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定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其显著特点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坚韧和执着的精神继续推进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着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关键词]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2-0008-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做保证,否则必然是空想。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作为一个领导13亿多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打造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党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在新时代做好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1]62,这一全新提法是对党的建设总框架的重大改进。较之长期以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党建布局,党的十九大对党建布局进行重塑,构建了新的5+2党建布局,并着重提出政治建设问题,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62。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之义。“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2]党的政治建设是和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一起构成党的建设的整体,和反腐败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政治建设开展得好,全体党员都能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内就会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具有了良好推进的根本前提和坚实基础,党的建设的总体局面就能得到有力提升。因此,“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62。
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首先是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62,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被明确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一首要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党员,都要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以坚决的态度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0,在长期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背景下,党要完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需要牢固树立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如果不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状况,不能真正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难以正确把握政治方向,难以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甚至出现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情况,党要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进行了系统部署,包括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加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等等。这一系列部署明确了当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着力点,有助于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按照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把党的建设的这一根本性工作落到实处。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63,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1]62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所致。习近平同志曾经用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比喻,强调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至关重要性。党员干部要保证在政治上不变质,在思想上抵御防范住各种诱惑,坚定的理想信念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困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正是因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导实践的价值目标,是全体党员需要坚守的精神支柱。只有筑牢理想信念,才能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源头活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班人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重背入党誓词,有力地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树立了标杆,为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出垂范。党的十九大在主题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全体党员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激励全体党员不断前进。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1]63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20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党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指导全党工作实践。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党内将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全体党员铸牢理想信念宗旨之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体党员更加积极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就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做到意义上的重视、内涵上的明确,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主动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党员干部只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论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自觉以新思想为指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会贯通。
三、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的保障,“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干事创业的要求。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核心在于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党员干部在干事創业中不积极、不主动,归根结底是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对敢于担当的干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制度,敢想、敢做、敢当的干部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下未必都能够脱颖而出、委以重任,一旦有所失误还容易“枪打出头鸟”,影响政治前途;对不愿担当的干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约束制度,一些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因为擅做“圆滑官”“老好人”,反而可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1]64,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如何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纳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容,是制度设计的重点。干部的敢于担当首先反映在发展实绩上,以往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会助长“短平快”的政绩工程,而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定位,在政绩考核中有所侧重地对“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进行考量,能够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评定干部实绩。对在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绩效的领导干部给予组织上的认可,能够进一步激励他们在正确的政绩导向下积极地干事创业。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急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这就是“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3]应以“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作为基本遵循,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制定包含容错的条件、程序等内容在内的指导性文件;应加大力度开展对地方容错纠错机制创新实践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对一些运行效果良好的制度探索可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推广;制定组织对干部问责后的干部申诉制度,保障干部的申诉权利,避免可能存在的执纪不公问题。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1]64,这些要求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
四、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有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执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1]66,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并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如果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能下定决心,坚决祛除对党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的细菌、病毒,就无法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取得成绩不代表可以止步不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能力不足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仍然是存在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就要求全党继续加强纪律建设,继续整治作风问题,继续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意味着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在党员干部身上发现问题了,应尽早教育、尽早查处,让问题及时止步,不进一步扩大变成大问题。党培养一名干部不易,不能等到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才去追究。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以明确,体现了现阶段监督执纪工作的重心变化。 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1]6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规党纪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执行力。中国共产党很早以前就意识到执行不力是党内法规不能发挥应有效力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的重要性,他指出“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必须执行”[3]97,“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3]103。可以看到,通过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党的纪律建设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党纪的“红线”和“底线”,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共产党的风气之变。
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完善上,党的十九大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出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1]67,这构成了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监督框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深化政治巡视、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等具体措施。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2017年11月7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正式在网上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反腐败的国家立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其核心就是用更加制度化、科学化的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177。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五、新时代党的建设要着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1]62。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的表述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执政能力建设前新增“长期”二字,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要面向未来、立足长远。中国共产党要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政治过硬仅仅是基础条件,党还需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保证本领高强,才能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坚实与稳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2,这一要求需要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党的十九大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题,对增强执政本领做出了重大部署,系统提出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大本领。[1]62这八大本领的增强,是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保障。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这要求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置于党的领导的重要位置,在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确保党能够真正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又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这要求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有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又有主动干事创业的自觉意识,还能结合实际不断求新创新,使党的事业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再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这一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这要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创新群众路线中的方式方法,推动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并多渠道并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积极动员、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押//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214/c117092-29079259.html/2017-2-14.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2667.htm/2016-5-10.
責任编辑 董瑞军
[关键词]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2-0008-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做保证,否则必然是空想。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作为一个领导13亿多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打造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党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在新时代做好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1]62,这一全新提法是对党的建设总框架的重大改进。较之长期以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党建布局,党的十九大对党建布局进行重塑,构建了新的5+2党建布局,并着重提出政治建设问题,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62。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之义。“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2]党的政治建设是和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一起构成党的建设的整体,和反腐败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政治建设开展得好,全体党员都能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内就会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具有了良好推进的根本前提和坚实基础,党的建设的总体局面就能得到有力提升。因此,“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62。
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首先是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62,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被明确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一首要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党员,都要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以坚决的态度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0,在长期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背景下,党要完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需要牢固树立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如果不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状况,不能真正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难以正确把握政治方向,难以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甚至出现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情况,党要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进行了系统部署,包括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加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等等。这一系列部署明确了当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着力点,有助于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按照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把党的建设的这一根本性工作落到实处。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63,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1]62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所致。习近平同志曾经用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比喻,强调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至关重要性。党员干部要保证在政治上不变质,在思想上抵御防范住各种诱惑,坚定的理想信念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困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正是因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导实践的价值目标,是全体党员需要坚守的精神支柱。只有筑牢理想信念,才能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源头活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班人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重背入党誓词,有力地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树立了标杆,为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出垂范。党的十九大在主题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全体党员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激励全体党员不断前进。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1]63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20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党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指导全党工作实践。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党内将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全体党员铸牢理想信念宗旨之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体党员更加积极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就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做到意义上的重视、内涵上的明确,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主动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党员干部只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论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自觉以新思想为指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会贯通。
三、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的保障,“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干事创业的要求。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核心在于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党员干部在干事創业中不积极、不主动,归根结底是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对敢于担当的干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制度,敢想、敢做、敢当的干部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下未必都能够脱颖而出、委以重任,一旦有所失误还容易“枪打出头鸟”,影响政治前途;对不愿担当的干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约束制度,一些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因为擅做“圆滑官”“老好人”,反而可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1]64,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如何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纳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容,是制度设计的重点。干部的敢于担当首先反映在发展实绩上,以往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会助长“短平快”的政绩工程,而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定位,在政绩考核中有所侧重地对“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进行考量,能够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评定干部实绩。对在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绩效的领导干部给予组织上的认可,能够进一步激励他们在正确的政绩导向下积极地干事创业。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急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这就是“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3]应以“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作为基本遵循,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制定包含容错的条件、程序等内容在内的指导性文件;应加大力度开展对地方容错纠错机制创新实践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对一些运行效果良好的制度探索可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推广;制定组织对干部问责后的干部申诉制度,保障干部的申诉权利,避免可能存在的执纪不公问题。
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1]64,这些要求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
四、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有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执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1]66,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并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如果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能下定决心,坚决祛除对党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的细菌、病毒,就无法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取得成绩不代表可以止步不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能力不足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仍然是存在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就要求全党继续加强纪律建设,继续整治作风问题,继续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意味着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在党员干部身上发现问题了,应尽早教育、尽早查处,让问题及时止步,不进一步扩大变成大问题。党培养一名干部不易,不能等到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才去追究。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以明确,体现了现阶段监督执纪工作的重心变化。 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1]6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规党纪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执行力。中国共产党很早以前就意识到执行不力是党内法规不能发挥应有效力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的重要性,他指出“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必须执行”[3]97,“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3]103。可以看到,通过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党的纪律建设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党纪的“红线”和“底线”,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共产党的风气之变。
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完善上,党的十九大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出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1]67,这构成了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监督框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深化政治巡视、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等具体措施。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2017年11月7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正式在网上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反腐败的国家立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其核心就是用更加制度化、科学化的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177。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五、新时代党的建设要着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1]62。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的表述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执政能力建设前新增“长期”二字,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要面向未来、立足长远。中国共产党要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政治过硬仅仅是基础条件,党还需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保证本领高强,才能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坚实与稳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2,这一要求需要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党的十九大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题,对增强执政本领做出了重大部署,系统提出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大本领。[1]62这八大本领的增强,是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保障。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这要求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置于党的领导的重要位置,在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确保党能够真正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又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这要求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有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又有主动干事创业的自觉意识,还能结合实际不断求新创新,使党的事业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再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这一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这要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创新群众路线中的方式方法,推动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并多渠道并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积极动员、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押//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214/c117092-29079259.html/2017-2-14.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2667.htm/2016-5-10.
責任编辑 董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