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胃癌是人体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第3位。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胃癌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7~74岁,平均66.8±7.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癌灶部位:胃体部26例,胃底部24例,贲门部30例,临床分期:T1N1M0期19例,T2N0M0期18例。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11例,腺癌60例。8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
  治疗方法: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作上腹部正中切口,探查明确后延长切口,向上到达剑突并切除剑突,向下到达脐部,根据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延长。沿着横结肠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处理,到达肝曲和脾曲,并且掀起横结肠系膜的前叶和胰腺包膜,在幽门管的下方分离显露胃网膜右动静脉,将动静脉的根部切断、结扎。在接近肝脏处将肝胃韧带切断,在幽门管上方分离,并且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分离幽门部之后切断,将十二指肠残端牢固闭合。将脾胃韧带和胃短动脉进行分段切断和结扎,切断胃左动静脉根部,进行结扎,对胃后方和贲门食道下端进行游离。将食道下段左右迷走神经切断,在贲门上部将食道切断,从而将全胃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将相应部位淋巴结进行清扫,采用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观察指标:①观察胃癌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情况。②观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通过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配合及同事理解配合等12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肺部感染1例,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术前生活质量评份60.3±10.6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0.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胃癌发现即为中晚期,一般均失去了最佳的有效治疗时机。及早诊断对掌握最佳治疗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治性全胃切除可以更好的将胃癌原发灶切除,尤其是对于受浸润组织和转移淋巴结清除更加彻底。该术式在上腹部正中切开,上段绕过剑突,下止于脐部,尽可能对食管下段进行了游离,将腹段食管周围组织进行清除,在食管裂孔的平面上,将前后迷走神干切断。对于食管下端侵犯较为严重者,将两侧膈角切断,从而保证食管下端的暴露长度,对其进行彻底的切除。吻合口一般采取机械吻合从而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在吻合过程中在食管空肠吻合中放置吻合器中心杆时,将胃和食管游离后暂时不切断食管,在肿瘤上方的食管前壁进行纵行切开,在此放置吻合器中心杆,在预定的食管切断线的上方,环行缝合食管1周,将缝合线固定在中心杆上,在结扎线的下方0.5cm左右将食管切断,然后再进行吻合术。另外本研究还进行了联合脏器的切除,更加体现本术式的根治性,尤其是对于癌灶侵犯的邻近组组或器官,更加彻底的清除,但是前提是患者不存在远处血行转移、淋巴广泛转移、腹盆腔种植转移等不能治愈的情况。本研究通过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结果表明,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胃癌晚期转移,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提示手术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提示患者预后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患者手术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泽洪,武良,孙建中,等.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近端部进展期胃癌58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94.
  2王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討[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9.
  3骆曦图.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9):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术后关节活动12.6±6.1周,下床活动11.4±2.7个月,骨痂生成3.1±1.1个月,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8.4±5.5周,下床活动8.5±2.2个月,
期刊
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胃肠道动力紊乱性疾病,尤以动力障碍型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精神心理失衡和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有关。观察了抗抑郁药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并探讨了其对情志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3例,均符合罗马Ⅲ动力障碍型FD标准1。其中治疗组33例,男10例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生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了解潍坊滨海区下设的33个农村卫生所及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药物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今后加强社区卫生管理、药品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每个社区服务站和农村卫生所2011年上半年度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滥用抗生素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1.5%,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处方占24.8%,药物
期刊
  大隐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可分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因大隐静脉曲张常合并溃疡、湿疹、静脉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而不可逆转的影响。手术治疗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主要方法,国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1,但存在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情况。因此本文采用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
期刊
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或急性脑血管意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随着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急性人数有所下降,但幸存者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避免患者发生碰破、烫伤、跌倒、骨折及褥疮等二次损伤,对我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预防性安全指导,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2011年住院
期刊
  目前,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DLT)在胸外科广泛应用1,但双腔管插管需要娴熟的技术,近年来我们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OB)进行定位,大大提高了一次性成功率,为进一步探讨其定位效果,2011年3月~2012年7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定位的胸外科手术患者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7月收治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16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298例,对其中12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与内置物选用不当、术中不规范操作、该植骨而未植骨、患肢过早负重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等因素有关。对策是取出失效内固定物,改用其他内固定和外固定方法及相关病因、并发症的处理。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和手术技巧
期刊
    机械通气在ICU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运用广泛,患者因各种原发性疾病、手术创伤、人工气道、通气模式等影响到身心健康,同时造成紧张、烦躁、不能耐受而出现对抗治疗的情况,既妨碍了医疗护理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又增加了患者身体代谢和氧耗,使组织器官缺氧情况加重而损伤更加严重,影响到救治的及时性。本文通过采用镇静联合镇痛配合配合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SFEMG)改变、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MND患者进行伸指总肌SFEMG检测,测定颤抖(用MCD表示)和肌纤维密度(FD),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结果:MND组较对照组颤抖明显增宽,FD增加(P<0.001);病程与MCD值和FD值无相关性;单纤维肌电图对MND的检出率(89%)大于常规肌电图(70%)(P<0.05)。结
期刊
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感染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腹腔实质脏器感染多较隐匿,症状多不典型,容易漏诊。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及肾脓肿局部症状多不典型,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及肾脓肿的发病率渐增高。本文对近几年收治肝脓肿及肾脓肿患者作简要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2型糖尿病并肝脓肿患者20例,合并肾脓肿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