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散打教学是近些年非常受青少年欢迎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项健身运动。散打教学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求体现在肢体动作上,练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学生也要求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散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较高。学习散打也是目前国内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的手段。如何在散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培养,保证这项运动健康正面的被学习与使用,本文就通过几点途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散打教学;身体素质;意志品质;途径
散打教学在练习中学生要求有协调的肢体语言感,因为散打会涉及拳脚的配合、主动出击与被动防守的综合要求,教学中应该克服学生练习中紧张的心理,避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需明确散打教学绝对不是要你很会打,而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而学习,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而去学习。因此,散打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是重要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首先从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进行散打学习的正面思想,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困难,再从勇敢参加比赛,敢于从失败中寻找方法这些途径来提高散打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散打教学目的
学生学习散打是帮助提高身体素质,也要通过学习散打了解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文化,开始训练之前,学生要先通过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学习。当今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早已习惯处优养尊的日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生活体验,做事难以持之以恒。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可能仅仅只是好奇心理引发他想去接触与认识,甚至觉得学会这门特长会得到旁人羡慕的眼光,实际真正去接触后,却又无法持之以恒,努力认真的去学好,三分钟热度的性格尽显,尤其是对这门需要吃苦的课程。
类似这种很多人从刚开始兴致勃勃入门,到最后选择半途而废的例子屡见不鲜,对这种情况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克服意志去学好。所以,对于学习散打之前进行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只有付出汗水,不怕苦,才会有更丰富的体验,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急于求成的思想在现实是不提倡的。既然选择去做了,就要尊重自己的选择,想要在某方面获得更好的成长,把自己锻炼得更优秀,就要在艰苦、漫长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半途而废与厌倦心理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同时加强学生对散打运动的了解,让三大课程在脑力与体力共同参与下展开。
二、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明确自我学习目标后,学生就要开始在实战中进行体验。因为散打教学相对较“冷门”,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亦是从零开始。前期的训练要一步步展开,避免学生因为不适应这种练习而受到伤害,造成阴影,教学可从各种形同“热身”动作的学习起,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散打意识,获得身体上的缓冲,了解学生对哪方面动作比较容易掌握,哪些方面动作力度太大,一下子难以适应。学生通过在多次的尝试之后达到身体与心理上的默契,能更精准的使用学习过的每个基本动作,也能磨砺自己学习的耐心。明白要学好学精就要按照步骤慢慢去接触,克服内心的急躁与提高抗干扰能力,不急进,也能让肢体语言练得更加专业而非业余,全身心投入,后再循序渐进,增加学习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要帮助学生勇敢的去面对挑战,只有超乎自己能力范围去学到新的尝试,才能对自己有更崭新的认识,逐渐加大散打的难度,从单个动作到整体动作的配合,从防范到出击,逐渐去进行新的体验,学会在一步步的挑战与挫折中取得进步,不断获得潜能的开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实中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得到意志的培养,成就人格、素质更加健全的自己。
中华文化对于武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以“修身养性”为主。真正的武学大师在人生造诣上也是受人敬仰的。我国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为人称道的不是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待人接物始终一团和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到了用武学来陶冶自身情操。因此在散打教学中,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为主要目的,不可舍本逐末。
三、适当的体育竞技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散打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通过适当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自我分析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体育运动的初衷是帮助运动者克服生理及心理负荷来提高个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而由于散打竞技队参与者身体机能和比赛负荷要求较高,许多参与者长期以来患上职业性创伤或疾病,显然不适合用于学生的教学当中。因此可对学生参与的散打竞技进行“过滤处理”,适当修改比赛的相关规则,如讲每局净打两分钟改为毛打两分钟或者更少,限制打击部分(保护头部、喉部等),真正做到点到为止。
有了合适的竞技规则,才能保障比赛的顺利举行。所有比赛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参赛者的筛选,学生要大胆地自我推荐,教练也要鼓励学生勇敢去挑战,成败不是关键,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毛遂自荐,并且能在挑战中有所学有所悟才是比赛的目的。对比赛成绩太在意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造成比赛后学生意志力的消沉,适得其反。要让学生做到正视一场比赛的价值,尤其是身体上的博弈,适当的赛前心理辅导是相当必要的。要将对手当成自己的导师,比赛不是为了奖杯,而是为了更加了解自己,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距离理想越来越近,需要有为之而战的强大动力,而不是关乎面子的心理负担。确定参赛人员后,学生可以提前去了解对手的情况,可以跟教练请教,制定相关的战术,懂得有所创新。
散打赛场的氛围会显得比较活跃,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准确的使用学过的每个动作,平复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比赛比平时练习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更高,学生的综合体力要更强比赛才能持续。正如每项运动开始之后,学生能否坚持走到底是对身体素质相当严峻的一场考验。要懂得保持呼吸的顺畅,避免消耗过多的体力,在赛中要懂的适当的自我放松,就算处于劣势,也避免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而是更加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具备顽强的战斗意志,才能得到对手的赏识。
在每一次的散打实战演练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比赛结果一定不是我们最在乎的,要懂得享受比赛带来的斗志,从对手身上得到学习,挖掘自己尚未开发的潜能,遇强则强,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展示更加优秀的我,综合能力很强的我。
教师也在观赛过程中了解学生身上的不同特质,从平时的培训中对学生的教导更具有针对性,通过有效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上提高其意志,帮助更好地成长。教师进行监督,学生也要对自己有所要求,分辨善恶美丑,扬长避短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当代教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课程,让学生通过散打教学不断提高意志,可以加强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懂得自我心理调节与暗示,健全人格的培养并尝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再是吃不了苦的新一代学子。这是一项对学生综合考察的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合理的散打教程学习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享受着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人生目标的实现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永,刘致.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发展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
[2]高亮.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人格心理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7)
[3]司红玉,曾凡文.中原武术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05)
[4]宋锦儒.散打運动员心理品质培养途径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S1)
【关键词】 散打教学;身体素质;意志品质;途径
散打教学在练习中学生要求有协调的肢体语言感,因为散打会涉及拳脚的配合、主动出击与被动防守的综合要求,教学中应该克服学生练习中紧张的心理,避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需明确散打教学绝对不是要你很会打,而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而学习,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而去学习。因此,散打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是重要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首先从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进行散打学习的正面思想,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困难,再从勇敢参加比赛,敢于从失败中寻找方法这些途径来提高散打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散打教学目的
学生学习散打是帮助提高身体素质,也要通过学习散打了解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文化,开始训练之前,学生要先通过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学习。当今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早已习惯处优养尊的日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生活体验,做事难以持之以恒。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可能仅仅只是好奇心理引发他想去接触与认识,甚至觉得学会这门特长会得到旁人羡慕的眼光,实际真正去接触后,却又无法持之以恒,努力认真的去学好,三分钟热度的性格尽显,尤其是对这门需要吃苦的课程。
类似这种很多人从刚开始兴致勃勃入门,到最后选择半途而废的例子屡见不鲜,对这种情况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克服意志去学好。所以,对于学习散打之前进行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只有付出汗水,不怕苦,才会有更丰富的体验,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急于求成的思想在现实是不提倡的。既然选择去做了,就要尊重自己的选择,想要在某方面获得更好的成长,把自己锻炼得更优秀,就要在艰苦、漫长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半途而废与厌倦心理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同时加强学生对散打运动的了解,让三大课程在脑力与体力共同参与下展开。
二、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明确自我学习目标后,学生就要开始在实战中进行体验。因为散打教学相对较“冷门”,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亦是从零开始。前期的训练要一步步展开,避免学生因为不适应这种练习而受到伤害,造成阴影,教学可从各种形同“热身”动作的学习起,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散打意识,获得身体上的缓冲,了解学生对哪方面动作比较容易掌握,哪些方面动作力度太大,一下子难以适应。学生通过在多次的尝试之后达到身体与心理上的默契,能更精准的使用学习过的每个基本动作,也能磨砺自己学习的耐心。明白要学好学精就要按照步骤慢慢去接触,克服内心的急躁与提高抗干扰能力,不急进,也能让肢体语言练得更加专业而非业余,全身心投入,后再循序渐进,增加学习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要帮助学生勇敢的去面对挑战,只有超乎自己能力范围去学到新的尝试,才能对自己有更崭新的认识,逐渐加大散打的难度,从单个动作到整体动作的配合,从防范到出击,逐渐去进行新的体验,学会在一步步的挑战与挫折中取得进步,不断获得潜能的开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实中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得到意志的培养,成就人格、素质更加健全的自己。
中华文化对于武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以“修身养性”为主。真正的武学大师在人生造诣上也是受人敬仰的。我国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为人称道的不是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待人接物始终一团和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到了用武学来陶冶自身情操。因此在散打教学中,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为主要目的,不可舍本逐末。
三、适当的体育竞技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散打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通过适当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自我分析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体育运动的初衷是帮助运动者克服生理及心理负荷来提高个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而由于散打竞技队参与者身体机能和比赛负荷要求较高,许多参与者长期以来患上职业性创伤或疾病,显然不适合用于学生的教学当中。因此可对学生参与的散打竞技进行“过滤处理”,适当修改比赛的相关规则,如讲每局净打两分钟改为毛打两分钟或者更少,限制打击部分(保护头部、喉部等),真正做到点到为止。
有了合适的竞技规则,才能保障比赛的顺利举行。所有比赛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参赛者的筛选,学生要大胆地自我推荐,教练也要鼓励学生勇敢去挑战,成败不是关键,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毛遂自荐,并且能在挑战中有所学有所悟才是比赛的目的。对比赛成绩太在意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造成比赛后学生意志力的消沉,适得其反。要让学生做到正视一场比赛的价值,尤其是身体上的博弈,适当的赛前心理辅导是相当必要的。要将对手当成自己的导师,比赛不是为了奖杯,而是为了更加了解自己,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距离理想越来越近,需要有为之而战的强大动力,而不是关乎面子的心理负担。确定参赛人员后,学生可以提前去了解对手的情况,可以跟教练请教,制定相关的战术,懂得有所创新。
散打赛场的氛围会显得比较活跃,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准确的使用学过的每个动作,平复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比赛比平时练习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更高,学生的综合体力要更强比赛才能持续。正如每项运动开始之后,学生能否坚持走到底是对身体素质相当严峻的一场考验。要懂得保持呼吸的顺畅,避免消耗过多的体力,在赛中要懂的适当的自我放松,就算处于劣势,也避免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而是更加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具备顽强的战斗意志,才能得到对手的赏识。
在每一次的散打实战演练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比赛结果一定不是我们最在乎的,要懂得享受比赛带来的斗志,从对手身上得到学习,挖掘自己尚未开发的潜能,遇强则强,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展示更加优秀的我,综合能力很强的我。
教师也在观赛过程中了解学生身上的不同特质,从平时的培训中对学生的教导更具有针对性,通过有效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上提高其意志,帮助更好地成长。教师进行监督,学生也要对自己有所要求,分辨善恶美丑,扬长避短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当代教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课程,让学生通过散打教学不断提高意志,可以加强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懂得自我心理调节与暗示,健全人格的培养并尝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再是吃不了苦的新一代学子。这是一项对学生综合考察的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合理的散打教程学习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享受着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人生目标的实现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永,刘致.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发展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
[2]高亮.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人格心理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7)
[3]司红玉,曾凡文.中原武术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05)
[4]宋锦儒.散打運动员心理品质培养途径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