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全面深化改革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韩喜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旗帜。
高举旗帜保障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最为重要。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各种因素的干扰。《决定》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
高举旗帜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自信能够转化为力量。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只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探索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当然,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高举旗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冲破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此复杂而艰难的改革必须坚定信念,并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够发挥统一思想、汇集力量的功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才能够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做到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
0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郭建宁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映我们党思想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市场的作用更加凸显,未来的改革将更加向市场放权,从而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三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满意作为改革的根本标准。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和改革的普惠性,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反对“四风”,转变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03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王文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争相涌现,改革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更不是取消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目标、以劳动人民利益需求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在南湖游船上诞生就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舟与水”的密切关系。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吸取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的伟大创举,但人民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地方,其制度的优越性还没得到充分展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必须不断加强民主法制观念的培育,提高人民依法行使权力的意识和能力;必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把人民民主落实到底。要让全体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有更加充分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真正感受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让全社会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使人民群众的权益切实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无处不在。这样,人民民主就能得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发展,党的领导就能得以巩固和加强。 总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结合。没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会落空;没有广泛充分的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没有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就没有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得不到巩固和加强。
04 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郭万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必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核心价值理念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内核,是支撑国家与文化发展持续的精神力量。它还是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在文化上的反映,是一个国家解决最为紧要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关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文化多元、思想多样的格局下,使我们的文化制度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这个关键。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产生于计划体制下的文化管理体制已有很大改观,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亲自办文化,职能转变缓慢,出现越位、缺位、不到位同时并存的现象。比如,现在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冠以各种名目的艺术馆、博物馆等,令人担忧。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小的文化产业园超万家,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次全会要求:“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根据现代政府的职能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政府在文化发展中要定位于加强规划,培育环境,制定政策,注重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与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着力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这个基本任务。一个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另一个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市场,重点是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实现大的文化集团和具有创意的小微企业均衡发展,公有制文化企业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协调发展;其次还要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第三是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特别注意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05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程恩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既反映了大多数社会群体的企盼,也反映了党中央顺应民意而制定重要的社会建设原则。
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应加快完善“四个机制、六层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维系和谐社会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制度保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但随着人口加速流动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我国在治安防控、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户籍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管理制度方面的滞后,使社会管理难度和风险逐渐加大。同时,传统的以维系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方式,因情况变化而不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从秩序和活力并重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实现三个方面的互动,即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管理网络实现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新的社会制度在内容上主要应建立和完善六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形成财富和收入合理分配的共同富裕体制。简言之,通过确立“四个机制、六层框架”的制度,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使社会管理工作适应新一届党中央的总体要求。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最终目的都应为民生改善服务。以改善民生而改革开放,即民生导向的改革开放,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实惠所在,也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举例来说:当前我国财富和收入分配贫富分化的问题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邓小平关于解决共同富裕的理论。全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较快下降、私有制经济大幅上升的根本性变化,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首因或根本原因。必须重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壮大国有经济,振兴集体经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采用各种综合调节措施,以便制止贫富分化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06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物质财富实现了极大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人民群众对此意见颇大。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不仅发展难以持续,社会也难以稳定。对此,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决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等等。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当然,如果经济发展不能转到低消耗、低污染的模式上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将会被抵消。我们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只有统筹兼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最终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内的各项改革措施就难以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领域,市场尤其容易失灵,这也是被国际和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对此,《决定》也鲜明地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府的作用来矫正市场的失灵。
07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关乎改革成败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戴焰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建设,所以,把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来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是这些年来党的建设一个整体思路。面临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要求上继续了这一思路。但总结这些年来党的建设经验,在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和把握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制度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明确强调:“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首先,突出强调制度改革,这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非常重要。这些年来,党的建设环境、任务、方式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带来党员组织成分变化、党面临的任务变化要求党的组织功能顺应这种变化、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党的思想建设适应这种变化、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引起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变化等。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具有根本意义。
其次,突出强调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尤其重要。因为党的建设制度和我们平常所讲的党内制度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我们平常讲的党内制度,主要指各种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关系及行为进行规范的党内法规制度,包括如党员的权利义务、党员的行为规范、党组织的功能、地位、作用、党的组织之间以及党员和组织之间各种关系处理的原则、党内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党内监督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它的适用范围在党内。而党的建设制度除了这些方面以外,还应该包括关于如何推进党的工作的各种制度,如关于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党的组织和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党的建设的组织、领导、活动方式等等方面的要求。它的一些内容会涉及党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决定》所强调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外部环境。这体现的是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
08 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动强军目标实现
国防大学政委 刘亚洲
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全面改革总体框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既表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表明党中央、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重视,也表明历史到了这样一个关头:必须抓住机遇,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动强军目标实现。
改革需要好时机。当前,国防与军队改革正面临难得战略机遇。安全环境要求改革。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强国梦,但所面对安全威胁之复杂,亦前所未有。通过改革打造强国军队,是中华民族应对复杂安全威胁、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现实差距倒逼改革。过去一段时期,我军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与国际安全格局的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相比,与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现实威胁相比,尤其是与一流强国相比,军队能力短板问题仍然突出。要确保未来战争中胜算,就必须通过改革,铺平通往胜利之途哪怕是“最后一毫米”的缝隙。强军目标指引改革。与国家改革相同步,当下国防与军队改革也已涉入深水区,更需要有明确目标作为牵引。习主席提出“强军目标”,应时而生,不仅勾勒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宏大蓝图,而且对所要实现的信息能力、实战水平、战备程度赋予了现实指向和具体标准,需要我们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进强军实践。
改革更害怕丧失好时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小平同志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国在历史上失去机遇太多,耽误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发展;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后果不堪设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我们也曾经错失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军事变革的宝贵机遇,留下血的教训。当前实现强军目标,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距离下一场战争打响的时间更短。抓不住机遇,不仅仅意味改革得不到推进,更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即将到来的战争,并因此失去民族复兴最好机会,成为历史罪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顶层设计,涉及问题深度前所未有,涉及利益调整深度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大局意识,一切服从于打赢。军队除了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打不赢的军人,更不配享有任何体面、尊严与荣光,所以,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局部利益。必须要有担当意识,只争朝夕。 前辈们的辉煌不能证明这代军人的实力,而我们如果不能担当起当下使命,就可能等不到后人重新发力之时,这个民族就已被打趴下了。改革亦是攻坚战,精神上亦要有战争的状态,以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以踏石留迹、抓铁有痕的行动,突破一切旧观念束缚,突破一切利益固化障碍,突破一切困局难局险局,完成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各项使命任务。
09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延安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教授 高尚斌
中国共产党是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造福人民是党的一切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是党领导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和保证。
延安时期,党在加强和改进对根据地建设以至整个革命事业的领导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和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在“排除万难”中创造了党和革命事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历史奇迹,实现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最大利益。这种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始终是党领导一切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在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重要关头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其意义影响深远。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从利益的根本上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而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都是为了解决好新起点上人民需要的利益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要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切既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又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改革的新动力。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党领导的一切事业,都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当代中国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是由群众首创,党及时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局上推广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更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坚持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党的群众路线,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0 完善国家安全 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 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彭光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在世界范围内看,拥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一个国家安全体制和安全战略成熟与完善的标志。如美国1947年就根据《国家安全法》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法国、印度等国也都设立了类似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效能已被充分验证。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时。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如,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海洋战略空间、太空战略空间、网络战略空间等战略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急剧变化,增大了我国国家利益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使我国外部战略压力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我国在社会基本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活动加剧,维护政治安全、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可以说,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涉及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金融、能源、粮食等诸多方面的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中国的战略顶层设计。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聚焦高度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和紧迫性的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强调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实施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协调性,成为在中央领导下的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协调神经中枢。
需要强调的是,为更加有效地统筹国家安全力量的建设和使用,要健全职能、提高效能、统筹资源,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领导体系,充分协调各种要素,激活各种力量。同时,在这个体系运行中,要始终坚持党指挥枪,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始终坚持领导指挥机构高效、精干、灵敏、权威和协调一致。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韩喜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旗帜。
高举旗帜保障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最为重要。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各种因素的干扰。《决定》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
高举旗帜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自信能够转化为力量。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只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探索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当然,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高举旗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冲破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此复杂而艰难的改革必须坚定信念,并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够发挥统一思想、汇集力量的功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才能够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做到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
0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郭建宁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映我们党思想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市场的作用更加凸显,未来的改革将更加向市场放权,从而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三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满意作为改革的根本标准。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和改革的普惠性,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反对“四风”,转变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03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王文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争相涌现,改革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更不是取消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目标、以劳动人民利益需求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在南湖游船上诞生就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舟与水”的密切关系。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吸取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的伟大创举,但人民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地方,其制度的优越性还没得到充分展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必须不断加强民主法制观念的培育,提高人民依法行使权力的意识和能力;必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把人民民主落实到底。要让全体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有更加充分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真正感受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让全社会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使人民群众的权益切实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无处不在。这样,人民民主就能得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发展,党的领导就能得以巩固和加强。 总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结合。没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会落空;没有广泛充分的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没有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就没有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得不到巩固和加强。
04 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郭万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必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核心价值理念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内核,是支撑国家与文化发展持续的精神力量。它还是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在文化上的反映,是一个国家解决最为紧要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关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文化多元、思想多样的格局下,使我们的文化制度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这个关键。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产生于计划体制下的文化管理体制已有很大改观,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亲自办文化,职能转变缓慢,出现越位、缺位、不到位同时并存的现象。比如,现在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冠以各种名目的艺术馆、博物馆等,令人担忧。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小的文化产业园超万家,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次全会要求:“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根据现代政府的职能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政府在文化发展中要定位于加强规划,培育环境,制定政策,注重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与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着力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这个基本任务。一个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另一个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市场,重点是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实现大的文化集团和具有创意的小微企业均衡发展,公有制文化企业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协调发展;其次还要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第三是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特别注意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05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程恩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既反映了大多数社会群体的企盼,也反映了党中央顺应民意而制定重要的社会建设原则。
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应加快完善“四个机制、六层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维系和谐社会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制度保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但随着人口加速流动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我国在治安防控、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户籍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管理制度方面的滞后,使社会管理难度和风险逐渐加大。同时,传统的以维系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方式,因情况变化而不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从秩序和活力并重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实现三个方面的互动,即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管理网络实现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新的社会制度在内容上主要应建立和完善六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形成财富和收入合理分配的共同富裕体制。简言之,通过确立“四个机制、六层框架”的制度,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使社会管理工作适应新一届党中央的总体要求。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最终目的都应为民生改善服务。以改善民生而改革开放,即民生导向的改革开放,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实惠所在,也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举例来说:当前我国财富和收入分配贫富分化的问题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邓小平关于解决共同富裕的理论。全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较快下降、私有制经济大幅上升的根本性变化,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首因或根本原因。必须重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壮大国有经济,振兴集体经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采用各种综合调节措施,以便制止贫富分化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06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物质财富实现了极大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人民群众对此意见颇大。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不仅发展难以持续,社会也难以稳定。对此,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决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等等。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当然,如果经济发展不能转到低消耗、低污染的模式上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将会被抵消。我们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只有统筹兼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最终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内的各项改革措施就难以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领域,市场尤其容易失灵,这也是被国际和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对此,《决定》也鲜明地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府的作用来矫正市场的失灵。
07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关乎改革成败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戴焰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建设,所以,把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来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是这些年来党的建设一个整体思路。面临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要求上继续了这一思路。但总结这些年来党的建设经验,在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和把握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制度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明确强调:“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首先,突出强调制度改革,这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非常重要。这些年来,党的建设环境、任务、方式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带来党员组织成分变化、党面临的任务变化要求党的组织功能顺应这种变化、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党的思想建设适应这种变化、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引起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变化等。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具有根本意义。
其次,突出强调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尤其重要。因为党的建设制度和我们平常所讲的党内制度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我们平常讲的党内制度,主要指各种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关系及行为进行规范的党内法规制度,包括如党员的权利义务、党员的行为规范、党组织的功能、地位、作用、党的组织之间以及党员和组织之间各种关系处理的原则、党内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党内监督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它的适用范围在党内。而党的建设制度除了这些方面以外,还应该包括关于如何推进党的工作的各种制度,如关于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党的组织和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党的建设的组织、领导、活动方式等等方面的要求。它的一些内容会涉及党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决定》所强调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外部环境。这体现的是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
08 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动强军目标实现
国防大学政委 刘亚洲
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全面改革总体框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既表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表明党中央、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重视,也表明历史到了这样一个关头:必须抓住机遇,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动强军目标实现。
改革需要好时机。当前,国防与军队改革正面临难得战略机遇。安全环境要求改革。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强国梦,但所面对安全威胁之复杂,亦前所未有。通过改革打造强国军队,是中华民族应对复杂安全威胁、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现实差距倒逼改革。过去一段时期,我军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与国际安全格局的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相比,与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现实威胁相比,尤其是与一流强国相比,军队能力短板问题仍然突出。要确保未来战争中胜算,就必须通过改革,铺平通往胜利之途哪怕是“最后一毫米”的缝隙。强军目标指引改革。与国家改革相同步,当下国防与军队改革也已涉入深水区,更需要有明确目标作为牵引。习主席提出“强军目标”,应时而生,不仅勾勒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宏大蓝图,而且对所要实现的信息能力、实战水平、战备程度赋予了现实指向和具体标准,需要我们以一往无前的改革推进强军实践。
改革更害怕丧失好时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小平同志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国在历史上失去机遇太多,耽误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发展;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后果不堪设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我们也曾经错失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军事变革的宝贵机遇,留下血的教训。当前实现强军目标,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距离下一场战争打响的时间更短。抓不住机遇,不仅仅意味改革得不到推进,更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即将到来的战争,并因此失去民族复兴最好机会,成为历史罪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顶层设计,涉及问题深度前所未有,涉及利益调整深度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大局意识,一切服从于打赢。军队除了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打不赢的军人,更不配享有任何体面、尊严与荣光,所以,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局部利益。必须要有担当意识,只争朝夕。 前辈们的辉煌不能证明这代军人的实力,而我们如果不能担当起当下使命,就可能等不到后人重新发力之时,这个民族就已被打趴下了。改革亦是攻坚战,精神上亦要有战争的状态,以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以踏石留迹、抓铁有痕的行动,突破一切旧观念束缚,突破一切利益固化障碍,突破一切困局难局险局,完成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各项使命任务。
09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延安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教授 高尚斌
中国共产党是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造福人民是党的一切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是党领导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和保证。
延安时期,党在加强和改进对根据地建设以至整个革命事业的领导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和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在“排除万难”中创造了党和革命事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历史奇迹,实现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最大利益。这种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始终是党领导一切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在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重要关头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其意义影响深远。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从利益的根本上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而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都是为了解决好新起点上人民需要的利益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要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切既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又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改革的新动力。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党领导的一切事业,都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当代中国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是由群众首创,党及时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局上推广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更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坚持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党的群众路线,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0 完善国家安全 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 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彭光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在世界范围内看,拥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一个国家安全体制和安全战略成熟与完善的标志。如美国1947年就根据《国家安全法》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法国、印度等国也都设立了类似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效能已被充分验证。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时。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如,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海洋战略空间、太空战略空间、网络战略空间等战略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急剧变化,增大了我国国家利益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使我国外部战略压力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我国在社会基本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活动加剧,维护政治安全、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可以说,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涉及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金融、能源、粮食等诸多方面的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中国的战略顶层设计。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聚焦高度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和紧迫性的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强调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实施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协调性,成为在中央领导下的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协调神经中枢。
需要强调的是,为更加有效地统筹国家安全力量的建设和使用,要健全职能、提高效能、统筹资源,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领导体系,充分协调各种要素,激活各种力量。同时,在这个体系运行中,要始终坚持党指挥枪,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始终坚持领导指挥机构高效、精干、灵敏、权威和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