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人体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第3位。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胃癌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7~74岁,平均66.8±7.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癌灶部位:胃体部26例,胃底部24例,贲门部30例,临床分期:T1N1M0期19例,T2N0M0期18例。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11例,腺癌60例。8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
治疗方法: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作上腹部正中切口,探查明确后延长切口,向上到达剑突并切除剑突,向下到达脐部,根据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延长。沿着横结肠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处理,到达肝曲和脾曲,并且掀起横结肠系膜的前叶和胰腺包膜,在幽门管的下方分离显露胃网膜右动静脉,将动静脉的根部切断、结扎。在接近肝脏处将肝胃韧带切断,在幽门管上方分离,并且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分离幽门部之后切断,将十二指肠残端牢固闭合。将脾胃韧带和胃短动脉进行分段切断和结扎,切断胃左动静脉根部,进行结扎,对胃后方和贲门食道下端进行游离。将食道下段左右迷走神经切断,在贲门上部将食道切断,从而将全胃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将相应部位淋巴结进行清扫,采用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观察指标:①观察胃癌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情况。②观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通过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配合及同事理解配合等12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肺部感染1例,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术前生活质量评份60.3±10.6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0.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胃癌发现即为中晚期,一般均失去了最佳的有效治疗时机。及早诊断对掌握最佳治疗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治性全胃切除可以更好的将胃癌原发灶切除,尤其是对于受浸润组织和转移淋巴结清除更加彻底。该术式在上腹部正中切开,上段绕过剑突,下止于脐部,尽可能对食管下段进行了游离,将腹段食管周围组织进行清除,在食管裂孔的平面上,将前后迷走神干切断。对于食管下端侵犯较为严重者,将两侧膈角切断,从而保证食管下端的暴露长度,对其进行彻底的切除。吻合口一般采取机械吻合从而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在吻合过程中在食管空肠吻合中放置吻合器中心杆时,将胃和食管游离后暂时不切断食管,在肿瘤上方的食管前壁进行纵行切开,在此放置吻合器中心杆,在预定的食管切断线的上方,环行缝合食管1周,将缝合线固定在中心杆上,在结扎线的下方0.5cm左右将食管切断,然后再进行吻合术。另外本研究还进行了联合脏器的切除,更加体现本术式的根治性,尤其是对于癌灶侵犯的邻近组组或器官,更加彻底的清除,但是前提是患者不存在远处血行转移、淋巴广泛转移、腹盆腔种植转移等不能治愈的情况。本研究通过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结果表明,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胃癌晚期转移,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提示手术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提示患者预后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患者手术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泽洪,武良,孙建中,等.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近端部进展期胃癌58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94.
2王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討[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9.
3骆曦图.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9):64.
胃癌是人体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第3位。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胃癌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7~74岁,平均66.8±7.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癌灶部位:胃体部26例,胃底部24例,贲门部30例,临床分期:T1N1M0期19例,T2N0M0期18例。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11例,腺癌60例。8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
治疗方法: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作上腹部正中切口,探查明确后延长切口,向上到达剑突并切除剑突,向下到达脐部,根据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延长。沿着横结肠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处理,到达肝曲和脾曲,并且掀起横结肠系膜的前叶和胰腺包膜,在幽门管的下方分离显露胃网膜右动静脉,将动静脉的根部切断、结扎。在接近肝脏处将肝胃韧带切断,在幽门管上方分离,并且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分离幽门部之后切断,将十二指肠残端牢固闭合。将脾胃韧带和胃短动脉进行分段切断和结扎,切断胃左动静脉根部,进行结扎,对胃后方和贲门食道下端进行游离。将食道下段左右迷走神经切断,在贲门上部将食道切断,从而将全胃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将相应部位淋巴结进行清扫,采用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观察指标:①观察胃癌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情况。②观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通过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配合及同事理解配合等12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肺部感染1例,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术前生活质量评份60.3±10.6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0.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胃癌发现即为中晚期,一般均失去了最佳的有效治疗时机。及早诊断对掌握最佳治疗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治性全胃切除可以更好的将胃癌原发灶切除,尤其是对于受浸润组织和转移淋巴结清除更加彻底。该术式在上腹部正中切开,上段绕过剑突,下止于脐部,尽可能对食管下段进行了游离,将腹段食管周围组织进行清除,在食管裂孔的平面上,将前后迷走神干切断。对于食管下端侵犯较为严重者,将两侧膈角切断,从而保证食管下端的暴露长度,对其进行彻底的切除。吻合口一般采取机械吻合从而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在吻合过程中在食管空肠吻合中放置吻合器中心杆时,将胃和食管游离后暂时不切断食管,在肿瘤上方的食管前壁进行纵行切开,在此放置吻合器中心杆,在预定的食管切断线的上方,环行缝合食管1周,将缝合线固定在中心杆上,在结扎线的下方0.5cm左右将食管切断,然后再进行吻合术。另外本研究还进行了联合脏器的切除,更加体现本术式的根治性,尤其是对于癌灶侵犯的邻近组组或器官,更加彻底的清除,但是前提是患者不存在远处血行转移、淋巴广泛转移、腹盆腔种植转移等不能治愈的情况。本研究通过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结果表明,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胃癌晚期转移,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提示手术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提示患者预后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患者手术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泽洪,武良,孙建中,等.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近端部进展期胃癌58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94.
2王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討[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9.
3骆曦图.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