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要在中专学生中开展爱党、爱国及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的合格的中专生。
【关键词】中专生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03-01
目前,在多元文化大背景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理念引导下,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弱化甚至缺失下,虽然大部分中专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奉献精神等与时代变革的步伐基本一致,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和变化。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错误或不尽正确的观念,比如,政治信仰模糊、理想追求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如果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不仅会对他们自身将来的发展造成危害,还将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领导、积极教育,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中来。
一、必须使之树立牢固的爱党、爱国的信念
广大青年学生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是靠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艰辛的汗水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经济翻番,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无数的艰难险阻,都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奉献。只有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表示深刻理解的人,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对中共党史进行深入细致学习的人,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专学生受校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对确立科学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用主义太强。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心理太重,急功近利,他们要求学什么,必须有用,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则不重视。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等,但只是掌握了一门知识而已,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难以牢固树立科学崇高的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因此在中专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显得那么迫切而意义深远。
二、必须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中专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我们要强调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好的文明行为将得到巩固,强调管理也是教育,并不是片面强调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加强当代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我们应当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学校理想信念教育,以增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多举办一些关于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与信念的讲座,关于理想与信念的交流活动,或者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还应提供通畅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有明朗化的认识,以便形成理性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是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好内容、载体、策划、实施、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中专生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03-01
目前,在多元文化大背景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理念引导下,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弱化甚至缺失下,虽然大部分中专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奉献精神等与时代变革的步伐基本一致,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和变化。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错误或不尽正确的观念,比如,政治信仰模糊、理想追求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如果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不仅会对他们自身将来的发展造成危害,还将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领导、积极教育,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中来。
一、必须使之树立牢固的爱党、爱国的信念
广大青年学生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是靠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艰辛的汗水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经济翻番,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无数的艰难险阻,都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奉献。只有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表示深刻理解的人,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对中共党史进行深入细致学习的人,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专学生受校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对确立科学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用主义太强。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心理太重,急功近利,他们要求学什么,必须有用,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则不重视。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等,但只是掌握了一门知识而已,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难以牢固树立科学崇高的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因此在中专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显得那么迫切而意义深远。
二、必须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中专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我们要强调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好的文明行为将得到巩固,强调管理也是教育,并不是片面强调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加强当代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我们应当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学校理想信念教育,以增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多举办一些关于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与信念的讲座,关于理想与信念的交流活动,或者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还应提供通畅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有明朗化的认识,以便形成理性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是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好内容、载体、策划、实施、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