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美妙的文字就像阿拉丁的神灯,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更重要的是,阅读给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透过表象感悟生活,拷问灵魂。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却让人感到很惶惑,在阅读教学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更有学生视阅读为一件痛苦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呢?
新课改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考纲中对课外阅读做了明确的要求,并用加试题来予以保障。应该说这是让阅读走向“柳暗花明”的重要一步。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许多语文教师误以为新课改必须与阅读教学传统彻底决裂,于是把在漫长的阅读教学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当作垃圾抛掉。崇虚而不务实,不把精力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原文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自能读书”的引导等方面,而一味注重翻什么时髦的花样:小组讨论、辩论赛、剧本改编,等等。表面上是热热闹闹,少数几位“高材生”的发言听上去也颇有水平,可是课后再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就会大吃一惊——他们只是教师的看客,少数“高材生”的陪客。他们没有成为阅读的主体投入学习之中,阅读教学自然也就收效甚微。
其次,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但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其一是,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已经被繁重的学业所充斥,他们即使有心也无力静下心来沉浸到阅读的世界里,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思考和体悟了。其二,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阅读。很多家长都觉得读古典名著既浪费时间,对考试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不如多看几本作文选来得实在。学生缺乏对阅读的正确认识,也仅把它当作一种无聊时的消遣,甚至觉得名著没有当下的玄幻小说、言情小说等读起来轻松,而现有的课时安排又不允许教师把时间都用于阅读指导。因而导致名著阅读沦为片段和人物的简单介绍,教师仅在考前让学生囫囵吞枣地了解一点皮毛,以应付考试罢了。
这种阅读教育表面上顶了一顶“新帽子”,实际上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已。阅读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要改变当前的阅读现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熟读成诵
现今大部分学生的诵读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只读考纲要求背诵的文章,并且多为小和尚念经式的死记硬背,虽然“读得字字响亮”,但却有口无心。这样即使“书读百遍”,其义也无法“自见”。而有的教师担心朗读会占用课时,考试也没有这一项,因此在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事实上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诵读对理解的帮助。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读背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就能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背诵,更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用心体会,要强调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多做范读,营造欣赏的氛围。同时规范朗读的要求,朱熹曾说过:“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必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教师还可以利用朗读比赛等一些小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朗读的乐趣,是走向快乐阅读的重要一步。
二、广读多思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一个观念:适量、适时、适当的阅读是必要和有效的。只有广阅博览,涉及社会、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诸多方面,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文学的魅力,促使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深刻的思考,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只要把握好阅读的“度”,完全可以使阅读和考试更好地結合起来。
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时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学生课后的主动阅读和领悟,而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走近阅读。“课外的海明威”之所以比“课内的海明威”精彩,是因为课外阅读是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为兴趣而读。而课内阅读不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并且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要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作者为中心、以作品为中心,更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因此,在课堂上听到一些不协调的声音时,教师不要急着打击学生的异常思维,而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让他们激起思辨的火花。
最后,当前阅读教育的滞后可能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有关。阅读是夯实教师人文底蕴,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的基础工程。语文教师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但事实上,中学语文教师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我们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试卷,尤其要改那“永远都改不完”的作文。考试指挥棒的“神威”不仅把教师的读书时间剥夺殆尽,而且限制了读书内容。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教师有阅读习惯,但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类书籍。不这样做似乎很难适应环境,在一纸试卷面前,阅读贫乏或阅读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并非泾渭分明,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师阅读内容单一、阅读积累单薄的重要原因。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开始,让自己始终充满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而不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课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第一要务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而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
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中华文明涌动于字里行间;语文又是年轻的,她的大门永远向生活敞开。当我们自由地徜徉于文字的世界里,平凡的生命因阅读而变得厚重。语文教师应将这样的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明白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新课改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考纲中对课外阅读做了明确的要求,并用加试题来予以保障。应该说这是让阅读走向“柳暗花明”的重要一步。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许多语文教师误以为新课改必须与阅读教学传统彻底决裂,于是把在漫长的阅读教学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当作垃圾抛掉。崇虚而不务实,不把精力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原文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自能读书”的引导等方面,而一味注重翻什么时髦的花样:小组讨论、辩论赛、剧本改编,等等。表面上是热热闹闹,少数几位“高材生”的发言听上去也颇有水平,可是课后再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就会大吃一惊——他们只是教师的看客,少数“高材生”的陪客。他们没有成为阅读的主体投入学习之中,阅读教学自然也就收效甚微。
其次,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但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其一是,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已经被繁重的学业所充斥,他们即使有心也无力静下心来沉浸到阅读的世界里,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思考和体悟了。其二,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阅读。很多家长都觉得读古典名著既浪费时间,对考试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不如多看几本作文选来得实在。学生缺乏对阅读的正确认识,也仅把它当作一种无聊时的消遣,甚至觉得名著没有当下的玄幻小说、言情小说等读起来轻松,而现有的课时安排又不允许教师把时间都用于阅读指导。因而导致名著阅读沦为片段和人物的简单介绍,教师仅在考前让学生囫囵吞枣地了解一点皮毛,以应付考试罢了。
这种阅读教育表面上顶了一顶“新帽子”,实际上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已。阅读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要改变当前的阅读现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熟读成诵
现今大部分学生的诵读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只读考纲要求背诵的文章,并且多为小和尚念经式的死记硬背,虽然“读得字字响亮”,但却有口无心。这样即使“书读百遍”,其义也无法“自见”。而有的教师担心朗读会占用课时,考试也没有这一项,因此在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事实上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诵读对理解的帮助。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读背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就能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背诵,更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用心体会,要强调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多做范读,营造欣赏的氛围。同时规范朗读的要求,朱熹曾说过:“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必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教师还可以利用朗读比赛等一些小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朗读的乐趣,是走向快乐阅读的重要一步。
二、广读多思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一个观念:适量、适时、适当的阅读是必要和有效的。只有广阅博览,涉及社会、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诸多方面,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文学的魅力,促使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深刻的思考,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只要把握好阅读的“度”,完全可以使阅读和考试更好地結合起来。
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时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学生课后的主动阅读和领悟,而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走近阅读。“课外的海明威”之所以比“课内的海明威”精彩,是因为课外阅读是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为兴趣而读。而课内阅读不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并且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要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作者为中心、以作品为中心,更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因此,在课堂上听到一些不协调的声音时,教师不要急着打击学生的异常思维,而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让他们激起思辨的火花。
最后,当前阅读教育的滞后可能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有关。阅读是夯实教师人文底蕴,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的基础工程。语文教师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但事实上,中学语文教师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我们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试卷,尤其要改那“永远都改不完”的作文。考试指挥棒的“神威”不仅把教师的读书时间剥夺殆尽,而且限制了读书内容。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教师有阅读习惯,但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类书籍。不这样做似乎很难适应环境,在一纸试卷面前,阅读贫乏或阅读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并非泾渭分明,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师阅读内容单一、阅读积累单薄的重要原因。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开始,让自己始终充满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而不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课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第一要务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而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
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中华文明涌动于字里行间;语文又是年轻的,她的大门永远向生活敞开。当我们自由地徜徉于文字的世界里,平凡的生命因阅读而变得厚重。语文教师应将这样的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明白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