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只能等到生理成熟后吗?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摘苹果实验;维果茨基
  一、引言
  维果茨基(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早期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人,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心理发展观、活动观、内化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方法论等心理学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他逝世时,虽然只有38岁,但他在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却是很大的。
  维果茨基对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也就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历史—文化学说中促进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思想。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而下面所介绍的这个“摘苹果实验”正反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要求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2. 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摘悬挂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研究者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心理学家认为:又红又大的苹果对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开始时两个小组学生都非常兴奋,都不断地去尝试,不断跳跃去摘苹果。摘苹果的结果不难想象: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本摘不到苹果,因为悬挂的高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跳跃极限,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而第二组的学生不仅摘到了不少苹果,保持着刚开始的激情,而且跳跃能力也有很大的长进。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令人吃惊的是情况大不一样了: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明显失去了兴趣;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而且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3. 实验结果
  显然,第一小组的学生由于努力未果,形成了不良心态,大都失去了信心;而第二小组的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三、实验应用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新的最近发展区。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理论要点和引申含义。
  首先,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是: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能够获得的潜力。他认为,明确这种关系是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
  其次,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儿童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正处于形成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当儿童因缺乏有关知识而不能完成某种智力任务时,一旦获得了有关知识,就可能完成任务。在杨玉英(1983)的研究中,对不能完成推理任务的儿童全都采取了提示法,结果发现,其中一部分儿童在提示的条件下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在这个实验研究中,提示对3岁儿童无效,对3岁以后的儿童,提示的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说明解决相应推理问题的能力在年龄较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而3岁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还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平。由此可见,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出难度稍高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使他们跳一跳就能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儿童在参与活动尤其是面向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最佳发展,继而不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体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独特性。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要依次经过混合思维、复杂思维、前概念思维和概念思维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各有特点,因此,在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教学都应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独特内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都是具体的和特殊的。
  概言之,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儿童的主体作用,教师及同伴和社会互动等因素对儿童的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的社会互动性及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决定性作用。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黄才玲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张蒙,你的作文呢?”  “不会写!”  昨天,是我的晚自习,上课铃响了,我抱着作文本走进了教室。有几名学生没有交,和往常一样,我询问他们缘由,前面几名学生都认真地解释着并表示会尽快补交,可眼前这一位,表情僵硬而又不屑一顾地冲着我说“不会写!”此番回答让我觉得自己像是黄世仁在逼账,火一下蹿到了脑门。这时,其他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转移到了我们这边,显然也是被这
〔关键词〕问题解决;儿童;规则;心理实验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通过觉察规律并抽象出规则或“如果—那么”的陈述而加以解决的。更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复杂的规则。为考察问题解决中的年龄差异,西格勒(Siegler)曾经设计了一个经典研究方案——天平任务。作为一位信息加工研究者,西格勒利用规则评估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  基于皮亚杰和其他人的研究,西格勒假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可能使用某一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后进生;班级管理  学校进行分层编班教学,我今年接手了一个“后进生”班。班级有男生31人,女生13人,有喜欢打架的,撒谎的,有表现极差的,鉴于此,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着手“三放”。  一、放平心态  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平和、从容、淡定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班的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课开小差、自修课自制力差、课间喜欢打闹等,这些小毛病是正常现象,如果学生自觉乖巧
〔关键词〕情绪危机;班级隐患;危机排查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的工作重点是学生的安全防范。而现今,引发班级隐患,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更多是学生的自身情绪波动。情绪危机的存在,为班级、学校埋下了一个个不定时炸弹。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本人致力于学生的情绪工作,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排查班级内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一、情绪危机状况  2013年3月的一个晚上,班级女生小婕(化名)躲在宿舍厕所里非常伤心地
提 要:东汉列侯的推恩分封是侯爵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具体有两种:分户推封与另立户邑。其中另立户邑的形式更为普遍,并非迟至西晋才产生。推恩分封在始封侯生前或逝后皆有可能发生,相较而言,在始封者死后推恩是其主流。列侯的推恩分封,其主动权控制于皇帝手中,推恩获封者的爵级多数与始封侯平级,少数会有所下降。  关键词:东汉;列侯;继承制度;推恩分封  列侯的推恩分封即朝廷因列侯的功勋而对其亲族成员
10%多抗霉素是由上海沪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抗生素类杀菌剂,是一种生物农药。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干扰菌体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病斑不能扩展。2013年在普兰店市经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显著的防治效
关键词:王府文官制度;辅弼;监察;尸位;历史演变  明代王府官是朱元璋在诸王分封体制之下设立的意在辅佐、服务、监督诸王的官员,是审视明代宗室分封制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目前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尚为薄弱,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仅有数篇,一是讨论明初王官制度的设置、变动及其政治含义;1二是探讨明中期以后王官铨选弊端及与宗室犯罪问题。2其中一些看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明代宗藩体制下王府文
封面人物档案  李忠伟,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塔山小学心理咨询室主任,芝罘区教体局区阳光辅助团成员,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小学)成员,烟台市兼职心理教研员。自2007年起专职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先后在无锡、海阳、龙口、芝罘区等地进行几十场专题讲座。  坚持以人为本的咨询与辅导理念,十几年一直不断地系统学习传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我县于2014年上半年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工作共分两个阶段。  一、引进新技术的难点在于学以致用做出实效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队伍组建和技术培训。即在全县34所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元认知干预技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出2~3名骨干教师,全县共计90多人组成涿鹿心理教育技术团队,积极参与到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各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  2014年4月,元认知
〔摘要〕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和陇南市礼县的750名留守儿童,使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状况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身体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性别、与父母联系频率、父母外出状况、监护人等不同角度来看,除了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外,皆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