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50-02
零起点汉语学习者的课堂话语交际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交际,交际的参与者之间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差甚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比同一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中的话语交际要困难许多。因此,要达到最佳的课堂话语交际的第一步,就是要克服障碍,使学习者在意义表达上能够进行流畅沟通。
一、交际障碍类型分析
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课堂话语交际的目的首先是要让进行交际的双方在意义上能够沟通。针对教学中话语交际明显的失败现象,我们分析得出三种交际障碍:
(一)语言障碍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话语交际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障碍就会比其他学科(如国内语文教学)明显很多。
这种障碍的形成有三个方面原因:
1.学生的目的语水平不高、目的语知识缺乏:
例:
师:你去邮局吗?
生:去。
师:去邮局干什么?
生:取钱。
教师想要的理想预期是学生回答“我去邮局寄信”,但很显然,这个交际是失败的。因为学生不理解“邮局”这个词的意思,不能正确的回答,导致交际产生障碍。
2.教师没有调整好话语,学生不理解:
例:
师:这些是“了”的四种用法,那大家想一想如果“了+不”的情况怎么用呢?“了+不”,我们说“不了”?……(等待了几秒钟)“了+没有”。
上例中产生障碍的原因是教师对话语的选择不明确,学生不知道教师提问的意图是“了”的否定形式,所以不能与教师形成默契,最后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3.学生话语不规范,影响其他人的理解:
例:
师:“语”怎么写?左边是言,你们见过什么字有言?
生:燕子(认识)。
因为学生在语音上的错误,造成了话语交际的障碍。
对于零起点汉语学习者来说,语言资源匮乏的情况常常发生,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相对简单。话语交际更多地是依靠教师的猜测来进行意义协商,使交际得以继续。
(二)文化障碍
对外汉语课堂是一个小型的跨文化交际场所,文化背景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交际的障碍:
例:
师:你有兄弟姐妹吗?
越南学生:我有六个姐姐。老师呢?
师:当然就我一个!
越南学生:为什么是“当然”?
中国教师和越南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背景,学生不知道“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造成了交际障碍。
(三)指令障碍
课堂上,教师发出的指令不清楚、不规范,或者太难,也会造成交际障碍:
例:
师:你们知道“知道”的意思吗?
上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指令是在用未知讲解未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二、“越过”障碍
在课堂话语交际中出现种种障碍是在所难免的,最佳的话语交际是当出现障碍时,能够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话语交际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越过”障碍。
(一)补充日常用语,储备话语资源
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具备了信息差和参与动机,但是由于能利用的话语资源太少,所以导致“无话可说”的状况:
例:
(教师发起话题:“你理想的工作”)
生:老师,我想很多,可是,不知道怎么说,用汉语。用越南语说可以吗?
对于零起点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急于掌握更多的交际用语来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教师在话题开始前,先补充些相关的词语,如:医生、律师、老板、警察等等,那么学生就可以进入交际中,避免交际障碍的产生。
(二)形成互动模式,达成交际默契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参与者达成特定意义的交际默契,可以使交际进行的更加顺利:
例:
师:大家说他说的好不好?
生:好。
师:好——
(学生自发地鼓掌)
例:
教师手心向上轻轻托起,学生自发地开始齐读课文。
这些都是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互动模式,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这种方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应该提倡。
(三)及时发现障碍,积极解决困难
既然话语交际中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及时发现和解决才是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对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采取“回避”策略,要积极应对。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用意义协商的交际策略解决困难的思维模式:
例:
师:尼泊尔天气炎热吗?
生:什么是“炎热”?
师:热,非常热。
生:哦,对,尼泊尔炎热,非常炎热!
上例中由于师生之间目的语能力的不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能理解,产生交际障碍,教师发现问题后,用意义协商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结语
Canale和Swain提出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策略能力。所谓策略能力就是指对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知识和运用,即交际者如何开始说话、修改话语、重新知道交际活动以及结束话语的能力。当今的第二语言教学界,教学重心越来越倾向于培養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习者运用交际策略解决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
最佳的话语交际应该是为语言习得服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越过交际障碍,营造真实的情景进行真实的话语互动交际,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差,让话语交际变得有意义。
话语交际障碍的研究和教学密切相关,离开了教学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本文以教学为向导,对零起点汉语学习者的课堂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障碍的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期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朝霞:《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堂语言的特点和组织原则》,《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陈庭云:《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浅析》,《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李建军:《一年制零起点留学生汉语教学初探》,《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苑洋(1988.12-),女,河南人,回族,研究生,三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
零起点汉语学习者的课堂话语交际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交际,交际的参与者之间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差甚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比同一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中的话语交际要困难许多。因此,要达到最佳的课堂话语交际的第一步,就是要克服障碍,使学习者在意义表达上能够进行流畅沟通。
一、交际障碍类型分析
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课堂话语交际的目的首先是要让进行交际的双方在意义上能够沟通。针对教学中话语交际明显的失败现象,我们分析得出三种交际障碍:
(一)语言障碍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话语交际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障碍就会比其他学科(如国内语文教学)明显很多。
这种障碍的形成有三个方面原因:
1.学生的目的语水平不高、目的语知识缺乏:
例:
师:你去邮局吗?
生:去。
师:去邮局干什么?
生:取钱。
教师想要的理想预期是学生回答“我去邮局寄信”,但很显然,这个交际是失败的。因为学生不理解“邮局”这个词的意思,不能正确的回答,导致交际产生障碍。
2.教师没有调整好话语,学生不理解:
例:
师:这些是“了”的四种用法,那大家想一想如果“了+不”的情况怎么用呢?“了+不”,我们说“不了”?……(等待了几秒钟)“了+没有”。
上例中产生障碍的原因是教师对话语的选择不明确,学生不知道教师提问的意图是“了”的否定形式,所以不能与教师形成默契,最后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3.学生话语不规范,影响其他人的理解:
例:
师:“语”怎么写?左边是言,你们见过什么字有言?
生:燕子(认识)。
因为学生在语音上的错误,造成了话语交际的障碍。
对于零起点汉语学习者来说,语言资源匮乏的情况常常发生,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相对简单。话语交际更多地是依靠教师的猜测来进行意义协商,使交际得以继续。
(二)文化障碍
对外汉语课堂是一个小型的跨文化交际场所,文化背景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交际的障碍:
例:
师:你有兄弟姐妹吗?
越南学生:我有六个姐姐。老师呢?
师:当然就我一个!
越南学生:为什么是“当然”?
中国教师和越南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背景,学生不知道“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造成了交际障碍。
(三)指令障碍
课堂上,教师发出的指令不清楚、不规范,或者太难,也会造成交际障碍:
例:
师:你们知道“知道”的意思吗?
上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指令是在用未知讲解未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二、“越过”障碍
在课堂话语交际中出现种种障碍是在所难免的,最佳的话语交际是当出现障碍时,能够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话语交际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越过”障碍。
(一)补充日常用语,储备话语资源
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具备了信息差和参与动机,但是由于能利用的话语资源太少,所以导致“无话可说”的状况:
例:
(教师发起话题:“你理想的工作”)
生:老师,我想很多,可是,不知道怎么说,用汉语。用越南语说可以吗?
对于零起点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急于掌握更多的交际用语来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教师在话题开始前,先补充些相关的词语,如:医生、律师、老板、警察等等,那么学生就可以进入交际中,避免交际障碍的产生。
(二)形成互动模式,达成交际默契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参与者达成特定意义的交际默契,可以使交际进行的更加顺利:
例:
师:大家说他说的好不好?
生:好。
师:好——
(学生自发地鼓掌)
例:
教师手心向上轻轻托起,学生自发地开始齐读课文。
这些都是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互动模式,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这种方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应该提倡。
(三)及时发现障碍,积极解决困难
既然话语交际中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及时发现和解决才是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对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采取“回避”策略,要积极应对。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用意义协商的交际策略解决困难的思维模式:
例:
师:尼泊尔天气炎热吗?
生:什么是“炎热”?
师:热,非常热。
生:哦,对,尼泊尔炎热,非常炎热!
上例中由于师生之间目的语能力的不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能理解,产生交际障碍,教师发现问题后,用意义协商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结语
Canale和Swain提出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策略能力。所谓策略能力就是指对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知识和运用,即交际者如何开始说话、修改话语、重新知道交际活动以及结束话语的能力。当今的第二语言教学界,教学重心越来越倾向于培養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习者运用交际策略解决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
最佳的话语交际应该是为语言习得服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越过交际障碍,营造真实的情景进行真实的话语互动交际,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差,让话语交际变得有意义。
话语交际障碍的研究和教学密切相关,离开了教学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本文以教学为向导,对零起点汉语学习者的课堂话语交际中产生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障碍的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期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朝霞:《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堂语言的特点和组织原则》,《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陈庭云:《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浅析》,《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李建军:《一年制零起点留学生汉语教学初探》,《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苑洋(1988.12-),女,河南人,回族,研究生,三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