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深夜食堂》,网上掀起了对真正的“国产宵夜”的大讨论。
24小时的粥铺,杨国福麻辣烫,街上随便一辆三轮车支起的米粉铺子,冬天路边的红薯摊。
自然比不上《深夜食堂》里黄磊老师的日式小酒馆精致,但即便你住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仍然可以随处见到它们。对很多深夜下班身心俱疲的人来说,这些实在的、热乎的食物就意味着拯救。
如果夏天的夜晚只能选择一种宵夜,那就是烧烤。
我对大学最初的印象就是烧烤摊。
我本科时候的学校位置很偏远,在上海的闵行,到市区开车也要起码半小时。我们那时候都自嘲说,填志愿的时候除了看城市,也要看學校在城市哪个地方,像我们这个情况,大学不算是在上海念的。
闵行在90年代还是个镇,后来才升级成为“区”。但很多的生活设施、街道店铺,就凝固在了90年代的样子。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有无数的廉价小馆子,卖的都是大学生喜爱的韩餐、手抓饼、香锅或者重油重辣唯独口味不正宗的湘菜。
离学校一两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很多的洗浴城,到了晚上灯牌上会照出暧昧的粉色。街上随便扔垃圾,经常有卖小龙虾的店铺当街处理死虾。下雨天,你会发现那个雨是脏脏的,夹杂着黑色的细小颗粒,落在鞋面上,很难擦净。总体来说,就是个很适合韩寒拍《后会无期》的地方,跟普遍联想中的上海没什么关系。
学校里有烧烤摊,校门外也有流动的烧烤摊——被称为“黑暗料理”,学校对面马路上还有烧烤摊的门店,店里一共三楼,楼梯狭窄、黑暗,且吱吱嘎嘎作响,但学生们仍然乐意去。
我从来都是吃不出烧烤的区别的。当然,我也不至于白痴到去问店主说,这个肉干净吗?但是好像学生们有个约定俗成的偏见,就是觉得越脏的门面,烧烤会越好吃,越具有纯粹的“烧烤精神”。
我后来跟朋友探讨一个问题,我说日式烤串,跟烧烤摊有什么区别吗?朋友斩钉截铁地答,太干净了,没有氛围。
人年轻的时候真的不太怕脏。哪怕家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吃食堂呀,起码卫生有保障,还是拦不住学生们夏天晚上三三两两地撸串。那时候我们觉得卫生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看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只要不拉肚子,就是没大问题的。
白天太热,都躲在寝室里吹空调,昼伏夜出,晚上才能来吹吹自然的凉风。况且夏天通常都闲,六月考完试后,七八月份都是赋闲在校的人,九月份更好,新生入校,大家都对“认识人”这个事情充满热情。曼仔有天说,人长大的一个说不上好坏的变化是,你开始对人只有好奇,没有期待。
我想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真的是很有力气,随时都准备着把友谊的小船划得很欢。
就是在学校里的烧烤摊上,我见证了一些——我觉得后来很难有机会遇到的事情。
比如两个女孩子在低声议论,隔壁桌的男生长得好看,其中一个女孩子使劲推搡另一个说,你去要号码呀,快去呀,就说玩大冒险输了,惩罚是要他的号码。
比如学生会的人讲学生会主席的坏话,说他要底下的小朋友组织一个校友会,目的还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人脉。当时我听得很起劲,现在回过头想,一群二十不到的小孩子,其实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顺着天性,啃着厚黑学在学生会里玩宫斗,还蛮可爱的。
比如各个社团的人在烧烤摊聚餐,基本可以从发言顺序、说话内容推断出谁是上级谁是新成员,谁是热衷于这种破冰活动的组织者,谁又是推脱不过只能来凑人数的社员。我很喜欢看聚餐的时候,精心打扮的女孩子很小心地张嘴吃鸡翅,不让它破坏自己的口红颜色,也喜欢看男生们互相起哄,明明彼此看不太惯,一个说他的手表是假的,一个说你还用DW呢,但见面还会拍着对方肩膀喊“X总”。
无论这叙述时候的语调多么戏谑,请相信我不含一丝刻薄。青春是最好用的借口,很多进入社会以后觉得难以忍受的事情,放在年轻人身上,就是可爱的,他们的精明都是憨厚的,算计都是天真的,他们一切皆可饶恕。
就像长大后我们觉得男生晒房晒车都挺傻的,可是看大学时候,男孩子拿了一万块奖学金踌躇着要不要给自己换个Mac换个联想,省下来的钱给女朋友买护肤品,就觉得蛮可爱的,真的蛮可爱的。
我也在烧烤摊上见过被退学的男孩子,爸爸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是他的被褥,两个人沉默地要了两碗福建千里香馄饨。男生吃到一半,眼泪掉进碗里,说爸爸我回去复读高考吧。
我当然更见过失恋了拉着闺蜜一起吃烤串的姑娘。眼睛肿到睁不开,酒量是一览无余的差,还要学着大人的样子拎着酒瓶子干杯,说到一半彻底嚎啕起来,说他凭什么啊。
她的闺蜜让我照顾她一下,她去附近便利店买包纸巾。我就坐在位子上看着她,想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眼泪。
后来我们把分手操练得很纯熟,也不能再嚎啕了——朋友都各有各忙,安慰两句算是尽了义务,再要人家陪你喝八块钱一瓶的啤酒听你发疯就是没分寸。长大后你想分手就类似于重感冒吧,喝很多水,在床上躺两天,奄奄一息过后总能好的。你不能再像小孩子问妈妈一样,问我会不会好不起来了。
因为有的是事情逼你好起来。
我没想到我会对大学的烧烤摊印象如此深刻。事实上我吃过烤串的次数两只手数得过来,后来不吃,也不是因为矫情或者装X,而是肠胃确实变弱了,我吃一趟辣火锅需要三两天缓一缓,吃完烤串第二天醒来第一反应还是想吐。也幸好朋友们经济都稍稍宽裕了,我们改换到居酒屋喝清酒剥毛豆吃,我们说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见闻,朋友说想结婚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我鼓励他再多点耐心,不会不识相到追问,大学时候那个跟你在烧烤摊对骂又抱住对方的女孩子,她后来怎么样了。
大学的烧烤摊真的是个很粗糙的地方。就像我们的青春,多的是不体面。可我现在想起它来,会记起烧烤摊上,女孩子翘着腿,脚上夹着人字拖,一甩一甩的,脚上涂着鲜红色或者亮片的甲油,那是夏天的眼睛。会想起能把普普通通的T恤穿得好看的男孩子,对着一喝酒就过敏脸上发疹子的姑娘说,你没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寝室。
长大是件好事,但也可能是件,挺没劲的事。
我的朋友一棵树说,有天回学校,看到三个男生,围在一起分一份炸鱼豆腐。仨人也不讲话,一边拿牙签戳鱼豆腐往嘴里送,一边头凑一起目不转睛看游戏视频,气氛祥和。这样典型质朴的理工男,学校里少说得有一千号人,平日关心刷题和游戏,有喜欢的女生但不敢追。一想到要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开始梳油头用BV钱包,知道怎么恰到好处讨异性欢心,我就觉得一切都好没意思啊。
真的没意思。本科时候有漂亮姑娘会在大众点评上,签到昂贵的外滩餐厅,搞得大家每次用大众点评都战战兢兢,觉得人生到处都是竞赛。这两年长大了,发现外滩附近的餐厅整体素质就是三个字——不好吃,经常想抓着对面据说“promising”的男生的肩膀大摇说“我也很想喜欢你但你为什么这么不好笑啊”,经常想回到本科时候,一无所有,但多的是勇气和不怕出丑。
那时候好像有足够的时间供我们走散又重逢,不像后来,每一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世界上最不缺年轻人。
而供你凭吊青春的地方不会太多,有时候就是一个简陋的烧烤摊。
你有时候在那坐坐,会心生恍惚,觉得对面每个走过来的人,都仿佛曾见过。
(程晓东荐)
24小时的粥铺,杨国福麻辣烫,街上随便一辆三轮车支起的米粉铺子,冬天路边的红薯摊。
自然比不上《深夜食堂》里黄磊老师的日式小酒馆精致,但即便你住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仍然可以随处见到它们。对很多深夜下班身心俱疲的人来说,这些实在的、热乎的食物就意味着拯救。
如果夏天的夜晚只能选择一种宵夜,那就是烧烤。
我对大学最初的印象就是烧烤摊。
我本科时候的学校位置很偏远,在上海的闵行,到市区开车也要起码半小时。我们那时候都自嘲说,填志愿的时候除了看城市,也要看學校在城市哪个地方,像我们这个情况,大学不算是在上海念的。
闵行在90年代还是个镇,后来才升级成为“区”。但很多的生活设施、街道店铺,就凝固在了90年代的样子。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有无数的廉价小馆子,卖的都是大学生喜爱的韩餐、手抓饼、香锅或者重油重辣唯独口味不正宗的湘菜。
离学校一两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很多的洗浴城,到了晚上灯牌上会照出暧昧的粉色。街上随便扔垃圾,经常有卖小龙虾的店铺当街处理死虾。下雨天,你会发现那个雨是脏脏的,夹杂着黑色的细小颗粒,落在鞋面上,很难擦净。总体来说,就是个很适合韩寒拍《后会无期》的地方,跟普遍联想中的上海没什么关系。
学校里有烧烤摊,校门外也有流动的烧烤摊——被称为“黑暗料理”,学校对面马路上还有烧烤摊的门店,店里一共三楼,楼梯狭窄、黑暗,且吱吱嘎嘎作响,但学生们仍然乐意去。
我从来都是吃不出烧烤的区别的。当然,我也不至于白痴到去问店主说,这个肉干净吗?但是好像学生们有个约定俗成的偏见,就是觉得越脏的门面,烧烤会越好吃,越具有纯粹的“烧烤精神”。
我后来跟朋友探讨一个问题,我说日式烤串,跟烧烤摊有什么区别吗?朋友斩钉截铁地答,太干净了,没有氛围。
人年轻的时候真的不太怕脏。哪怕家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吃食堂呀,起码卫生有保障,还是拦不住学生们夏天晚上三三两两地撸串。那时候我们觉得卫生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看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只要不拉肚子,就是没大问题的。
吃烤串确实最适合在夏天。
白天太热,都躲在寝室里吹空调,昼伏夜出,晚上才能来吹吹自然的凉风。况且夏天通常都闲,六月考完试后,七八月份都是赋闲在校的人,九月份更好,新生入校,大家都对“认识人”这个事情充满热情。曼仔有天说,人长大的一个说不上好坏的变化是,你开始对人只有好奇,没有期待。
我想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真的是很有力气,随时都准备着把友谊的小船划得很欢。
就是在学校里的烧烤摊上,我见证了一些——我觉得后来很难有机会遇到的事情。
比如两个女孩子在低声议论,隔壁桌的男生长得好看,其中一个女孩子使劲推搡另一个说,你去要号码呀,快去呀,就说玩大冒险输了,惩罚是要他的号码。
比如学生会的人讲学生会主席的坏话,说他要底下的小朋友组织一个校友会,目的还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人脉。当时我听得很起劲,现在回过头想,一群二十不到的小孩子,其实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顺着天性,啃着厚黑学在学生会里玩宫斗,还蛮可爱的。
比如各个社团的人在烧烤摊聚餐,基本可以从发言顺序、说话内容推断出谁是上级谁是新成员,谁是热衷于这种破冰活动的组织者,谁又是推脱不过只能来凑人数的社员。我很喜欢看聚餐的时候,精心打扮的女孩子很小心地张嘴吃鸡翅,不让它破坏自己的口红颜色,也喜欢看男生们互相起哄,明明彼此看不太惯,一个说他的手表是假的,一个说你还用DW呢,但见面还会拍着对方肩膀喊“X总”。
无论这叙述时候的语调多么戏谑,请相信我不含一丝刻薄。青春是最好用的借口,很多进入社会以后觉得难以忍受的事情,放在年轻人身上,就是可爱的,他们的精明都是憨厚的,算计都是天真的,他们一切皆可饶恕。
就像长大后我们觉得男生晒房晒车都挺傻的,可是看大学时候,男孩子拿了一万块奖学金踌躇着要不要给自己换个Mac换个联想,省下来的钱给女朋友买护肤品,就觉得蛮可爱的,真的蛮可爱的。
我也在烧烤摊上见过被退学的男孩子,爸爸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是他的被褥,两个人沉默地要了两碗福建千里香馄饨。男生吃到一半,眼泪掉进碗里,说爸爸我回去复读高考吧。
他爸爸说好。
我当然更见过失恋了拉着闺蜜一起吃烤串的姑娘。眼睛肿到睁不开,酒量是一览无余的差,还要学着大人的样子拎着酒瓶子干杯,说到一半彻底嚎啕起来,说他凭什么啊。
她的闺蜜让我照顾她一下,她去附近便利店买包纸巾。我就坐在位子上看着她,想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眼泪。
后来我们把分手操练得很纯熟,也不能再嚎啕了——朋友都各有各忙,安慰两句算是尽了义务,再要人家陪你喝八块钱一瓶的啤酒听你发疯就是没分寸。长大后你想分手就类似于重感冒吧,喝很多水,在床上躺两天,奄奄一息过后总能好的。你不能再像小孩子问妈妈一样,问我会不会好不起来了。
因为有的是事情逼你好起来。
我没想到我会对大学的烧烤摊印象如此深刻。事实上我吃过烤串的次数两只手数得过来,后来不吃,也不是因为矫情或者装X,而是肠胃确实变弱了,我吃一趟辣火锅需要三两天缓一缓,吃完烤串第二天醒来第一反应还是想吐。也幸好朋友们经济都稍稍宽裕了,我们改换到居酒屋喝清酒剥毛豆吃,我们说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见闻,朋友说想结婚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我鼓励他再多点耐心,不会不识相到追问,大学时候那个跟你在烧烤摊对骂又抱住对方的女孩子,她后来怎么样了。
大学的烧烤摊真的是个很粗糙的地方。就像我们的青春,多的是不体面。可我现在想起它来,会记起烧烤摊上,女孩子翘着腿,脚上夹着人字拖,一甩一甩的,脚上涂着鲜红色或者亮片的甲油,那是夏天的眼睛。会想起能把普普通通的T恤穿得好看的男孩子,对着一喝酒就过敏脸上发疹子的姑娘说,你没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寝室。
长大是件好事,但也可能是件,挺没劲的事。
我的朋友一棵树说,有天回学校,看到三个男生,围在一起分一份炸鱼豆腐。仨人也不讲话,一边拿牙签戳鱼豆腐往嘴里送,一边头凑一起目不转睛看游戏视频,气氛祥和。这样典型质朴的理工男,学校里少说得有一千号人,平日关心刷题和游戏,有喜欢的女生但不敢追。一想到要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开始梳油头用BV钱包,知道怎么恰到好处讨异性欢心,我就觉得一切都好没意思啊。
真的没意思。本科时候有漂亮姑娘会在大众点评上,签到昂贵的外滩餐厅,搞得大家每次用大众点评都战战兢兢,觉得人生到处都是竞赛。这两年长大了,发现外滩附近的餐厅整体素质就是三个字——不好吃,经常想抓着对面据说“promising”的男生的肩膀大摇说“我也很想喜欢你但你为什么这么不好笑啊”,经常想回到本科时候,一无所有,但多的是勇气和不怕出丑。
那时候好像有足够的时间供我们走散又重逢,不像后来,每一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世界上最不缺年轻人。
而供你凭吊青春的地方不会太多,有时候就是一个简陋的烧烤摊。
你有时候在那坐坐,会心生恍惚,觉得对面每个走过来的人,都仿佛曾见过。
(程晓东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