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许秋英,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1月28日,我和同事共同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途。从这一天起,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武汉战斗了50多天,经历了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
报名上前线
“我自愿申请参加医疗队,支援武汉……”听说宜宾将组建医疗队前往武汉救援的消息后,我第一个向科室请缨。当时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也没和家人商量。我心里想:家里还有个弟弟,他可以照顾母亲和去年刚做了手术的父亲,我没有后顾之忧!直到赴汉名单确定,我才告诉母亲我要去武汉。她沉默了半天,脸上带着迷茫和无助,话到嘴边却只说了句“平安回来”。我怕他们担心,一直没说出发时间,等到了武汉,我才告诉他们。我想,这也许能让他们少担心些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后来,听我弟弟说,我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父母经常失眠,想我的时候就让他查查武汉的最新消息,也不敢给我打电话。当我每次打电话回家时,他们悬吊着的心才总算放下一点儿。我曾在日记里写道:“我每天都坚持吃很多,我怕瘦了他们更担心。”
难受的防护措施
疫情防控是总体战、阻击战、攻坚战。既然是战斗,自然要全副武装。我们每次进入治疗区,都要穿上四层衣服,戴上两层帽子、两层口罩和一个面屏,换上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进入酒店休息后,也只能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能串门、不能外出,连戴着口罩都要尽量减少交谈。有一天在12病区,我的防护衣不慎划破了一道口子,只能重新领一套衣服。因为这个事,我自责了一整天:全国物资都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我却因为不小心损坏了一套,战斗时损坏武器装备是多么的丢人呀!
领队经常监督我们,也常常给我们介绍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他是想让我们引以为鉴,做好防护。他说:“既然我把你们带出来了,就要把你们平平安安地带回去”。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我们医疗队实现了零感染。
第一个夜班
1月31日,这是我到武汉的第三天,也是我在隔离病房的第一个夜班。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寂静的走廊,昏暗的灯光,穿着隔离服的同伴,插着呼吸管的病人,夜晚总是让人产生恐惧。我在宜宾一医院时也经常值夜班,也看见过许多病人在重症室里离世。这里唯一的不同,就是医护人员都穿着隔离服;这浅绿色的隔离服,就像一个个狰狞的恶魔,让我们彼此的交流少得可怕,也会让恐惧在内心蔓延。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病毒,必须亮剑,必须冲锋。
恐惧是暂时的,有时根本来不及恐惧。夜班也是很忙的,许多重症病人夜间有起夜的习惯,有的会失眠,我们能做的,就是多给他们翻身、喂水,帮助他们上厕所。一个夜班下来,有时比白班还累。
准妈妈递来的一张纸条
“感谢你不远千里来帮助我,感谢你认认真真地对我们每一名患者,希望你也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来,平平安安回家团聚,我和宝宝都非常感谢你。”这是一个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出院时递给我的纸条,和我一样的90后,却比我更乐观更积极。
防护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每次走进病房,她都会和我打招呼,一来二去,彼此都很熟悉。我们经常拉拉家常(和病人拉家常是被允许,甚至是被鼓励的,病房里最恐怖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孤独时的无助)。她说她吃过宜宾燃面,很好吃;我邀请她以后来宜宾做客。她还和我约定,等宝宝出生后一起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可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武汉大学的樱花却一直没机会欣赏。
防护服上的鸟语花香
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慢慢发现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也能激发他们战胜病魔的斗志。于是,我和几个小伙伴一琢磨,便在防护服上写写画画。画武汉街头开得正旺的樱花,画憨态可掬的鼠年吉祥物,写“共饮长江水,一同抗疫情”“同风雨,共抗疫”。
病人们看着我们的画,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樱花都开了啊?好想去看看!”“画得很好看!”“共饮长江水,一同抗疫情,写得真好!你们的话进了我的心,带给我满满的正能量。”我们鼓励病人,也鼓励了自己。枯燥的病房里,多了些生活的鲜艳感。
像母亲一样的病人
一位75岁阿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次看到我,总会笑着叫我小名。我们经常一起聊天,她说我像她的孩子一样,虽然看不清楚脸,但能看见我的眼睛,从眼睛里看到了圣洁和美丽。我笑着说,在这里,您见不到孩子,我也离开了母亲,就让我当您的孩子吧!
在以后的接触中,我真正感受到,她真心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了。在病房里,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面,我们把自己的水果送给病人,我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我们每次护理时的几句唠叨,我们看着病人出院时的喜悦……病房里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只有一群因疫情相聚在一起的乐观的人,用生命演绎着一个个温情故事。
火线入党的铮铮誓言
從筠连县三中读书以来,我曾3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直到在武汉抗“疫”的日子里,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明白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严格考验、考察,是必要的。只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硬碰硬的考察,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性,才能保证广大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一定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在武汉的日子里,我看到许多党员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他们闻令而动,坚守岗位,不计酬劳,不惧生死。他们是如此的众志成城、信念坚定。相比于他们,我做得很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3月18日,这个极为特殊的日子里,我举起右手紧握拳头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许下了对党忠贞不渝的承诺,也将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铮铮誓言。
回家前的警笛长鸣
离汉,哨声长鸣,警车开道,铁骑护驾;归家,警灯闪烁,国旗飘扬,夹道相迎。这一幕又一幕,都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但是,我何德何能接受这样的最高礼仪。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我受之有愧。犹记得上次参加升旗仪式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2019年10月1日,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听着雄壮的国歌,看着神圣的国旗,红旗招展向长空,光芒万丈,心中涌起作为中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今天在筠连县定水中学,是我历尽生死考验驰援武汉平安归来后参加的首次升旗仪式,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内心异常激动。鲜艳的红旗,是战士们浴血奋战守护的;繁荣昌盛,是亿万国人苦心竭力缔造的。我们唯有以绵薄之力,誓死守护这份美好。
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有过恐惧和害怕,有过悲伤和绝望,有过哭泣和无助,也有过开心和感动,这些喜怒哀乐,将会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我看到了医者的伟大、团队的强大、战友的真情、患者的乐观,也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这一切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持续激励着我砥砺前行!
报名上前线
“我自愿申请参加医疗队,支援武汉……”听说宜宾将组建医疗队前往武汉救援的消息后,我第一个向科室请缨。当时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也没和家人商量。我心里想:家里还有个弟弟,他可以照顾母亲和去年刚做了手术的父亲,我没有后顾之忧!直到赴汉名单确定,我才告诉母亲我要去武汉。她沉默了半天,脸上带着迷茫和无助,话到嘴边却只说了句“平安回来”。我怕他们担心,一直没说出发时间,等到了武汉,我才告诉他们。我想,这也许能让他们少担心些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后来,听我弟弟说,我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父母经常失眠,想我的时候就让他查查武汉的最新消息,也不敢给我打电话。当我每次打电话回家时,他们悬吊着的心才总算放下一点儿。我曾在日记里写道:“我每天都坚持吃很多,我怕瘦了他们更担心。”
难受的防护措施
疫情防控是总体战、阻击战、攻坚战。既然是战斗,自然要全副武装。我们每次进入治疗区,都要穿上四层衣服,戴上两层帽子、两层口罩和一个面屏,换上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进入酒店休息后,也只能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能串门、不能外出,连戴着口罩都要尽量减少交谈。有一天在12病区,我的防护衣不慎划破了一道口子,只能重新领一套衣服。因为这个事,我自责了一整天:全国物资都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我却因为不小心损坏了一套,战斗时损坏武器装备是多么的丢人呀!
领队经常监督我们,也常常给我们介绍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他是想让我们引以为鉴,做好防护。他说:“既然我把你们带出来了,就要把你们平平安安地带回去”。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我们医疗队实现了零感染。
第一个夜班
1月31日,这是我到武汉的第三天,也是我在隔离病房的第一个夜班。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寂静的走廊,昏暗的灯光,穿着隔离服的同伴,插着呼吸管的病人,夜晚总是让人产生恐惧。我在宜宾一医院时也经常值夜班,也看见过许多病人在重症室里离世。这里唯一的不同,就是医护人员都穿着隔离服;这浅绿色的隔离服,就像一个个狰狞的恶魔,让我们彼此的交流少得可怕,也会让恐惧在内心蔓延。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病毒,必须亮剑,必须冲锋。
恐惧是暂时的,有时根本来不及恐惧。夜班也是很忙的,许多重症病人夜间有起夜的习惯,有的会失眠,我们能做的,就是多给他们翻身、喂水,帮助他们上厕所。一个夜班下来,有时比白班还累。
准妈妈递来的一张纸条
“感谢你不远千里来帮助我,感谢你认认真真地对我们每一名患者,希望你也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来,平平安安回家团聚,我和宝宝都非常感谢你。”这是一个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出院时递给我的纸条,和我一样的90后,却比我更乐观更积极。
防护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每次走进病房,她都会和我打招呼,一来二去,彼此都很熟悉。我们经常拉拉家常(和病人拉家常是被允许,甚至是被鼓励的,病房里最恐怖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孤独时的无助)。她说她吃过宜宾燃面,很好吃;我邀请她以后来宜宾做客。她还和我约定,等宝宝出生后一起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可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武汉大学的樱花却一直没机会欣赏。
防护服上的鸟语花香
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慢慢发现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也能激发他们战胜病魔的斗志。于是,我和几个小伙伴一琢磨,便在防护服上写写画画。画武汉街头开得正旺的樱花,画憨态可掬的鼠年吉祥物,写“共饮长江水,一同抗疫情”“同风雨,共抗疫”。
病人们看着我们的画,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樱花都开了啊?好想去看看!”“画得很好看!”“共饮长江水,一同抗疫情,写得真好!你们的话进了我的心,带给我满满的正能量。”我们鼓励病人,也鼓励了自己。枯燥的病房里,多了些生活的鲜艳感。
像母亲一样的病人
一位75岁阿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次看到我,总会笑着叫我小名。我们经常一起聊天,她说我像她的孩子一样,虽然看不清楚脸,但能看见我的眼睛,从眼睛里看到了圣洁和美丽。我笑着说,在这里,您见不到孩子,我也离开了母亲,就让我当您的孩子吧!
在以后的接触中,我真正感受到,她真心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了。在病房里,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面,我们把自己的水果送给病人,我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我们每次护理时的几句唠叨,我们看着病人出院时的喜悦……病房里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只有一群因疫情相聚在一起的乐观的人,用生命演绎着一个个温情故事。
火线入党的铮铮誓言
從筠连县三中读书以来,我曾3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直到在武汉抗“疫”的日子里,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明白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严格考验、考察,是必要的。只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硬碰硬的考察,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性,才能保证广大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一定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在武汉的日子里,我看到许多党员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他们闻令而动,坚守岗位,不计酬劳,不惧生死。他们是如此的众志成城、信念坚定。相比于他们,我做得很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3月18日,这个极为特殊的日子里,我举起右手紧握拳头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许下了对党忠贞不渝的承诺,也将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铮铮誓言。
回家前的警笛长鸣
离汉,哨声长鸣,警车开道,铁骑护驾;归家,警灯闪烁,国旗飘扬,夹道相迎。这一幕又一幕,都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但是,我何德何能接受这样的最高礼仪。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我受之有愧。犹记得上次参加升旗仪式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2019年10月1日,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听着雄壮的国歌,看着神圣的国旗,红旗招展向长空,光芒万丈,心中涌起作为中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今天在筠连县定水中学,是我历尽生死考验驰援武汉平安归来后参加的首次升旗仪式,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内心异常激动。鲜艳的红旗,是战士们浴血奋战守护的;繁荣昌盛,是亿万国人苦心竭力缔造的。我们唯有以绵薄之力,誓死守护这份美好。
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有过恐惧和害怕,有过悲伤和绝望,有过哭泣和无助,也有过开心和感动,这些喜怒哀乐,将会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我看到了医者的伟大、团队的强大、战友的真情、患者的乐观,也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这一切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持续激励着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