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必须明确病原体的类型才可以明确诊断,针对病原体用药。而在鉴别病原体的过程中,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由于痰标本的采集、送检的时间以及标本的初选等因素造成合格率不高,这就要求患者及其家属、护士、医生、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本文就提高痰标本细菌检验合格率的方法加以讨论。
关键词:痰;细菌培养;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占有很大比例,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要求必须明确感染病原体,针对病原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痰液是呼吸系统分泌物,主要是由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以及肺泡所分泌,具有排出异物保护机体的作用,在呼吸系统感染时,痰液的颜色、粘稠度、成分等会发生变化[1]。对痰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准确诊断病原菌,明确抗生素的使用,因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是经常使用到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但实践过程中发现样本的采集、送检时间、呼吸道长居菌群、抗生素的使用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要想获得理想的痰标本,提高痰标本的细菌检验合格率并非易事。笔者将临床工作中对于提高痰标本细菌检验临床合格率的有效方法加以梳理,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1 患者方面
1.1 呼吸科的患者有很多是慢性病人,需要反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痰标本检验不重视,往往会不自觉留痰或者标本盒随意摆放造成污染。对于这些思想上不重视的要加强沟通,让他们明白痰培养对于诊断、治疗的意义,提高认识。
1.2患者没有记住医生护士的指导,留痰时方法不正确,无法获得符合要求的标本。要经常指导患者留痰方法并加以监督。患者采集痰标本一般在早晨,患者刷牙后用温开水漱口三次,用力咳出的第一口吐在规定容器内。为了避免上呼吸道常居菌群造成污染,咳出的痰要马上采入无菌容器内并做好保存。
1.3如果患者在留取痰标本前已经使用抗生素,很多种类的细菌在使用抗生素后都被抑制,生长繁殖受限,培养的结果阴性较多,细菌的耐药性较强,导致药敏结果对临床医生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指导意义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痰培养。
1.患者的痰标本不但要按照要求使用正确的方法采集,还要采集到足够的量以备实验室检查,并且储存在相应的无菌容器内。
2 护理人员方面
2.1 护理人员是痰标本采集的执行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确痰标本采集方法的培训和痰标本采集临床意义的培训,并经常去观察和指导。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知识的宣教,仔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痰的目的和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2.2 对于痰比较少的患者,可以先使病人保持头和肩低于胸部的姿势5至10分钟,使痰留下后的比较多后在采集。
2.3对于痰比较浓稠的、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进行雾化吸入10%~15%的NaCl,将痰液进行稀释诱导痰液咳出。
2.4对昏迷的患者或者没有力气咳痰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轻轻叩患者背,等到痰液松动后再用吸痰器吸取[2]。
2.4目前认为送检时间是影响痰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标本留取后即刻送交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及时送检验科。为了防止病原菌的繁殖和死亡,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护理人员要在病人留痰后尽快将痰送实验室,最好在10分钟内,最晚不超过 30分钟。如果送检后实验室没有人接收可以放置在40℃冰箱保存,以免标本被污染或干涸。
3 检验人员方面
3.1如果送来的标本接种不及时或者保存不适当,往往容易使标本干涸。所以标本要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职情况,收到的标本及时接种。
3.2 由于痰标本多是患者及其家属完成采集或者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采集的,如果不进行初步筛选就进行染色和培养,结果可靠性不强。同时,人的口腔、咽喉部寄居着很多常居菌群,如果不进行初筛就进行培养,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对临床做出错误的指导,不利于患者康复。故我们检验人员要对标本进行初筛。
初筛标准:1目测:从颜色、粘稠度、有无泡沫、有无残渣等方面鉴别。合格样本颜色一般灰色、黄色或者是铁锈色,且合格样本一般为比较浑浊、比较稠厚或者呈现出团块状;而不合格样本多为无色或白色、比较清稀,有的呈泡沫状,还有的有明显食物渣滓或者是灰尘。2显微镜筛选:对于目测已经合格的标本还需要经过显微镜筛选。显微镜下筛选需要由技师对标本进行检验。采用涂片法,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在显微镜(10×10)下观察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存在的情况。痰标本的质量判断标准:1.理想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2.可接受标本:10个<鳞状上皮细胞<25个、自细胞≤25个,且细菌种类≥3种;3.不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25个。当存在不合格标本时需要通知患者和护理人员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而镜检合格行细菌培养,不合格的标本一定不可进行培养鉴定[3]。
3.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对镜检结果进行准确判断。涂片镜检是检验科的常规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镜下阅片时要认真,不能漏检病原菌,但同时必须具备鉴别视野内看到的细菌究竟是定植菌或者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的能力。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学变化,一般认为被吞噬到细胞内的细菌应该和患者本次感染直接相关,而定植菌和污染菌一般会分布到细胞外。所以,我们应当选择涂片上周围没有鳞状上皮细胞和面积较大的常居菌群的,脓细胞集中而不稠密的地方进行细致观察,多寻找几处脓细胞比较多的区域观察,看看细胞内有无细菌,并对细菌的性状进行记录,作为日后诊断的依据[4]。
3.4 实验室检查获得的直接痰涂片结果和细菌培养的结果结合起来看,如果两者结果一致指向某一种病原菌,则可以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如果结果不一致,需要及时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出问题所在,早日查明病原菌。
3.5 痰培養的目的就是指导临床用药,因此,在确定病原体之后要尽快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最早时间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
4关于痰培养的送检时间
4.1如果细菌培养目的相同,痰标本的普通细菌培养一般不主张采取每天1次、连续3 d的送样方法,但行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检测时除外。
4.2因为抗生素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临床检验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强调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一次合格的痰培养,如果患者自己已经使用了抗生素,我们主张在抗菌药物使用后2~4 d后再送检。但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是强调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第一次采集合格痰标本[5]。
5 小结
综上所述,痰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必要,对于明确致病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痰标本的结果容易受到样本的采集、送检时间、呼吸道长居菌群、抗生素的使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痰标本。2.使用正确的采集方法,采集足够的量。3.采集后放置在无菌容器内,避免被污染。4.采集后及时送检。5.实验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试验,并及时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只有做好这些,才可以提高痰培养的细菌学临床检验合格率,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意见,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并且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这仍是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梅.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探讨[J].甘肃医药,2011,30(8):503—504
[2]宋娟.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的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74.575
[3]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7:1 3 5
[4]张小利,崔凯.探讨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2,02:977.
[5]刘奇.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234
关键词:痰;细菌培养;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占有很大比例,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要求必须明确感染病原体,针对病原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痰液是呼吸系统分泌物,主要是由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以及肺泡所分泌,具有排出异物保护机体的作用,在呼吸系统感染时,痰液的颜色、粘稠度、成分等会发生变化[1]。对痰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准确诊断病原菌,明确抗生素的使用,因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是经常使用到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但实践过程中发现样本的采集、送检时间、呼吸道长居菌群、抗生素的使用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要想获得理想的痰标本,提高痰标本的细菌检验合格率并非易事。笔者将临床工作中对于提高痰标本细菌检验临床合格率的有效方法加以梳理,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1 患者方面
1.1 呼吸科的患者有很多是慢性病人,需要反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痰标本检验不重视,往往会不自觉留痰或者标本盒随意摆放造成污染。对于这些思想上不重视的要加强沟通,让他们明白痰培养对于诊断、治疗的意义,提高认识。
1.2患者没有记住医生护士的指导,留痰时方法不正确,无法获得符合要求的标本。要经常指导患者留痰方法并加以监督。患者采集痰标本一般在早晨,患者刷牙后用温开水漱口三次,用力咳出的第一口吐在规定容器内。为了避免上呼吸道常居菌群造成污染,咳出的痰要马上采入无菌容器内并做好保存。
1.3如果患者在留取痰标本前已经使用抗生素,很多种类的细菌在使用抗生素后都被抑制,生长繁殖受限,培养的结果阴性较多,细菌的耐药性较强,导致药敏结果对临床医生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指导意义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痰培养。
1.患者的痰标本不但要按照要求使用正确的方法采集,还要采集到足够的量以备实验室检查,并且储存在相应的无菌容器内。
2 护理人员方面
2.1 护理人员是痰标本采集的执行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确痰标本采集方法的培训和痰标本采集临床意义的培训,并经常去观察和指导。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知识的宣教,仔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痰的目的和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2.2 对于痰比较少的患者,可以先使病人保持头和肩低于胸部的姿势5至10分钟,使痰留下后的比较多后在采集。
2.3对于痰比较浓稠的、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进行雾化吸入10%~15%的NaCl,将痰液进行稀释诱导痰液咳出。
2.4对昏迷的患者或者没有力气咳痰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轻轻叩患者背,等到痰液松动后再用吸痰器吸取[2]。
2.4目前认为送检时间是影响痰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标本留取后即刻送交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及时送检验科。为了防止病原菌的繁殖和死亡,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护理人员要在病人留痰后尽快将痰送实验室,最好在10分钟内,最晚不超过 30分钟。如果送检后实验室没有人接收可以放置在40℃冰箱保存,以免标本被污染或干涸。
3 检验人员方面
3.1如果送来的标本接种不及时或者保存不适当,往往容易使标本干涸。所以标本要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职情况,收到的标本及时接种。
3.2 由于痰标本多是患者及其家属完成采集或者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采集的,如果不进行初步筛选就进行染色和培养,结果可靠性不强。同时,人的口腔、咽喉部寄居着很多常居菌群,如果不进行初筛就进行培养,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对临床做出错误的指导,不利于患者康复。故我们检验人员要对标本进行初筛。
初筛标准:1目测:从颜色、粘稠度、有无泡沫、有无残渣等方面鉴别。合格样本颜色一般灰色、黄色或者是铁锈色,且合格样本一般为比较浑浊、比较稠厚或者呈现出团块状;而不合格样本多为无色或白色、比较清稀,有的呈泡沫状,还有的有明显食物渣滓或者是灰尘。2显微镜筛选:对于目测已经合格的标本还需要经过显微镜筛选。显微镜下筛选需要由技师对标本进行检验。采用涂片法,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在显微镜(10×10)下观察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存在的情况。痰标本的质量判断标准:1.理想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2.可接受标本:10个<鳞状上皮细胞<25个、自细胞≤25个,且细菌种类≥3种;3.不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25个。当存在不合格标本时需要通知患者和护理人员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而镜检合格行细菌培养,不合格的标本一定不可进行培养鉴定[3]。
3.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对镜检结果进行准确判断。涂片镜检是检验科的常规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镜下阅片时要认真,不能漏检病原菌,但同时必须具备鉴别视野内看到的细菌究竟是定植菌或者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的能力。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学变化,一般认为被吞噬到细胞内的细菌应该和患者本次感染直接相关,而定植菌和污染菌一般会分布到细胞外。所以,我们应当选择涂片上周围没有鳞状上皮细胞和面积较大的常居菌群的,脓细胞集中而不稠密的地方进行细致观察,多寻找几处脓细胞比较多的区域观察,看看细胞内有无细菌,并对细菌的性状进行记录,作为日后诊断的依据[4]。
3.4 实验室检查获得的直接痰涂片结果和细菌培养的结果结合起来看,如果两者结果一致指向某一种病原菌,则可以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如果结果不一致,需要及时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出问题所在,早日查明病原菌。
3.5 痰培養的目的就是指导临床用药,因此,在确定病原体之后要尽快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最早时间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
4关于痰培养的送检时间
4.1如果细菌培养目的相同,痰标本的普通细菌培养一般不主张采取每天1次、连续3 d的送样方法,但行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检测时除外。
4.2因为抗生素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临床检验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强调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一次合格的痰培养,如果患者自己已经使用了抗生素,我们主张在抗菌药物使用后2~4 d后再送检。但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是强调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第一次采集合格痰标本[5]。
5 小结
综上所述,痰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必要,对于明确致病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痰标本的结果容易受到样本的采集、送检时间、呼吸道长居菌群、抗生素的使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痰标本。2.使用正确的采集方法,采集足够的量。3.采集后放置在无菌容器内,避免被污染。4.采集后及时送检。5.实验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试验,并及时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只有做好这些,才可以提高痰培养的细菌学临床检验合格率,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意见,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并且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这仍是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梅.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探讨[J].甘肃医药,2011,30(8):503—504
[2]宋娟.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的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74.575
[3]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7:1 3 5
[4]张小利,崔凯.探讨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2,02:977.
[5]刘奇.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