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耳聋、耳鸣、头晕被称为扰乱人们正常生活和休息的三大顽疾,而耳鸣是这三大顽疾中最难治愈的一种。从目前的医学分析来看,引起耳鸣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可能是身体疾病,也有可能是并发症。虽然有很多治疗耳鸣的方法,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一种彻底使患者康复的方法。本文将对耳鸣治疗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一些耳鸣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耳鸣;产生影响;治疗;康复
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追求,大自然被开发或是利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据有关数据显示,人类在疾病上受到的威胁越来大,在人类常见的疾病,耳鸣不仅仅是中老年这一类人群以患,在青少年这类人群中患者比例也在增加,由此可见,耳鸣的发病率在逐渐年轻化。眼、鼻、喉、耳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器官,如果这些基本的器官受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不方便。由于环境的污染,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压力的剧增和休息时间的减少,处在各种压力环境之下和外界嘈杂音质对耳朵的刺激,人类患耳病的几率越来越大,在耳病的种类之中,耳鸣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患的疾病,对人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一、耳鸣的成因
耳鸣一般是指人未经过任何外界的刺激下,会有产生一种异常的声音。如果长期以往下去,不经过治疗,耳朵的听力功能会紊乱,甚至严重情况下容易引起耳聋。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如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等,常常会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出现,比如头晕、目眩、脑补神经痛、缺血、肿瘤、全身酸痛等全身病状。耳鸣的成因复杂,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身体病发、耳朵耳膜出现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二、耳鸣的治疗
本文针对耳鸣的临床症状,主要提出两种治疗耳鸣的方法,即病例治疗,包括治疗,另一种是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法被应用在很多的领域,很多受过重大打击和心理受过创伤的人都适合心理治疗法。耳鸣虽然是身体上的疾病,但是与心理有着很大的关联,甚至会互为因果。临床医生在接待耳鸣患者时,除了去了解他们器官上的病变,还会从侧面去了解他们心理上的想法。在整个耳鸣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首先会要求耳鸣患者与他们进行深入、诚恳的交流,在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去掌握患者的一个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与身体疾病的负担相比,心理负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更加大,医生在治疗前期与患者沟通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心理上的负担,疏通他们的心理思想,重视他们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耳鸣的影响。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时,应该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的变化以及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与医生应该密切合作与配合,医生不能在解决患者身体病痛时忽视了他们心里的变化状况,应该鼓舞、鼓励患者丢掉不必要的担心和负担,从而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在与耳鸣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的信息, 如耳鸣治不好、治疗效果差等。对于严重的耳鸣患者或怀疑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采用心理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如果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可以建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或采用适合的精神类药物治疗。
2.掩蔽疗法
掩蔽疗法在临床上运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用与耳鸣匹配的声刺激产生掩蔽效应, 以促进患者对耳鸣的适应。在采用掩蔽疗法将使用许多种器具,如助听器、随身听、Mp3 等,这些仪器的造价便宜,制造相对简单、患者能够消费的起。如果患者的听力已经被损坏,那么就应该借助助听器的力量。使用助听器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患者的患病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当确定使用助听器来治疗耳鸣后,患者必须带上助听器生活至少6个月以上。据相关的病例数据显示,对于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 配戴助听器不仅能够补偿听力, 而且对耳鸣也有治疗作用。
3.习服疗法
习服疗法最早由Jastr eoff提出,此治疗方法是建立耳鸣的神经生理模型基础上,在对耳鸣患者进行定期的训练,使他们得到回复的。有关研究指出,耳鸣与人类的中枢神经受损有一定的联系,人的中枢神经受到外界的厌恶刺激之后,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也逐渐排斥接收信息。针对这一情况的发生,采用习服疗法,通过音声的刺激和长期的训练,使得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对外界来的信号进行整合编码,来降低中枢敏感性,增强过滤功能。在大多数患病例子中,在刚开始的时候选择习服疗法会治愈病情非常重要,治疗取得的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习服治疗后,患者会明显感到音声对耳膜的刺激,会开始听的到音声,当然如果能够利用环境的背景声音,对患者早日康复更加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力生,马鑫,静媛媛.耳鸣的治疗与康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08):681-683.
[2]黄治物.耳鸣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及思考[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02):92-04.
[3]从林海.耳鸣的诊断与治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3):279-282.
[4]孔维佳.耳鸣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01):35-9.
关键词:耳鸣;产生影响;治疗;康复
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追求,大自然被开发或是利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据有关数据显示,人类在疾病上受到的威胁越来大,在人类常见的疾病,耳鸣不仅仅是中老年这一类人群以患,在青少年这类人群中患者比例也在增加,由此可见,耳鸣的发病率在逐渐年轻化。眼、鼻、喉、耳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器官,如果这些基本的器官受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不方便。由于环境的污染,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压力的剧增和休息时间的减少,处在各种压力环境之下和外界嘈杂音质对耳朵的刺激,人类患耳病的几率越来越大,在耳病的种类之中,耳鸣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患的疾病,对人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一、耳鸣的成因
耳鸣一般是指人未经过任何外界的刺激下,会有产生一种异常的声音。如果长期以往下去,不经过治疗,耳朵的听力功能会紊乱,甚至严重情况下容易引起耳聋。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如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等,常常会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出现,比如头晕、目眩、脑补神经痛、缺血、肿瘤、全身酸痛等全身病状。耳鸣的成因复杂,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身体病发、耳朵耳膜出现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二、耳鸣的治疗
本文针对耳鸣的临床症状,主要提出两种治疗耳鸣的方法,即病例治疗,包括治疗,另一种是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法被应用在很多的领域,很多受过重大打击和心理受过创伤的人都适合心理治疗法。耳鸣虽然是身体上的疾病,但是与心理有着很大的关联,甚至会互为因果。临床医生在接待耳鸣患者时,除了去了解他们器官上的病变,还会从侧面去了解他们心理上的想法。在整个耳鸣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首先会要求耳鸣患者与他们进行深入、诚恳的交流,在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去掌握患者的一个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与身体疾病的负担相比,心理负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更加大,医生在治疗前期与患者沟通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心理上的负担,疏通他们的心理思想,重视他们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耳鸣的影响。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时,应该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的变化以及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与医生应该密切合作与配合,医生不能在解决患者身体病痛时忽视了他们心里的变化状况,应该鼓舞、鼓励患者丢掉不必要的担心和负担,从而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在与耳鸣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的信息, 如耳鸣治不好、治疗效果差等。对于严重的耳鸣患者或怀疑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采用心理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如果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可以建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或采用适合的精神类药物治疗。
2.掩蔽疗法
掩蔽疗法在临床上运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用与耳鸣匹配的声刺激产生掩蔽效应, 以促进患者对耳鸣的适应。在采用掩蔽疗法将使用许多种器具,如助听器、随身听、Mp3 等,这些仪器的造价便宜,制造相对简单、患者能够消费的起。如果患者的听力已经被损坏,那么就应该借助助听器的力量。使用助听器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患者的患病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当确定使用助听器来治疗耳鸣后,患者必须带上助听器生活至少6个月以上。据相关的病例数据显示,对于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 配戴助听器不仅能够补偿听力, 而且对耳鸣也有治疗作用。
3.习服疗法
习服疗法最早由Jastr eoff提出,此治疗方法是建立耳鸣的神经生理模型基础上,在对耳鸣患者进行定期的训练,使他们得到回复的。有关研究指出,耳鸣与人类的中枢神经受损有一定的联系,人的中枢神经受到外界的厌恶刺激之后,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也逐渐排斥接收信息。针对这一情况的发生,采用习服疗法,通过音声的刺激和长期的训练,使得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对外界来的信号进行整合编码,来降低中枢敏感性,增强过滤功能。在大多数患病例子中,在刚开始的时候选择习服疗法会治愈病情非常重要,治疗取得的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习服治疗后,患者会明显感到音声对耳膜的刺激,会开始听的到音声,当然如果能够利用环境的背景声音,对患者早日康复更加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力生,马鑫,静媛媛.耳鸣的治疗与康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08):681-683.
[2]黄治物.耳鸣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及思考[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02):92-04.
[3]从林海.耳鸣的诊断与治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3):279-282.
[4]孔维佳.耳鸣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