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文化。体育文化可以提升人类身心、文化、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促进国民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对国民进行体育文化的培育,使其形成健康向上和不懈奋斗的健全人格,促进其文化意识形态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体育文化 传播 发展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是我国继2008年奥运会后再次呈现给世界各族人民的完美的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的热潮席卷了神州大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竞技体育的魅力经运动员淋漓尽致的演绎,使人们深受震撼。在亚运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普通国民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和培育,以期使国人健康向上和不懈奋斗等精神人格不断健全,促进其文化意识形态不断完善。
体育文化的概念解读
体育文化的含义。广义的体育文化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的体现。狭义的体育文化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的组成之一,当然也应该成为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其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拼搏奋斗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体育文化还可定义为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拼搏、进取、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指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指的是在运动场上所体现出的宽容、谦让、和谐的竞技精神等。在任何一场竞技体育比赛中,体育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国际比赛中,体育文化不仅体现出了个人的素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和文化传统。
中国体育文化的追本溯源。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哲学思论。儒学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心理内涵,对中华民族心理和传统哲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体育文化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引导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文化,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体育文化就是“健康向上”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家思想是其另一重要内容。道家思想崇尚清静无为,不争、无欲。道家的“无为”、“吃亏是福”、“淡泊名利”、“不为人先”、“难得糊涂”等诸多人生观念和思想,对国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认同以“仁”为核心的理念,涵盖了丰富的东方哲学、道德、宗教、医学、艺术、习俗等等文化内容,以表演性、保健性为基本模式,它讲究人的品格、内在气质,以精神修养为其价值观。
中国传统体育并不以比赛输赢为其唯一目的,表现出一种注重人格培养的偏向,追求含蓄、内在、和谐的审美观。在“知行合一”、“天地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总体概念描绘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意念、机能、精神等许多方面活动为重点,崇尚身与心的和谐,以身体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是体育文化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人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体育文化让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
中国体育文化的渗透
体育文化体现出人类自由创新与公平竞争的特点和精神,也完全体现出人类社会要求公平公正的意识。体育文化是以自由平等的人权主义为前提的一种自由文化,以西方体育的传统来说,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相互重视、天赋人权、机会平等、理性平等等特点和基础上的。其主要是以秒、米、公斤、得分数、难度值等具体数值去裁决胜负、判定强弱,从而体现出体育的价值与活力。进而充分体现出对人权的保障以及自由平等的精神。比如在赛场上,裁判人员会公平公正地行使裁判权,运动员也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比赛。运动赛场上的一些禁忌行为,比如不允许故意伤害对方运动员等,都充分体现和说明了公平竞争和对人的自由的尊重。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以“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这样的句子来赞美体育。作为现代人权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全民体育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都被提到人权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且把其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加以保障。如《欧洲体育宪章》第六条规定:“任何体育活动,无论是出于休闲的目的还是娱乐的目的,只要具有增强体质或者提高身体素质的性质,就应当通过各种适当的设施和项目,各种合格的指导者、领导者或者‘模范人物’,在全体人民中加以推广。”我国一方面传承了西方体育传统和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比较重视,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我国宪法规定,体育权利是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其他调整体育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就平等保护公民的体育权利做出了实质性的注解与诠释。
超越创新的引领精神。顾拜旦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就说明,只有积极并勇于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从中明白人类奋斗的意义和乐趣。生活没有神话,不通过努力、不依靠奋斗,就不能真正领悟人类的价值和理想。体育文化正是这样一种能体现出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等精神的文化。它对人类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做出了生动的诠释,那就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有多少困苦磨难,只要勇于拼搏进取,就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峰。奥运会上的中国军团用他们辉煌的战绩在我国的体育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说,竞技场上的体育文化就是整个人类拼搏奋斗的缩影。“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文化展现的特点,“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鼓励我们勇于向世界强手和世界先进水平挑战,从而不断超越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最高记录,最终激励大家战胜、完善并超越自我,勤奋努力、自强不息,一步一步克服自身的缺点、弱点和不足之处,最终达到一个新的目标,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创新、前进。
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国际奥委会执委、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积极宣传和倡导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多次举办体育文化论坛等,在传播和发展体育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体育文化也渐渐得到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的重视。体育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心,是主要载体,突出体育文化是应该的。近年来,体育市场发展很快,也很有成效,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应重视在全国普通国民中加强对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避免它误入歧途。举例来说,目前在体育运动发展中出现的兴奋剂问题、裁判吹黑哨问题、暴力问题等等,这些都和缺乏对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关。毋庸赘言,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就在于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目前,无论是从规模来说,还是从影响度来说,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社会文化运动中最给力的一环。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体育的魅力,长久以来它深受人民认可和喜爱;其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契合。百余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坚持了顾拜旦提倡的理论,意即通过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培养出身心一致、和谐发展的个体,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体育与文化紧密相连的概念最终成为顾拜旦所创立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所在。当然,他不是一般地倡导体育,而是重点强调体育必须与文化紧密联系和结合。否则,人们在体育运动中,除了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和机敏的头脑外,不可能有健全的心理素质,社会公德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顾拜旦就奥林匹克精神运动的全部设想和构思,无一不是围绕体育与文化相契合的主线而生发的。因此,体育文化应该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结合,是相互帮助和竞争的喜果,当然也是崇高的爱国主义与完美的国际主义的结合,这应当成为当代国人的培养目标。
总之,当今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并经历了深刻而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相继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隆重的体育盛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文化。体育文化可以提升人类身心、文化、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促进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作者为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体育文化 传播 发展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是我国继2008年奥运会后再次呈现给世界各族人民的完美的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的热潮席卷了神州大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竞技体育的魅力经运动员淋漓尽致的演绎,使人们深受震撼。在亚运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普通国民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和培育,以期使国人健康向上和不懈奋斗等精神人格不断健全,促进其文化意识形态不断完善。
体育文化的概念解读
体育文化的含义。广义的体育文化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的体现。狭义的体育文化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的组成之一,当然也应该成为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其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拼搏奋斗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体育文化还可定义为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拼搏、进取、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指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指的是在运动场上所体现出的宽容、谦让、和谐的竞技精神等。在任何一场竞技体育比赛中,体育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国际比赛中,体育文化不仅体现出了个人的素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和文化传统。
中国体育文化的追本溯源。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哲学思论。儒学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心理内涵,对中华民族心理和传统哲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体育文化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引导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文化,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体育文化就是“健康向上”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家思想是其另一重要内容。道家思想崇尚清静无为,不争、无欲。道家的“无为”、“吃亏是福”、“淡泊名利”、“不为人先”、“难得糊涂”等诸多人生观念和思想,对国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认同以“仁”为核心的理念,涵盖了丰富的东方哲学、道德、宗教、医学、艺术、习俗等等文化内容,以表演性、保健性为基本模式,它讲究人的品格、内在气质,以精神修养为其价值观。
中国传统体育并不以比赛输赢为其唯一目的,表现出一种注重人格培养的偏向,追求含蓄、内在、和谐的审美观。在“知行合一”、“天地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总体概念描绘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意念、机能、精神等许多方面活动为重点,崇尚身与心的和谐,以身体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是体育文化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人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体育文化让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
中国体育文化的渗透
体育文化体现出人类自由创新与公平竞争的特点和精神,也完全体现出人类社会要求公平公正的意识。体育文化是以自由平等的人权主义为前提的一种自由文化,以西方体育的传统来说,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相互重视、天赋人权、机会平等、理性平等等特点和基础上的。其主要是以秒、米、公斤、得分数、难度值等具体数值去裁决胜负、判定强弱,从而体现出体育的价值与活力。进而充分体现出对人权的保障以及自由平等的精神。比如在赛场上,裁判人员会公平公正地行使裁判权,运动员也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比赛。运动赛场上的一些禁忌行为,比如不允许故意伤害对方运动员等,都充分体现和说明了公平竞争和对人的自由的尊重。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以“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这样的句子来赞美体育。作为现代人权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全民体育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都被提到人权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且把其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加以保障。如《欧洲体育宪章》第六条规定:“任何体育活动,无论是出于休闲的目的还是娱乐的目的,只要具有增强体质或者提高身体素质的性质,就应当通过各种适当的设施和项目,各种合格的指导者、领导者或者‘模范人物’,在全体人民中加以推广。”我国一方面传承了西方体育传统和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比较重视,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我国宪法规定,体育权利是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其他调整体育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就平等保护公民的体育权利做出了实质性的注解与诠释。
超越创新的引领精神。顾拜旦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就说明,只有积极并勇于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从中明白人类奋斗的意义和乐趣。生活没有神话,不通过努力、不依靠奋斗,就不能真正领悟人类的价值和理想。体育文化正是这样一种能体现出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等精神的文化。它对人类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做出了生动的诠释,那就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有多少困苦磨难,只要勇于拼搏进取,就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峰。奥运会上的中国军团用他们辉煌的战绩在我国的体育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说,竞技场上的体育文化就是整个人类拼搏奋斗的缩影。“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文化展现的特点,“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鼓励我们勇于向世界强手和世界先进水平挑战,从而不断超越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最高记录,最终激励大家战胜、完善并超越自我,勤奋努力、自强不息,一步一步克服自身的缺点、弱点和不足之处,最终达到一个新的目标,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创新、前进。
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国际奥委会执委、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积极宣传和倡导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多次举办体育文化论坛等,在传播和发展体育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体育文化也渐渐得到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的重视。体育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心,是主要载体,突出体育文化是应该的。近年来,体育市场发展很快,也很有成效,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应重视在全国普通国民中加强对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避免它误入歧途。举例来说,目前在体育运动发展中出现的兴奋剂问题、裁判吹黑哨问题、暴力问题等等,这些都和缺乏对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关。毋庸赘言,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就在于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目前,无论是从规模来说,还是从影响度来说,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社会文化运动中最给力的一环。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体育的魅力,长久以来它深受人民认可和喜爱;其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契合。百余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坚持了顾拜旦提倡的理论,意即通过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培养出身心一致、和谐发展的个体,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体育与文化紧密相连的概念最终成为顾拜旦所创立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所在。当然,他不是一般地倡导体育,而是重点强调体育必须与文化紧密联系和结合。否则,人们在体育运动中,除了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和机敏的头脑外,不可能有健全的心理素质,社会公德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顾拜旦就奥林匹克精神运动的全部设想和构思,无一不是围绕体育与文化相契合的主线而生发的。因此,体育文化应该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结合,是相互帮助和竞争的喜果,当然也是崇高的爱国主义与完美的国际主义的结合,这应当成为当代国人的培养目标。
总之,当今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并经历了深刻而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相继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隆重的体育盛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文化。体育文化可以提升人类身心、文化、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促进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作者为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