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生物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自身的全面发展所应当具备的各方面品格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研究了在高中生物学科教育中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创新作业形式的校本作业设计,以期能够在高中学生进行作业学习过程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02-01
引言
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基于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生物学科特点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重视在生物课堂学习中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与实施,还要重视在生物课后的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指的是在对生命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和特征进行观察后,得出的分析结论总的抽象的概括,它体现的是个体对生命的认知。生命观念一般都是人们经过事实论证后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它是能够用来解释或帮助人们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事件或者现象的意识、观念以及思想方法。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通过生命观念充分的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2.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指的是依靠严谨务实,充分尊重事实证据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事物的认知和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思维方向和充分的思维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现象及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社会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才能进行,其中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培养起科学探究的能力,就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生物学现象,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掌握。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建立起的一种担当和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社会责任就是让学生在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对个人或社会事务进行理性的判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应当具备在进行生物学社会议题讨论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认知,能够学会辨别是否是真正的科学,不被迷信的表象所迷惑的能力。同时,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下学生还应当做到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积极健康的观念,能够结合相关资源进行科学实践,解决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
1.在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上设计。
有生物学者提出过生物学的基本任务是对生命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生物学科的学习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质。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首先是需要学生自身对生物概念有良好的理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帮助也非常重要。基于此,教师在设计生物校本作业时,应当建立在使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学习“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因此,生物作业的设计就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做习题等传统作业上,而是可以让学生课下通过自由小组结合,收集材料自己进行细胞器模型的制作,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细胞器各部分结构组成,可以对细胞器结构有全面的掌握,认清其具体结构,从而更好理解各部分的具体功能。同时,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在帮助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进行生物作业设计时,就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种群数量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种群数量变化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联系和自身规律,然后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比如“J”曲线,从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模式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概括出其指数增长,做出指数函数曲线。或者是“S”曲线,教师可以通过材料展示受空间、食物等资源限制增长数量的种群,指导学生明白数量的增长不都是支持增长的状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理性的思考做出曲线模型。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
3.在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中很大一部分的原理、过程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研究理论,生物学科也可以当做一门实验科学。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例如,在进行“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一课中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收集生活中酶的应用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的设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就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交流讨论,在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实验过后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还有哪些,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4.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校本作业设计还要重视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生物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健康、环保等知识,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作业设计就可以是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宣传,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等等,让学生在传播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服务于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因此,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设计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学习中,培养起自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玮,汪丽娟.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8(08):125-126.
[2] 李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转变[J].学苑教育,2018(07):9.
[3] 楊新,张君.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74-75.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02-01
引言
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基于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生物学科特点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重视在生物课堂学习中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与实施,还要重视在生物课后的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指的是在对生命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和特征进行观察后,得出的分析结论总的抽象的概括,它体现的是个体对生命的认知。生命观念一般都是人们经过事实论证后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它是能够用来解释或帮助人们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事件或者现象的意识、观念以及思想方法。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通过生命观念充分的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2.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指的是依靠严谨务实,充分尊重事实证据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事物的认知和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思维方向和充分的思维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现象及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社会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才能进行,其中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培养起科学探究的能力,就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生物学现象,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掌握。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建立起的一种担当和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社会责任就是让学生在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对个人或社会事务进行理性的判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应当具备在进行生物学社会议题讨论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认知,能够学会辨别是否是真正的科学,不被迷信的表象所迷惑的能力。同时,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下学生还应当做到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积极健康的观念,能够结合相关资源进行科学实践,解决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
1.在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上设计。
有生物学者提出过生物学的基本任务是对生命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生物学科的学习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质。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首先是需要学生自身对生物概念有良好的理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帮助也非常重要。基于此,教师在设计生物校本作业时,应当建立在使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学习“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因此,生物作业的设计就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做习题等传统作业上,而是可以让学生课下通过自由小组结合,收集材料自己进行细胞器模型的制作,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细胞器各部分结构组成,可以对细胞器结构有全面的掌握,认清其具体结构,从而更好理解各部分的具体功能。同时,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在帮助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进行生物作业设计时,就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种群数量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种群数量变化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联系和自身规律,然后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比如“J”曲线,从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模式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概括出其指数增长,做出指数函数曲线。或者是“S”曲线,教师可以通过材料展示受空间、食物等资源限制增长数量的种群,指导学生明白数量的增长不都是支持增长的状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理性的思考做出曲线模型。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
3.在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中很大一部分的原理、过程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研究理论,生物学科也可以当做一门实验科学。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例如,在进行“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一课中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收集生活中酶的应用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的设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就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交流讨论,在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实验过后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还有哪些,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4.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设计。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校本作业设计还要重视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生物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健康、环保等知识,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作业设计就可以是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宣传,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等等,让学生在传播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服务于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因此,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设计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学习中,培养起自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玮,汪丽娟.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8(08):125-126.
[2] 李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转变[J].学苑教育,2018(07):9.
[3] 楊新,张君.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