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重点内容,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成长非常关键,其教育有着自身特性,教师在教学当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从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所以,从教育角度看,培养幼儿早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更为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支配人的一生,给幼儿未来走上成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习惯制定教学方案,遵从孩子意愿,强调游戏和富于刺激性的环境,及时充分发掘孩子潜能,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教育方法。因此,通过游戏让幼儿接受教育,加强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培养和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兒的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生活中体现、理解和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进而形成习惯。例如:幼儿在玩滑梯游戏时,经常会发生你推我挤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在一边做简单的提醒、说教,那只能起到暂时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发现类似问题时,应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这种做法的坏处,会产生什么后果,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什么叫排队?进而以生活中的下楼梯、洗手、做操、乘坐公共汽车等为例,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幼儿以后要做到相互提醒、相互谦让、相互帮助。通过融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幼儿的自控能力也逐步得到增强,从而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二、培养形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想要让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饮食以及自身的卫生习惯。老师可以对幼儿讲解各种食物的好处,编成歌谣教孩子唱,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号召大家样样食物都要吃,种种青菜和食物都吃才能身体更健康。在具体实施时,老师们可以为幼儿们立下规矩。例如:餐前便后必须洗手,进餐时不准将饭菜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饭后要擦嘴巴、漱口,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不准在校园教室扔纸屑果皮,睡觉前要小便、必须洗脚、学会自己脱衣服,要养成叠好不乱放衣服好习惯等等,平时在幼儿园内让孩子们互相监督,做得好的应该鼓励,做得不好的让他下次改正,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们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貌是体现一个人外在行为的展现,也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直接表现,教师要教育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在幼儿园内,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加强关于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要让幼儿们学习首先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在上学、放学要求幼儿主动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做“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主动说“老师好”。在课堂上可以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例如,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养成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鼓励孩子们和更多的人接触,见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懂得如何使用礼貌语言称呼叫别人,学会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法。课后还可以告诉幼儿们,如果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客人走了要送别,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等等,久而久之,幼儿们就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幼儿的思想不成熟,受挫心理也不强,遇到困难不能自己承担,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的教育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始终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困难和挫折,而且他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生活中只有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及时理顺和调整受挫折的消极情绪,才会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才会逐渐形成健康而成熟的人格。在具体操作时,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对事物认知往往是具体形象的特点,可以用讲故事、看影视作品等方式进行抗挫折教育。讲故事,可以讲家长和教师的亲身经历,也可以讲一讲孩子们熟悉的身边小朋友遭受挫折而能正确面对的小故事。看影视作品时,可以选择那些经历挫折后不折不挠最后终于成功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直观而形象的故事和影视,可以加深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放孩子们明白困难和挫折是中不可避免的,人生中永远有欢笑、也有眼泪,有逆境、也有顺境,有平坦的征途、也有崎岖的山路。幼儿有了这些理解和认识,才能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才能主动而积极的接受新事物,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五、结束语
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让幼儿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光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让幼儿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起来,这不仅是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熊德权.浅谈如何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48-149.
[2]高金莲.钱志翔.论学前教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2l-123.
[3]李伟.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12-124.
[4]张艳玲.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7(08):178-194.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成长非常关键,其教育有着自身特性,教师在教学当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从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所以,从教育角度看,培养幼儿早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更为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支配人的一生,给幼儿未来走上成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习惯制定教学方案,遵从孩子意愿,强调游戏和富于刺激性的环境,及时充分发掘孩子潜能,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教育方法。因此,通过游戏让幼儿接受教育,加强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培养和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兒的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生活中体现、理解和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进而形成习惯。例如:幼儿在玩滑梯游戏时,经常会发生你推我挤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在一边做简单的提醒、说教,那只能起到暂时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发现类似问题时,应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这种做法的坏处,会产生什么后果,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什么叫排队?进而以生活中的下楼梯、洗手、做操、乘坐公共汽车等为例,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幼儿以后要做到相互提醒、相互谦让、相互帮助。通过融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幼儿的自控能力也逐步得到增强,从而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二、培养形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想要让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饮食以及自身的卫生习惯。老师可以对幼儿讲解各种食物的好处,编成歌谣教孩子唱,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号召大家样样食物都要吃,种种青菜和食物都吃才能身体更健康。在具体实施时,老师们可以为幼儿们立下规矩。例如:餐前便后必须洗手,进餐时不准将饭菜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饭后要擦嘴巴、漱口,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不准在校园教室扔纸屑果皮,睡觉前要小便、必须洗脚、学会自己脱衣服,要养成叠好不乱放衣服好习惯等等,平时在幼儿园内让孩子们互相监督,做得好的应该鼓励,做得不好的让他下次改正,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们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貌是体现一个人外在行为的展现,也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直接表现,教师要教育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在幼儿园内,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加强关于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要让幼儿们学习首先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在上学、放学要求幼儿主动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做“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主动说“老师好”。在课堂上可以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例如,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养成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鼓励孩子们和更多的人接触,见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懂得如何使用礼貌语言称呼叫别人,学会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法。课后还可以告诉幼儿们,如果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客人走了要送别,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等等,久而久之,幼儿们就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幼儿的思想不成熟,受挫心理也不强,遇到困难不能自己承担,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的教育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始终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困难和挫折,而且他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生活中只有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及时理顺和调整受挫折的消极情绪,才会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才会逐渐形成健康而成熟的人格。在具体操作时,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对事物认知往往是具体形象的特点,可以用讲故事、看影视作品等方式进行抗挫折教育。讲故事,可以讲家长和教师的亲身经历,也可以讲一讲孩子们熟悉的身边小朋友遭受挫折而能正确面对的小故事。看影视作品时,可以选择那些经历挫折后不折不挠最后终于成功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直观而形象的故事和影视,可以加深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放孩子们明白困难和挫折是中不可避免的,人生中永远有欢笑、也有眼泪,有逆境、也有顺境,有平坦的征途、也有崎岖的山路。幼儿有了这些理解和认识,才能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才能主动而积极的接受新事物,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五、结束语
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让幼儿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光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让幼儿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起来,这不仅是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熊德权.浅谈如何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48-149.
[2]高金莲.钱志翔.论学前教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2l-123.
[3]李伟.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12-124.
[4]张艳玲.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7(08):17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