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仰教育对人生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式微的局面是一个事实。在此事实下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原因。其中,有实证主义对教育理念带来的误导,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误解,必须要对这些问题深入认识信仰教育才能更好的推进。
关键词:信仰教育;现实;实践理性
一、信仰的要义与意义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务的坚信态度,即人们对某种事物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指导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尤其是精神领域的追求和活动。要而言之,信仰作为不可超越的超越,信仰所指向的是人生存的意义。人无法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意义的支撑。由于面对着死亡的必然性到来和不甘,作为万物之灵和有理性的人,必须寻找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构成的神圣的精神世界,使人的生存才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对于这种意义寻而不得,那将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空虚。而压根对这种意义缺乏关怀,却是人生最大的损失和愚昧。信仰教育就是要向受教育者指出这一点。
二、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信仰教育应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因为人能准确恰当的处理自我的内心世界,也就为他处理人我关系、群我关系,乃至一切外物与我的关系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调。同时,我们也可以把道德教育的所有内容寓于信仰教育之中。道者,"大道也",德者,"得"也,指的是"内得于已,外施与人",依着我国古代对道德的认识,道德是我们内心对宇宙大道的了悟和奉行实践。如《易经》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几乎是一体之两面。可以说,有信仰的人他总是有即成的道德,而有道德感却不一定有信仰。特别是在今日的社会现实下,我们的大学生群体中有明确信仰的人越来越少,而这有限的信仰中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就又要少了。对此种情况,必须慎思审问之,从而推进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三 、实证主义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误导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ugust Comte,178-1857)提出了科学或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三级规律:科学是一个由神学阶段发展到形而上学阶段再到实证阶段的过程。也就是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这三者是线性替代的关系。孔德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对于近代中西方的教育理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证主义诉诸经验理性,它拒斥神学的信仰和哲学的理性并使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成为现代唯一合理和独有的知识类型[1]。
然而,实证主义知识观却是一个未经批判反思的观念,我们时代的悖谬和教育的困境皆源于此。李朝东、王金元认为:反思历史,我们会看到孔德只是把欧洲近三四百年的历史当作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事实是,科学、行而上学与信仰一直都是我们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信仰,为人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仰望的对象,形而上学(哲学)是我们对"存在的惊异",而科学为我们控制对象世界提供了手段。
本来,表现为科学技术为主的工具理性(理论理性),提供给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同时,另一方面的实践理性,也就是人们的道德理性,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意义。如果说工具理性是手段,那么时实践理性就是目的。只有手段与目的相辅相成,才能构造完善合理的生活,然而,在现代,人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技术,甚至出现了手段压倒目的时代特点,有了科学技术做后盾,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自身无比强大的狂妄,而这种狂妄再加诸于商品经济社会资本贪婪本性的推波助澜,结果将是人类的迷失和未来的危险。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人曾经被"礼教"所捆绑而过着无自由的压抑生活,那么今日的社会就是被松绑直至被怂恿的疯狂,人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而被设定,以一种完全的主人姿态而对他所认为的"奴仆"--自然行使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极其丰富的开启了人的感觉能力或本质力量;另一方面又使这丰富的能力感知着更加巨大的精神空虚。人在展示自身丰富性而对自然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时,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还暴力以虚无,即把施暴力于自然的人类导向非人化的虚无。"
四、封建社会道德的消极作用曾经带给人们的道德疏离感
由于实证主义在近代特别是现代的大行其道,无论是西方还是今日的中国,科学被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成了一切话语的权威。这一点在学术领域表现的更加鲜明,作为可以被证实的自然科学门类成了显学,还有一些准科学类别,并引入了数学、统计等研究方法和工具,而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如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也在学术疆域中划地而治。而哲学、文学等领域在学术界的地位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在这样一个征服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和紧逼的时代,这种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门类时常显得不合时宜。它似乎无助于人类开疆拓土,也无助于人们"安心"的享乐。
相反,人们甚至有被道德"绑架"的担心,前车之鉴,中世纪的神学曾经绑架过西方,使欧洲度过了长达千年的黑暗纪元。东方的中国亦然,曾几何时,仁义礼智成了中国学人皓首穷经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重视"心性"和"德行"几成唯一,"特别是宋以后礼教名教对中国人思想的束缚压迫,使得中国人的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2],让中国在科技上落后,在探索世界征服自然的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只能远远的落后,无奈的挨打。"打倒孔家店"当然不仅仅是要打倒孔子,更加要消灭的是缠绕中国上千年的陈腐,囊括了道德名教,也包含了那种理论的高蹈和行为的怯弱,那种令中国人不能"睁眼看世界"而浑浑噩噩的沉醉于雕栏玉砌、歌舞升平的精致迷梦中的一切中国艺术、文化和哲学,它们共同酿造的醉人美酒令东方"睡狮"长醉不醒。因此种种,"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才痛陈其害,力革其弊,当时的这种情感记忆言犹在耳,兴工业、习西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一时间,科学几成了判断一切的标准。而这种时隔不久的历史经验让我们的文化潜意识中把"道德"或同于"吃人的礼教",至少它们之间有某种亲缘关系,因而难免产生一种矫枉过正的疏离之感,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然而,世易时移,在经济、社会、科学的裹足不前时侈谈道德与经济发展、物欲横流的时势下倡道德之意义大相径庭,前者可能令我们固步自封,而后者则是十分迫切的社会需要,因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必须要精神文明的督导才不至于走上歧路,人心在科学予以利器后必要秉承道德才不至铸成大错。而青年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崇高的信仰,民族就没有未来。
由此可见,我国在进行信仰教育时应特别注意这样两个导致目前教育困局的重要思想根源,有的放矢,才能得到符合历史的和现实的道德教育,取得理想中的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构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92-93页
[2]梁漱溟《梁漱溟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43页
[3]戴旭 《盛世狼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2月
[4]梁漱溟《朝话 人生的醒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2月
作者简介:杨丽嫡(1981-),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信仰教育;现实;实践理性
一、信仰的要义与意义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务的坚信态度,即人们对某种事物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指导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尤其是精神领域的追求和活动。要而言之,信仰作为不可超越的超越,信仰所指向的是人生存的意义。人无法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意义的支撑。由于面对着死亡的必然性到来和不甘,作为万物之灵和有理性的人,必须寻找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构成的神圣的精神世界,使人的生存才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对于这种意义寻而不得,那将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空虚。而压根对这种意义缺乏关怀,却是人生最大的损失和愚昧。信仰教育就是要向受教育者指出这一点。
二、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信仰教育应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因为人能准确恰当的处理自我的内心世界,也就为他处理人我关系、群我关系,乃至一切外物与我的关系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调。同时,我们也可以把道德教育的所有内容寓于信仰教育之中。道者,"大道也",德者,"得"也,指的是"内得于已,外施与人",依着我国古代对道德的认识,道德是我们内心对宇宙大道的了悟和奉行实践。如《易经》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几乎是一体之两面。可以说,有信仰的人他总是有即成的道德,而有道德感却不一定有信仰。特别是在今日的社会现实下,我们的大学生群体中有明确信仰的人越来越少,而这有限的信仰中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就又要少了。对此种情况,必须慎思审问之,从而推进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三 、实证主义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误导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ugust Comte,178-1857)提出了科学或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三级规律:科学是一个由神学阶段发展到形而上学阶段再到实证阶段的过程。也就是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这三者是线性替代的关系。孔德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对于近代中西方的教育理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证主义诉诸经验理性,它拒斥神学的信仰和哲学的理性并使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成为现代唯一合理和独有的知识类型[1]。
然而,实证主义知识观却是一个未经批判反思的观念,我们时代的悖谬和教育的困境皆源于此。李朝东、王金元认为:反思历史,我们会看到孔德只是把欧洲近三四百年的历史当作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事实是,科学、行而上学与信仰一直都是我们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信仰,为人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仰望的对象,形而上学(哲学)是我们对"存在的惊异",而科学为我们控制对象世界提供了手段。
本来,表现为科学技术为主的工具理性(理论理性),提供给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同时,另一方面的实践理性,也就是人们的道德理性,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意义。如果说工具理性是手段,那么时实践理性就是目的。只有手段与目的相辅相成,才能构造完善合理的生活,然而,在现代,人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技术,甚至出现了手段压倒目的时代特点,有了科学技术做后盾,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自身无比强大的狂妄,而这种狂妄再加诸于商品经济社会资本贪婪本性的推波助澜,结果将是人类的迷失和未来的危险。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人曾经被"礼教"所捆绑而过着无自由的压抑生活,那么今日的社会就是被松绑直至被怂恿的疯狂,人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而被设定,以一种完全的主人姿态而对他所认为的"奴仆"--自然行使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极其丰富的开启了人的感觉能力或本质力量;另一方面又使这丰富的能力感知着更加巨大的精神空虚。人在展示自身丰富性而对自然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时,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还暴力以虚无,即把施暴力于自然的人类导向非人化的虚无。"
四、封建社会道德的消极作用曾经带给人们的道德疏离感
由于实证主义在近代特别是现代的大行其道,无论是西方还是今日的中国,科学被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成了一切话语的权威。这一点在学术领域表现的更加鲜明,作为可以被证实的自然科学门类成了显学,还有一些准科学类别,并引入了数学、统计等研究方法和工具,而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如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也在学术疆域中划地而治。而哲学、文学等领域在学术界的地位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在这样一个征服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和紧逼的时代,这种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门类时常显得不合时宜。它似乎无助于人类开疆拓土,也无助于人们"安心"的享乐。
相反,人们甚至有被道德"绑架"的担心,前车之鉴,中世纪的神学曾经绑架过西方,使欧洲度过了长达千年的黑暗纪元。东方的中国亦然,曾几何时,仁义礼智成了中国学人皓首穷经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重视"心性"和"德行"几成唯一,"特别是宋以后礼教名教对中国人思想的束缚压迫,使得中国人的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2],让中国在科技上落后,在探索世界征服自然的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只能远远的落后,无奈的挨打。"打倒孔家店"当然不仅仅是要打倒孔子,更加要消灭的是缠绕中国上千年的陈腐,囊括了道德名教,也包含了那种理论的高蹈和行为的怯弱,那种令中国人不能"睁眼看世界"而浑浑噩噩的沉醉于雕栏玉砌、歌舞升平的精致迷梦中的一切中国艺术、文化和哲学,它们共同酿造的醉人美酒令东方"睡狮"长醉不醒。因此种种,"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才痛陈其害,力革其弊,当时的这种情感记忆言犹在耳,兴工业、习西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一时间,科学几成了判断一切的标准。而这种时隔不久的历史经验让我们的文化潜意识中把"道德"或同于"吃人的礼教",至少它们之间有某种亲缘关系,因而难免产生一种矫枉过正的疏离之感,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然而,世易时移,在经济、社会、科学的裹足不前时侈谈道德与经济发展、物欲横流的时势下倡道德之意义大相径庭,前者可能令我们固步自封,而后者则是十分迫切的社会需要,因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必须要精神文明的督导才不至于走上歧路,人心在科学予以利器后必要秉承道德才不至铸成大错。而青年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崇高的信仰,民族就没有未来。
由此可见,我国在进行信仰教育时应特别注意这样两个导致目前教育困局的重要思想根源,有的放矢,才能得到符合历史的和现实的道德教育,取得理想中的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构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92-93页
[2]梁漱溟《梁漱溟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43页
[3]戴旭 《盛世狼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2月
[4]梁漱溟《朝话 人生的醒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2月
作者简介:杨丽嫡(1981-),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