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要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二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三要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人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南国;“中学信息技术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李当前;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几个特点[J];新疆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自2001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撤点并校”10余年以来,学界对“撤点并校”实施以来的得与失争论不休。2012年国家暂停农村学校合并,本文深入分析“撤点并校”在河南平原地区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改革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撤点并校;平原地区;建议  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问题的一个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振兴的离不开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从创新能力的含义和重要性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
期刊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学段目标中,对于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课程标准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为此,我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必须摒弃教师在课上的绝对权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略作阐述。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刚入学的学生对英语有着较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把这种好奇心转成兴趣,那么英语的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尽量的多讲英语,让学生去感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提问性艺术比其他学科来说都要强,这是因为语文学科中富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文学涵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有效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中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感悟。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
期刊
【摘要】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新课标中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其等同于一般的灌输式教学,甚至只选取课本中提及的古诗词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此以不变应万变,怎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呢?那么,在初中阶段怎样才能上好综合性学习课呢?我校的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并总结
期刊
【摘要】教师想要建立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对自己所面临的一些不良情绪进行控制。如果不加控制,带着不良情绪进课堂,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伤害,更多的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  【关键词】不良情绪;课堂  现在的社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随着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教师这个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压力更要大些,这些压力有来自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也有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各
期刊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灿烂文化哺育着我们炎黄子孙,灿烂文化更是我们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精神瑰宝。先人前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琅琅上口的唐诗,意境深远的宋词,还有拔人心弦的元曲和包罗万象的小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传承这灿烂的文化呢?唯有努力学好语文。  语文不仅能培养我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当然它更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既然如此,在现实教学中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