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99-02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确立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对于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而言,教學内容的确立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那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经过无数次教学思考、设计与实践而总结出的一个较为全面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对过去“应试教育”思想行为的否定与批判,也是对当下“素质教育”思想的肯定与褒扬,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确立提供了依据,让广大体育教师明白了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毕竟过于笼统,难以把握,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大局观、高屋建瓴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智慧以及正确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思想。这样才能确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真正解决“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体育与健康课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与健康课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与健康课训练学生使之具有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与健康课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中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锻炼变得轻松,有效提高学生的愉快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体育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学习兴趣的养成一般经过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等过程。体育教学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跨栏跑教学,可以通过播放刘翔跨栏跑录像,同时配上技术重点说明和一些训练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它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体育与健康课成功的根本保证。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上都是“讲”和“练”的组合形式。教师讲一讲,学生练一练,一堂课也就结束了。仿佛体育与健康课只有室外课,只能是室外课。其实,这是个误区。体育与健康课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当然,传授知识的地点也就不拘泥于室内或室外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提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训练知识。体育与健康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训练科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体育与健康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按摩和医疗体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另外,体育与健康课上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运动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点。
  以上是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学生还要了解体育与健康的训练知识。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练习方法、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战术类型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学家伊拉斯谟在《论正确的教学》中说“知识是行动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支撑,行动就失去了科学的保证”。换言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如果不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再多的行动与训练都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比如教授立定跳远,教授在训练前要讲清楚立定跳远的基本知识,包括身体结构的组成与运用以及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学生了解了下肢力量,摆臂幅度和身体协调性,知道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抬头,两臂后摆同时屈膝,脚跟离地,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反复的训练,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体育与健康课要训练学生使之具有基本的体育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提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的知識和技能是体育学科“学力”的核心,是身体健康,运动参与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培养目标的“依托”和“载体”,也是实现体育学科为终身体育服务目标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虽然在体育学科理论中一直存在着“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哪个是第一目标”的争论,但不管怎样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都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决反对“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和“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以及类似的不正确或不正确的说法。要传授学生各种有用的体育运动知识,教会学生有用和有趣的运动项目技术,战术和规则等,教会学生蕴涵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中的运动文化和身体文化,教会学生支撑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背后的科学规律与原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泛智先声》中说“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形成一定的技能。让人接受教育的根本是使之具有某种技能。”那么,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教哪些运动技能?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考虑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发展和改善身体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旨在促进对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的改善、发展与提高。所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教的运动技能应该以一些基本动作或比较简单的运动技能为主,如:体操的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等;田径的立定跳远、蹲距式起跑、50米、1000米等,武术的仆步、马步、五步拳、少年拳、青年拳等;篮球的投球姿势、三步上篮等。如果运动史较长、运动水平较高的,可以在这些动作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点难度出来,如:体操的鱼跃前滚翻等等!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中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或耐力跑,50米跑或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教师教学中技能的训练一定程度也是迎合这一标准。例如,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基本动作练习。其技术要领为:脚内侧传接球练习的部位和传球的准确性,动作协调性,反应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质量。学生传接球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肺活量、耐力、动作协调性都大有好处。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要训练学生使之具有基本的体育技能,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过程中,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第四,体育与健康课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俗话说“好习惯受益终身”。所谓习惯是由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参与体验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因此,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意识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汉书·贾谊传》中写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说喜爱身体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中小学生最需要身体活动。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既符合他们的需要,也容易养成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是一定条件与一定运动技能自动化行为方式的连接。所以,运动技能是体育习惯的表现方式。为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把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与习惯培养统一起来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实践证明,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就强烈,表现出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锻炼习惯也易于形成。因此,通过技能指导的途径来培育体育锻炼习惯,比培育了体育锻炼习惯再去提高运动技能更现实、更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体育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体育技能得到提高,由此逐渐养成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不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树立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潜力,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让学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体育爱好并最终养成自觉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德国哲学家康德《教育论》中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枯燥的说教没有任何意义,自然的行为习惯才是教育的真谛。”的确如此,体育与健康教育最终还是“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确立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体育与健康课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与健康课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与健康课训练学生使之具有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与健康课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与健康课要抓住它特有的载体——身体,通过对学生身体的练习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体育与健康课要有体育与健康课的特质,要还原体育与健康课的“庐山真面目”,要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特有的风采,要引导学生寻找体育的乐趣,获得体育的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总之,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那就是“通过体育获得健康”。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佛勒在他所著的《教育的语言中》,提出了“教育的关键在于把知识转化为行动,然后再把行动转化为习惯”。那么,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获得基本体育知识,训练基本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卫生习惯。最后达成“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第96页
  [3]伊拉斯谟:《论正确的教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4]夸美纽斯:《泛智先声》,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5]康德:《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其他文献
【摘要】长久以来,“衣来伸手”的被动式教学已为学生所习惯,他们懒于思考,仅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强记知识以应付考试。学生在简单的知识灌输和记忆过程中,缺乏思考和锻炼,这无疑和数学教学的意义背道而驰。“学贵有疑”,质疑精神是千百年来我们得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根本,也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灌输式、模式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逐渐丧失,大部分学生善于考试而不善于思考,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91-02  作文难,起步习作更难。现今,三年级习作处于一个断层,拔高要求的状态,由“写话”转向“习作”,在表达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要求都明显提高,习作成了语文学习中最为可怕的“拦路虎”。《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的目标定位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越加不可忽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个性化以及交互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影响既有好的效果,也有不利的一面。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但同时新媒体所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88-02  小学作文无论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难的知识点。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作文通常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然而,多数小学生作文质量不是很高,下笔无素材。对于写作文,学生“头痛”,教师“头更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字顺从地表达自己的
期刊
【摘要】在基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养成我们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时代需求。因而,在高中物理学习活动中,应用于探索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创新,重新审视学习内容,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且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本文从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养成路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主学习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巴金将“灯”作为一种意象,通过灯光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对“驱除黑暗,追求光明的呼声”。通过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我们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美好真情,是心灵中永远的慰冀。通过对巴金文学作品的涉猎,我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灯”在不同时代所蕴含的哲思也有所不同,不同时代的“灯”是巴金整个思想发展历程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对《爱尔克的灯光》及作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有形无形的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93-01  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收获的秋天。我们一行六人到偏僻联片教研的山区小学送教。每到一处都会看到孩子们憨厚的笑脸、热情的招呼和他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去喊叫水小学送教的半天。  那天,我们赶到喊叫水小学已是中午,既没有提前和孩子们交流教材,也没有课前认识,只是在上课前和孩子们互动的十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96-02  回首教师生涯,真是感概万千。在即将退休的时刻,我十分不舍我可爱的同事们,十分不舍我亲爱的学生们。就算我不能再和师生们朝夕相处,但我也会对学校的每位教师、每名学生、每棵树草都保持着深深的眷恋。我要把这些年总结的“为师之道”介绍给各位青年老师,希望你们能尽量接纳我如下的实用建议,更加精彩地演绎教师轨
期刊
【摘要】彩色铅笔是最普通,但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绘画工具,笔者一次偶然的辅导而引发用彩铅来画儿童画的想法,本文针对彩铅的特点,分别从彩铅画的优势,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彩色铅笔 儿童绘画 优势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03-01  小孩子天生
期刊
【摘要】在《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在我们的美术课上课程性质体现的最明显的恐怕就是视觉性和实践性了。大多数的美术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讲授和练习,而练习又占据了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有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教师的指导。  【关键词】美术课 课堂习作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