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创作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不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说它标志着朱自清散文的成熟。
一、《荷塘月色》之构思所呈示的封闭性,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悲剧意识。从文学创作的方法上说,我们把组织材料的方式称为构思,即作品的思路和结构。每一个成熟的作家所造成的每项一件作品,都具有其特有的构思模式,作家正是运用这个模式把丰富的材料编辑在一个统一的构成中,传达其中蕴含的自然和社会的信息,并表现这些信息里承载的作者的某些观念。因此,自然的内容往往被剥夺其主动的地位,而成为一种载体或凭借,“因为感动我们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的暗示,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克莱夫.贝尔《艺术论》第10页)在中国绘声绘画作品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题目上看,表面上作者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现荷塘月色的美,但实际上,作者是借荷塘月色的客物象并把这些客观物象编织在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中(封闭模式)之中,传达他现实的人生体验和追求,犹其是作者创作这篇散文的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动荡不安)和自身的人格倾向(洁身自好和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决定了他这篇散文隐含了比较深刻的悲剧意识,表现了作者对个人生存的关注和对生存环境的抉择所面临的难以化解的矛盾纠葛。这篇幅作品的材料的构成组合呈现出封闭性,可称之为封闭模式。这个封闭模式是由三条各自封闭而又相相互关联的圈包容在一起的。
二、作品呈现的游踪呈示为一条封闭的线,这条线注释着作者现实梦幻之旅的失败。作品以家为起点,经过一段小煤屑路(一条幽僻而阴森可怕的路——象征着黑暗),到荷塘做一回宿谋以久的观照——现实的荷塘月色和历史的荷塘采莲的观照,这其实是对自我心灵的即人生理想的观照,在“我什么也没有”的遗恨里回到家。这一种循环,从形式上看并无值得批评的地方,因为家是最安全的所在,但从全文的创作意图看,作者显然是把荷塘月色作为人生理想的幻化境界展示出来,客观境界博大而富有,而“我什么也没有”,宣告他现实之旅的梦幻之旅的失败。
三、从作品呈示的情感过程看,作者懷着“颇不宁静“的心到“荷香月色”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境界作了一回“自由人”而获得超然的愉悦,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落的痛苦和“可惜我们也无福消受了”惋惜,在一片迷茫中悻悻回家,心境更不宁静。这种心灵状态的循环,更深刻地反映了他现实情感受的回落花。
第三、从上述可见,不论是环境位移的循环,还是作者情感状态的回环观照,均呈现出封闭的状态,而且两条封存闭的线紧紧地交合在一起,更加重了封闭的态势,重叠着心灵的阵痛,再看文章第八自然对荷塘四周环境的描写:
荷塘的四面,远远逝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也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所呈现的严密的封密性,与上述的两条封闭的圈包容在一起,构成一个难以超越的怪圈,如一场恶梦,“我”在自然的观照中得到的一点愉悦被这个圈无情地吞噬掉。
这个封闭的模式里,隐含着一种悲剧意识,就是作者对自然的观照所获得的心灵的暂时的超越,不是对人生的真正的超越,带着明显的虚拟性和不可持久性。这种靠对自然环境的观照以实现心灵的超越,表现出作者超越人生和社会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力理的虚弱,正好传达了作者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剧意识。这其实告诉我们,要真正超越心灵的苦痛,必须首先要超越自然的心灵状态和自然的环境状态,去复杂而危险多变的现实斗争寻找超越的起点和支点,铸造坚强的信念之翼。我们知道,这篇散文写于一九二七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之季,何去何从,是大批知识分子亟待思考和决断的课题。朱自清在思考这个课题时,思想处于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而不能自拔。然而心灵的苦痛和纠结需要得到抚慰,也需要倾泻,这也是《荷塘月色》产生的背景。素淡朦胧的荷香月色在作者的笔下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其说是作者灵感的勃发,毋宁说是作者在海市蜃楼的幻景里构建他的理想之椽,作为寄托,消解他的人生焦虑。文章在对荷塘周围环境的状写之后,理应收尾,但作者并不甘心过早地折除其梦幻之椽,而是将心灵之旅置于历史的走廊里:在对梁元帝《采莲赋》的热闹风流的情景的观照中,在《西州曲》之悠悠的情调里,寻求平衡以抚平心灵的悸动。但历史作为对过去岁月的沉淀,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的存在,虽然对这些符号的解读和演绎会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安慰,但毕竟己定格为过去进行的状态,对现实缺乏丝毫的校正力,反而增强了现实的悲剧色彩。梦幻或历史的终究不是现实,恰恰加剧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性,演化为深刻的矛盾徒增人生的烦惧和焦虑,甚而至于使人深感生命的绝望。文章第八段对荷塘周围环境的描写就是感性的注释: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也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横线为引者所加。这说明客体对主体的排他性)……路的两旁也有一两点路灯光(引者所加。对现实的模糊),没精打睬的,是渴睡人的眼(横线为引者所加。这是一个有深刻象征意味的暗示,揭示了作者希望的微弱和涉茫)。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横线为引者所加。对来自自然的声响符号的破译,呈示出主体与客体的冲突,生成一组主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里,作者实际上运用相似性原理(按结构主义美学的观点),将他与社会的纠葛转化为人与自然的环境的冲突,这正是作者转嫁内心体验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状写蝉声和蛙声之前,作品没有介入任何声响,整个荷塘月色处于极度的宁静之中,荷叶和花轻盈地颤动,月光轻泻在叶子和花上,都是无声的,作者一直努力维持这种宁静:这是作者心灵的写照。但是这种主观的努力抗拒不了自然的力量,蛙声和蝉声截断了他的努力。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宁静状态的心理维持,是一种心理依念,而当这种依念被现实的某种因素(比如声响或其它风雨雷电等因素)破碎之后,就會成为一种怨恨情绪,生成悲剧意识,这是作者社会怨恨情绪的情感转移。这种情感转移,在他的其他散文作品里,以其对某种情感、某种观念或文化的依念里滋生出某种非剧意识。
一、《荷塘月色》之构思所呈示的封闭性,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悲剧意识。从文学创作的方法上说,我们把组织材料的方式称为构思,即作品的思路和结构。每一个成熟的作家所造成的每项一件作品,都具有其特有的构思模式,作家正是运用这个模式把丰富的材料编辑在一个统一的构成中,传达其中蕴含的自然和社会的信息,并表现这些信息里承载的作者的某些观念。因此,自然的内容往往被剥夺其主动的地位,而成为一种载体或凭借,“因为感动我们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的暗示,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克莱夫.贝尔《艺术论》第10页)在中国绘声绘画作品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题目上看,表面上作者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现荷塘月色的美,但实际上,作者是借荷塘月色的客物象并把这些客观物象编织在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中(封闭模式)之中,传达他现实的人生体验和追求,犹其是作者创作这篇散文的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动荡不安)和自身的人格倾向(洁身自好和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决定了他这篇散文隐含了比较深刻的悲剧意识,表现了作者对个人生存的关注和对生存环境的抉择所面临的难以化解的矛盾纠葛。这篇幅作品的材料的构成组合呈现出封闭性,可称之为封闭模式。这个封闭模式是由三条各自封闭而又相相互关联的圈包容在一起的。
二、作品呈现的游踪呈示为一条封闭的线,这条线注释着作者现实梦幻之旅的失败。作品以家为起点,经过一段小煤屑路(一条幽僻而阴森可怕的路——象征着黑暗),到荷塘做一回宿谋以久的观照——现实的荷塘月色和历史的荷塘采莲的观照,这其实是对自我心灵的即人生理想的观照,在“我什么也没有”的遗恨里回到家。这一种循环,从形式上看并无值得批评的地方,因为家是最安全的所在,但从全文的创作意图看,作者显然是把荷塘月色作为人生理想的幻化境界展示出来,客观境界博大而富有,而“我什么也没有”,宣告他现实之旅的梦幻之旅的失败。
三、从作品呈示的情感过程看,作者懷着“颇不宁静“的心到“荷香月色”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境界作了一回“自由人”而获得超然的愉悦,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落的痛苦和“可惜我们也无福消受了”惋惜,在一片迷茫中悻悻回家,心境更不宁静。这种心灵状态的循环,更深刻地反映了他现实情感受的回落花。
第三、从上述可见,不论是环境位移的循环,还是作者情感状态的回环观照,均呈现出封闭的状态,而且两条封存闭的线紧紧地交合在一起,更加重了封闭的态势,重叠着心灵的阵痛,再看文章第八自然对荷塘四周环境的描写:
荷塘的四面,远远逝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也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所呈现的严密的封密性,与上述的两条封闭的圈包容在一起,构成一个难以超越的怪圈,如一场恶梦,“我”在自然的观照中得到的一点愉悦被这个圈无情地吞噬掉。
这个封闭的模式里,隐含着一种悲剧意识,就是作者对自然的观照所获得的心灵的暂时的超越,不是对人生的真正的超越,带着明显的虚拟性和不可持久性。这种靠对自然环境的观照以实现心灵的超越,表现出作者超越人生和社会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力理的虚弱,正好传达了作者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剧意识。这其实告诉我们,要真正超越心灵的苦痛,必须首先要超越自然的心灵状态和自然的环境状态,去复杂而危险多变的现实斗争寻找超越的起点和支点,铸造坚强的信念之翼。我们知道,这篇散文写于一九二七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之季,何去何从,是大批知识分子亟待思考和决断的课题。朱自清在思考这个课题时,思想处于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而不能自拔。然而心灵的苦痛和纠结需要得到抚慰,也需要倾泻,这也是《荷塘月色》产生的背景。素淡朦胧的荷香月色在作者的笔下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其说是作者灵感的勃发,毋宁说是作者在海市蜃楼的幻景里构建他的理想之椽,作为寄托,消解他的人生焦虑。文章在对荷塘周围环境的状写之后,理应收尾,但作者并不甘心过早地折除其梦幻之椽,而是将心灵之旅置于历史的走廊里:在对梁元帝《采莲赋》的热闹风流的情景的观照中,在《西州曲》之悠悠的情调里,寻求平衡以抚平心灵的悸动。但历史作为对过去岁月的沉淀,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的存在,虽然对这些符号的解读和演绎会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安慰,但毕竟己定格为过去进行的状态,对现实缺乏丝毫的校正力,反而增强了现实的悲剧色彩。梦幻或历史的终究不是现实,恰恰加剧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性,演化为深刻的矛盾徒增人生的烦惧和焦虑,甚而至于使人深感生命的绝望。文章第八段对荷塘周围环境的描写就是感性的注释: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也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横线为引者所加。这说明客体对主体的排他性)……路的两旁也有一两点路灯光(引者所加。对现实的模糊),没精打睬的,是渴睡人的眼(横线为引者所加。这是一个有深刻象征意味的暗示,揭示了作者希望的微弱和涉茫)。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横线为引者所加。对来自自然的声响符号的破译,呈示出主体与客体的冲突,生成一组主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里,作者实际上运用相似性原理(按结构主义美学的观点),将他与社会的纠葛转化为人与自然的环境的冲突,这正是作者转嫁内心体验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状写蝉声和蛙声之前,作品没有介入任何声响,整个荷塘月色处于极度的宁静之中,荷叶和花轻盈地颤动,月光轻泻在叶子和花上,都是无声的,作者一直努力维持这种宁静:这是作者心灵的写照。但是这种主观的努力抗拒不了自然的力量,蛙声和蝉声截断了他的努力。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宁静状态的心理维持,是一种心理依念,而当这种依念被现实的某种因素(比如声响或其它风雨雷电等因素)破碎之后,就會成为一种怨恨情绪,生成悲剧意识,这是作者社会怨恨情绪的情感转移。这种情感转移,在他的其他散文作品里,以其对某种情感、某种观念或文化的依念里滋生出某种非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