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视流媒体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析如今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象及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数量极少,许多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本。
  2)阅读内容肤浅,学生大多看的是图解式、无厘头式、搞笑式的书籍。
  3)阅读兴趣无法持续,不少学生对阅读缺乏持久的热情。
  4)阅读计划缺失,大多学生未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
  5)孩子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无法乐观。
  孩子沉湎快餐文化,对不经思考的媒体流形成某种依赖,追剧成瘾,老师和家长十分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信息的互动性又是不可避免,在当今多媒体不可避免的环境下,教师应如何利用影视流媒体,既能培养孩子的主动阅读习惯,又不至于盲目看剧成瘾呢?
  二、通过教学实践,寻求解决办法
  多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广播、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纸媒书籍,尤其是大部头传统名著的阅读就显得不具吸引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强烈冲击。这种情况下,硬性限制学生浏览流媒体内容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可以因势利导,借优秀影视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和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原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现象:当老师讲起某部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情节时,学生们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甚至马上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种热情常常辐射到课后,与之相关的一切成为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与话题相关的书也就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可以合理运用影视流媒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笔者曾尝试利用影视流媒体,借鉴网络书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实践。2015年热播的《琅琊榜》在学生中掀起话题狂潮。梅长苏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与《琅琊榜》有关的书也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点。我就想何不以这个题材为切入点去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于是我找来了《琅琊榜》的原著和相关的书评认真研读,自己也跟着学生一起追剧,并与学生约定好制定了以下计划:
  1、每周利用早读或自习课开设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精彩语段“回放”、论坛、写法分享等。
  2、要求学生每周看完电视剧后挑出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进行口头复述并整理记录下来。
  3、再度翻看原著,与影视流媒体进行对比,写下自己的发现。
  4、在读书活动上进行异同交流。
  5、全班归纳整理出纸质原著的优点。
  6、引导学生先看纸质作品,再看影视作品。
  7、尝试写影评。
  意欲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发现纸媒阅读的优点并爱上传统阅读。
  三、师生合力制定计划,力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较后学生自己发现读原著的优势。文学作品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更胜一筹。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展现的是导演的视野和演员的表演技巧,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上面,恰恰不能很好地表现原著中的细节优势。
  阅读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因为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然而,影视是视觉的艺术,它的语言表达特质已经弱化,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绚丽色彩、优美画面和美妙声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文艺欣赏中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贴合了人们的审美规律。因为读者是各不相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文学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会想象出各有特点的哈姆雷特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学生先读纸媒书籍再去看影视的逻辑,一是让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伟大的编剧,都可以做自己剧情的导演。二是让孩子保持阅读的纯粹,不要先入为主看了影视而自觉在脑海中代入画面感,忽视了文学中的段落描写,同一场景的不同艺术展现正是传统文化与快餐文化撞击的过程,孩子们要学会不盲从而客观视之。
  传统文学和影视是相对独立却又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体,无论是经典文学名著还是网络热门小说搬上了荧屏,先让孩子来读纸媒文学作品。正在热映的某优秀影视作品改编于某热门网络文学,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热门的、什么是经典的、什么是小众高雅的,而什么又是大众追捧的。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孩子更是如此。只有先阅读了文学原著再去观看影视心里才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改编剧是否成功。如若孩子先看了影视作品,影视中直观的人物形象和需要展现的戏剧冲突在文学中表达方式不一样,不如影视那么鲜明记忆力深刻,孩子就很难静下心再回到纸质图书中去耐心品味文字。
  学生写影评的意外收获;帮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的
  心理发展。例如,同学们在比较归谬《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电视剧男主共同点后总结出:今后要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无懈可击的人;对待朋友要有绝对的信任……
  阅读不仅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能够透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真正的阅读一定是静心而安逸的。如何利用影视的“动”提高阅读的“静”,如何能做到动静相宜,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获取知识已不可避免,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完全隔离影视和网络让他们穿越倒退千年两耳不闻窗外事。现正值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变快、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突出。因此,借鉴影视流媒体,让孩子爱上传统阅读,无论是从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读书都是极其重要的。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要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加强阅读课的说、写练习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能形成的。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尤其是文学性强的篇章。更要在语言因素上下些工夫,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有足够的语言实践活动。”  以二年级第一学期《发烫的手指》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了二百多年前,贝多芬在维也纳的一家简陋的旅馆里,全神贯注地练习弹琴的情景,赞扬了这位伟大的音乐
期刊
一、语文教学的困境与误区  1.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了悟而不重实证  中国传统哲学讲求实用,“重了悟而不重实证”,缺少在认识过程中严密的逻辑论证和深刻的思辨功能。  2.瘸腿的新课标实践:重视道德审美的熏陶,忽视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道德感情和审美的熏陶,却忽视了理性思辨能力
期刊
改进方式,分解书法辅导难  渐浓的书法兴趣和走班选课活动课的兴起促成我校书法小组人员增多,给我辅导带来了空前的难度:五十多个孩子挤到到教室大的升韵书法社,地方太小;学练基本笔画和偏旁、结体、练创作,三到六年级水差异太大;学生天赋或适宜练写的书体不同……每周两节的活动课只得进行复式班辅导,就算提前给各年级布置,还让六年级同学当小老师,一学期下来,辅导见效不大。去年,我把十四位六年级组员另室辅导,在上
期刊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远程培训是一种新型师培方式,然而许多教师对远程培训持应付态度,探究教师参加“互联网+”远程培训动力缺失的原因,重建教师参加网培动力,有利于切实发挥“互联网+”远程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作用。  一、教师参加“互联网+”远程培训动力缺失的表现  (一)态度消极  当前,一些教师对参加网络培训认知上有偏差,只是为了拿学时、领证书、评职称、完成任务,虽参加网培,但极不情愿。综
期刊
摘要: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在高中阶段通过系列校本课程的愉悦教学和体验教育实践活动,让美术课堂回归艺术本位,关注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弘扬西关人文精神。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体验 校本课程  近来教育部下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文件,高中美术课程也纳入艺术学业水平测试,这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
期刊
汉字演化到今天,历经数万年,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人类文字史中形、意、味保留最完美、体系最完整的一部分,然而现代社会,如此厚重而伟大的信息传承载体,却被一个小小“魔杖”翻盘了,提笔忘字,指鹿为马,词不达意。一帧一帧的笑语,层出不穷。文字的书写匮乏使我们失去了传统的思维。看到有的学生在作文中、简报中运用替代字、概念字等情况,作为一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我们这些教书育人的老师不能为汉
期刊
毕业之后,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对于一向不善言辞的我来说,如何让孩子喜欢上我的课,无疑是重点,我把备课的重点放在范读上,在课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仔细钻研教材、认真朗读课文,准确把握朗读技巧,还要反复练习、推敲,每天回到宿舍,便开始开录音机,一遍一遍地跟着录音都,这样长久的坚持,不但自己的朗读能力加强了,自己的教学语言也随之规范了课堂上的我就更有自信了。  教学的第二个年头,我代表学校为农村教师
期刊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提出的,应该是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相应学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孩子作为公民的基本生活能力,即认识生活现象、遵循生活规律、趋利避害的能力;促进个人与团体的成长发展的能力,如利用学校、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地理学科研究;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能力,即关注家乡、国家、乃至全球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并进行合
期刊
在整个小学阶段里,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  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个人作文创作水平的高低和作文质量的优劣。掌握阅读能力,不但使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更容易地开展,而且通过学习借鉴别人优秀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作文的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生活,生活的目的是幸福,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努力争取教育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更要立足现在,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带给他平的幸福体验。  一、以数学故事设置悬疑,前呼后应,感受幸福感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一堂课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引入,自然而又巧妙地把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悬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