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遗址是大学的烧烤摊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深夜食堂》,网上掀起了对真正的“国产宵夜”的大讨论。
  24小时的粥铺,杨国福麻辣烫,街上随便一辆三轮车支起的米粉铺子,冬天路边的红薯摊。
  自然比不上《深夜食堂》里黄磊老师的日式小酒馆精致,但即便你住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仍然可以随处见到它们。对很多深夜下班身心俱疲的人来说,这些实在的、热乎的食物就意味着拯救。
  如果夏天的夜晚只能选择一种宵夜,那就是烧烤。
  我对大学最初的印象就是烧烤摊。
  我本科时候的学校位置很偏远,在上海的闵行,到市区开车也要起码半小时。我们那时候都自嘲说,填志愿的时候除了看城市,也要看學校在城市哪个地方,像我们这个情况,大学不算是在上海念的。
  闵行在90年代还是个镇,后来才升级成为“区”。但很多的生活设施、街道店铺,就凝固在了90年代的样子。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有无数的廉价小馆子,卖的都是大学生喜爱的韩餐、手抓饼、香锅或者重油重辣唯独口味不正宗的湘菜。
  离学校一两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很多的洗浴城,到了晚上灯牌上会照出暧昧的粉色。街上随便扔垃圾,经常有卖小龙虾的店铺当街处理死虾。下雨天,你会发现那个雨是脏脏的,夹杂着黑色的细小颗粒,落在鞋面上,很难擦净。总体来说,就是个很适合韩寒拍《后会无期》的地方,跟普遍联想中的上海没什么关系。
  学校里有烧烤摊,校门外也有流动的烧烤摊——被称为“黑暗料理”,学校对面马路上还有烧烤摊的门店,店里一共三楼,楼梯狭窄、黑暗,且吱吱嘎嘎作响,但学生们仍然乐意去。
  我从来都是吃不出烧烤的区别的。当然,我也不至于白痴到去问店主说,这个肉干净吗?但是好像学生们有个约定俗成的偏见,就是觉得越脏的门面,烧烤会越好吃,越具有纯粹的“烧烤精神”。
  我后来跟朋友探讨一个问题,我说日式烤串,跟烧烤摊有什么区别吗?朋友斩钉截铁地答,太干净了,没有氛围。
  人年轻的时候真的不太怕脏。哪怕家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吃食堂呀,起码卫生有保障,还是拦不住学生们夏天晚上三三两两地撸串。那时候我们觉得卫生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看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只要不拉肚子,就是没大问题的。

吃烤串确实最适合在夏天。


  白天太热,都躲在寝室里吹空调,昼伏夜出,晚上才能来吹吹自然的凉风。况且夏天通常都闲,六月考完试后,七八月份都是赋闲在校的人,九月份更好,新生入校,大家都对“认识人”这个事情充满热情。曼仔有天说,人长大的一个说不上好坏的变化是,你开始对人只有好奇,没有期待。
  
  我想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真的是很有力气,随时都准备着把友谊的小船划得很欢。
  就是在学校里的烧烤摊上,我见证了一些——我觉得后来很难有机会遇到的事情。
  比如两个女孩子在低声议论,隔壁桌的男生长得好看,其中一个女孩子使劲推搡另一个说,你去要号码呀,快去呀,就说玩大冒险输了,惩罚是要他的号码。
  比如学生会的人讲学生会主席的坏话,说他要底下的小朋友组织一个校友会,目的还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人脉。当时我听得很起劲,现在回过头想,一群二十不到的小孩子,其实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顺着天性,啃着厚黑学在学生会里玩宫斗,还蛮可爱的。
  比如各个社团的人在烧烤摊聚餐,基本可以从发言顺序、说话内容推断出谁是上级谁是新成员,谁是热衷于这种破冰活动的组织者,谁又是推脱不过只能来凑人数的社员。我很喜欢看聚餐的时候,精心打扮的女孩子很小心地张嘴吃鸡翅,不让它破坏自己的口红颜色,也喜欢看男生们互相起哄,明明彼此看不太惯,一个说他的手表是假的,一个说你还用DW呢,但见面还会拍着对方肩膀喊“X总”。
  无论这叙述时候的语调多么戏谑,请相信我不含一丝刻薄。青春是最好用的借口,很多进入社会以后觉得难以忍受的事情,放在年轻人身上,就是可爱的,他们的精明都是憨厚的,算计都是天真的,他们一切皆可饶恕。
  就像长大后我们觉得男生晒房晒车都挺傻的,可是看大学时候,男孩子拿了一万块奖学金踌躇着要不要给自己换个Mac换个联想,省下来的钱给女朋友买护肤品,就觉得蛮可爱的,真的蛮可爱的。
  我也在烧烤摊上见过被退学的男孩子,爸爸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是他的被褥,两个人沉默地要了两碗福建千里香馄饨。男生吃到一半,眼泪掉进碗里,说爸爸我回去复读高考吧。

他爸爸说好。


  我当然更见过失恋了拉着闺蜜一起吃烤串的姑娘。眼睛肿到睁不开,酒量是一览无余的差,还要学着大人的样子拎着酒瓶子干杯,说到一半彻底嚎啕起来,说他凭什么啊。
  她的闺蜜让我照顾她一下,她去附近便利店买包纸巾。我就坐在位子上看着她,想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眼泪。
  后来我们把分手操练得很纯熟,也不能再嚎啕了——朋友都各有各忙,安慰两句算是尽了义务,再要人家陪你喝八块钱一瓶的啤酒听你发疯就是没分寸。长大后你想分手就类似于重感冒吧,喝很多水,在床上躺两天,奄奄一息过后总能好的。你不能再像小孩子问妈妈一样,问我会不会好不起来了。
  因为有的是事情逼你好起来。
  我没想到我会对大学的烧烤摊印象如此深刻。事实上我吃过烤串的次数两只手数得过来,后来不吃,也不是因为矫情或者装X,而是肠胃确实变弱了,我吃一趟辣火锅需要三两天缓一缓,吃完烤串第二天醒来第一反应还是想吐。也幸好朋友们经济都稍稍宽裕了,我们改换到居酒屋喝清酒剥毛豆吃,我们说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见闻,朋友说想结婚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我鼓励他再多点耐心,不会不识相到追问,大学时候那个跟你在烧烤摊对骂又抱住对方的女孩子,她后来怎么样了。
  大学的烧烤摊真的是个很粗糙的地方。就像我们的青春,多的是不体面。可我现在想起它来,会记起烧烤摊上,女孩子翘着腿,脚上夹着人字拖,一甩一甩的,脚上涂着鲜红色或者亮片的甲油,那是夏天的眼睛。会想起能把普普通通的T恤穿得好看的男孩子,对着一喝酒就过敏脸上发疹子的姑娘说,你没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寝室。
  长大是件好事,但也可能是件,挺没劲的事。
  我的朋友一棵树说,有天回学校,看到三个男生,围在一起分一份炸鱼豆腐。仨人也不讲话,一边拿牙签戳鱼豆腐往嘴里送,一边头凑一起目不转睛看游戏视频,气氛祥和。这样典型质朴的理工男,学校里少说得有一千号人,平日关心刷题和游戏,有喜欢的女生但不敢追。一想到要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开始梳油头用BV钱包,知道怎么恰到好处讨异性欢心,我就觉得一切都好没意思啊。
  真的没意思。本科时候有漂亮姑娘会在大众点评上,签到昂贵的外滩餐厅,搞得大家每次用大众点评都战战兢兢,觉得人生到处都是竞赛。这两年长大了,发现外滩附近的餐厅整体素质就是三个字——不好吃,经常想抓着对面据说“promising”的男生的肩膀大摇说“我也很想喜欢你但你为什么这么不好笑啊”,经常想回到本科时候,一无所有,但多的是勇气和不怕出丑。
  那时候好像有足够的时间供我们走散又重逢,不像后来,每一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世界上最不缺年轻人。
  而供你凭吊青春的地方不会太多,有时候就是一个简陋的烧烤摊。
  你有时候在那坐坐,会心生恍惚,觉得对面每个走过来的人,都仿佛曾见过。
  (程晓东荐)
其他文献
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圣·安塞姆大学大礼堂中心的演讲台上,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头发已有些斑白的65岁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镇定自若。“开始吧,米特!”人群中发出欢呼。随后,罗姆尼以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开始了演讲。“……我们的国家需要什么?这个问题既不复杂也不深刻,美国需要工作,大量的工作。我竞选总统就是为给美国创建一个更好的未来:任何渴望工作的美国人都能找到工作……”罗
現在“熊孩子”成为全网媒体间歇性话题,大家时不时DISS一番。最新一次则是由某个“熊孩子”洗电脑、掰断口红等祸害东西的行为引起的。现在的孩子不爱惜东西,除了物品丰富“不知匮乏”外,主要是人财物教育不足的结果。财商教育比学位房更值得投资  首先,财商并不是富家子弟的专利或者说禀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五岁时,发现周围的人缺少火柴,他就拜托邻居跑到斯德哥尔摩帮忙“带货”,低买高卖,
毫无疑问,同徒步前行和乘坐马车相比,汽车令出行效率得到了量子跃迁般的提升。时至今日,我们不必再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步行穿越一片地区, 也不必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坐着马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在德国的高速路上,我们可以轻松地把车开到160迈(约256 千米/ 小时)。即便不是每次开车都能如此顺畅,那你觉得自己汽车的实际平均速度会是多少呢?  你的结果是用年度里程除以年度行驶时间得到的吧?这也是每一台
有一封湖广总督杨宗仁雍正元年三月初九日的请安折,没有事情要汇报,就是单纯的请安。雍正皇帝批了“朕安”,却把原折中的“奴才”二字涂掉,改为“臣”,并且批示:“向后称臣得体”。清朝满汉有别,满族人对皇上称奴才,汉人没资格。汉军的旗人,本来觉得可以同满人一体对待的,看曹寅的几份折子,都是称臣,年羹尧的亦然,不知规矩究竟如何。  史景迁在《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中说,同为皇家包衣的曹寅和李
学校放暑假,其实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据美国媒体介绍,19世纪的美国学校大多根据农忙时间,夏天上课而在春秋两季放假。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城市化进程,美国学校假期才统一改在夏季,据说这既与欧洲社会的“消夏”传统有关,也与现代工业城市的夏季“热岛效应”颇有关系,那个年代还没有发明空调。   19世纪的美国人还有另一种观念,认为大脑也是肌肉,持续紧张或过度使用会造成伤害,仍在发育的儿童
在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时,文化界的纪念文章不少,但对于很多只读过语文课本里鲁迅文章的人来说,鲁迅的形象是机械、死板、无趣的。教材里,鲁迅被定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形象是愤怒、深沉的,像是每天都在忧国忧民、唉声叹气,其面目片面化、扁平化。   事实上,在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写出《中国小说史略》这样不朽的学术著作,还是精通日语、德语的翻译家,对美术也有独到的认识,并善于设
小时候最痛恨的游戏是捉迷藏,因为听得到声,抓不到人。长大了最讨厌别人遥远的一声呼唤,麻烦您持续发声,不然在下真不知道您在哪里……  澄清一个问题:我听力没问题,多小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只是找不到声音的来源,听力好和听声辨位是两个功能。神奇的听声辨位  古时候,武林高手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丧失了那么多超能力,人类是怎么征服世界的?我们的智力一直在进化,这才是最强的超能力。  如果头不动,你能瞬间
朋友家聚会,结束之后,客人散尽,朋友妈妈发现蒸的馒头还剩下一些,于是第二天早上,家里多了一道早点:炒馒头。朋友说:“这个死面馒头还挺好吃的,炒了不软不散,特别顶饿。”  我听完这个故事,感觉自己的心理有点无法承受,却不料另外一个朋友补充:“那有什么,我妈的拿手菜之一是红烧饺子。每次剩了饺子,倒上老抽生抽一顿烧,烹饺子如治大国,轻翻轻炒,出锅再放一点香菜。”  终极的暴击来自第三个朋友:“我妈为了省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什么光彩的经历,相反,它充满了尴尬和痛苦。但如果这个故事,能够让此刻处于挣扎中且读到这个故事的人感到不再那么孤单,那它就是有意义的。  作为高考大省里的全国重点,我们高中最出名的就是军事化管理和整齐跑操。一届3000多个人,一本率高达90% ,200个人能上清华北大。老师也经常激励我们:“能考上清华北大,人生就成功了。”接着鼓励我们把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所以大家跑操前
若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在读)  我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进入北大的,当时计划中可供选择的五个专业,没有一个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我那时有名校情结,认为甭管啥专业,北大毕业不会差到哪里去,没想过就业的事情。其次,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没什么文化,亲戚中也鲜有上过大学的,在填志愿上,全是自己拿主意。  在进入大学以前,除了小时候在科教频道看过一两集考古纪录片外,对考古几乎一无所知。学习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