起吃个饭。机会难得,我们欣然应允。这一顿饭吃的跟上一次大聚风格截然不同,上一次是众声喧哗,情感上也是囫囵吞枣。这一次干老倒真有绛帐讲学,春风化雨之意了。我们虔诚求教,干老也推心置腹,当下许多炒得火热的作家作品,在于老眼里并不见得有多高妙,那些冷落未受关注的作家作品,干老却并不觉得就真的毫无价值。文学作品的高低好坏,干老心中自有一把金尺。间隙,干老还对我的小说提出了批评和建议,说我的小说写得太实,像一堵墙,密不透风,这样不行,一定要懂得留白,要騰空。腾空?!这是我从未听过的写作理论,当下便如钉钉子一样,深深刻在了心间,时时揣摩领悟。干老还跟我们聊了韩国导演金基德的许多影视作品,也扯了一句不是题外的题外话,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根基。那一次的农展馆之行,可谓受益匪浅,有闻道之获,拨开了困扰我多年的写作雾霾,此后每次新构一篇小说,创作时我都会以腾空二字提点自己,干老的腾空二字成了我的写作秘笈。
  在鲁院结业前夕,我的一篇小说《血盆经》被《小说选刊》选载,我明白这是干老的提携,便给干老发微信表达感谢,干老回复,你的小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多努力。老师言语虽然不多,但其中有否定也有肯定,更有期待和鼓励。当下觉得干老作为一名编辑,对文学的态度很是坦然,干净,既有眼里不容沙子的追求,也有甘为人梯扶植新人的呵护之情,感动中对王老师充满了敬意。   我向来言谈较短,本来与王老师联系得就很少,鲁院一别后,就更少联系,平常也不过是在朋友圈为老师点个赞而已。2014年春夏之交,王老师受湖北作协邀请,来武汉为湖北各地文学内刊杂志编辑授课。我得知消息后,赶到作协边上的梨园大酒店会议室听了王老师的讲课,对王干老师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和了解。他是扬州人,扬州师范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高邮工作,当过教师,坐过机关,因热爱文学,后来成为《文艺报》编辑、《钟山》编辑、《中华文学选刊》编辑,一直到《小说选刊》编辑,从高邮到南京,从南京到北京,半生辗转,但也是一步一楼台。更震撼我的是,王干老师竟然是当代文学诸多现象的命名者,比方新时期以池莉为代表的“新写实”和1990年代的“新状态”这些文学现象叫法就是出自王干老师。也才知道当时名震文坛,捧红许多著名作家的《大家》杂志也是干老策划的。感觉这人简直就是中国文坛的“织女”和“裁缝”,将一个时代的文学碎片织成锦连成片,缝缀成一件彩衣,挂在文壇长廊上,不至于珍珠散落,无从提及。最后王老师也是以秦韬玉的《贫女》一诗作的结语,编辑的一生就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他也热情鼓励诸多内刊编辑者,办好一本文学内刊不容易,内刊的编辑也要精练业务,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于鱼龙混目中识得珍宝,备伯乐之才,于道旁路边认得千里马,只要肯下功夫,小小的内刊照样能抬举文学新人,照样能延续文学香火。干老还举了作家弋舟的例子,说他的小说《等深》当时也是刊发于内刊,但照样能被《小说选刊》选载关注。王老师的讲课引起了台下许多编辑的共鸣,也触动了许多办刊人的内心。
  次日王老师还有半日留在武汉,我便与爱人一道邀请王老师游东湖,东湖宾馆里面有毛主席纪念馆,馆内珍藏的都是一些鲜少对外流传的主席相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与武汉东湖宾馆的情缘事件。馆长是一位采访过多位主席警卫员和摄影师的记录员,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通过讲解和回顾,1953年至1974年,毛主席下榻东湖宾馆的次数应该是48次,但张贴在墙上的一处结语,则是47次,这一小笔误,可能一直没人发现,往来游客也都不曾关心,譬如我和我爱人出入这里也有几次了,但也从未留心,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却被第一次参观这里的王老师发现了,并向老馆长谦恭地指了出来,我们都“哦”了一声,举头一望,也才发现这悬挂在此好几年的牌子竟藏着这么一处小小错误,馆长诚恳道谢并表示马上纠正。这一件事,让我觉得干老观细微极深的功夫让人诚服,细节处往往能窥探出一个人的真正才干和能力。那些颇有建树者的思维和眼光皆不同于常人,很多事件,别人走马观花,他们细细体察,别人看热闹,他们看门道,所以出类拔萃者不无道理。
  武汉一别后,我与王老师再一次进入互不打扰的联系模式,交往也如往常,朋友圈点赞。但我的一些动态,会主动说与老师知道,比方生孩子,工作调动,出版书籍等等,有些事情王老师会给些建议,有些事情则不作点评。记得我生孩子后,给老师发了一张小孩满月照,王老师很是为我高兴,还给我发来一个大红包,长者赐不敢辞,便收下了。后来干老开了一个公众号,叫“王干作文坊”,我关注并成为忠实读者。小文章见真性情,干老的一些闲散小文,都是撷取一些日常生活,论酒谈女人,赏花品肴馔,谈球忆年少,抄经悼亡父。文字质朴,透彻,如溪头卧剥莲子的无赖小儿,无机无巧,一派天真无邪之心自然流露,如赤子般憨顽可爱,一点也不觉得老气。
  看干老的小文章多了,才知道干老除了男人毕生三爱,兴趣很是广泛,爱足球、爱围棋、爱美食、爱汪老、爱红楼、爱书法,而且每一样都能爱出一番道理。
  去年,我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地理先生,家学渊源,看风水很有一套心得。几次休假,我都去拜访他,跟着他一道翻山越岭,听他讲山讲水,那些山头起于哪里,绵延去何处,气从何而得,穴结于何处,仿佛他是那些山脉的知己,来龙与去脉,都了然于胸。翻看王干老师的论文选,我时常也觉得干老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水先生,对于当代文学山脉的来龙去脉也都了如指掌。这皆是天生的敏锐和长期的浸润探索,才能练就的“堪舆”之功!
  今年因为疫情,与干老的联系稍微多了一些,之前干老关注武汉疫情,后来武汉解封,北京又因新发地也弄得紧张起来。得知干老在京郊避疫,我便时常以“过来人”的心情,宽解老师,时而会发些日常琐事,比如看见武汉大爷跳广场舞,会给干老发一段小视频过去,让干老也活动活动。干老一笑,说他不会跳舞。前不久我尝试做了一碗老北京炸酱面,拍照给老师看,回复有些轻蔑之意,说,酱没弄好。大有得空给露一手的架势,哈哈,学生且待之!
  责任编辑袁媛
其他文献
吴彩凤站在屋门口瞅着天,天空是灰蒙蒙的,像一块无边的幕布。千千万万根线似的雨,如同灰暗的水幕里抽出来的丝条,追逐着从高空倾泻而下,没完没了。  雨水从屋檐下窜出一条条小水龙,哗啦哗啦往下流。有几条水龙落进水桶里,水桶早就满了,满桶水被击打着噼里啪啦地响。台阶上铺着一层草席,这是为了防备头天刚用水泥抹平整的台阶被雨水冲坏。从桶里溢出的雨水落在草席上,噗噗噗,噗噗噗。  吴彩凤穿着件湖蓝细布短褂,她仰
【摘 要】 本文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这一节内容,揭示两版本教科书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的使用与表达及例习题配置情况,进而为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两版本教科书内容结构设置类同于《几何原本》的公理化系统,渗透公理化思想方法;内容呈现方式始于公理化思想方法的应用;北师大版图象语言的使用频率高于人教A版,而人教A版同
“但是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我记得一九二八年的冬天,我的部队在湖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还受到包围。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燒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就用树皮做短衫,把裤腿剪下来做鞋子。头发长了没法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我们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
历经旨在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查漏补缺、扫清知识盲点、构建知识网络的第一轮复习后,考生迎接的是承上启下的第二轮复习.高考建筑的主体工程是否能保质保量竣工,取决于第二轮复习能否有效完成.  保證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第二轮复习的内涵,即第二轮复习并非第一轮复习的精简或重复,而是凝练思维、强化综合解题能力,达成做一题而懂一类,快速获得题感的有效过程.一些学校试图以专题式的题海作为实施第二
火锅,四川人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一个离家归来的四川游子,落地后的第一顿饭,多半是火锅。一群众口难调的四川朋友,聚会时的首选大餐,也多半是火锅。如何向一名身在外地的四川人示好?多半就是告诉他:我在哪哪发现一家火锅,很正宗,改天咱一起去尝尝看……  如果这火锅的确正宗,那你的示好多半就成了。如果这火锅吃得不开心,那这关系多半就要破裂了。  别看四川人个头娇小,面相随和,别的事情嘻嘻哈哈过去得了,
“数学文化”这个词,从最初提起时响应者寥寥、众多教育工作者不知何物到而今被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只不过弹指数年.这些年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将它列为基本理念,各大报刊杂志将它作为热门课题,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也开始关注它,思考它.那么,是否大多数教师都理解了它,领会了它?笔者曾在2009年以“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建构”为研究课题,调查了许多一线教师对于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状况,结果显示被访谈者对于数
所以真實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  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  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  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  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节选自《情书》天津人民出版社)
罗里·麦格雷尔(Rory McGreal)教授是世界上著名的远程教育大学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的教授,也是该校技术促进知识研究所的主任,并曾担任该校主管研究工作的副校长。在国际上,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等多个国际组织开放教育资源的主席,还是无国界高等教育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和澳大利亚远程教育中心顾问小组的成员。他是开放教育资源知识云(OER Knowledge Cloud)
【摘 要】 数学史的融入方式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质量.文章以“顺应——重构”叠加模式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以“导数的几何意义”为例设计一则教学案例,再从“整理史料、问题驱动、重构再现、反思升华”四个模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些启示,以期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关键词】 叠加模式;数学史;数学教学;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以HPM视角融入到教材设计和课堂教学,日益受到一线教
近期在解决一道与解三角形相关的模考题(如下)时,学生们发现从“化角”与“化边”两个不同的思路进行求解,竟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引发了班级的大讨论.  分析 从解答的结果来看,解法1与解法2得到的取值范围差异极大,不仅范围不同,左右端也完全不相同.从解法1来看,S 8 2 cosAcosC=8 2 cos(2A- 3π 4 )≤8 2 恒成立,解法2的解答肯定不准确;从解法2来看S 8 2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