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罕见的古赵国货币遗存浅说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的古赵国自公元前423年赵献子立,至公元前403年赵成侯时初立为侯国,直至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赵国止。历史上的赵国在中国的华北西部广大地区曾存在了200多年。
  古赵国还曾经是我国古代货币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存世至今的古赵国货币除少数几种偶然可见外,其余均不多见,有的至今仍是孤品传世。赵国早期货币有圆肩圆足布:离石、晋阳、蔺等。其后有三孔布行用在赵国的领地,如:上甫、下甫、宋子、北九门等,分为大小两种,大为一两,小为十二铢。再其后有白人、甘丹、成白、白人化、甘丹化、晋阳化、晋化、晋阳新化、晋半等等赵国直刀行用。这其中,圆肩圆足布尚偶然可见,而三孔布则极难见到,目前见于记载的尚不足40枚。而赵国的直刀中也不乏众多的稀见品和孤品。马定祥批注本《历代古钱图说》33页右上批道:“圆肩圆足布,赵铸,有大小两等,多纪地名,均稀。”34页右上:“三孔布,有赵铸、中山国铸等数说,以前说为是。有大小两等:一两、十二铢。昔年仅张叔驯、方药雨各藏数枚,罗伯昭仅得一残布而已。1989年在东京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见到大小二十余枚藏品,悉真。我一生之中,能目睹三孔布实物三十枚以上,也可称幸事。”由此可见,三孔布在钱币收藏家眼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今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也以三孔布为中国先秦货币的翘楚。
  
  在笔者的钱币藏品中即有一枚三孔布,其正面币文为“上甫”,背文为“十二铢”。该布币为生坑出土的开门见山之品。通体红锈透骨,硬绿锈牢固,铸制规范,字纹清晰,字体高古。此布币通高55毫米,宽29毫米,厚1.7毫米,重9.7克。此布存世的有记载者为孤品,笔者所藏自出其左。
  有关赵国直刀的记载,马定祥批注本《历代古钱图说》38页记载:“直刀,刀背不折,赵国铸,故称赵直刀,刀形较小者稀。晋阳化,又有晋阳新化者。”孙仲汇先生著《古钱币图解》13页写道:“赵刀形制与明刀不同,其刀身直,首圆,一般称为直刀或圆首刀,面文有白人、甘丹、成白、白人化、甘丹化、晋化、晋阳化、晋阳新化、晋半、蔺等。除前两种较多外,其余均罕见,有的则为孤品。”
  笔者收藏了一枚“晋阳新化”也为生坑出土的开门见山之品。此直刀历数千年的土藏,火气化尽,红锈透骨,硬绿斑驳,以至于不敢用手拿捏,大有一触即碎之感。此刀铸制规范,文字高古,字迹清晰。高100毫米,宽13毫米,厚1.8毫米,重约7.7克。
  笔者另藏一枚“晋半”直刀,高5了毫米,宽10毫米,厚2毫米,重6.9克。
  现将三枚古赵国的货币照片奉上,请各位泉友批评指正。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香炉,即焚香之器皿。焚香起源很早,最初是热带地区的居民为驱臭除秽而焚烧香料,而专门用于焚香之器皿,据目前所知,始于汉代,如著名的博山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些世代相传的:土族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熏衣敷面,奢华腐朽,因此熏香之炉成为该时期上层贵族生活的必需品。此时的香炉一般并不具备精神上的内涵,只是—种高雅的生活用具。至唐宋时期,随着统治阶级对宗教
期刊
“崇宁通宝”有小平及折十钱。小平钱存世较少,大致可分大字、宽缘、缩范等版式。缩范小平钱极罕。所谓“缩范”,马定祥先生概括得非常形象。在《历代古钱图说》第95页,批注曰:“另有一种如折十缩小之字文者,珍。”换言之,似缩小的折十“崇宁通宝”钱。这种“崇宁通宝”小平钱,也有称“美制”者。  笔者珍藏着一枚缩范“崇宁通宝”小平钱。直径23.3毫米,穿径5.3毫米,厚1.6毫米,重4.2克。青铜质,字文完全
期刊
随着钱币收藏者队伍的壮大,中国钱币作伪的数量和“质量”又有了新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追踪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大量作伪事实,其中使人上当最多、受害最甚的作伪事件有更进一步疯狂发展的趋向。因此有必要给予揭露,以引起同好的注意,加强防范。  前年开始,北京某古玩市场有售整罐的所谓“未经挑选处理”的“原始出土窖藏钱币”。从外表看,浮在面上的古钱,不但锈结成团,而且还紧密地与泥浆融合在一起,如果敲下一块清理观察
期刊
近日笔者在内蒙古包头市古玩市场,从一名泉友手中购得两枚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一枚面星,一枚背月。面星钱径3.25厘米,重3.2克,厚0.13厘米(见图),背月钱径3.25厘米,重2.9克,厚0.13厘米(见图),两钱锈蚀不严重,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可能是北方干沙坑出土的。两钱字迹有所不同,背月钱字体稍大一些,属于大字版的。听泉友说是从600枚铁钱中挑出来的,其中还有几枚宣和背陕铁钱。  内蒙古包头
期刊
两枚金代铜钱曾在沸水中煮过一刻钟,并在微波炉内高温烘烤过10分钟,锈无任何变化,两币的一些特征如下表:    首先说“承安宝货”,粗看币锈并无奇特之处。据我的经验,这币表层的锈不算硬,而贴骨锈却非常坚硬,币锈堆积于表面,造型自然。两币相比较,“承安宝货”的锈远多于“至宁元宝”,除去锈重,两币重量是大致相等的。但从两币特征分析,“承安宝货”应比“至宁元宝”重2克左右。我还有两枚“承安宝货”,锈蚀不如
期刊
2007年春季的国内收藏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条邮品拍出高价的新闻再度引起人们的瞩目。而新闻的“主角”,又是新中国邮票的经典之作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  今年的春季拍卖,国内艺术品拍卖龙头企业中国嘉德迈出业务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一步,首次为邮品、钱币、铜镜单独设立拍卖专场,并创下国内历史最高成绩。其中5月25日的最后一场汇集了已故著名集邮家林崧的珍贵藏品,最大亮点莫过于一套带双边边纸及厂铭的纪94“
期刊
此副虎蛇斗带链铜带钩侧视略呈平面,造型装饰以动物搏斗场景为题材。通长16.3厘米,链长48.5厘米,由钩、套环组成。钩部为虎纹、双蛇纹、兽纹造型。虎纹,巨目长嘴,双竖耳,体长,短尾上卷,卧于双蛇身上。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八)“天策府宝”  易求时且百金值,喜遇翁尝一饭加,有宝若谈天策府,不贫于古野人家。  [邱按]十国楚马殷据湖南八州地,建天策府,铸“天策府宝”,因其稀见,历来为藏家所重,诗中引用戴文节《古泉丛话》一段事:丙申冬日,戴文节之父患瘫,呻吟良久,巧值汤先生持来“天策府宝”,家大人精神为之一振,不觉加一饭,可见此钱的魔力。    (九)“天德通宝”  天德人间几个传,宝分通重各争妍,盛朝制作谁推重,乱
期刊
周至县李居正先生持一“弘治通宝”小平钱至西安,经老友吴梓林先生引荐于我,希望能给鉴定结论。  经上手验看,此钱边廓整齐,穿孔周正,四字钱文清晰深峻气韵生动并有飞动之感。用30倍放大镜细观,有的笔划有明显刻削痕迹。  另外以整体现之,钱体包浆自然,黑褐色薄锈牢结于钱体,为开门见山之真品,尤其引人瞩目的是该钱背部边缘薄,中间穿孔部分鼓起,呈斜削状。与王莽货泉饼钱极为类似,其形并非磨损而成,显系工匠按特
期刊
“咸丰”年号钱的丰富多彩,是清朝其他年号钱所望尘莫及的。别的先不论,光钱币文字的多端变化,就让你眼花缭乱。  这里只讲“宝”字。这个“宝”字是最为出彩的,它在咸丰钱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看它的多姿变化:“尔”宝(寳)、同写法,有短点、长点、直点、斜点、穿点、顿头点、键头点等。“宝”字脚下那两笔也有名堂,可分为人足宝、八足宝、离足宝、爪足宝、直足宝等。再看钱背面的满文宝,也有多种写法,有出头宝、开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