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析如今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象及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数量极少,许多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本。
2)阅读内容肤浅,学生大多看的是图解式、无厘头式、搞笑式的书籍。
3)阅读兴趣无法持续,不少学生对阅读缺乏持久的热情。
4)阅读计划缺失,大多学生未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
5)孩子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无法乐观。
孩子沉湎快餐文化,对不经思考的媒体流形成某种依赖,追剧成瘾,老师和家长十分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信息的互动性又是不可避免,在当今多媒体不可避免的环境下,教师应如何利用影视流媒体,既能培养孩子的主动阅读习惯,又不至于盲目看剧成瘾呢?
二、通过教学实践,寻求解决办法
多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广播、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纸媒书籍,尤其是大部头传统名著的阅读就显得不具吸引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强烈冲击。这种情况下,硬性限制学生浏览流媒体内容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可以因势利导,借优秀影视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和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原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现象:当老师讲起某部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情节时,学生们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甚至马上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种热情常常辐射到课后,与之相关的一切成为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与话题相关的书也就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可以合理运用影视流媒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笔者曾尝试利用影视流媒体,借鉴网络书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实践。2015年热播的《琅琊榜》在学生中掀起话题狂潮。梅长苏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与《琅琊榜》有关的书也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点。我就想何不以这个题材为切入点去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于是我找来了《琅琊榜》的原著和相关的书评认真研读,自己也跟着学生一起追剧,并与学生约定好制定了以下计划:
1、每周利用早读或自习课开设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精彩语段“回放”、论坛、写法分享等。
2、要求学生每周看完电视剧后挑出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进行口头复述并整理记录下来。
3、再度翻看原著,与影视流媒体进行对比,写下自己的发现。
4、在读书活动上进行异同交流。
5、全班归纳整理出纸质原著的优点。
6、引导学生先看纸质作品,再看影视作品。
7、尝试写影评。
意欲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发现纸媒阅读的优点并爱上传统阅读。
三、师生合力制定计划,力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较后学生自己发现读原著的优势。文学作品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更胜一筹。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展现的是导演的视野和演员的表演技巧,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上面,恰恰不能很好地表现原著中的细节优势。
阅读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因为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然而,影视是视觉的艺术,它的语言表达特质已经弱化,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绚丽色彩、优美画面和美妙声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文艺欣赏中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贴合了人们的审美规律。因为读者是各不相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文学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会想象出各有特点的哈姆雷特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学生先读纸媒书籍再去看影视的逻辑,一是让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伟大的编剧,都可以做自己剧情的导演。二是让孩子保持阅读的纯粹,不要先入为主看了影视而自觉在脑海中代入画面感,忽视了文学中的段落描写,同一场景的不同艺术展现正是传统文化与快餐文化撞击的过程,孩子们要学会不盲从而客观视之。
传统文学和影视是相对独立却又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体,无论是经典文学名著还是网络热门小说搬上了荧屏,先让孩子来读纸媒文学作品。正在热映的某优秀影视作品改编于某热门网络文学,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热门的、什么是经典的、什么是小众高雅的,而什么又是大众追捧的。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孩子更是如此。只有先阅读了文学原著再去观看影视心里才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改编剧是否成功。如若孩子先看了影视作品,影视中直观的人物形象和需要展现的戏剧冲突在文学中表达方式不一样,不如影视那么鲜明记忆力深刻,孩子就很难静下心再回到纸质图书中去耐心品味文字。
学生写影评的意外收获;帮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的
心理发展。例如,同学们在比较归谬《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电视剧男主共同点后总结出:今后要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无懈可击的人;对待朋友要有绝对的信任……
阅读不仅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能够透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真正的阅读一定是静心而安逸的。如何利用影视的“动”提高阅读的“静”,如何能做到动静相宜,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获取知识已不可避免,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完全隔离影视和网络让他们穿越倒退千年两耳不闻窗外事。现正值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变快、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突出。因此,借鉴影视流媒体,让孩子爱上传统阅读,无论是从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读书都是极其重要的。
1)阅读数量极少,许多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本。
2)阅读内容肤浅,学生大多看的是图解式、无厘头式、搞笑式的书籍。
3)阅读兴趣无法持续,不少学生对阅读缺乏持久的热情。
4)阅读计划缺失,大多学生未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
5)孩子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无法乐观。
孩子沉湎快餐文化,对不经思考的媒体流形成某种依赖,追剧成瘾,老师和家长十分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信息的互动性又是不可避免,在当今多媒体不可避免的环境下,教师应如何利用影视流媒体,既能培养孩子的主动阅读习惯,又不至于盲目看剧成瘾呢?
二、通过教学实践,寻求解决办法
多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广播、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纸媒书籍,尤其是大部头传统名著的阅读就显得不具吸引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强烈冲击。这种情况下,硬性限制学生浏览流媒体内容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可以因势利导,借优秀影视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和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原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现象:当老师讲起某部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情节时,学生们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甚至马上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种热情常常辐射到课后,与之相关的一切成为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与话题相关的书也就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可以合理运用影视流媒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笔者曾尝试利用影视流媒体,借鉴网络书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实践。2015年热播的《琅琊榜》在学生中掀起话题狂潮。梅长苏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与《琅琊榜》有关的书也成了学生们互相传阅的热点。我就想何不以这个题材为切入点去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于是我找来了《琅琊榜》的原著和相关的书评认真研读,自己也跟着学生一起追剧,并与学生约定好制定了以下计划:
1、每周利用早读或自习课开设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精彩语段“回放”、论坛、写法分享等。
2、要求学生每周看完电视剧后挑出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进行口头复述并整理记录下来。
3、再度翻看原著,与影视流媒体进行对比,写下自己的发现。
4、在读书活动上进行异同交流。
5、全班归纳整理出纸质原著的优点。
6、引导学生先看纸质作品,再看影视作品。
7、尝试写影评。
意欲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发现纸媒阅读的优点并爱上传统阅读。
三、师生合力制定计划,力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较后学生自己发现读原著的优势。文学作品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更胜一筹。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展现的是导演的视野和演员的表演技巧,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上面,恰恰不能很好地表现原著中的细节优势。
阅读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因为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然而,影视是视觉的艺术,它的语言表达特质已经弱化,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绚丽色彩、优美画面和美妙声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文艺欣赏中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贴合了人们的审美规律。因为读者是各不相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文学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会想象出各有特点的哈姆雷特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学生先读纸媒书籍再去看影视的逻辑,一是让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伟大的编剧,都可以做自己剧情的导演。二是让孩子保持阅读的纯粹,不要先入为主看了影视而自觉在脑海中代入画面感,忽视了文学中的段落描写,同一场景的不同艺术展现正是传统文化与快餐文化撞击的过程,孩子们要学会不盲从而客观视之。
传统文学和影视是相对独立却又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体,无论是经典文学名著还是网络热门小说搬上了荧屏,先让孩子来读纸媒文学作品。正在热映的某优秀影视作品改编于某热门网络文学,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热门的、什么是经典的、什么是小众高雅的,而什么又是大众追捧的。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孩子更是如此。只有先阅读了文学原著再去观看影视心里才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改编剧是否成功。如若孩子先看了影视作品,影视中直观的人物形象和需要展现的戏剧冲突在文学中表达方式不一样,不如影视那么鲜明记忆力深刻,孩子就很难静下心再回到纸质图书中去耐心品味文字。
学生写影评的意外收获;帮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的
心理发展。例如,同学们在比较归谬《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电视剧男主共同点后总结出:今后要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无懈可击的人;对待朋友要有绝对的信任……
阅读不仅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能够透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真正的阅读一定是静心而安逸的。如何利用影视的“动”提高阅读的“静”,如何能做到动静相宜,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获取知识已不可避免,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完全隔离影视和网络让他们穿越倒退千年两耳不闻窗外事。现正值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变快、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突出。因此,借鉴影视流媒体,让孩子爱上传统阅读,无论是从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读书都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