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工作实践,阐述了某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现状,及其排水管网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从而进一步针对该道路排水系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主要从雨、污水系统两个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论述。旨在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排水现状雨水系统污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三灶镇安基路东段道路改造工程,位于珠海市西部金湾区三灶镇,道路西起盛荣路,东至机场东路,道路总长约2.4km,路幅宽度为54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本工程衔接的道路主要有盛荣路及机场东路,安基路东段现状有排洪渠、给水管、南排河截污管、通信管线、电缆沟及10kV 架空电线。
2 排水系统的现状
本工程排水方案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结合道路设计坡度和涵洞分段排除,污水由于受处理接纳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其走向需着重思考。
(1)雨水现状。目前安基路没有雨水管线,其两侧场地雨水及山洪排放主要靠道路北侧的南排河排洪渠承担。道路南侧局部低洼地段建有临时排水盖板沟,收集地面雨水后经各排洪支渠排入南排河排洪暗渠,排洪渠流向自西向东,经机场东路现状2-5.0m×1.5m过路箱涵后排入南海海域。其中,在桩号K0+000~K0+650范围为浆砌石明渠;在桩号K0+650~K2+391.189范围为暗渠,暗渠尺寸分别为5.0m×1.5m、6.0m×1.5m、2-5.0m×1.5m,结构形式为浆砌石侧墙、钢筋混凝土底板及顶板。道路沿线现状有过路排洪支渠,尺寸分别为3.0m×1.5m、2.0m×1.5m、2.0m×0.8m。
(2)污水现状。桩号K0+000~K0+573范围内,在道路北侧已敷设南排河南岸DN600截污管,距设计道路中心线2.5m~5m,位于改造后道路的机动车道下,该管道收集排入南排河的污水后往西送至三灶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海。桩号K0+573~K2+391.189范围内,在中央分隔带内现状有一条已报废污水管道,埋深约6.5m。
3 排水管网设计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项目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线的规划资料。因此,本项目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些困难。
3.1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项目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雨污水走向方案、纳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3.2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笔者在从事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计单位的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在非车行道宽度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缺乏管位综合考虑的做法,势必导致今后“拉锁马路”现象。本项目存在同样问题,规划部门无法提供管线规划走廊,因此设计前期需与规划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3.3 管线过街预留
根据珠海市规划技术管理相关规定,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五年内不得挖掘。因此,在缺乏规划指导情况下,如何解决其它管线的过街预留问题值得探讨。
3.4 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置
由于地处平原地区,目前两侧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及山体,考虑灌溉和排洪需要,全线设计涵洞达10道左右,排水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理与配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4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4. 1 管线横断面布置
因主管部门不同,本项目存在多种管线不能与道路同步实施,设计经综合考虑,将本次实施的雨污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且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预留管线走廊均布置在较宽的绿化带下,避免今后破路铺设。
4.2 排水参数选择
(1)雨水设计参数
全线设置雨水管,排水设计结合具有排洪功能的涵洞分段排除,以减小管径和埋深。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地形起伏不大,考虑到今后城市化路网形成,雨水汇水面积主要考虑道路两侧200m范围。雨水暴雨强度采用珠海市西区2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q =1520.044/(t+4.007)0.488
其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年),本工程取2年;
t--降雨历时(分),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分钟),本工程取10,m为折减系数,本工程取2; 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设计流量计算:
Q =qΦF
其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Φ--径流系数,本工程取0.65;
F--汇水面积(ha);
(2)污水设计参数
根据《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图(远期)》,本工程所在区域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教育用地)。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5~2.3万m3(km2·d),本工程取2.15,即2.50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的85%计,即单位居住用地污水量指标2.12L/ha·s;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1.5万m3 (km2·d),本工程取1.3,即1.51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取的85%计,即單位公共设施用地污水量指标为1.28L/ha·s。
4.3 管线过街预留
结合项目现状实际情况,排水设计每隔90m~120m预留支管及检查井,以便两侧地块的雨污水接入。其它专业管线由于缺乏基础资料,过街位置、管径大小等无法确定,难以按通常方式预留过街管槽。但从长远看,道路两侧今后的发展可能对电力、通信、燃气等其它管线存在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并结合珠海市常规做法,每隔约200m以及在道路交叉路口处设置过路预留沟,以备今后改造、新增地下管线使用。同时,与道路工程协调,使部分涵洞兼具管线预留通道功能。
过路预留沟采用规格为1.0m×0.7m的钢筋混凝土沟,沟顶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板(宽5.0m)现浇,并于两侧设置胀缝。为标识清晰及方便今后穿线、检修使用,两端设置检查井。
4.4 管道位置设计
(1)项目路幅宽度为54m,根据《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要求 ,红线宽度超过50m的道路宜两侧同时布置排水管线。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要求,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埋设深度不宜大于1m,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得小于1%,按照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7m 的规范要求。类似于这种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雨水口须采取串联接入雨水检查井,难以保证“雨水口深度不大于1m”及“管道覆土不少于0.7m”同时满足规范要求,故雨水口设计宜就近接入雨水主管检查井,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满足雨水口深度不大于1m的情况下,雨水口连接管可采取包管的形式进行管道保护,另一种情况是在满足雨水口连接管覆土满足0.7m的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雨水口埋深大于1m。
(2)类似这种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的工程,雨污水管道建议敷设在非机动车道的位置。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机动车行驶时对检查井的损坏同时增加行车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避免日后管道维护保养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即使需对路面进行破除开挖也不会影响行车通行能力,同时也不会影响机动车道使用质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的要求,DN300和DN400污水管道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宜为40m,再结合现实中管道清淤疏浚条件的限制,设计时最好把检查井间距控制在40m之内。道路两侧地块污水的预留管管径一般不大于DN400,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雨污水管道宜敷设在非机动车道下或人行道下。至于是放置在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下,则要兼顾其它管线的埋设要求和方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5 结束语
总之,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分支。做好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对高速发展的城市意义重大。城市道路排水规划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从而提升城市给排水的设计水平,以及防止给排水的质量通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张文英.浅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道路排水现状雨水系统污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三灶镇安基路东段道路改造工程,位于珠海市西部金湾区三灶镇,道路西起盛荣路,东至机场东路,道路总长约2.4km,路幅宽度为54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本工程衔接的道路主要有盛荣路及机场东路,安基路东段现状有排洪渠、给水管、南排河截污管、通信管线、电缆沟及10kV 架空电线。
2 排水系统的现状
本工程排水方案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结合道路设计坡度和涵洞分段排除,污水由于受处理接纳设施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其走向需着重思考。
(1)雨水现状。目前安基路没有雨水管线,其两侧场地雨水及山洪排放主要靠道路北侧的南排河排洪渠承担。道路南侧局部低洼地段建有临时排水盖板沟,收集地面雨水后经各排洪支渠排入南排河排洪暗渠,排洪渠流向自西向东,经机场东路现状2-5.0m×1.5m过路箱涵后排入南海海域。其中,在桩号K0+000~K0+650范围为浆砌石明渠;在桩号K0+650~K2+391.189范围为暗渠,暗渠尺寸分别为5.0m×1.5m、6.0m×1.5m、2-5.0m×1.5m,结构形式为浆砌石侧墙、钢筋混凝土底板及顶板。道路沿线现状有过路排洪支渠,尺寸分别为3.0m×1.5m、2.0m×1.5m、2.0m×0.8m。
(2)污水现状。桩号K0+000~K0+573范围内,在道路北侧已敷设南排河南岸DN600截污管,距设计道路中心线2.5m~5m,位于改造后道路的机动车道下,该管道收集排入南排河的污水后往西送至三灶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海。桩号K0+573~K2+391.189范围内,在中央分隔带内现状有一条已报废污水管道,埋深约6.5m。
3 排水管网设计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项目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线的规划资料。因此,本项目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些困难。
3.1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项目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雨污水走向方案、纳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3.2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笔者在从事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计单位的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在非车行道宽度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缺乏管位综合考虑的做法,势必导致今后“拉锁马路”现象。本项目存在同样问题,规划部门无法提供管线规划走廊,因此设计前期需与规划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3.3 管线过街预留
根据珠海市规划技术管理相关规定,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五年内不得挖掘。因此,在缺乏规划指导情况下,如何解决其它管线的过街预留问题值得探讨。
3.4 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置
由于地处平原地区,目前两侧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及山体,考虑灌溉和排洪需要,全线设计涵洞达10道左右,排水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理与配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4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4. 1 管线横断面布置
因主管部门不同,本项目存在多种管线不能与道路同步实施,设计经综合考虑,将本次实施的雨污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且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预留管线走廊均布置在较宽的绿化带下,避免今后破路铺设。
4.2 排水参数选择
(1)雨水设计参数
全线设置雨水管,排水设计结合具有排洪功能的涵洞分段排除,以减小管径和埋深。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地形起伏不大,考虑到今后城市化路网形成,雨水汇水面积主要考虑道路两侧200m范围。雨水暴雨强度采用珠海市西区2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q =1520.044/(t+4.007)0.488
其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年),本工程取2年;
t--降雨历时(分),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分钟),本工程取10,m为折减系数,本工程取2; 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设计流量计算:
Q =qΦF
其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Φ--径流系数,本工程取0.65;
F--汇水面积(ha);
(2)污水设计参数
根据《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图(远期)》,本工程所在区域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教育用地)。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5~2.3万m3(km2·d),本工程取2.15,即2.50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的85%计,即单位居住用地污水量指标2.12L/ha·s;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1.5万m3 (km2·d),本工程取1.3,即1.51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取的85%计,即單位公共设施用地污水量指标为1.28L/ha·s。
4.3 管线过街预留
结合项目现状实际情况,排水设计每隔90m~120m预留支管及检查井,以便两侧地块的雨污水接入。其它专业管线由于缺乏基础资料,过街位置、管径大小等无法确定,难以按通常方式预留过街管槽。但从长远看,道路两侧今后的发展可能对电力、通信、燃气等其它管线存在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并结合珠海市常规做法,每隔约200m以及在道路交叉路口处设置过路预留沟,以备今后改造、新增地下管线使用。同时,与道路工程协调,使部分涵洞兼具管线预留通道功能。
过路预留沟采用规格为1.0m×0.7m的钢筋混凝土沟,沟顶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板(宽5.0m)现浇,并于两侧设置胀缝。为标识清晰及方便今后穿线、检修使用,两端设置检查井。
4.4 管道位置设计
(1)项目路幅宽度为54m,根据《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要求 ,红线宽度超过50m的道路宜两侧同时布置排水管线。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要求,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埋设深度不宜大于1m,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得小于1%,按照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7m 的规范要求。类似于这种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雨水口须采取串联接入雨水检查井,难以保证“雨水口深度不大于1m”及“管道覆土不少于0.7m”同时满足规范要求,故雨水口设计宜就近接入雨水主管检查井,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满足雨水口深度不大于1m的情况下,雨水口连接管可采取包管的形式进行管道保护,另一种情况是在满足雨水口连接管覆土满足0.7m的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雨水口埋深大于1m。
(2)类似这种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的工程,雨污水管道建议敷设在非机动车道的位置。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机动车行驶时对检查井的损坏同时增加行车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避免日后管道维护保养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即使需对路面进行破除开挖也不会影响行车通行能力,同时也不会影响机动车道使用质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的要求,DN300和DN400污水管道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宜为40m,再结合现实中管道清淤疏浚条件的限制,设计时最好把检查井间距控制在40m之内。道路两侧地块污水的预留管管径一般不大于DN400,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雨污水管道宜敷设在非机动车道下或人行道下。至于是放置在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下,则要兼顾其它管线的埋设要求和方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5 结束语
总之,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分支。做好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对高速发展的城市意义重大。城市道路排水规划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从而提升城市给排水的设计水平,以及防止给排水的质量通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张文英.浅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